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宝刀
1. 关于宝刀的诗词
半生行【作者:郑琰】刺促复刺促,哀歌不成曲。
试听征人歌一声,切切乌乌泪相续。吾祖卜地三山麓,世业繁华称鼎族。
七叶盛文儒,八代承章服。仙郎群从十三魁,司寇诸昆十一牧。
青蚨无贯润高门,白蠹有编堆破屋。我家凤池东复东,我生白晢炯双瞳。
九岁气食牛,十岁工雕虫。十二容华推宋玉,十三词藻学扬雄。
春早姣童初奠雁,秋来快婿已乘龙。自怜妾发初覆额,自信君才非落魄。
乳燕双栖合卺钗,文鸳并著交欢舄。定情为雨更为云,燕婉春朝复秋夕。
百和香薰翡翠衾,九微灯照芙蓉席。桃叶须臾野茧黄,草根倏忽哀萤碧。
哀萤野茧两悠悠,玉粉香胭不少留。珠箔尘迷羞拂镜,雕梁泥落怅登楼。
石榴裙暗鬼何处,金错刀斑泪不收。乌影打霜啼滑滑,鬼灯吹雨夜啾啾。
管停孤凤难成调,弦到离鸾只听愁。孤凤离鸾颜色故,春鸿社燕流年度。
一旦飘零委逝波,五年骨肉同朝露。仰首悲旻天,俯首看墟墓。
雨余寒蝶泣虚堂,日暮饥鼯啮庭树。吊影摧心肝,风云乖所遇。
洛阳季子更无锥,蜀道长卿空有赋。结得韦郎再世缘,续将秦女已离弦。
双雌绣出茱萸枕,四牡迎来琥珀鞯。凉月更寻巫峡梦,落花重泛武陵船。
青云无媒日复日,白发有根年复年。丈夫壮志已如许,不愿低头守儿女。
长歌问天天为愁,出门拔剑驱车去。游子空悲枥上驹,畸人宁效仓中鼠。
不草治安趋帝阙,便斩楼兰献当宁。匹马辞家客路尘,马头明月几回新。
昭王台下犹怀古,督亢亭前早问津。年比士龙初入洛,才如五羖便归秦。
云边干鹊联青琐,日下鹓鸾拜紫宸。词客尽叨三馆禄,酒人争买九衢春。
泥涂不复知鸿宝,草莽无缘问小臣。青草霸图宁买骨,白衣祖道未归轮。
卢龙戍老千牛卫,涿鹿天空万骑屯。献策马周终不达,干时曲逆莫辞贫。
莺迁苑路如随马,燕掠宫墙不见人。蟋蟀啼来惟闭户,蘼芜多处正沾巾。
蟋蟀蘼芜生又灭,感遇伤时兼恨别。凄凄岁暮望眼枯,绵绵远道中肠结。
老奴夜号衣裳单,瘦马昼眠刍粟竭。炙砚不融指如堕,暖罩无权面欲裂。
绣虎含毫业似掾,神龙出匣终非铁。鱼困渧涔目是珠,骥服盐车汗成血。
以兹感叹岁华更,又逐征夫更北征。天划故关无雁度,云连衰草断人行。
元戎尽锡飞鱼服,黠虏皆坚市马盟。虎帐晓愁沙碛雨,龙荒暮惨浊河声。
黄花较猎安西卒,玄菟高烽海北营。雪卷牙旗朝草檄,月高铃阁夜谈兵。
射雕原上云初净,散马回中草渐平。叠鼓椎牛威远堡,登陴飨士受降城。
髑髅天黑呼群泣,磷火秋深逐队明。从古请缨非浪子,由来谈剑属书生。
书生任侠空驰逐,荡子从军非碌碌。前年灵武全军覆,昨日辽阳新鬼哭。
惟闻螭陛发边糇,不见虎头飞食肉。腰间宝刀悔未试,箧里阴符懒将读。
黑貂尽敝卧牛衣,白龙不遇空鱼服。几年沧海变桑田,何日阳春回黍谷。
万事升沉笑棘猴,一朝得失同蕉鹿。著书无计学虞卿,去国有袍怜范叔。
虞卿双璧委蒿莱,范叔一寒如此哉。岁岁白扉题凤字,年年华发困龙堆。
笛中杨柳愁难写,曲里关山恨未裁。漠漠秋烟生笔冢,萋萋春草上琴台。
冰因腹冷终难解,木为心坚更不灰。万里桥边题柱过,一丸关外弃襦回。
萧萧陇树萧萧泪,续续胡笳续续悲。白眼风尘羞故土,汴水漳河复东鲁。
邺下荒台鸟雀悲,灵光废殿牛羊聚。龟蒙山势到平原,马颊河声通覆釜。
逆旅谁怜似楚囚,羁人翻笑为秦虏。长淮东下且停桡,五两邗江廿四桥。
瓜步北来犹有渡,广陵南去不通潮。石头波浪连三楚,京口帆樯问六朝。
柳带尽将牵别思,榆钱都把买宫腰。风风雨雨千重恨,燕燕莺莺百倍娇。
莺莺若有情,燕燕还多态。过马或遗鞭,逢郎应解佩。
采莲若尝莲子心,摘菱莫笑菱花背。词赋客如云,风流花作队。
买棹发吴讴,对酒论兴废。苏小门前粉黛销,西施苑内琉璃碎。
垂杨十里万条斜,珠勒罗衣问狭邪。夜月家家寒食酒,春风处处断肠花。
王孙客路愁芳草,游女深闺正破瓜。眉翠新妆月颜朱,欲衬霞檀口半遮。
歌宛转玉纤,无力送琵琶。琵琶声已变,宛转歌初啭。
万古钟情不似崔,一夜离魂应比倩。愿作蚕上丝,缠绵同一线。
愿作鸾边镜,团圞同一面。镜将比侬貌,持来岁岁光。
线将比郎意,牵来缕缕长。羞看倚门笑,焚却舞衣裳。
君才学鹦鹉,妾愿学鸳鸯。怀书去国无人识,卖剑移家非故乡。
鄣岭千重高似掌,丰溪百转曲如肠。亲知隔绝疑天远,桂玉艰难恐岁荒。
雏出凤巢皆有彩,驹名骥子定称良。甫因潦倒留夔府,白也漂零困夜郎。
世路乱山多坎坷,人情衰草易凄凉。已拼涸水资蛟蛰,亦有卑栖侮凤凰。
宁不感恩终按剑,岂无知己但空囊。严霜摵摵啼征雁,小雨潇潇泣夜蒐。
此时思妇肠堪断,此际空闺坐愁叹。君边青镜风光好,妾处红颜岁华晏。
