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盛唐诗人朋友圈
1. 唐朝诗人的朋友圈是什么样
古代的朋友圈内容,大略分两种。
一种@博主;一种致敬博主。我们先聊第一种,第一种比较直观。
稍后聊第二种。@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淮上与友人别》)这是原状态,以下是评论。
@高棅:以博主的水平,能写出这诗,不容易了。(《批点唐诗正声》)@王鏊:君向潇湘我向秦,这句不错。
不说怅别,意思却有了。(《震泽长语》)@谢榛:写诗第一句要像放炮,一声hold住全场,才是开头的作法。
屁股要像敲钟,带点余响。博主搞反了。
我改改,你们体会一下:君向潇湘我向秦,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长笛离亭晚,落日空江不见春。
(《四溟诗话》)@陆次云:楼上智商堪忧。原结尾明明很好,楼上不懂装懂,可嗤,可鄙!(《五朝诗善鸣集》)@贺贻孙:同楼上。
放开头绝逼不行,放结尾才有味道。另,这不是博主的独创好么,唐朝流行这种写法。
(《诗筏》)@吴昌祺:楼上都好弱。其实第三句才是关键,说了你们也不懂。
(《删订唐诗解》)@周珽:说最后一句好的是什么审美?这么直白也叫诗!(《唐诗选脉会通评林》)@王尧衢:太沉重,没生趣。(清朝《古唐诗合解》)@沈德潜:最后一句致敬韦应物《落雁》,可惜博主没学到要领。
(《唐诗别裁》)@黄叔灿:有盛唐的味道,和王昌龄、王维有得一拼。(《唐诗笺注》)以上,属于第一种。
直接评论,就事说事。第二种,是款曲暗通的。
比如一千年后,有个人叫南怀瑾,他和朋友分别,写一篇词,结尾说:“樽前酒醒荒唐梦,君向潼南我向滇。”这就是致敬,款曲暗通。
我们还以郑谷为引子,说道说道。以下就不注出处了,理由是,理由是我比较懒,上边注出处注累了。
@欧阳修:郑谷的诗很有意思,好句子也不少,但是格调不高。因为通俗,大家都拿来教小孩,我小的时候就读过,今天他的诗集已经失传了。
@苏东坡:黄州有个张大憨,脑子不正常,见人就骂放火贼,后来,稍微读了点书,一见到纸,就拿去写郑谷的咏雪诗。东坡说的,是郑谷的《雪中偶题》:@郑谷: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苏东坡才高,但他有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总喜欢鄙视人家。
郑谷被他鄙视过很多次。@苏东坡:“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这两句,是村儿里教小孩的水平。
2. 盛唐,那个伟大的诗人朋友圈的作者是谁
公元719年,大唐开元七年,是一个平静的年头。
这一年里,唯一值得一记的事,似乎就是五月发生了一次日食。在一番象征性的厉行节约、清理诉讼后,皇帝唐玄宗百无聊赖,在朋友圈里刷了条微信——“今年无事”。
要真是无事才怪。 其实,在这一年的诗歌圈子里,发生了许多将会震动天下的大事。
在广西,有一个官宦人家的女孩儿出生了,后来叫做杨玉环。 在湖南,有一座壮观的大楼修好了,主持工程的是大文豪张说,这座大楼后来定名岳阳楼。
在河南,一个七岁的孩子开始尝试作诗,他的作文题目是凤凰,他叫做杜甫…… 当然,此刻的诗歌江湖,还轮不到杜甫亮相。就在他咿咿呀呀念诗的时候,一个白衣飘飘的少年走来了。
他摸了摸杜甫的头: “你还小,先不忙出场。这诗的盛世,且先让我来开启吧。”
二 这一年,在繁华的京城长安,有一场名叫“大唐好声音”的娱乐节目正在隆重上演。 导师席上,四个大腕评委一字排开,正襟危坐。
鉴于这个阵容实在太豪华了,我不得不说一下他们的名字: NO1,叫做玉真公主李持盈。她是大唐文艺女青年俱乐部名誉主席,有说法称她是整个唐王朝霸气排前三的公主。
什么?排第一的是谁?当然是此时已经挂了的太平公主。 NO2,叫做岐王李范,大唐诗歌俱乐部名誉主席。
没错,就是后来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的那个岐王。他喜欢和诗人们混,常在家里搞文学party。
他的豪宅也很有品位,据说是“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环境优雅如斯。 NO3,是老同志张说,著名大笔杆子,大唐诗歌俱乐部主席。
