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宋词带给我的启示

    1. 一首唐诗宋词给我的启示作文

    人的一生中,有成功、有失败、有快乐、有悲伤、有离别、有团聚……自己经历的挫折也曲曲折折,富有哲理,你是否体会到了呢?俗话说:“最大的敌人是自己。”那么在人生的经历中,你是否也战胜过自己最大的敌人——自己呢?

    从小,我就是一个安静的女孩,从不愿与人交往,对于他人的理会,则是少言寡语,于是孤僻的我生长在寂寞的环境里,每天与花草为伴,与星月为友,快乐时没有同伴的分享,痛苦时没有好友的分担,看着别人在一起嬉戏玩耍,我开始羡慕,于是我设想着改变自己,大胆的去说,面对同学,我试着关心、询问,面对老师,我试着提问,心里话被自己强迫说出口,逐渐我的朋友越来越多,更多的不再是孤单与寂寞,而是开心。

    这也许不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但至少改变了我自己,让我拥有了朋友,同时也战胜了我自己,让我获得了快乐。

    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注定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成长,爸爸妈妈的爱在点点滴滴的细节中流露,但我却没有真正体会过。

    直到有一次,从远方传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外婆去逝了,这对妈妈来说,无疑不是一次沉重的打击,那天晚上,妈妈就决定要赶往外婆家,看着妈妈焦急的整理行李,我在一旁一言不发,而泪水却在眼眶里打转,心里舍不得妈妈走。躺在床上,我不敢合眼,恐怕醒来了,身边没有了妈妈。时间过的飞快,天刚朦朦亮,妈妈就准备出发了,我压抑着自己,一定不能哭出来,等妈妈走了,我仍是控制不住自己追了出去,但那已经晚了。

    以后,我每天都生活在思念中,看着天空的白云飘来飘去,真想驾它去寻找妈妈,晚上望着星星一眨一眨的,仿佛在告诉我:“你真没出息,不就是妈妈去外婆家了吗?又不是不回来了,快乐些,不要垂头丧气的。第二天,我改变了自己的心态,要乐观的思念,每天我都会认真努力的学习,希望妈妈回来后,看到的仍是成功的我,但我还是一天天的计算着日期,希望那天即早到来。半个月后,妈妈终于回来了,奔向妈妈的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妈妈的唠叨是关心,妈妈的话语是温暖。

    2. 《一首唐诗给我的启示400字作文

    读李白《将进酒》有感

    我喜欢李白的文章,更喜欢他的诗歌《将进酒》。

    喜欢这首诗丰富奇特的想象、流畅和谐的韵律,喜欢从字里行

    间所流淌出来的率真豪放的个性,更喜欢思考诗人的人生经历带给

    我们的启示。

    读《将近酒》,读出的是大气和胸襟。此诗开篇运用了比兴手

    法,起笔奇崛。“黄河之水天上来”一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

    扑来,最能形象地勾起读者的想象,也最能体现出诗人眼界之宽广、

    目光之高远、胸襟之博大。能写出如此大气的文字的,绝不是那些

    心胸狭隘、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汲汲于名利、自私庸俗的人。

    读《将近酒》,读出的是强烈的自信和远大的抱负。一句“天

    生我材必有用“,唱出了诗人骨子里执著向上的信念,失意是暂时

    的,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他始终坚信自己的才华一定会有用武之地。

    这豪气干云的诗句激励着无数后人在失意和迷茫中“不坠青云之

    志”。

    读《将近酒》,读出的是对金钱与名利的蔑视。“千金散尽还

    复来”,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们分明看到一个行走江湖的侠义之士,

    扶危济困,一掷千金,所表现出来的慷慨豪爽的真性情。“五花马,

    千金裘”,也没什么舍不得的,“钟鼓馔玉”,更不足为珍贵。就

    如从饮酒和赌博上可以了解一个人一样,对金钱的态度,更能看出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贫瘠还是富有。视名利与金钱如粪土,能驱使

    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这种洒脱又有几

    人能够真正做到。这种精神境界令我深感汗颜,更值得几千年后生

    活在现代文明中的人们深刻反省。

    读《将近酒》,读出的是率真和不拘小节。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呼儿将出换美酒”,形象地描绘出酒喝得正酣