尺素寥寥双鲤迟,明河耿耿三星烂。海上云生归梦悬,溪南草长春思乱。
一年一度燕都归,飞去飞来云不散。金鸭灰寒宝篆销,玉鱼帐冷银屏暗。
鹈渼何心春去留,杜鹃无主花羞看。人知妾有夫,弃妾不如无。
秋荷捧朝露,难将纫作明月珠。秋林落晚霞,难将剪作红罗襦。
潮水尚遥犹有信,月圆虽好只须臾。朅到死心难折,杨柳逢春眼不枯。
杨柳结深愁,菤发心怆。乡国路悠悠,乡关云莽莽。
乡梦偏惊欹枕时,乡心怕到高楼上。朅来乡语暂为欢,摇落乡园花不赏。
故里偏思乡信归。
2.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1.漂泊 轻捷(轻快)2.此诗为送友人从军塞外而作,表达了立功异域的战斗激情和乐观豪迈的昂扬意绪。
尾联表达对李侍御的劝勉和激励:到边疆后,凭一腔热血与聪明才智建功立业。“莫惆怅”平缓委婉,情深动人;“看取宝刀雄”雄迈豪壮,昂扬奋发,尽扫愁绪。
(4分)盛唐经济文化繁荣,国势强盛,诗人们大抵胸襟开阔,意气昂扬,希冀建功立业,形成了盛唐诗雄壮刚健、热情奔放的风貌;此诗可谓是其中典范之作。(2分) 1.分 析:“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意思是你这即将远行的人(行子,指李侍御)对着我这个行踪不定的人(飞蓬,作者自指),可是,我却在为你送行,一会儿你就要骑上披着铁甲的战马(铁骢)而转战边疆了。我自己留在这里也象风中飘荡的秋蓬一样,飘泊无定。
送别友人时,心中本来就为惜别伤离的情绪所苦恼,自己作为送行者,也是象风中的蓬草一样,到处飘泊,踪迹不定,更增加了无限惆怅的心情。这里作者以“飞蓬”来形容,就进一步渲染了送别时心中的感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分 析:最后两句是劝慰的话。说,尽管你将要去的地方有万里之遥,朋友之间的离别之苦也的确令人难过,但是要把心放宽些,不要因别离而心情惆怅,应该为捍卫国家的安全而贡献力量。
“看取宝刀雄”,是一种象征的手法,意思是让宝刀发挥威力来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感情非常真挚,调子是高昂的。
这正反映了盛唐诗歌中奋发图强,保卫祖国的积极精神。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看古诗人如何形容刀和
文明中华,看古诗人是如何形容刀和剑:
剑是国术短兵之一,比刀更早用于战场。文献表明,中国自周以来即有击剑、佩剑之风。佩一柄长剑外出求学,古称为“游”。如张良、曹操、徐庶、李白皆曾年少仗剑远游过,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学剑来山东”。以此观之,真大才者,多是行走神州遍寻明师,阅尽人间冷暖,文武全面发展者也,非寻章摘句之文弱书生可比。自东汉以后,剑几乎退出战场,佩剑的风气无论贵族还是民间均流传了下来。剑不仅是一种防身器械,同时也是一种观赏和收藏品,深受各层次人民喜爱,唐以后中国崇尚文弱,即使如此,仍然有很多读书人在书房悬挂一柄宝剑以示文武合一,古代诗文中咏剑者比比皆是。
最早的咏剑诗句出自古诗《陌上桑》,“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余万。”因鹿卢(辘轳)剑历史悠久,装饰讲究,雕刻精美,而被古人视为天下无双的宝物。提到辘轳剑者还有荆轲刺秦王之描写中提到:“罗縠单衣,可裂而绝;八尺屏风,可超而越;鹿卢之剑,可负而拔。”
描写古剑最详细也是最负盛名的诗句出自唐代李峤《宝剑篇》:
吴山开,越溪涸,三金合冶成宝锷。淬绿水,鉴红云,五彩焰起先氛氲。
背上铭为万年字,胸前点作七星文。龟甲参差白虹色,鹿卢宛转黄金饰。
这里“宝锷”是指宝剑,“锷”是刃的代称,本诗对于剑的取材、冶炼、淬火、铭文、装饰均有描写。吴越是指中国的江苏浙江地区,自古名剑出吴越,考工记有章曰:“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
秋瑾的《不惜千金买宝刀》
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 洒去犹能化碧涛定风波
攻书学剑能几何?争如沙塞骋喽啰.手持六咰枪似雪,明月,龙泉三尺剑新磨!