人家6年前就封了公爵,把唐朝重要的大官几乎当了个遍,大名鼎鼎的岳阳楼就是他老人家这一年修好的。 NO4,是大文豪张九龄,宰相后备人选,兼任大唐诗歌俱乐部常务副主席。
当时虽然官不大,但是岗位很重要,在组织部专门管考试选人,你说要命不要命。 选秀节目正进入高潮。
掌声中,一个年轻英俊的选手上台了,他叫做张九皋,人送外号“才子”,不但诗写得好,还有一个很硬的后台:导师张九龄的亲弟弟。 张九皋闪耀登台,毫不怯场,开始朗声吟诗:“摩擦摩擦是魔鬼的步伐……” 他不愧是才子,果然字正腔圆、声气优美。
就听“砰”“砰”连响,导师们纷纷转身,不住鼓掌。玉真公主拍着桌子激动地承诺:“太有才了!我保送你当第一名!” 后面的选手心都凉了,这还比个什么啊?他们纷纷要求退赛。
“让我来!”忽然间,一个19岁的白衣少年站了出来。他分开众人,大踏步走向舞台,手里提着一把梨形的美丽乐器——琵琶。
少年走上台,才拨响了第一个音,玉真公主已耸然动容。 要知道,那时候的琵琶只有四个音位,远没有现在表现力强,但那又怎样呢?少年一曲弹完,玉真公主已激动得站起来: “这……这是什么曲子!居然比摩擦摩擦还好听!” 旁边的导师岐王捻须微笑:“此乃《郁轮袍》也!” “那他会写诗吗?”公主追问。
岐王淡淡地说:“也写过那么几首,比如什么‘红豆生南国’之类啊……” 公主激动得脸都变形了。她再不犹豫,一拍桌子,说出了改变少年命运的话:I want you! 这个少年,叫做王维。
有了公主当后台,王维顺利拿了京兆府试的头名,两年后又一鼓作气中了进士。不管他后来如何命运沉浮,王维已经堪称是少年得志的典型。
顺便说一句,那个被王维黑掉的才子张九皋,后来虽然也当了大官,但在文坛上一辈子都没抬起头来。 直到很多年以后,他的第N代重孙子里才终于出了一个猛人,拿到了“大元好声音”的冠军,算是给先人争了口气。
那位孙子的代表作,就是那一首“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他的名字叫张养浩。 话说,王维在春风得意之下,激动地更新了一条朋友圈:“都来吧,长安有戏!” 后来的故事证明,这真是一条很错误的消息。
三 当王维在帝都出人头地的时候,同龄人李白还在不务正业,玩剑、玩神仙术、玩纵横术,什么都玩。 手机忽然响起,李白看到了王维的更新,却只傲然笑了笑:得意什么?你上大学还要考试,看我将来考都不考,直接保送。
他依然东游西逛。在四川,他走访司马相如的琴台,写下了不少诗赋,和这位800年前的大才子较劲。
在江陵,他还写文章把自己比作一种骄傲的巨鸟——大鹏。这个比喻后来被他沿用了终生。
27岁那年,李白游逛到了襄阳,认识了当地大名鼎鼎的一个猛人——不是郭靖,是孟浩然。 孟浩然比李白大12岁。
一说起这个人,我们总想到恬淡、洒脱,然而当时的孟浩然未必那么超脱。他有心事。
或许有那么一次,他和李白闷声不响地喝了很多酒,忍不住说:“兄弟,告诉你个事儿——我有个朋友刚刚考上了。” “是谁?是王维么?” “不是。
如果是他,我心里倒也平衡了。是王昌龄。”
孟浩然叹息着说,“他是个苦哈哈出身,小时候干过农活的,现在都成秘书省校书郎了。我好歹还是个书香门第,却……唉!” 他看着李白,眼里射出热切的光:“兄弟,我也想试一试,去趟长安。
我觉得自己有戏。” 李白举杯祝福:“大哥,你一定行的。”
两人依依惜别。青年李白满怀惆怅,为敬爱的兄长孟浩然送行。
请记住这次送别的时间和地点——开元十六年三月,黄鹤楼,因为那一首绝美无。
3. 古代诗人们的朋友圈是什么样子
古代的朋友圈内容,大略分两种。一种@博主;一种致敬博主。我们先聊第一种,第一种比较直观。稍后聊第二种。
@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淮上与友人别》)
这是原状态,以下是评论。
@高棅:以博主的水平,能写出这诗,不容易了。(《批点唐诗正声》)
@王鏊:君向潇湘我向秦,这句不错。不说怅别,意思却有了。(《震泽长语》)
@谢榛:写诗第一句要像放炮,一声hold住全场,才是开头的作法。屁股要像敲钟,带点余响。博主搞反了。我改改,你们体会一下:君向潇湘我向秦,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长笛离亭晚,落日空江不见春。(《四溟诗话》)
@陆次云:楼上智商堪忧。原结尾明明很好,楼上不懂装懂,可嗤,可鄙!(《五朝诗善鸣集》)
@贺贻孙:同楼上。放开头绝逼不行,放结尾才有味道。另,这不是博主的独创好么,唐朝流行这种写法。(《诗筏》)
@吴昌祺:楼上都好弱。其实第三句才是关键,说了你们也不懂。(《删订唐诗解》)