    时的情景,真实生动地体现了李白真实、不做作、无城府、屑于心

    计的一面。关于“主人”的解释大家公认的应该是作者的好友元丹

    丘,本来是到朋友家做客,可此时李白竟然对主人说:你不用说钱

    少,只管买来痛饮。虽然是自己的朋友,虽然大家乘着酒兴,但能

    这样无顾忌地说出来,最能反映出说者的率真,内心的纯净。无论

    如何这种直率的性格流露出的是李白的坦诚、因无私而无畏,当然

    更能看出他的朋友也绝非庸俗之辈。这种朋友间因了解而无拘束、

    无目的地交往,最符合李白的性情和追求自由的个性,也让我们无

    比向往这种境界。我想以李白的性格即使不是在老友面前,他也不

    会在说话时为了迎合别人而说半句假话。无论何时都要真实地生活,

    这种执着令人尊敬,更让我们为了利益和生计而患得患失、戴着假

    面具生活的很多现代人深感愧疚。

    诚然,饮酒是洒脱的,人们可以从中得到放松与快乐,但读李

    白的《将近酒》,我们从这首诗的字里行间读出来的更多的是失意、

    寂寞、内心深处的矛盾和忧愁。“人生得意须尽欢”,真的“得意”e68a84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337616635

    了吗?为何要“且为乐”呢?因为快乐是暂时的,“得意”的背后

    却是失意。“但愿长醉不复醒”,为何“不复醒”呢?因为现实令

    他深深地失望,自己只被皇帝当做御用文人,满腔热情和抱负无处

    施展。然而,光阴易逝,“奔流到海不复回”,岁月的脚步从不曾

    停留;人生易老,“朝如青丝暮成雪”,英雄也会老去。可李白毕

    竟是个高傲的人,有风骨的人,他不想,也不会因为所有的失意而

    颓废,而凄凄艾艾,更不想在任何人面前露出自己的忧郁,因而诗

    与酒成了他用以浇胸中块垒的最佳媒介。

    读《将近酒》,读出的是深深地寂寞和对知己的渴求。“古来

    圣贤皆寂寞”,作者应该自认为是圣贤了,因此自己才会寂寞,这

    样也许才会有些许安慰。“陈王昔时宴平乐”,陈王曹植与作者有

    很多相似之处,二人都才华横溢,正直善良,也都政治失意。正因

    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真正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即使陪他饮酒

    的岑夫子和丹丘生或许也是如此,所以只有通过遥想古人,从中找

    到共鸣,找到精神的慰藉。

    3. 《一首唐诗给我的启示400字作文

    读李白《将进酒》有感我喜欢李白的文章,更喜欢他的诗歌《将进酒》。

    喜欢这首诗丰富奇特的想象、流畅和谐的韵律,喜欢从字里行间所流淌出来的率真豪放的个性,更喜欢思考诗人的人生经历带给我们的启示。读《将近酒》,读出的是大气和胸襟。

    此诗开篇运用了比兴手法,起笔奇崛。“黄河之水天上来”一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最能形象地勾起读者的想象,也最能体现出诗人眼界之宽广、目光之高远、胸襟之博大。

    能写出如此大气的文字的,绝不是那些心胸狭隘、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汲汲于名利、自私庸俗的人。读《将近酒》,读出的是强烈的自信和远大的抱负。

    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唱出了诗人骨子里执著向上的信念,失意是暂时的,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他始终坚信自己的才华一定会有用武之地。这豪气干云的诗句激励着无数后人在失意和迷茫中“不坠青云之志”。

    读《将近酒》,读出的是对金钱与名利的蔑视。“千金散尽还复来”,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们分明看到一个行走江湖的侠义之士,扶危济困,一掷千金,所表现出来的慷慨豪爽的真性情。

    “五花马,千金裘”,也没什么舍不得的,“钟鼓馔玉”,更不足为珍贵。就如从饮酒和赌博上可以了解一个人一样,对金钱的态度,更能看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贫瘠还是富有。

    视名利与金钱如粪土,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这种洒脱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做到。这种精神境界令我深感汗颜,更值得几千年后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人们深刻反省。

