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欧体唐诗作品集

    1. 欧体毛笔作品七言 五言古诗各一首 简单好写

    五言绝句一首见图:

    七言绝句一首见图:

    2. 欧阳询古诗词黑底白字字帖

    欧阳询楷书:集字古诗

    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书法艺术步入了它的黄金时代。“初唐四家,,首开大唐尚法书风,而欧阳询及其书法又独步“四家”之首,并以诸体兼备,白成一派而存珍于华夏书史。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唐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官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令,又称“欧阳率更”。欧阳询聪敏勤学,涉猎经史,博闻强记。他初学王羲之书,后在楷法中参以古隶用笔,独辟蹊径成一家,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以“欧体”之称传世。《旧唐书》称其“笔力险劲,为一之绝。人得其尺牍文字,咸以为楷范焉”。欧阳询传世作品颇多,最著名者为:《皇甫诞碑》、《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四碑,皆为正楷;行书墨迹有《仲尼梦奠帖》、《卜商读书帖》等;此外,他的草书《千字文》亦极富变化,婀娜多姿,甚为奇妙。

    3. 江上渔者欧体古诗字体

    名称:江上渔者

    作者:范仲淹

    体裁:五绝

    年代:北宋

    出处:《范文正公集》

    作品原文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译文

    注释

    渔者:捕鱼的人.但:只.爱:喜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君:你.一叶舟:像飘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风波:波浪.

    一叶舟:像落叶漂浮在水面的小船.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您请看看一叶小扁舟,出了风口又入波浪里.

    作品鉴赏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4. 欧阳询的诗有哪些

    欧阳询

    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等,行书以《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其他书体,也无一不佳,唐张怀瓘《书断》中说:

    “询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宠之势,风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朽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然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水,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雅之致。”

    虞世南说他“不择纸笔,皆能如意”。而且他还能写一手好隶书。贞观五年《徐州都督房彦谦碑》就是其隶书作品。他的书法,以隶书为最。究其用笔,圆兼备而劲险峭拔,“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又如金刚怒目,力士挥拳。”其中竖弯钩等笔画仍是隶笔。他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他的楷书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十分严肃的程式,最便于初学。后人所传“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就是从他的楷书归纳出来的结字规律。他的行楷书《张翰思鲈帖》体势纵长,笔力劲健。墨迹传世,尤为宝贵。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书法一本家传。父子均名声著于书坛,被称为“大小欧阳”。小欧阳《道因法师碑》,隶意更浓,然而锋颍过露,含蓄处不及其父。

    欧阳询的书法早在隋朝就已声名雀起,远扬海外。进入唐朝,更是人书俱老,炉火纯青。但欧阳询自己却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依然读碑临帖,精益求精。

    有一次,欧阳询外出游览,在道旁见到一块西晋书法家-索靖所写的章草石碑,看了几眼,觉得写得一般。但转念一想,索靖既然是一代书匠,那么他的书法定会有自己的特色。我何不看个水落石出。于是伫立在碑前,反覆地观看了几遍,才发现了其中精深绝妙之处。欧阳询坐卧于石碑旁摸索比划竟达三天三夜之久。欧阳询终于领悟到索靖书法用笔的精神所在,因而书法亦更臻完美观止。

    常见欧书碑刻有:

    1、《九成宫醴泉铭》:楷书,是欧阳询的代表作,学欧书多以此为范本,魏征撰文,唐大宗贞观六年。公元623年)立碑。书法严谨峭劲,不取姿嵋之态。

    2、《虞恭公碑》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也称《温彦博碑》:楷书,书此碑文时,已80高龄。唐大宗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立碑。

    3、《皇甫诞碑》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宏议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也称《皇甫君碑》:楷书,是欧阳询年轻时的作品,无立碑年月,碑藏于陕西西安。

    4、《化度寺塔铭》全称《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

    楷书,是欧阳询得意的作品,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立。

    所创“欧阳询八诀”书法理论,具有独到见解。对明代人李淳的八十四法,清代人黄自元结构92法的著述,均有启示。其“八决”为:(点)如高峰坠石;(横戈)如长空之新月;(横)如千里之阵云;(竖)如万岁之枯藤;(坚戈)如劲松倒折,落挂石崖;(折)如万钧之弩发;(撇)如利剑断犀象之角牙;(捺)一波常三过笔。

