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宋词中队课评课

    1. 【听古诗评课稿】

    《泊船瓜洲》是小学语文的一篇课文,这节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王老师引导学生参与读、讲、背、写的语文实践,体现了三点。

    1.学生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学过程实质所决议的,学是内因,教是外因,教只有通过学才干起作用。

    只有尊敬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自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觉地投身于学习中,才干保证落实主体地位。这节课从三方面做了努力。

    一是时间上给予保证,力避逐字逐句的梳理剖析,节约时间让学生多读多写;二是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控制学习方法;三是教者平等地看待学生。课始与学生约定学习方法,课中撒手让学生学习、重视良好习惯的培育,课后留给学生广阔的学习与摸索空间。

    2.面向全体,着眼发展。教者尊敬每个学生,让全班学生都有展示的机遇,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与方法,学生在课内点击课件材料自学,回家通过软盘自学,沟通了课内课外,拓展了学习空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落实了思想教育内容。这节课力求通过学生的语文实践中感悟内容,在拓展延伸中初步感知祖国文化遗产的丰盛,进而培育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的情绪。

    2. 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的评论

    唐诗和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高峰。在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宋词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是中国人灵魂的咏叹,诗歌是中国人浪漫精神、文化气质的体现与象征。诗以唐冠,宋以词我,说明了唐诗宋词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作为浓缩了唐诗宋词精华的《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被奉为中华文化的传世经典而备受推崇。自书成以来,伟人英雄,歌以咏志;达官巨贾,诵以怡情;家家户户,诗书传家。凡中国文化影响的地方,都有《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的诵读声,而且还将伴着时代的风雨永远传诵。

    唐诗,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将中国的诗歌成就推向历史的顶峰。这一时期,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开启唐诗盛象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即所谓的“初唐四杰”。处于初、盛唐之间,起着承前启后重要作用的诗人是陈子昂,他极力提倡“汉魏风骨”,对盛唐诗文豪放风气的形成起了重大影响。

    到了开元、天宝盛唐时期,唐诗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辉煌景象。这一时期,不仅产生了我国两位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而且人才济济。贺知章、王昌龄、王之涣、崔颢、高适、岑参、孟浩然、王维等名家,都活跃在这一时期的诗坛上,写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名篇。在创作方法和写作风格上,这一时期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景,边塞派、山水派、田园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各领风骚,争奇斗艳。

    李白、杜甫的成就标志着唐诗的鼎盛,随后进入一个低潮。到了元和、长庆中唐年间,唐诗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这一时期的佼佼者是白居易、刘长韩愈、柳宗元、孟郊、贾岛、李贺等。

    唐诗经过中唐的再度繁荣以后,到了晚唐,呈现出衰颓之势,但这一阶段也出现了两个重要诗人杜牧和李商隐。

    唐诗,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到了今天,依然焕发着不灭的光辉,且历久弥香。

    词是宋代文学的灵魂,它继承着晚唐五代词体初兴的机运,经许多天才作家的努力创作,发扬光大,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绩。

    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前期小令,是北宋词坛的第一批报春花,紧接着伟大文学家柳永的慢词创作给宋词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柳永的词广泛吸取民间音律的优点,以白描的手法叙事抒情,为宋词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阶段。苏轼的词是宋词发展的一座里程碑,他与擅写恻艳之情的柳永不同,他的词以豪放著称。“词为艳科”,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种牢固的传统,苏轼成功地转为了这种风气。以苏轼为中心的元佑词林,代表着北宋词坛的鼎盛气象,一时名家辈出,如秦观、黄庭坚、陈师道、王安石、谢逸等,都写出了很多优秀的词作品。在苏轼以后,北宋词坛出现了以周邦彦为代表的格律词派,一散一整,各有所长。北宋末期则出现了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她能于“苏豪”、“柳俗”和“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形成有名的“易安体”。

    南宋词坛因为北方的沦陷、国家命运的改变,呈现出另一番景象。以辛弃疾为代表,贯穿其词中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坚强信念。这样,苏轼所开创的豪放派被移植到爱国主义的沃壤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一时期,著名的词人还有陆游、文天祥、刘克庄等。

    宋词,作为中华民族一座浩大的文学艺术殿堂,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宝藏。经和唐诗一起,成为滋养一代代中国人的心灵药石。