    读《将近酒》,读出的是率真和不拘小节。“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呼儿将出换美酒”,形象地描绘出酒喝得正酣时的情景,真实生动地体现了李白真实、不做作、无城府、屑于心计的一面。

    关于“主人”的解释大家公认的应该是作者的好友元丹丘,本来是到朋友家做客,可此时李白竟然对主人说:你不用说钱少,只管买来痛饮。虽然是自己的朋友,虽然大家乘着酒兴,但能这样无顾忌地说出来,最能反映出说者的率真,内心的纯净。

    无论如何这种直率的性格流露出的是李白的坦诚、因无私而无畏,当然更能看出他的朋友也绝非庸俗之辈。这种朋友间因了解而无拘束、无目的地交往,最符合李白的性情和追求自由的个性,也让我们无比向往这种境界。

    我想以李白的性格即使不是在老友面前,他也不会在说话时为了迎合别人而说半句假话。无论何时都要真实地生活,这种执着令人尊敬,更让我们为了利益和生计而患得患失、戴着假面具生活的很多现代人深感愧疚。

    诚然,饮酒是洒脱的,人们可以从中得到放松与快乐,但读李白的《将近酒》,我们从这首诗的字里行间读出来的更多的是失意、寂寞、内心深处的矛盾和忧愁。“人生得意须尽欢”,真的“得意”e68a84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337616635了吗?为何要“且为乐”呢?因为快乐是暂时的,“得意”的背后却是失意。

    “但愿长醉不复醒”,为何“不复醒”呢?因为现实令他深深地失望,自己只被皇帝当做御用文人,满腔热情和抱负无处施展。然而,光阴易逝,“奔流到海不复回”,岁月的脚步从不曾停留;人生易老,“朝如青丝暮成雪”,英雄也会老去。

    可李白毕竟是个高傲的人,有风骨的人,他不想,也不会因为所有的失意而颓废,而凄凄艾艾,更不想在任何人面前露出自己的忧郁,因而诗与酒成了他用以浇胸中块垒的最佳媒介。读《将近酒》,读出的是深深地寂寞和对知己的渴求。

    “古来圣贤皆寂寞”,作者应该自认为是圣贤了,因此自己才会寂寞,这样也许才会有些许安慰。“陈王昔时宴平乐”,陈王曹植与作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二人都才华横溢,正直善良,也都政治失意。

    正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真正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即使陪他饮酒的岑夫子和丹丘生或许也是如此,所以只有通过遥想古人,从中找到共鸣,找到精神的慰藉。

    4. 一首唐诗给我的启示作文300字

    古诗带给我的启示

    今天,我在阅读时发现了一首很好的古诗,有一定的人生道理,我便把它记了下来: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写此诗时,正值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之际,可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此时曹操已经53岁,不由想起人生的路程,所以诗的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这体现出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他慷慨高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这首诗始于对人生哲理的慨叹,继发壮怀激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贯穿全诗的那种不甘衰老和人命不全由天定,主观努力也起一定作用的积极奋发精神令人击节赞赏。

    5. 作文诗词给我的启示六百字

    诗歌伴我成长

    对我而言,那是一个神灭而美丽的字眼。从“床前明月光”开始,我结识了它——“诗歌”。那月夜下诵读《唐诗三百首》的画面依旧历历在目……

    小时候喜爱诗歌,确切的说是钟爱背诗。每当一首诗脱口而出时,总能听到大人们的赞许声,眼见小朋友们投来的羡慕的目光,心里便对李白,杜甫,王昌龄充满了感恩。即使我并不理解,但我爱诗——一个孩子纯粹的骄傲,诗歌曾带给我荣誉。从泰戈尔开始,原来是个不一定非要如此整齐,才明白原来不只有唐代才盛产诗人。《园丁集》《新月集》,泰戈尔的简约教会我深刻,而他飞扬的文字让我真正学会感受。还记得那首诗:

    “哪儿有一种执著,

    超过岸对海的痴情——

    以同一种姿势环抱大海。”