    5. 欧阳询的书法作品

    欧阳询(557一641年),汉族,字信本,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

    隋时官至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他的字有多人评论。 欧阳询聪敏勤学,读书数行同尽,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尤其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

    据说有一次欧阳洵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他骑在马上仔细观看了一阵才离开,但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便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3天才离去。

    欧阳询练习书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尤其是他的正楷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以“欧体”之称传世。

    唐代书法品评著作《书断》称:“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

    真行之书,出于太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之致。”

    宋《宣和书谱》誉其正楷为“翰墨之冠”。据史书记载,欧阳询的形貌很丑陋,但他的书法却誉满天下,人们都争着想得到他亲笔书写的尺犊文字,一旦得到就视作圭宝,作为自己习字的范本。

    唐武德(618-624)年间,高丽(今朝鲜)特地派使者来长安求取欧阳询的书法。唐高祖李渊感叹地说:“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竟大到连远方的夷狄都知道。

    他们看到欧阳询的笔迹,一定以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 欧阳询以80多岁的高龄于贞观(626-649)年间逝世,身后传世的墨迹有《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都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

    后人将他与唐初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合称为“初唐四大书家”。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即:“如高峰之坠石, 如长空之新月,如千里之阵云,如万岁之枯藤,如劲松倒折、如落挂之石崖,如万钧之弩发,如利剑断犀角,如一波之过笔”。

    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我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书法造诣 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等,行书以 内画家 一丁(聂磊)楷书作品 《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

    其他书体,也无一不佳,唐张怀瓘《书断》中说:“询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宠之势,风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朽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然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水,润色寡于虞世南。

    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雅之致。” 虞世南说他“不择纸笔,皆能如意”。

    而且他还能写一手好隶书。贞观五年《徐州都督房彦谦碑》就是其隶书作品。

    他的书法,以隶书为最。究其用笔,圆兼备而劲险峭拔,“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

    又如金刚怒目,力士挥拳。”他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其中竖弯钩等笔画仍是隶笔。他的楷书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十分严肃的程式,最便于初学。

    后人所传“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就是从他的楷书归纳出来的结字规律。他的行楷书《张翰思鲈帖》体势纵长,笔力劲健。

    墨迹传世,尤为宝贵。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书法一本家传。

    父子均名声著于书坛,被称为“大小欧阳”。小欧阳《道因法师碑》,隶意更浓,然而锋颍过露,含蓄处不及其父。

    欧阳询的书法早在隋朝就已声名鹊起,远扬海外。进入唐朝,更是人书俱老,炉火纯青。

    但欧阳询自己却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依然读碑临帖,精益求精。 有一次,欧阳询外出游览,在道旁见到一块西晋书法家-索靖所写的章草石碑,看了几眼,觉得写得一般。

    但转念一想,索靖既然是一代书匠,那么他的书法定会有自己的特色。我何不看个水落石出。

    于是伫立在碑前,反覆地观看了几遍,才发现了其中精深绝妙之处。欧阳询坐卧于石碑旁摸索比划竟达三天三夜之久。

    欧阳询终于领悟到索靖书法用笔的精神所在,因而书法亦更臻完美观止。 欧阳询临兰亭序 楷书,是欧阳询得意的作品,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立。

    所创“欧阳询八诀”书法理论,具有独到见解。对明代人李淳的八十四法,清。

    6. 欧体楷书春晓作品如何书写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这种汉字字体,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

    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字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点)、“掠”(长撇)、“啄”(短撇)、“提”(直 钩)等笔画,使结构上更趋严整。

    如《武威医简》、《居延汉简》等。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是字体中的楷模,所以称为楷书,一直沿用至今。

    欧体始祖欧阳询生于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今湖南)。以楷书和行书著称。

    为书法史上第一大楷书家,其字体被称为"欧体",与颜(真卿)体,柳(公权)体,赵(孟頫)体并驾齐驱。 欧体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一种楷书字体,其特点是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

    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

    欧体唐诗作品集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