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叶嘉莹说中晚唐诗

    1. 叶嘉莹说中晚唐诗读后感

    读后感:以前读唐诗宋词,都是孤立的欣赏,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大师就是大师,从最早的诗歌总集到清代的陈宝琛,从赋比兴到intertextuality,

    读了此文,真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此漂亮的文章,真不可多得。

    希望同好读完,多多跟帖,以示鼓励哈!

    叶嘉莹,1924年出生于北京。17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20世纪50年代任台湾大学教授,60年代,叶嘉莹应邀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1969年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79年回到祖国任教。1989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设立“驼庵”奖学金。

    著有:《迦陵文集》十卷,《叶嘉莹作品集》二十四卷。

    2. 叶嘉莹讲诗词讲得怎么样

    1. 这么说吧,叶嘉莹讲诗词在深度上其实是不及沈祖芬和周振甫缪钺俞平伯等人,更比不上唐圭璋夏承焘龙榆生。你要是专业的,还是应当看这些人的,业余的话可以看叶嘉莹的。

    2. 但是她也有自己的特点。

    3. 一是因为她长期国外讲学的背景,将西方理论和中国诗词结合的比较多。

    4. 二是她的讲解很有女性特质,偏于感性,对诗词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和深厚的感情,表达能力也不错。

    5. 作品有:《迦陵论词丛稿》《中国古典诗歌评论集》《迦陵论诗丛稿》《从中西诗论的结合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评赏》《求是学刊》1985年第5-6期《杜甫《秋兴八首》集说》《唐宋词十七讲》《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岳麓书社 1990.7《诗馨篇》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1.10《阮籍咏怀诗讲录》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7《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古典诗词讲演集》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汉魏六朝诗讲录》河北教育出版社 《清词丛论》《我的诗词道路》河北教育出版社 《唐宋词名家论稿》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叶嘉莹说词》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迦陵著作集》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中国书店 2001~《名家品诗坊, 唐五代词》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陶渊明的饮酒诗》台北:桂冠《多面折射的光影 叶嘉莹自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南宋名家词讲录》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叶嘉莹自选集》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叶嘉莹说中晚唐诗》中华书局2008年1月版《人间词话七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小词大雅——叶嘉莹说词的修养与境界》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版

    3. 关于《叶嘉莹说初盛唐诗》的诗人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结合西方文论中的阐释学、符号学和接受美学等理论对中国传统词学不断反思,将词分成了歌词之词、诗化之词、赋化之词三大类别。这三类不同风格的词,同样具有一种属于词体之美感特质,叶嘉莹对于这种美感特质在词体的演进中,对于歌词之词、诗化之词及赋化之词不同体式的词作中的影响和作用,做了推源溯流的说明。

    1927~1928年,即叶嘉莹3、4岁时,父母就开始教叶嘉莹背诵古诗,认识汉字。1930年,6岁的叶嘉莹就随家庭教师读《论语》,9岁考入笃志小学,一年以后,以同等学历考入北平市立二女中。1945年叶嘉莹大学毕业,开始了叶嘉莹的教学生涯。叶嘉莹以她出色的才华,同时被三所中学聘为国文教师,深受学生的爱戴。1966年,叶嘉莹被台湾大学赴派往美国讲学,先后任美国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客座教授。嘉莹教学与研究领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叶嘉莹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用英语讲授中国古典诗词的中国学者之一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题1:意思基本吻合即可。

    前两句为一幅画,着意表现平远的画面,诗人连用了两个“万里”,来描写清江的开阔绵长和天空的广阔无边,又连用了两个“一村”,来表现平野的广阔和村落的连续不断。(2分)后两句中的另一幅画,作者则重点描写山川寂寥,点出的景物更疏少,只有渔翁、小舟和大雪,这和雪后四望皎然、茫茫一片的景色是完全吻合的。

    (2分)小题1:意思基本吻合即可。象征手法,作者借渔翁形象表达心志。

    (1分)渔翁是旷达的,他喝醉了酒睡着,也没有人唤醒他,安闲自在,无忧无虑,表现作者身处晚唐乱世而渴望超脱的心态。(3分) 小题1:概述诗人在诗中描绘的两幅画景,既要描绘出景物形象,又要概括出景物的特点,前两句着意表现平远的画面,后两句则重点描写山川寂寥。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也可答为运用了白描手法,语言平易,但景物鲜明,画意很浓。

    文字虽然很短,却高度凝炼,寓意深长。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两题

    13.本联是实写晚眺远景。

    诗人傍晚登上城楼,只见溪水照云,红日西沉,夕阳与楼阁姿影相叠。凉风突起,感觉山雨将来。

    作者用词精当“云起”“日沉”等有别样意蕴:既有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勒,也让人体会到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14.《咸阳城西楼晚眺》有“晚眺”二字,规定了具体的情境;“晚”指出了时间,可以更好地印证诗中“日沉阁”等景物;“眺”指出写景的角度,与诗中颔联眺望的远景与颈联眺望的近景——山雨将到,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等相呼应。

    指出了“眺望”,暗示本诗是登临之作,更符合本诗要抒发的思乡和怀古之愁。 【解析】 13. 试题分析:赏析诗句的题目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内容是注意意蕴的挖掘,形式上注意手法的运用,此题注意写景的角度,远近结合,从意蕴的角度注意对唐王朝局势的暗示。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标题的题目,注意两个题目的不同,还要注意题目的作用:统领全诗。分别涵盖诗歌的哪些内容,将其中之一和另一个比较,突出“晚眺”的含义,“晚”点明时间,“眺”点明事件,同时点明其和表情达意的关系。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