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山的文化意蕴
1. 唐诗宋词中以水喻愁的文化意蕴 谁帮我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啊
李煜《虞美人》词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名句。
愁,是一种抽象的感情,李煜以实拟虚,把难见的情变作了可视的物,使人可以切实感受。江河之大莫过于长江,南唐都城南京又紧靠长江,所以亡国之君李煜用长江之水喻思念故国之痛,寓意深刻,给人印象强烈。
“一江”,有盈满之意,春天冰化雪消,江河水量最大,以“春水”喻愁,更是浩荡不息。一江春水东流,前浪后浪层层叠叠,犹如新愁压旧愁,无休无止。
李煜的愁不是缠绵的爱情相思之苦,而是社稷倾覆的家国之恨,因之用气势磅礴的一江春水作比更为恰当,有一种与天地山河同在的厚重感。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因为诗人身在浊世,烦恼剪不断理还乱。
当诗人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产生矛盾之时却又无法发泄。 可贵的是作者虽然精神上承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却并未因此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正如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了高昂乐观的音调。 诗中蕴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完美结合。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元代伊世珍的《琅嬛记》卷中对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有过一段记载:“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今人王仲闻在《李清照集校注》中则指出:“清照适赵明诚时,两家俱在东京,明诚正为太学生,无负笈远游事。
此则所云,显非事实。”(第25页)王说甚是。
这首词肯定不会写于新婚后不久。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的前六年时间,两人共同居住在汴京,后来近十年时间又一起屏居山东青州,一直到李清照34岁左右,赵明诚起复再次出来做官,两人才有了分手离别的时候,这首词应该作于这一段时间。
婚后,李清照与赵明诚志趣相投,相互爱慕,多年的婚姻生活使他们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夫妻感情。丈夫外出做官,分离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但是,李清照还是无法忍受离别所带来的相思痛苦折磨,她将这种情感淋漓尽至地倾吐到这首作品之中。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就为相思怀人设置了一个凄艳哀婉的场景:色彩鲜艳、气味芳香的红色荷花已经凋零殆尽,坐在精美的竹席上可以感觉到秋的凉意。
秋的萧瑟枯萎,叫离人更难以抵御相思愁绪的侵袭,这秋凉,甚至一直穿透离人的心扉。“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曹丕《燕歌行》),自古以来,冷落的秋天就是一个典型的悲伤怀人的环境。
在这样的季节里,丈夫只身赴任,将自己留在家中,离别的愁苦意绪就时时涌上心头。“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暗含对轻易别离、独自登程的怨苦之意。
为生计、前程奔波,离家为官,这在普通夫妻之间都是十分平常的事情,而且还是一件为家庭带来光明前景的令人高兴的事情。对丈夫一腔深情的李清照却并不注重光宗耀祖或丈夫的前程,在乎的只是夫妻的恩爱。
所以,她才会埋怨丈夫的轻易离别,将自己独自留在家中。这种埋怨是没有道理的,正是词人这无理的埋怨,才透露出夫妻之间的深厚情感。
既然离别已经是必须面对的现实,李清照只能盼望着早日重聚。“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三句,充满着热切的期待之情。
自从夫妻分手之后,李清照经常翘首遥望“云中”。其间,或许也有“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之类的误会,有满怀的希望和时时的失望,但是,李清照坚信丈夫对自己的爱情,坚信丈夫牵挂自己如同自己对他的思念。
当“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时候,大雁会捎来丈夫的书信,夫妻团圆的日子便指日可待。这种期待与自信,是对丈夫的深情眷恋,是对美满婚姻的最好回味,是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希望。
李清照在古代社会里是幸运的,她有了一位心爱的丈夫,有了一段美满的婚姻。甚至是分手之后牵肠挂肚的思恋,也令人羡慕不已。
下片写别后的相思,脱口而出,自然感人。“花自飘零水自流”,写别离已成事实,令人深感无奈,就象春花不由自主地飘零、随着流水消逝而去一样。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词人感觉到一种“长恨此身非我有”的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悲苦。况且,舜华转眼即逝,人生又有多少如春花一般的美好时光呢?词人不禁为此长长叹息。
李清照深深懂得丈夫对自己的思念也是相同的,所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对丈夫的理解,更增添了思念之情。
于是,这种恋情别思就再也没有办法排解了。“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说明词人不堪相思的折磨,也曾做过多种努力,想把自己从痛苦中摆脱出来。
然而,所有的努力都归之失败,表面上眉头虽然舒展开来了,但心头的愁结依然如故。相思之情从外在的“眉头”深入到。
2. 求唐代诗词与山水文化的小论文1000
论开拓“中国山水文化”的研究 郑国铨 中国山水千姿百态,可谓得天独厚;中国又是文明古国,历代人文荟萃。
这自然与人文的两大特点,孕育出丰富多彩的中国山水文化。中国众多的名山胜水,不仅自然景观雄奇秀丽,而且沉积着深厚的文化,闪耀着灿烂的异彩。
所谓“中国山水文化”,就是山山水水中蕴涵和引发的文化现象。这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全 人类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在世界上有显著的地位。
