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华下对菊

    1. 梅 竹 兰 菊 各象征着什么 对人生有什么寓意

    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别的花都是春天才开,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其中有一首古诗是这么写的: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花!几千年来,它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有人认为,梅的品格与气节几乎写意了我们“龙的传人”的精神面貌。全国上至显达,下至布衣,几千年来对梅花深爱有加。“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 竹是君子的化身,是“四君子”中的君子。

    竹有七德:

    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曰正直。

    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是曰奋进。

    竹外直中空,襟怀若谷;是曰虚怀。

    竹有花不开,素面朝天;是曰质朴。

    竹超然独立,顶天立地;是曰卓尔。

    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是曰善群。 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是曰担当。

    兰人为万物之灵.兰为百花之英,愿兰蕙自然进入人们心灵的世界,共同将兰艺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的国粹发扬光大,以兰会友,共同进步。

    孔子 《孔子家语·六本》

    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与善人居,如入芷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

    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蕙兰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荀子《荀子·宥坐》

    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

    (夫芷兰:蕙兰和白芷为一对)

    君子之学,非为通也,

    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也。 菊诗有精品,花有奇葩,“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百花丛中,菊花向以“花中君子”、“花中隐士”而名扬天下。“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菊花尤其为那些不趋世俗、节操高尚的志士仁人、迁客骚人所钟爱。

    屈原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歌颂菊花高贵品质;以“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表明了洁身自好、永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格。晋代诗人陶渊明赞美菊花:“怀以贞秀枝,卓为霜下杰。”他辞官回归故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以菊为友,其乐陶陶。

    由于菊花具有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色泽艳丽、花形多变、品德高尚等特点,而深受古人喜爱,被誉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

    2. 殿前欢对菊自叹

    [双调]殿前欢·对菊自叹

    作者: 张养浩

    体裁: 散曲

    年代: 元代

    作品原文:

    [双调]殿前欢·对菊自叹 张养浩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①,减尽风流②。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③。问花不语④,花替人愁。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官至礼部尚书。后来辞官归隐。其散曲主要是辞官后写的,集名《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现存小令一百六十一首,套曲两套,诗歌和散曲,表现出对下层人民的极大同情和爱护。

    作品注释:

    【注释】 ①黄花:菊花。 ②减尽风流:减去美好的风光。 ③人比黄花瘦:引用李清照《醉花阴》词句。 ④问花不语:将自己心事问花,花不回答。

    作品赏析:

    【赏析一】 《对菊自叹》是一首寓情于物、借景抒怀的曲子。作者看到菊花遭到秋雨,黄花零落,减尽风流。自己也精神颓唐,瘦过黄花。怜花正是自怜,作者借菊自叹,乃是对自己政治上失节(为异族统治者服务)的悔恨。最后两句化用欧阳修《蝶恋花》中“泪眼问花花不语”句,则又是隐晦笔法说自己有难言之隐,有些近于替自己开脱了。“人”与“黄花”互怜互叹的“对话”,构成了该曲独具一格的形式。

    【赏析二】 菊花在古代诗词中,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大概是从陶渊明赏菊开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就开始象征文人高洁的精神品格。菊开放在渐趋寒冷的秋天,凌然傲骨,色彩绚烂,给人独特的审美感受。元稹说过:“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正点出了菊花花期晚的特点,菊花开过之后,从秋入冬,开始进入荒寒之境。菊花的金黄,给秋季一片独特的异彩。此曲所要描写的却不是菊的贞洁,而是诗人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喟叹。重阳过后,菊花零落,诗人面对零落的菊花,不禁以物拟我,而且自觉比菊还要羞愧三分。诗人为官清廉,曾因直谏被罢官,长期隐居,然而内心并没有放弃建功立业、为百姓谋幸福的壮志,因此才会在隐居生活中,因志向不得施展而内心郁闷。诗人以菊自喻,菊花有着高洁的品质,不被时俗同化,诗人也是有着不同于普通人的高远志向,心中装着百姓,希望能有所建树。然而重阳一过,菊花零落,就如同被罢官的诗人,以前的雄心壮志消磨在闲居中,真是比零落的菊花还要可怜。诗人用了前人的诗句入诗,却把诗歌整体统一在“自叹”的情调下,能够灵活运用。诗人与菊花的对照描写,形象,生动,真挚,让人同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