    我为他精妙的设计而折服,各位那份执著,那份静默着的深沉的永恒所打动。于是我开始认识莎士比亚,认识席勒,认识普希金,试着读懂《欢乐颂》,读懂《船长》,更试着去发现美,去汲取思想,去感受,去成长……席勒的《欢乐颂》可以让长期浸在忧郁中,为面包而贱价出卖作品的贝多芬动容,在黑夜里汲取到阳光的温暖,用一曲《欢乐颂》唤醒了整个维也纳沉睡的心。这难道不应归功于诗歌的魅力?因为成长,诗歌带给我的不再是骄傲,荣誉,而是充满洞察力的双眸和一颗日益丰富的心。事实上,我并不清楚,是成长让我懂得诗歌,还是因为诗歌,我成长……

    诗的韵味教会我欣赏,诗的意境教会我妄想,诗的含蓄教会我深刻,诗的永恒教会我呵护……他唯独没有教会我创作。只是因为在我心里那是一片“处女地”,不容办点玷污。直到我读了名人传记。毕加索酷爱作诗,而他的文字不曾为人所接受,人们的评价是:画你的画去吧!而米开朗基罗由于一生工作于教皇的枷锁下,他的诗歌更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然而他们都不曾放弃过诗歌创作,因为挚爱,也因为那是一种心灵的释放,一封邮给生活也寄给自己的信件。在发现原来诗歌也是一种随性的艺术而非诗人的特权。于是,我开始尝试创作,不介意指责,而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最深刻的体验:“那是天空的音符”,真正的诗歌并非这首《雪》而是那天空的精灵。于是是个不再只是平铺的纸页,美的载体和随性的艺术,他不再抽象,因为它是立体的,是斑斓的,依旧美丽而神秘。

    原来,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读不完的诗……

    6. 读古诗词使我受到的启迪

    读古诗词对我的几点启发:一、诗人形象 读古诗词给我的第一点启发竟然是来自古诗人本身的,这和我们所受的现代主义教育传统背道而驰:以前我们总是冷静地提醒自己,要把诗人和诗分开,诗本身是一个自足的主体,而诗人几乎是无足轻重的。

    为什么古诗词令我迫近诗人本身?首先我想是因为在古诗中有一个强烈的诗人形象在突显着,它参与了诗歌本身,并成为了这首诗之所以能建立起来的一个重要力量。 需要廓清的是,诗人形象不是那种故作姿态的为了公众对诗的关注或者为了自我对诗的沉湎而塑造的,一个符号化的波希米亚人或学究式等等的生活形象,它非关实质的人类表现,而是围绕诗歌本身建构的人格表现。

    形象是立场,而不是姿态。在那些优秀的古代诗歌的字里行间我总是能感受到一个诗人──也许可以说是一个灵魂站了出来,向我说话,向我呈现他那个人的整体──他的人格、气质、风骨,这些就是我说的形象。

    而这形象是走在诗之前引领、在诗之中结合并为下一首诗的充沛作着准备的,正所谓"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般自由完整地弥漫着。我明白了前人常说的"要写好诗,先作好人"其真正的意义,这并非简单的道德教诲,而是指你本身要是一个饱满的、对自己的生活和艺术有相当充分的自知和自信的人,这里的"好"更多是指"完好"的好,而不是"好坏"的好,因为坏人也能写出好诗,虽然好诗并不追随坏人。

    在"好人"的基础上,一首好诗自然有一股强大的人格之力贯穿、支撑其中。 在古诗词中显现出独立自为的诗人形象的人太多了,以致好些诗一看就能看到诗人是谁,他的身影明明的在诗中站着──呈现他身影的不是技巧而已,而是个中的真气,且毋宁说,他的技巧就已是他形象的一部分。

    在现代诗中能说有强烈形象的首推鲁迅、穆旦,当代有多多、海子、柏桦、西川、肖开愚等,当然最完整的是不自觉的成立了自己的诗人形象的海子。反而另一些本应有强烈诗人形象的人,像郭沫若、冯至、何其芳、李金发以及后来的北岛,因其摇摆不定而使形象变得模糊起来了。