一、中国山水文化的形成及本质 天人合一,人类就是在山山水水中孕育出来的,自始就与山水相依存。山水,是人类的安身立命之所,构成生态环境的基础,为人们提供了生活资源,好象母亲的乳汁养育着她的儿女;山水,又是人们实践的主要对象,人们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上,从事着多方面的形形色色的活动。
人有生存、发展、享受等多种多样的需求,适应这些需求而与山水结成各种对象性关系,在利用和改造山水的过程中,使自身的需求、智慧、能力凝聚于山水之中,也就是使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从而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积累起丰富的山水文化。自然环境本身不是山水文化,而是它赖以生成的客观条件;山水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创造,是人与自然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晶。
山水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创造的过程,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各个方面的进步,人对山水的需求和关系自然也在演变。山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注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体现出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 。
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山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优越的客观自然条件。中国位居欧亚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深入大陆腹地,背山而又面海,既是大陆国家,又是海洋国家,位置十分理想。
中国到底有多少山?历来各说不一。据今人统计,大山名山主峰达779座,既有高插云天的世界屋脊,又有连绵起伏的莽莽林海,也有奇峻峭险的山岳,还有幽邃秀丽的层峦叠嶂,构成各种异彩纷呈的奇山胜景。
是的,如果说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那么中华民族的母亲就是一个天姿玉质的美人! 人与山水的关系发端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在这种对象关系中实用性具有至上的意义 ,人类的文化就是从这里起步的。在中国山山水水中,留下了中华民族利用、改造自然的许许多多遗迹和传说。
这些遗迹和传说,反映了我们的先人开发锦绣江山的丰功伟绩,使山水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和力量的光辉, 渲染上古老而神奇的色彩。 宗教活动和山水的开发有着密切关系,中国山水文化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宗教内容。
在文明发展的初期,人们由于对自然的敬畏,相信山川有播风雨的神力,从而开始了最初的山川祭祀。此后,随着农业生产方式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这种自然崇拜被归纳为对天地的崇拜。
当帝皇出现后,与天地相交通的职权也随之为最高统治者所掌握,天子祭祀天地的场所逐渐神圣起来,显示出从自然崇拜走向神道设教的政教结合。所谓“五岳” 、“四渎”,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基础上形成的。
“世上名山僧建多”。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后,就逐渐与山水结下不解之缘。
山林幽深,云雾缭绕,寺庙坐落在这样的地方,更显出佛的尊严和神秘,同时也适合佛徒修心养性。佛因山而显赫,山以佛而著名。
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起,五台山就开始兴建佛寺,成为我国最早的佛教名山。此后,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相继崛起,形成举世闻名的四大佛教名山。
此外,佛教各宗派的祖庭也多在山青水秀的地方。中国佛教名山数以百计。
这些佛教名山不仅记录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而且又是各代文物荟萃的场所。历代的建筑家、雕塑家、绘画家、书法家等各色艺人和能工巧匠,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杰作。
历代高僧、名士、文人学者的遗迹,也引起人们无限的兴趣和追念。佛教名山同时又是保存着形形色色的文物的文化宝山。
佛教信仰对中国山水文化的形 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古老宗教,和我国山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密切关系。
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创道教于四川鹤鸣山,曾在青城山、龙虎山等清幽之处修道炼丹,奉老子为教祖,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同时又承袭了古代的巫术和神仙方术。道教宣扬修道成仙,追求超凡脱俗的“仙境”。
神仙信仰起源神话传说,古代神话有昆仑和蓬莱两大系统,都和山水联系着。道教认为,除了升天的神仙,还有一些“地仙”,居住于十洲三岛、洞天福地。
十洲三岛在四海之中,三岛就是蓬莱、方丈、瀛洲;洞天福地则在陆地之内,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自古以来,一些洞天福地成了人间的佳境,道侣期荫仙风栖息于此,游人仰慕名胜寻迹而至。
为道教所染迹的山水,其中就沉淀着中国特有的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善自身,使自身的感觉和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在这 个基础上,我们的先人逐渐对自然界产生了审美需求,以审美态度对待山水,与之建立起审美关系。山水美是一种精神价值,是人与自然之间所建立起来的亲善而又和谐的关系的特殊体现。
人与山水之间审美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本质上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表征。在我国文化发展史。
3.
