• 首页>诗词 > 诗词
  • 山中酒唐诗

    1. 山中古诗词大全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9.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1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2.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送别》)

    13.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

    1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1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2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2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2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23.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2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

    2. 《山中送客》古诗句

    【年代】:唐

    【作者】:王维——《山中送别》

    【内容】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赏析】: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

    3. 山中无事煎茶煮酒诗句

    《一字至七字茶诗》

    ——元稹

    香叶 嫩芽

    幕诗客 爱僧家

    碾雕白玉 罗致红纱

    铫前黄蕊色 婉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 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 降至醉后岂堪夸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4. 唐诗中带有“酒”的诗

    凉州词二首(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血,能饮一杯无?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27首描写山中寺庙的古诗

    唐代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 余钟磬音。七律 寺庙颂 鸣钟香鼎绕红尘,朝拜谁来觉了因。

    出入庙堂逢恶鬼,刮来膏血奉诸神。云 怨 词 (清。

    陈维崧) 春山云幅和,山前春水,朝来齐绿。指点前村古寺。

    花祭腾:庙宇 避世不须山 空门今倍忙 佛祖如有意 游人宿佛堂 朝中措 冬冬傩鼓饯流年,烛焰动金船。彩燕难寻前梦,酥花空点春妍。

    文园谢病,兰成久旅,回首凄然。明月梅山笛夜,和风禹庙莺天。

    ——陆游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蝶恋花 禹庙兰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

    鹦鹉杯深君莫诉,他时相遇知何处。冉冉年华留不住。

    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一句丁宁君记取,神仙须是闲人做。

    ——陆游 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唐 作者:李白 挂席凌蓬丘,观涛憩樟楼。三山动逸兴,五马同遨游。

    天竺森在眼,松风飒惊秋。览云测变化,弄水穷清幽。

    叠嶂隔遥海,当轩写归流。诗成傲云月,佳趣满吴洲。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王维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 一作村) 寂,松风直似秋。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江南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北岳庙 贾岛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题杭州孤山寺 唐 张祜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

    断桥芜藓涩,空院落花深。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

    题杭州灵隐寺 唐张祜 峰峦开一掌,朱槛几环延。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楼下月,十里郭中烟。后塔耸亭后,前山横阁前。

    溪沙涵水静,涧石点苔鲜。好是呼猿久,西岩深响连。

    留题灵隐寺方丈 苏轼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乔木百丈苍髯须,扰扰下笔柳与蒲。

    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

    题润州金山寺 唐 张祜 一宿金山寺,超然离世群。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

    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翻思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望悬空寺 明汪承爵 刻石成香地,凭虚结构工。梵宫依碧献,栈阁俯丹枫。

    涛壮磁窑雨,僧寒谷口风。跻攀真不易,遥望意无穷。

    过悬空寺 明 郑洛 石壁何年结梵宫,悬崖细路小径通。山川缭绕苍寞外,殿宇参差碧落中。

    残月淡烟窥色相,疏风幽籁动禅空。停车欲向山僧问,安得山僧是远公。

    登悬空寺 明 郑洛 昨过招提故不登,重寻兰若问山僧。峰头青鸟来还否,洞口白云去未曾。

    谁结丹梯高万丈,我闻佛法演三乘。凭虚顿悟心无住,好歩禅关最上层。

    登悬空寺 明刘遵宪 谁开石壁礼金仙,缥缥层楼结构难。清梵漫疑云外度,香台真向雾中看。

    山连太岳千秋壮,客到孤峰五月夜。为问远师曾沽酒,好邀明月共盘桓。

    题悬空寺 明吴礼嘉 飞阁丹霞上,白云几度封。萝悬千洞月,风落半空钟。

    树杪流清梵,檐前宿老龙。慧光千万丈,日夕满恒宗。

    游悬空寺 清 邓克劭 石屏千仞立,古寺半空悬。净土绝尘境,岑楼缀远天。

    一湾岩畔月,半壁画中禅。俯视行人小,飘然意欲仙。

    夜宿山寺 作者: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赋得寒山寺送别》年代:明 作者: 高启 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船里钟催行客起,塔中灯照远僧归。

    渔村寂寂孤烟近,官路萧萧众叶稀。须记姑苏城外泊,乌啼时节送君违。

    枫桥寺(宋·俞桂) 湖水相连月照天,雁声嘹呖搅人眠。昔年曾到枫桥宿,石岸傍边系小船。

    6. 《山中》的古诗赏析

    这首小诗描绘初冬时节山中景色。

    首句写山中溪水。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浐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这里写的大概是穿行在山中的上游一段。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时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与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石,显得特别清浅可爱。由于抓住了冬寒时山溪的主要特征,读者不但可以想见它清澄莹澈的颜色,蜿蜒穿行的形状,甚至仿佛可以听到它潺潺流淌的声音。

    次句写山中红叶。绚烂的霜叶红树,本是秋山的特点。入冬天寒,红叶变得稀少了;这原是不大引人注目的景色。但对王维这样一位对大自然的色彩有特殊敏感的诗人兼画家来说,在一片浓翠的山色背景上(这从下两句可以看出),这里那里点缀着的几片红叶,有时反倒更为显眼。它们或许会引起诗人对刚刚逝去的绚烂秋色的遐想呢。所以,这里的“红叶稀”,并不给人以萧瑟、凋零之感,而是引起对美好事物的珍重和流连。

    如果说前两句所描绘的是山中景色的某一两个局部,那么后两句所展示的却是它的全貌。尽管冬令天寒,但整个秦岭山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青葱,山路就穿行在无边的浓翠之中。苍翠的山色本身是空明的,不象有形的物体那样可以触摸得到,所以说“空翠”。“空翠”自然不会“湿衣”,但它是那样的浓,浓得几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份,浓得几乎使整个空气里都充满了翠色的分子,人行空翠之中,就象被笼罩在一片翠雾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而微微感觉到一种细雨湿衣似的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自然感到“空翠湿人衣”了。这是视觉、触觉、感觉的复杂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种心灵上的快感。“空”字和“湿”字的矛盾,也就在这种心灵上的快感中统一起来了。

    张旭的《山中留客》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是实写,展示了云封雾锁的深山另一种美的境界;王维这首《山中》的“湿衣”却是幻觉和错觉,抒写了浓翠的山色给人的诗意感受。同样写山中景物,同样写到了沾衣,却同工异曲,各臻其妙。真正的艺术是永远不会重复的。

    这幅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烂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和作者某些专写静谧境界而不免带有清冷虚无色彩的小诗比较,这一首所流露的感情与美学趣味都似乎要更健康一些。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