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理唐诗景
1. 文言文翻译 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维见胜
本句出自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对诗分唐宋的论述。
丰神,即风貌神情。筋骨,原指筋肉和骨头,泛指体格。筋骨思维可以理解为,宋诗的格局和理趣。
整句的意思是,唐诗以风貌神韵见长,宋诗在格局理趣上更胜一筹。简单的说,就是唐诗重情,宋诗则逐理把握。
这实际是讲了唐诗和宋词的不同之处,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对比一下:
一、唐诗有着唐朝社会自由、大度与繁华的情趣。1、唐诗善言情。2、唐诗多以强烈、激情感受生活。3、唐诗讲究韵律节奏。
二、宋诗有着宋朝社会睿智、稳重逐理的理趣。1、宋诗善说理,以理趣见长。2、宋诗多以冷静的态度去体察客观事物。3、宋诗有散文倾向。
2. 宋词的体系,比如李清照的易安体
楼主您好,
大概来说,总共是4大体派:
王荆松体:是王安石的诗风,虽然是诗中的体派,但后来也流入词中,这种诗风在绝句上可谓走到最高峰。王荆松体的风格在于对句子形式上的特点花费较多心血,力求语句独秀,深婉不迫又生硬崎岖,兼唐诗之风与宋词之情,对宋词影响较大。
易安体:李清照对词有“别是一家”之说,因此李清照作词力求有“独特之处”,易安体与别的词不同,最大的特点就是易安体将生活中的俗语引入词中,读起来倍感新颖。其次李清照为历史上第一女词人,她的词风可说是婉约派词风中最为凄切的一种,是离愁类词的代表体系。其三,易安体的部分词作,也有丈夫气,宋代豪放派词作代表辛弃疾也著有易安体类的词,辛弃疾的易安体词柔而带有刚劲,又是易安体词的一大特点。
诚斋体:是南宋词人杨万里的是个风格,这种词风最大的特点在于词人能敏锐的发现自然变化的特点、规律等等,因此是以写景词为多,词人将不容易被常人发现与容易被常人忽略的景色融入自己主张的观点,也便是诚斋体派的词了。
铁崖体:元末诗人杨维桢,号铁崖,因此他的词风被称谓铁崖体。大体上说,铁崖体可以分为4种类型:
宫词,这种词被人们以清爽流丽著称,常常用华丽的此举来形容一些浪漫的事物;
香奁诗,这种诗读起来,使人们感觉体贴,和婉约派中描写美景的词类似,使人读起来感觉或浪漫或舒适,而且香而不艳;
竹枝歌,这种歌赋大多运用的吴地民歌的曲调,也是写男女感情,但是语句较其它的体系以及宫词却是让我觉得活泼大方,感情洒脱;
古乐府:这是当时的一种新体系,尝试用一种峰谷情致兼有的体派风格,和古代的乐府诗不尽相同,也和当时的新诗体也不尽相同,具有崎岖瑰丽的风格。
宋诗其艺术特点和审美属性明显有别于唐诗,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概括得很明白:“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为宋诗的基本特色。宋人不蹈唐人后尘而另辟蹊径,尽管精神可嘉,但将散文的手段和章法引入诗中促使诗的散文化,直叙和陈铺的赋过多,尤其缺乏传统的比兴手法,致使宋诗丧失一定的形象和意境等美学品位。不过,宋诗也丰富了诗歌的艺术手法,特别是开辟了“宋诗重理”的新格局,丰富了诗歌议论抒情等艺术手段的新领域。关于“情”和“理”,唐诗也重“理”,只是“情”主而“理”次,而且“情”统摄于“理”,往往借助形象意境等多个手法含蓄地表达“情”。寓“理”于“情”中乃唐代说理诗的最高美学境界,从这个意义上看,宋诗略逊于唐诗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诗词革新须在保存其最基本美学原理的前提下才能予以革新。宋代诗歌流派很多,首屈一指的是以杨万里为代表的“永嘉四灵”诗派,企图走诗歌民间化道路,重视从口语上汲取诗歌语言新的给养,虽然,终因“以轻儇佻巧之言,作剑拔弩张之态”而归于失败,但是,他这种创作道路是正确的。另外,单就创作数量而言,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诗也达到了一定高度。由于哲理诗和禅理诗的兴起,以才学为诗尤好用典,终于将散文化的宋诗引入歧途,形成了“西昆体”和“江西诗派”两大诗坛极端堡垒。“西昆体”诗人发展了李商隐创作中的某些形式主义倾向,专以堆砌典故、辞藻为能事;苏、黄为代表的“江西诗派”将诗歌的各种长处利用殆尽,又将诗歌的各种短处暴露无遗。黄庭坚的“夺胎换骨”更是将用典极端化。唐人用典信手拈来,不露痕迹,犹见灵性,而宋人喜欢买弄学问,讲究作诗无字无来历。宋诗之所以不及唐诗,除了抛弃传统形象思维等艺术手段外,原因还在于此:未有进一步从诗的思想内容上开拓新领域而从诗的艺术形式上大动手术,大做文章,终究随着宋王朝的灭亡而衰退。
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①“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2.答案可以有两种,答其中一种即可。
①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②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 (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4. "心事浩渺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出自哪首诗