雪: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 夜深知雪骤,时闻折竹声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雨: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晋,张协《杂诗十首》)形容雨如散落的丝线一般密集.“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南朝陈?张正见《后湖泛舟》》写夏日骤雨初停,断虹出现在天边,上涨的湖水从缺口流出,形成一股新的水流.“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唐,僧志南《绝句》)杏花绽开时节的细雨,亲切地将要打湿衣服;扬着柳枝的微风拂面,令人感到暖和香甜,诗人即景寓情,给人以禅的意境.“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微雨飘洒,笼罩在雨中的池塘意境横生;好风吹来,襟袖都生温馨之意.“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唐,戴叔伦《宿灵岩寺》)描写了诗人在灵岩寺(坐落于济南市郊长清县方山之阳泰山西北麓)山道上所见的雨中山间景色.。
4. 古诗中的山水风光及点评
文人心态录——山水田园诗的审美主体 华夏历史悠久、一统时间长为山水田园诗提供了审美时间,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231383938美丽风光为古代诗人提供了审美空间,创作出至美的山水田园诗。
西方风光也自具美的特色,为何其山水田园诗远不如中国兴盛,且其内蕴远不如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那么深远婉曲复杂有味呢?除了前文所说审美时间的限制影响了审美空间外,更重要的是审美主体的原因,即古代文人心态的原因。 爱国之情——山水田园诗的高亢主调 以名山大川为筋骨血脉,以田园为肌肉的神州大地是华夏民族获取生活资料赖以生存的源泉。
山水田园哺育人,人必热爱山水田园,产生一种深沉的山河之恋、乡土之情。这种山河之恋与乡土之情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愈益浓烈,到民族国家形成时便成为爱国主义崇高感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爱国主义最终形成。
反过来,古代山水田园诗人又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之下遍游山水,饱览田园,讴歌华夏风光,创作出优美的山水颂歌,使山水田园诗获得很高的思想意义,为我国的爱国主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亦为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与发扬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遥远的上古时代,华夏民族就有许多祭祀山川、旅游、隐逸的传说。
黄帝游天下,封禅五岳;巢父、许由因自标高洁不受天下而遁迹山林;虞舜东巡狩,登南山,观河渚,南巡苍梧而死,葬于九嶷山; 《诗经·周颂·殷》歌颂武王克商,天下统一,疆域辽阔,群山环岳,百川汇河的壮美景象;魏武侯游于西河,赞叹“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孔子游缁维之林,坐杏坛之上,又出游少源之野、戎山之上,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著名观点;屈原在《招魂》中描绘楚国“川谷径复,流潺湲些。
光风转蕙,汜崇兰些”; “层台累榭,临高山些”,以故国山川美胜,光景可人,呼唤楚王之魂归来。六朝以后山水田园诗大盛,歌颂描写山水田园以表山河之恋、故土之情的作品不胜枚举,借山水直抒爱国之情的作品也纷至沓来。
高适有“礼乐光辉盛,山河气象幽”之颂(《奉酬睢阳李太守》);储光羲作《游茅山诗》五首,极写茅山风光的清美与野逸的情趣,诗中“此意在观国,不言志远游”,“天地朝光满,江山春色明”,意在歌颂处于鼎盛时期的大唐帝国;杜甫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之叹(《春望》);陆游抒“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之情(《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文天祥有“不上峨嵋二十岁,重来为堕山河泪”之恨(《采石》);高启高唱“江山相雄不相让,胜形争夸天下壮”,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元代周伯绮“高岭出云表,白昼生虚寒……涧谷深叵测,梯磴纡百盘……汉唐所羁縻,今则同中原。
大哉舆地图,垂创何其艰;张皇我六师,金汤永深固” (《野狐岭》),为军威盛大、国势宏张、疆土广大、山河永固而歌。清查慎行随康熙巡游兴安岭,写了四首《登绝域远眺》,其一云: “舆图远辟大兴安,凤舞龙回气郁蟠。
半岭初云辅大漠,乔木落叶依高寒。丹青不数东南秀,俯仰方知宇宙宽。
万里乾坤千里目,欣从奇险得奇观。”诗情感真挚,描写生动,歌颂了康熙时国家统一强盛局面。
魏源唱“雄山尚作窥边势,古涧难平出塞声”(《居庸关》)。……这些诗或写山水田园之美以歌颂国家统一强盛,或写山河之痛,抒发捐躯报国的凌云壮志;或借山水形胜,寄托国家民族兴亡之悲慨。
说它是山水诗可,说它是爱国主义抒情诗或许更为恰当。江山多娇,田园至美,游览之,欣赏之,歌颂之,为其壮美幽丽而自豪而欣慰;当外敌入侵山河改色时必发出“还我河山”之怒吼,愿为其捐躯献身。
由忧国而及忧民,博大深沉的情怀始终激励着古代志士仁人,激励着真正热爱华夏山水田园的诗人们。 魏晋南北朝——山水田园诗的奠基期 严格地说山水田园诗是以题材为标准划分出的山水诗与田园诗两类不同诗歌,但是写山水多涉及田园,写田园亦必涉及山水,兼写二者之诗人居多,独长一种者甚少,且二者源流相同,美学追求相近,故古人常将山水诗与田园诗合在一起加以论述。
笔者亦将其合而论之,该分论处则大略分论。 山水田园诗的兴起,最早可以上溯到古代农事歌谣的产生。
远在公元前三千多年,中华民族已建立了发达的锄耕农业,生活于山水田园之中,故远古就有《遂草木》、《奋五谷》之类反映农事的诗章。 《诗经》中有《豳风·七月》、《齐风·甫田》、《小雅·大田》之类农事诗。