    本书特色

    3. 【唐诗宋词心得体会】

    诗中有画”是诗词创作的高境界,也是诗词评论中常用的褒扬之辞.这里的诗中这“画”大体上蕴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形体,二是色彩.李清照照词《醉花阴》中“人比黄花瘦”之句,以人比黄花,不但有形,而且有色,既描绘了憔悴的面色,又刻划了娇弱的体态.用黄花的形色作比,把闰中少妇憔悴、娇弱、病态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诗人把“形”与“色”统一于一体,创造了浑然一体的诗词画意.本文试图略去诗词中有关形体的刻划,单纯对其色彩加以品评.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诗词中生动的形体刻划影响我们对色彩的品味,另一方面暂时放置“形体”不论,可以更加深刻地领会诗词中有关色彩描绘的丰富内含和艺术魅力. 一、两类色彩,风格各异. 唐宋时代的诗人十分注意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色彩,并在作品中把这些色彩生动地表现出来.他们不像画家那样把色彩直接铺陈在读者面前,而是通过对于色彩的描绘和形容,通过读者的想象,间接地把动人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总观诗人笔下描绘和形容色彩的词,大致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用以描绘和形容有明确色相的色彩的词.如:赤、红、橙、蓝、紫、黑、白等.这类词每一个都表现了明确而固定的色相.不论是单独出现,还是同别的词组成其它语汇,这类词所表现 的色相都有是固定不变的.无需依靠上下文义来判断. 例如: 1、“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千秋岁》) 2、“朱门酒肉臭.”(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3、“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5、“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霜黄碧梧白鹤.”(杜甫《暮归》) 7、“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这类描绘色彩的词不论在什么环境中,其色相不变. 第二类是用以描绘和形容没有固定色相的色彩的词.这类词所描绘的色相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各不相同,要根据上下文意来判断.如:青、绿、碧、苍、翠等词. 例如: 1、“青”在不同的语境中表现不同的色相.“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其中青为蓝色;在“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青为灰蓝色;在“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漫兴》)中青为石绿色;在“山外青山楼外楼”(林升《题临安邸》)中青为灰绿色;而在“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中青则为黑色. 2、“碧”在不同语境中表现的色相也是各不相同.“便引诗情到碧宵”(刘禹锡《秋词》)“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明月不归沉碧海”(李白《哭晁卿衡》)“闲来钓碧溪上”(李白《行路难》)“万里浮云卷碧山”(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映阶碧草自春色”(杜甫《蜀相》)这些句子中碧空、碧水、碧山、碧草所描绘的色相各异.碧空描写蔚蓝色的天空;碧水形容澄澈的绿水;碧山指的是翠绿的山峦;碧草即是嫩绿的青草.碧字所描绘的具体色彩,只有品味全诗方可领会. 3、“翠”字在“翠掩重门燕子闲”(郑会《题邸间壁》)中为绿色,而在“燕姬翠黛愁”(杜甫《纳凉晚际遇雨二首》)中则为浓黑色. 4、“苍”在色相的表现上更为宽泛.“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游园不值》)“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卖炭翁》)“高标跨苍穹”(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日暮苍山远”(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寒山转苍翠”(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此五句中苍字所表现 的色相各不相同. 总观上述两类词在诗词中的具体运用,会让人明显地感觉出不同的色彩风格.第一类词表现 了明确色相,产生出一种明快、清爽的色彩效果.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独特感受和强烈的激情.红、黄、橙、蓝、紫等每一个词都浸透了诗人的心绪.第二类词与第一类词相比显得曲折含蓄、耐人寻味.在苍、翠、青等词汇的运用上,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这类词像是寄托了某种弦外之音,造成一种细腻、繁复、微妙的色彩效果,以其丰富的节奏韵律创造了另一种美的境界. 二、两种手法,各显千秋. 唐宋诗人描绘色彩的手法是各不相同的.如同画家用同样的颜料画出不同风格的作品一样,其手法是丰富多样的.这里把唐宋诗人描绘色彩的典型手法粗略地归纳为两种,并加以简单地分析. 一是对比调合法.这是唐宋诗人运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描绘色彩的手法.这种手法的最大特点是强调生活中各种色相的个性.根据色相之间的对比程度,我们可以把这种手法归纳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第一种类型:强烈对比,即不同色调的色彩对比. “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江南绝句》)中“红”对“绿”,“紫蝶黄蜂俱有情”(李商隐《二月二日》)中“黄”对“紫”‘“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中“白”对“青”,这些不同色调的色彩都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又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中莲叶和天色形成一个绿色的调子,而荷花和落日又形成了红色的调子,两种调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再如“绿遍山原白满川”(翁卷《乡村四月》)其中山野之绿和江水。

    4. 对唐诗宋词的评价

    说一下诸葛亮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从综合国力来看。

    诸葛亮接手的蜀国,是一个刚刚遭受彝陵惨败,元气大伤的蜀国,是一个内忧外患的蜀国。彝陵之战,蜀国丧失了数万东出的精锐部队,丧失了无数的军资器械,丧失了傅彤、程畿、张南、冯习、杜路、刘宁、黄权、马良这样的将领人才,新生的蜀汉政权元气大伤。