出自:鲁迅 (1934年)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①.心事浩芒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②.《鲁迅日记》1934年5月30日:“午后,为新居格君书一幅云:(略).” ①李商隐《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相传周穆王在大风雪中作《黄竹歌》哀悼人民的冻饿,见《穆天子传》.②《庄子·天地》:“听乎无声.” "心事浩芒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二句,描述在那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诗人鲁迅的心跟全国人民连在一起,他想得很远,想得很深,感受到人民革命惊天动地的伟大力量.诗句形象地写出了对革命胜利的信心,给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以极大的鼓舞.。
5. 谁有把那些较好的宋词理出来么
婉约的:
点绛唇
(李清照)
寂寞深闺,
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
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衰草,
望断归来路。
忆秦娥
(李清照)
临高阁,
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
栖鸦归后,
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
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
又还秋色,
又还寂寞。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雨霖铃
( 柳永 )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虞美人等。
豪放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弃疾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永遇乐》等
6. 陈亮《小重山》(宋词)的赏析
●小重山
陈亮
碧幕霞绡一缕红。
槐枝啼宿鸟,冷烟浓。
小楼愁倚画阑东。
黄昏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
梦魂飞不到,楚王宫。
翠绡和泪暗偷封。
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陈亮词作鉴赏
陈亮曾在宋孝宗与金谈和之后,上《中兴五论》,没有被采纳。以后又向孝宗连上三书论恢复方略,受到朝臣攻击,斥为“狂怪”。他在长期的乡居生活中,报国之志不减,曾在自己的家里葺治小圃,有柏屋三间,名之曰“抱膝”,这是用诸葛亮的典故,可以看出他的志趣所向。但他的心情象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样是很不平静的。他在给吕祖谦的信中谈到自己的遭遇时,说:“每念及此,或推案大呼,或悲泪填臆,或发上冲冠,或拊掌大笑。”(《陈亮集》卷十九)不平之气,溢于言表。这首词抒写的是他“悲泪填臆”时的思想感情。
词的开头一句写出了秋天薄暮的景色:“碧幕霞绡一缕红”,蓝天上轻绡般的彩云透出了一缕红色。这微弱的霞光表明了日迫崦嵫,夜幕降临。这种景色很容易使人想起李商隐的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不同的是李诗还有留恋晚霞的意思,而此词里流露的则是无所依恋的心情。“槐枝啼宿鸟,冷烟浓。”槐枝里投宿的鸟在啼叫着,冷烟浓密,残霞消失,暮色苍茫。“啼”字、“冷”字表明出词人对秋暮景色的主观感受,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小楼愁倚画阑东”,这句带出一个“愁”字,表明自己是怀着愁绪倚在画阑之东的,为的是迎候月上,排遣愁绪。
下句“月”字之上冠以“黄昏”二字,表明了这时候不是月光如水,而是凄冷的朦胧的月光,又听到透过碧云风传来的笛声。“碧云”这个词来自南朝诗人江淹的《拟休上人怨别》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文选》卷三十一)在词里,“碧云风”三字似含有怀念“佳人”之意,这“佳人”不是美女丽姝,而是政治上的知音,为写下片埋下伏笔。
下片“往事已成空”,什么“往事”呢?显然指的是当年上《中兴五论》,上孝宗皇帝的三书,全都如石沉大海,而自己忠愤未泯。“梦魂飞不到,楚王宫。”这里是以楚国逐臣屈原自比。屈原当年款款陈情,楚王只当耳边风,今天的“楚王”是谁呢?就是皇帝赵(孝宗),他比起楚怀王、顷襄王为,好不了多少,但词人仍常想见到他,再进忠言,可惜梦魂难越“九重”,飞不到他的身边。怎么办呢?“翠绡和泪暗偷封”。这句用的是唐朝一个典故。据《丽情集》记载,成都官妓灼灼,善舞《柘枝》,能歌《水调》,御史裴质和她有情。裴被召还朝后,灼灼以软绡聚红泪为寄。这里词人以灼灼自比,想用青翠色的丝巾裹着泪寄给皇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却差谁寄去呢?
“江南阔,无处觅征鸿。”江南的辽阔大地,找不到寄书的鸿雁所在。征鸿,指过往的雁。雁能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本来是汉朝使臣诈骗匈奴单于的话,说苏武托大雁带来书信,知道他还活着。后人从此把鸿雁传书作为典故,在文学作品里经常引用。词里说找不到征鸿,实际上是说没有人能把他的耿耿忠心、恢复大计向皇帝表白,故使他郁结于心,悲怀难展。
这首词上片写景,从“一缕红”、啼鸟、冷烟、黄昏月,到一笛风,创造出浓重的凄冷气氛、烘托出自己的心情。下片写情,托为逐臣,托为情女,曲折而形象地抒发自己的忠愤,构成了全词悲切婉转的情调。和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词相比,更觉哀婉,这在他的词里是十分鲜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