然诗中反映的是大规模奴隶劳动的情景,难以看出诗人的个性, 田园景物在诗中不多见,山水景物更少见。诗中偶然出现的写景句子如《桃夭》的“桃之天天,灼灼其华”, 《河广》的“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溱洧》的“溱与洧,方涣涣兮”, 《蒹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伐木》的“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沔水》的“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采薇》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节南山》的“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崧高》的。
5. 关于李白诗歌中仙境描写的文化意义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州,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注释:天姥,山名,是越东灵秀之地,以奇绝著称。在今浙江省新昌县东。
东接天台,西连沃州山,最高峰称拔云间。《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越州》:“剡县东南有天姥山,传云登此山者或闻天姥歌谣之响。”
吟,一种诗体的名称,内容多是吁嗟慨叹悲爱深思之类。海客,海上往来的客人。
瀛州:相传东海有三座神山,即蓬莱、方丈、瀛州,为神仙所居。越,今浙江一带。
天姥,唐朝时属越州。拔,超越。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这里泛指所有的名山。
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为天台山余脉。
天台即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四万八千丈,夸张说法,以此来抑五岳、赤城、天台,烘托天姥之高。
吴越,吴江苏一带,越,浙江。这里实指越。
镜湖,又称鉴湖,在今浙江省绍兴县南,为汉代修造的人工湖。剡溪,水名。
在今浙江省嵊县南,源于天台,曹娥江上游。剡溪沿岸,名山奇秀,风景清幽,李白亦有“自爱名山入剡中”之愿。
谢公宿处,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少博学,工书画,诗文纵横俊发。好游山水名胜,善刻自然景物,开文学史上山水诗一派。
谢灵运游天姥,曾投宿剡溪。其诗有“螟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句子。
渌水,渌通绿,清水。谢公屐,《晋书.谢灵运传》谢灵运“寻山涉岭,必造幽峻,岩障数十里,莫不备登,登镊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
穿着此木屐登山或下山,可使身体保持平衡,世人因此称谢公屐。青云梯,山岭高峻陡峭,沿石级而上可入青云。
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天鸡,《述异记.下》:“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之鸡则随之鸣。”
路不定,山路曲折。殷,震动。
列缺,闪电。洞天,洞中别有天地,道家称神仙所居之地。
訇然,响声巨大。青冥,天空。
李白《长相思》:“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金银台,神仙居住的地方。
郭璞《游仙诗》:“视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霓,虹。
云之君,绕云神。《楚辞.九歌》中有《云中君》篇这里泛指众神仙。
鸾,古代指神仙的禽鸟。白鹿,传说仙人常骑白鹿。
《楚辞.哀时命》:“浮云雾而入冥兮,骑白鹿而容与。”摧眉,低眉。
事,侍候。译诗:海上来客谈起仙山瀛州,都说它雾锁层层,波涛茫茫,实在是难以寻见。
越人说起天姥山,更是奇峰异景,浮云彩霞时隐时现,世人可观可望。绵接天际的天姥山,磅礴气势超过五岳,俊奇灵秀远盖仙山赤城。
高耸云天的天台山,倾斜东南欲将拜倒在它足下。我因此希望梦游吴越,一睹仙境胜地。
谁知梦幻成真,天遂人愿,皓月之夜我飞渡到镜湖。湖上的明月照着我的身影,飘然伴送我到剡溪。
谢灵运当年歇宿的地方,绿水荡漾清猿哀啼。我穿上谢公当年特制的木屐,登上高耸入云的石级。
到半山时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碧空中听到报晓的天鸡鸣叫。峰岩沟谷中石径盘旋,道路迂回曲折,花香醉人,身不由已斜靠山在石稍事休憩,不知不觉中暮色已经降临。
熊的大声咆哮,龙的高声吼叫,震响在山谷林泉之间,幽深的丛林因之战栗,重峦叠嶂的山峰也受到惊吓,乌云重重大雨即将来到。水平浪静升起茫茫烟雾。
电闪雷鸣,山丘峰恋顷刻崩裂。神仙居住的洞府石门在訇然中打开,洞天福地浩荡辽阔,日月照害金银台上。
神仙们披着彩虹为衣裳,驾长风为骏马,在云中君的带领下,纷纷从冥空中降下来。猛虎为之鼓瑟,鸾凤效劳驾车。
群仙列队密密麻麻,迎接我这凡人的到来。忽地觉得心魄颤抖,惊魂震动。
恍忽朦胧中起身长叹。梦醒后唯一感觉到的仍是枕头和床席,神奇的梦境却倏然消失。
人世间寻求欢乐如同梦幻,远古至今万事如东流水逝不复返。今日别君,何时才能重逢。
暂且将白鹿放之青崖岩际间,出游时就骑上它去寻找名山神仙。我岂能屈身低眉去讨权贵欢心,使我不能得到开心舒颜。
说明:这首诗用浪漫手法,借写梦游仙山的神奇境遇,绘声绘色地表现了诗人游历的情景。诗人由对剡溪的久已向往,梦幻中飞升到一个远离红尘的神仙世界,在那瑰丽变幻的雄伟奇景中遨游,登石级、赏山花、观大自然之变化,又到神仙居住的地方与众仙相聚。
李白热爱自由,更酷爱大自然。在政治上失意之后,便游历名。
6. 古诗山中的赏析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赏析 这首小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
首句写山中溪水。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浐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
这里写的大概是穿行在山中的上游一段。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时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与人作伴的清溪。
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石,显得特别清浅可爱。由于抓住了冬寒时山溪的主要特征,读者不但可以想见它清澄莹澈的颜色,蜿蜒穿行的形状,甚至仿佛可以听到它潺潺流淌的声音。
次句写山中红叶。绚烂的霜叶红树,本是秋山的特点。
入冬天寒,红叶变得稀少了;这原是不大引人注目的景色。但对王维这样一位对大自然的色彩有特殊敏感的诗人兼画家来说,在一片浓翠的山色背景上(这从下两句可以看出),这里那里点缀着的几片红叶,有时反倒更为显眼。