@周珽:说最后一句好的是什么审美?这么直白也叫诗!(《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王尧衢:太沉重,没生趣。(清朝《古唐诗合解》)
@沈德潜:最后一句致敬韦应物《落雁》,可惜博主没学到要领。(《唐诗别裁》)
@黄叔灿:有盛唐的味道,和王昌龄、王维有得一拼。(《唐诗笺注》)
以上,属于第一种。直接评论,就事说事。第二种,是款曲暗通的。
比如一千年后,有个人叫南怀瑾,他和朋友分别,写一篇词,结尾说:“樽前酒醒荒唐梦,君向潼南我向滇。”这就是致敬,款曲暗通。
我们还以郑谷为引子,说道说道。以下就不注出处了,理由是,理由是我比较懒,上边注出处注累了。
@欧阳修:郑谷的诗很有意思,好句子也不少,但是格调不高。因为通俗,大家都拿来教小孩,我小的时候就读过,今天他的诗集已经失传了。
@苏东坡:黄州有个张大憨,脑子不正常,见人就骂放火贼,后来,稍微读了点书,一见到纸,就拿去写郑谷的咏雪诗。
东坡说的,是郑谷的《雪中偶题》:
@郑谷: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苏东坡才高,但他有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总喜欢鄙视人家。郑谷被他鄙视过很多次。
@苏东坡:“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这两句,是村儿里教小孩的水平。
4. 盛唐时期的诗人有哪些
一、盛唐的诗人:李白、杜甫、张九龄、王维、孟浩然、皇甫冉、王昌龄、贺知章、王之涣、李颀、崔颢、顾况、元稹、刘长卿、岑参、邱为、高适、皇甫冉、祖咏、王翰、钱起、綦毋潜、常建等人。
二、诗人简介(节选):
1、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2、杜甫: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3、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5. 唐代大诗人们是如何在朋友圈炫富的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
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
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
是仿《诗经》三百篇(共311篇)之作,从前是家弦户诵的儿童诗教启蒙书,所以比较浅显,读者容易接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原序作:“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6. 唐朝诗人韩栩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抄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袭集》。
作品
《送齐山人归长白山》
《寄裴郓州》
《梁城赠一二同幕》
《河上寄故人》
《寄柳氏》
《同题仙游观》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寒食》
《宿石邑山中》
名作《寒食》
诗文如下:
《寒 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
寒食:古代的节令之一,在清明前两日。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长安。
御柳:指皇宫中的柳树。
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
[译文] 春天的京城长安到处的柳絮知随风飘扬,皇家花园里的杨柳随着春风飘拂。傍晚时分,权宠大丞在传送皇帝赐的蜡烛,蜡烛的青烟散入了五侯的家。
【简析】:此诗含蓄而有情韵。前二句描绘出京城落花飞舞、杨柳摇曳的暮春景色,写花用一“飞”字,写柳用一“斜道”字,均极为工巧传神。后二句写出寒食日宫廷生活的一个插曲,颇有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