    从诗人形象出发,我想到诗人对世界的态度问题。在那些优秀的古诗中,无论诗人当时的境遇有多厄困,他在诗中对其书写的世界总是从容自若的,写作者和被写作者并不存在"被"的关系,两者互不凌越与归属,而是互相统摄、交换彼此。

    就像李白说的"相看两不厌"的境界,诗人稍加援引、敞开,世界就自然流涌于诗中──其中最从容的当然是山水漫生的陶渊明和奔流回旋的李白,但磅礴坚韧的杜甫又是另一番酣畅的从容。从容来自勇敢,诗人无畏地面对他书写的世界和将要产生的诗,全面端详,然后直取核心。

    正如柏桦的话"诗人要勇敢、要有形象"所呈示,勇敢和形象是互相成就的。 抛开原本意义,我愿意这样理解那句"发愤以抒情":此"愤",可想作上述之勇敢。

    有了勇敢,方有抒发──方使抒发成为一种直接、从容、气酝深厚的抒发。就好象一个人他本来是在世上艰苦地跋涉着的,但他勇敢地抒情──他边走边唱,面对世界、素材、艺术本身的纷纭骤变,他驻足审视、敞开接纳,然后,他神气地开腔,一个真正的世界就脱颖而出了。

    其实这又关涉庞德所言准确的问题,准确向是诗艺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在古诗中又有一番新意义。像柏桦在一篇关于古诗的文章中指出的:好诗应该像许多古诗句一样,是你处在某一情境时,自然就想引用来抒情的诗句。

    这7a64e78988e69d8331333335316537准确不只是炼句,更是诗人本身的大气驱使的他可以勇敢地去捕捉准确的词语、继而淋漓尽致地代替万物发言的力量。 李杜的诗,尤其是长诗组诗,无论从结构上还是情绪上来说,都给人一种左右逢源的感觉,就像一个人行走在一个大森林中,且行且停,每一驻足便是一个新的景观在你面前展开──彷佛章台走马,一夜看尽长安花。

    这也是我心目中理想的长诗状态,自由开放、强韧不绝,它与西方传统长诗的不同就像《比萨诗章》和《荒原》的不同──如果说庞德早期的意象主义诗歌是对中国诗歌(主要是绝句)的技巧、片断的理解,那么《比萨诗章》则从结构到精神上学习了中国古代长诗(包括散文)。 回到诗人形象的着重问题,我有趣地发现当代诗地理上有两个地方几乎是自然地看顾了形象在诗中互相建立的可能,那就是四川和江浙地带的诗人们,也许是因为他们清秀的山水和清秀的修养。

    但他们的形象竖立形式偏向弱的一方面,大概就像大历十才子、温庭筠、晏几道那样的建构,而缺乏像李杜那样的统摄能力,尤其是杜甫那种对顽劣的、不可能的题材的处理能力。杜甫不但处理,而且承担──更甚者,他不只是承担,他体现:"他身上体现着一个时代的风物"(黄灿然语)。

    从而想想,在那些伟大诗人面前,当我们想到他们的诗,出现在我们心中的是一个整体的"某某的诗",而非单独的某一首诗。这也是伟大诗人和优秀诗人的不同:说到李白,我们说的就是"李白",但说到贾岛,我们却完全可以用"僧推月下门"来替代,李白的每一首诗必然的只能出现在李白手上,"僧推月下门"却完全可以出现在另一个诗人手上。

    一个伟大诗人就是诗歌。

    7. 诗歌给我的启发 作文

    诗歌伴我成长——西安中学学生王珏晰 对我而言,那是一个神灭而美丽的字眼。

    从“床前明月光”开始,我结识了它——“诗歌”。那月夜下诵读《唐诗三百首》的画面依旧历历在目…… 小时候喜爱诗歌,确切的说是钟爱背诗。

    每当一首诗脱口而出时,总能听到大人们的赞许声,眼见小朋友们投来的羡慕的目光,心里便对李白,杜甫,王昌龄充满了感恩。即使我并不理解,但我爱诗——一个孩子纯粹的骄傲,诗歌曾带给我荣誉。