    再者,除了彝陵之战,蜀国的其他人才也相继损失。章武二年(222年),蜀国太傅许靖、尚书令刘巴、骠骑将军马超又相继逝世,使得蜀国的人才危机雪上加霜。

    除了人才危机以外,南中问题也越来越需要处理。在蜀国建立初期,南中越崔夷首领高定率众反叛,军至新道县结果被李严击败。

    而汉嘉郡太守黄元,听说刘备在永安病重,于章武二年十二月起兵反叛。次年三月,黄元又利用诸葛亮赴永安探望刘备的机会,率军火烧了临邛县。

    最后被蜀军所平。虽然这两次叛乱都被平定,但由于蜀国建立时间不长,“南抚夷越”的措施一直未能得到执行。

    而且蜀国之主刘备又于章武三年病逝。 彝陵新败、元气大伤、人才危机、黄元叛乱、南中问题以及新丧国主,这些都是蜀国的内忧。

    而蜀国的外患,指的孙刘联盟的破裂。前面在分析“隆中对”时已经提到过了。

    东和孙权在“隆中对”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刘备、诸葛亮只是在荆州完全被夺,两路夹击中原的战略意图完全无法实施的基础上,才愿意和孙吴做彻底决裂的。

    在彝陵战败后,新生蜀国的国力几近耗竭,而这时与东吴的敌对关系却仍未得以改善。这时的蜀国在前进的道路上不仅要面对宿敌曹魏,又多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孙吴。

    如果长期与孙吴这样敌对下去,蜀国就始终无法摆脱自己在外交上的被动与危机,而“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目标,也就更难得到实现了。 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说法来称之,实在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从政治角度来看。由诸葛亮治理下的蜀国可以说是三国之中,最有条理的一个国家。

    在其执政最初二三年时间里,采取闭关息民的方法,立求恢复蜀国元气,随后平定了南中,得用南中地区的富饶,进一步充实了国力,再加上以“严刑峻法”来打击“专权自恣”的贪官污吏和地方豪强,蜀国上下呈现出一片清明、安定的局面。 在政治上也是非常优秀的。

    但是蜀国毕竟建国不久,如果从刘备取得益州开始算起,一直到诸葛亮逝世不过就20年时间。而与曹魏已历三世前后40年的历史相比,显然不如曹魏历史长久。

    再者,曹操、曹丕、曹睿三人的执政水平也是较高的。做为同样是优秀政治家的曹操,他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是有目共睹的,而其后的魏国政治总体框架也是基本由曹操构建的。

    曹丕在其执政的六、七年时间里,也相继实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政治措施,如颁布了一些有利或关心庶民的诏令;禁止妇人、宦官、外戚干预政事;选用智谋贤德之士;推行九品官人之法。曹睿则在诸葛亮逝世前,也表现出比较优秀的政治才能。

    如在善为军计、明察断狱、容人直谏、不杀谏臣等方面,都有过比较杰出的表现。 因此,在曹操、曹丕、曹睿前期(指诸葛亮逝世前),魏国的政治情况也是较好的,但曹魏要比蜀汉早建立20年,这20年时间对于一个处于发展中的政权来说,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曹魏就总体政治局势来看,仍要优于蜀汉,其统治根基也要比蜀汉来得稳固。 从军事方面来看。

    在古代冷兵器战争中,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是否强盛,最主要的标准就是看该国的军队的多寡。而兵与民的关系又是密不可分的。

    它具体表现为:兵来自于民,民众的数量制约着兵众的数量,这是一个绝对数量指标;另一个是相对数量指标,指军队的绝对总量与民众总数量的比例。 因为兵是靠民养活的,所以兵与民之间必须要有个适当的比例。

    蜀国地寡人少。地不过一州,人口总数不过九十万。

    而曹魏却拥有九州之地。据《通典》上记载,魏亡时有人口440万之多!当然是诸葛亮执政时期,魏国是否有如此之多的人数值得疑问。

    但退而求其次地说魏国有三百多万人口,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蜀国当时的军队总数约有14万左右,其平均不到二户就要养一名士兵的比例,几已到蜀国对军队承担力的极限。

    即使是这样,仍然比魏国40多万的军队,规模要小得多。故“蜀兵轻锐”这一情况,是客观实在的。

    补充: 诸葛亮被《三国演义》大为美化后,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智的化身。 但最近,批评诸葛亮的人越来越多,说他“不足以言智”。

    对词,我觉得应该对诸葛亮作出正确的评价。 虽说诸葛亮用兵如神,但他毕竟不是神,因此他当然有缺点,而最主要的缺点是出在人事问题上。

    尤其是他对魏延的看法。魏延向刘备投降,诸葛亮居然根据骨相说他久后必反,这多么荒唐。

    虽然孔明未能杀死魏延,却对魏延抱有成见,认为他不忠不义。然而魏延是否如此呢?其实不然。

    虽然魏延不断被孔明排斥,却仍中心地效劳与蜀国,屡建奇功:斩王双,战张颌等都足以证明魏延是个不可忽视的人才。孔明最错的是在毫无根据之下,留下锦囊杀死了魏延。

    诸葛亮在人事上的失误还有让马谡守街亭,导致第一次北伐中原失败、关羽守荆州的失误,从某种意义上是诸葛亮一手造成的。 在识人方面,刘备明显。

    5. 古诗春晓怎样去评课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

    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

    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

    《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

    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

    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

    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

    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

    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这些景物是活泼跳跃的,生机勃勃的。

    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

    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

    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

    (《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

    “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

    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

    “处处”是指四面八方。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

    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

    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

    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

    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