甚慕昔时军伍,漫夸儒士德能多.四塞忽闻狼烟起,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①第二句"冲"字写将士顶风冒雪奔赴战场的情形,(1分)表现出戍边将士一往无前,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1分)第四句"缺"字运用使动用法,写战士宝刀砍到缺了刃口,(1分)极言拼杀之惨烈,战斗时间之长久,表现出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1分)
②作者塑造了戍边将士信心百倍、斗志昂扬、机智勇敢、英勇无畏的形象。(4分)
(首句表现战士充满信心,,次句表现斗志昂扬,第三表现机智勇敢(有勇有谋),第四表现英勇无畏,答对三个方面即可得4分。意思对即可)
略
5. 带刀字的古诗
行役家家寄刀尺,谁将枯骨带心头。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金剪刀,青丝发,香墨蛮笺亲。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金刀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一泓秋水净纤毫,远看不知光如刀。
6. 带有铠字的古诗
《咏怀》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风驱暴雨来,雷声出云背。
若决千仞溪,追奔下天【铠】。
堂堂亚夫军,吴楚不足碎。
旱气沃原田,烦蒸洗闤闤。
深料生注射,聚沬犹壅碍。
青葱草树鲜,断殁虹霓在。
向晚留霁晖,天容染新黛。
《落第客塞下代卢龙诸将寄京洛相知四首》
年代: 明 作者: 阮自华
朔气厉高秋,将军洗镯镂。
劳云出塞暗,疲马傍人愁。
风色侵重【铠】,霜威折丈矛。
贵人能作赋,何不自封侯
《赠辽东李长君都司》
年代: 明 作者: 徐渭
公子相过日正西,自言昨日破胡归。
宝刀雪暗桃花血,铁【铠】风轻柳叶衣。
百口近来余几个,一家长自出重围。
禅关夏色炎如此,听罢凄霜杂霰飞。
《送王紫微北使》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天子命儒臣,遐方重专对。
持书下西阁,拥节来穷塞。
貂服紫蒙茸,虎旗光彩綷。
将迎走毡骑,卫从罗金【铠】。
当宣汉恩德,更使胡欣戴。
几日过阴山,南飞雁相背。
《异梦》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山中有异梦,重【铠】奋雕戈。
敷水西通渭,潼关北控河。
凄凉鸣赵瑟,慷慨和燕歌。
此事终当在,无如老死何!
7. 古诗名句“男儿何不带吴钩”的下句是
条
南园十三首(其五)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了。
第一个设问是泛问,也是自问,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句峻急,紧连次句"收取关山五十州",犹如悬流飞瀑,从高处跌落而下,显得气势磅礴。"带吴钩"指从军的行动,身佩军刀,奔赴疆场,那气概多么豪迈!"收复关山"是从军的目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诗人怎甘蛰居乡间,无所作为呢?因而他向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一、二两句,十四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与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十分契合。首句"何不"二字极富表现力,它不只构成了特定句式(疑问),而且强调了反诘的语气,增强了诗句传情达意的力量。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身佩宝刀,奔赴沙场,保卫家邦。"何不"云云,反躬自问,有势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军情和诗人自己焦虑不安的心境。此外,它还使人感受到诗人那郁积已久的愤懑情怀。李贺是个书生,早就诗名远扬,本可以才学入仕,但这条进身之路被"避父讳"这一封建礼教无情地堵死了,使他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何不"一语,表示实在出于无奈。次句一个"取"字,举重若轻,有破竹之势,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切的救国心愿。然而"收取关山五十州"谈何容易?书生意气,自然成就不了收复关山的大业,而要想摆脱眼前悲凉的处境,又非经历戎马生涯,杀敌建功不可。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了诗人愤激不平之情。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人问道: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这里诗人又不用陈述句而用设问句,牢骚的意味显得更加浓郁。看起来,诗人是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实际上是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见出反衬的笔法,又见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就这样,诗人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在诗歌的节奏里,使读者从节奏的感染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感受。
李贺《南园》组诗,多就园内外景物讽咏,以写其生活与感情。但此首不借所见发端,却凭空寄慨,于豪情中见愤然之意。盖只是同时所作,拉杂汇编,不能以题目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