它们或许会引起诗人对刚刚逝去的绚烂秋色的遐想呢。所以,这里的“红叶稀”,并不给人以萧瑟、凋零之感,而是引起对美好事物的珍重和流连。
7. 谈谈古典诗词的哲理意蕴
在朋友们的撺掇和帮助下,经过搜集、回顾、整理、编纂,我的诗集《足迹》终于正式出版了。
平时写首小诗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1333236373865,只是业余爱好,以前从未想到出诗集,今天诗集出版更没有奢望以飨读者。把平时零碎的小诗整理、编纂出版,以免失落忘记,闲暇时便于回溯过去,就象走过的路,再回头看看,这匆匆的步履、深深的足迹,增加点生活情趣,这才是诗集出版的真正目的。
我喜爱古典诗词。因为它有助于了解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文化素养;有助于培养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大支柱,是传统文化的无价之宝,其历史之久远、数量之巨大、内容之丰富、意蕴之深长、韵律之优美、文字之精妙、形式之多样、传世之久远都为世所罕见。纵观历代诗词,有的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的表现了高尚的思想情操和伦理道德,有的描写了自然景观的壮丽,有的歌颂祖国山川的秀美,有的提示人生哲理,有的反映生活情趣,有的为民呐喊,有的抒发个人情怀,有的倡扬正气,讴歌真善美,有的针砭时弊,鞭笞假丑恶。
这些就是古典诗词的巨大魅力,正因为如此,我在工作之余,大部分时间都徜徉在诗词的王国之中。从《诗经》到宋元明清各代诗词都有点滴涉猎。
虽不能全读,但却读过其中的名篇,虽不能完全弄懂,但却略知一二。从中汲取了文化营养,增强了工作信心,增加了生活乐趣。
我更喜爱唐诗。在中国这样一个怏怏大国,有五千年可考的历史,先人给我们留下了数以万计的文化典籍,这些大量的文化遗产中单就诗词一类,就浩如烟海,任你穷其一生,也只能涉猎其中的极小一部分。
所以,我重点学习了唐诗。唐诗是我国历史上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典文学园地里三株奇葩,唐诗则是艳丽多彩的第一株奇葩,它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达到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顶峰。
它如满天繁星,闪烁令人心旷神怡的光彩,如春兰秋菊,装点着祖国的山山水水。它是一个取之不竭的营养宝库,千百年来它曾哺育了千千万万的诗歌作者。
这些我深有体会,因为我不仅是唐诗的爱好者,也是唐诗的受益者,倘若不从唐诗中汲取营养,就没有现在的文化素养,更写不出任何水平的诗来。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诌”。
对这句俗语我是深有体会的,正是在学习唐诗中得到了潜移默化,受到了深深地感染,正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学习中时不时地写首小诗,时间长了积攒起来,一经整理编纂竟然成书,不胜荣幸。
我写的诗大都是五言和七言的仿古体诗,但决不敢妄称律诗。所谓古体诗是区别于近体诗(律诗、绝句)的一种诗体,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形式,句数没有限制,平仄和用韵都比较自由,也叫古体或古风。
因为,我没有专门学习作诗,不大懂平仄,声韵掌握得也不好,对偶有些牵强附会。所以,我写的诗充其量只能说是仿古体诗。
其中不免有无病呻吟之作,化用引用几句也难以融会贯通,其意境和品位更谈不上,把这些情况实实在在地告诉读者,决不敢隐其鄙陋。 我的诗集《足迹》,既是心灵的结晶,又是半生的轨迹;既有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又有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既述说匆匆的步履,又显现深深的足迹。
《足迹》没有归类分章,完全按时间顺序排列,就象走过路一样,一步一个脚印。《足迹》共收入小诗二百余首,其内容包括多个方面。
既绘祖国的秀美山川,又状华夏的名胜古迹;既述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又叙离别时的痛苦流涕;既颂伟人君子,又斥奸佞小人;既发悲愤忧伤,也抒惬意舒畅;既有春天的温暖,又有晚秋的凄凉;既有现实人间的直陈,也有想象中仙界的幻想。因为,自然界本身就有白昼和长夜,天空和大地,高山和平川,……,人类也是一样,这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传统诗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解冻后,至本世纪初,已获得长足的发展,各地诗社如雨后春笋般茁生,诗人如潮水般涌现,诗作更如恒河沙数。然迄今尚未获文学主流社会的普遍承认,出现圈内热圈外冷的现象。
这是往日被扫地出门遗留的恶果,我们不必惊讶,也不必过分焦虑,随着社会现代化过程的推进,随着文化-文学观念的日益开放、宽容,传统诗词必有回归主流文学的一天。 原传统诗词被逐步排斥出诗坛之故,乃在于二十世纪之初的反封建政治文化运动。
旧文化被视为封建意识的载体,为宣扬民主、科学的新文化所代替;而作为语言代码的文字,也从文言改变为白话,所有文体都改变了以往的叙述方式,旧体诗也就以其“内容陈旧”、“形式僵化”,为白话新诗所代替。二十世纪中叶以后,革命的观念更趋极端,一切传统文化几乎都被目为异己,旧体诗遂被彻底封杀。
如今,狂热的政治情绪已趋向冷静,偏激的文化观念已逐步纠正,而传统诗词仍不能登上文学的正殿,其原因一为陈庸内容的思维定势遗留妨碍了对现实内容的新鲜反映与时代质感,二为古奥的文言表达妨碍了思维的沟通,三为森严的格律束缚了思想的自由。要解决这。
8. 关于山的古诗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8。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李白:《夜宿山寺》) 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10.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四方。 刘邦《大风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之五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遗怀》 上邪下难正,众枉不可矫。 何承天《上邪篇》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绝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雨。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水浒传》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 屈原《楚辞。