    从泰戈尔开始,原来是个不一定非要如此整齐,才明白原来不只有唐代才盛产诗人。《园丁集》《新月集》,泰戈尔的简约教会我深刻,而他飞扬的文字让我真正学会感受。

    还记得那首诗: “哪儿有一种执著,超过岸对海的痴情——以同一种姿势环抱大海。”我为他精妙的设计而折服,各位那份执著,那份静默着的深沉的永恒所打动。

    于是我开始认识莎士比亚,认识席勒,认识普希金,试着读懂《欢乐颂》,读懂《船长》,更试着去发现美,去汲取思想,去感受,去成长……席勒的《欢乐颂》可以让长期浸在忧郁中,为面包而贱价出卖作品的贝多芬动容,在黑夜里汲取到阳光的温暖,用一曲《欢乐颂》唤醒了整个维也纳沉睡的心。这难道不应归功于诗歌的魅力?因为成长,诗歌带给我的不再是骄傲,荣誉,而是充满洞察力的双眸和一颗日益丰富的心。

    事实上,我并不清楚,是成长让我懂得诗歌,还是因为诗歌,我成长……诗的韵味教会我欣赏,诗的意境教会我妄想,诗的含蓄教会我深刻,诗的永恒教会我呵护……他唯独没有教会我创作。只是因为在我心里那是一片“处女地”,不容办点玷污。

    直到我读了名人传记。毕加索酷爱作诗,而他的文字不曾为人所接受,人们的评价是:画你的画去吧!而米开朗基罗由于一生工作于教皇的枷锁下,他的诗歌更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然而他们都不曾放弃过诗歌创作,因为挚爱,也因为那是一种心灵的释放,一封邮给生活也寄给自己的信件。在发现原来诗歌也是一种随性的艺术而非诗人的特权。

    于是,我开始尝试创作,不介意指责,而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最深刻的体验:“那是天空的音符”,真正的诗歌并非这首《雪》而是那天空的精灵。于是是个不再只是平铺的纸页,美的载体和随性的艺术,他不再抽象,因为它是立体的,是斑斓的,依旧美丽而神秘。

    原来,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读不完的诗……(话题:感受诗歌)寄托灵魂。

    8. 关于《我心中的唐诗宋词》的作文

    又见枝头吐新绿题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总以为春天是被当作一枚精美的书签,珍藏在岁月的扉页间,蕴含在古典的唐诗宋词里。然而,当她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里被再次拽出来,试图用她久违的美丽感染每一株小草,让不经意的微笑蜂拥枝头时,我才发觉,窗外已是春光烂漫。

    春天的每个角落里都有着各自的奇妙。在渐吹渐暖的春风里,万物开始复苏了。

    透过教室的窗子,我看到春意在教学楼前这方小小的花园里四处漫延。不,春天毕竟不是一枚精美的书签,她不会因为我们的不留心而不来,更不会为我们的挽留而驻足。

    望着窗外这个美丽泛滥的春天,我也审视着人生的春天。清澈的河水再次明媚了;白杨树冷冷清清的躯干,逐渐的丰润成青绿色;枝头鹅黄的嫩芽正踮起脚仰望着阳光,压抑了一冬的愿望试图伸展成一片片碧绿的叶;各种各样的小草争先恐后的探出了脑袋,唯恐错过布谷鸟衔来的那缕阳光似的,她们欢畅的心情肆无忌惮的疯长着。

    追求作为生命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对于年轻的我来说,是那么的深切。生生不已,奋斗不息 这是我的人生信念。

    多想把青春的时光谱写成一片翠绿的追求,多想把流泉轻唱的期望书写的更加简洁明亮。此时,我轻盈的思维仿佛翩飞的蝴蝶,已飞出了我的视野,穿过遥远的时空,迷失在唐诗宋词里。

    朦胧中我看到那些叹春、伤春的以及惜春的诗词大家,依旧站在春天的画卷里身影落寞的凝神苦思。何必刻意的期盼或挽留春天呢﹖无法企及的只是虚枉罢了,与其这样,不如让生命以无限的激情响应春天的勃勃生机。

    窗外的春天正活力四射,多么可贵的时光啊 但是,人生的春天更加珍贵 那么,就用我激情生命与这些花草树木共邀春天的一笑吧。

    唐诗宋词带给我的启示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