九章。涉江》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夜泊水村》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甫《曲江》之一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头。 杨万里《小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岳阳楼记》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乐游原》 无边落水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 《水浒传》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二首》之一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蝶恋花》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歇送武判官归京》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俞文豹《清夜录》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之一 九州生气恃春雷,万马齐喑究可衰。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论语·述而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毛泽东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李开先《宝剑记》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史记·苏秦列传》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移居》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白居易《琵琶行》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苏轼《洗儿》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详《过零丁洋》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唐·李白《送友人》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唐·杜甫《水槛遣心》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唐·李白《秋浦歌》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唐·白居易《卖炭翁》 温故而之。
9. 有关山名的唐诗
名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出自唐代诗 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作者:李白 年代:唐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赏析: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 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 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 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 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 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 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 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 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因此,这两句是 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 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这种生动形象 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 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 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这两句的意象以“众星拱月”式并置,前 句中心词“鸟”是中心意象,加上“飞”字形成一 个复合意象,强化动态表现意义。
“众鸟”原可 以让读者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 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一种格外的逸趣, 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字起 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 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一 个“尽”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度,表现出李 白此时的万般惆怅。
后句“云”为中心词, 与“去”复合,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而云并 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 悠闲地慢慢地飘离。
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 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 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 奈。“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 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 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薄云离散之后感到 特别的清幽平静。
它们都似乎有灵性,不愿 与诗人为伴,远离诗人而去,只留下一个阔 大茫茫的空间,诗人坐在这样的空间之中, 更显孤独和渺小。其实,山林的鸟是飞不尽 的,云也不会飘游到天外。
在诗中,众鸟孤 云都离诗人而去,这是诗人情感外射的结 果,是诗人有意创造为表现自己的孤独情感 的茫茫空间。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 者以联想:李白坐在那里已经有一段时间 了,他眼看着众鸟、孤云渐渐飞去,众鸟和 孤云都离开了敬亭山,只有他自己依旧坐在 那里欣赏着它,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 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 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 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 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 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 自己。
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 情上的交流。“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 山之间的深厚感情。
“相”、“两”二字同义重 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 现出强烈的感情。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 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 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
结句中“只有”两 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 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 来说不足挂齿。
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 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 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 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 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 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众鸟”、“孤云”这种动的意象与“敬亭 山”这种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间和空间的维 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 产生着质的变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 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 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 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诗人引恒久 的山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 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
就算长安招引他,他 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随“众鸟高飞”而去。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 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 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 画”。
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 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 而这些都不重要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 赞美景物或者借景抒情,而是借此地无言之 景,抒内心无奈之情。
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 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 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 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
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 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 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 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 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 情”。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评价说:“传独坐 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