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振兴中华唐诗

    1. 铭记历史,兴我中华的古诗

    1、《南园十三首·其五》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译文: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还不带上那武器,去收取被藩镇割据的关塞河山五十州?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有哪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2、《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清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译文: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

    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成卒适宜。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

    3、《七律·冬云》毛泽东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译文:冬季大雪压云,如白絮纷飞,万物的花都纷纷凋谢一时看起来稀疏。尽管高空中的寒冷气流仍在肆虐,但地气已开始微有暖意。只有英雄(中国)驱赶虎豹(帝国主义者)的事情,绝没有豪杰害怕熊罴(前苏联霸权主义者)。梅花盛开漫天白雪,冻死边苍蝇也不奇怪。

    4、《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5、《狱中题壁》晚清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译文: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2. 关于强我国防兴我中华的诗句有哪些

    1.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2.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____陆游《金错刀行》

    3.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4.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5.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____于谦《立春日感怀》

    7.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____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8.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____李益《塞下曲》

    9.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____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10.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____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释义:

    1. 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

    2. 啊,楚国虽然被秦国蚕食,但即使剩下三户人家,也一定能消灭秦国,难道我堂堂中华大国,竟会没有一个能人,把金虏赶出边关?

    3. 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4. 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5. 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6. 念念不忘是一片忠心报祖国,想起尊亲来便不禁双泪直淋。

    7. 国土一角仍沦陷,天子没有收河湟。这种情况不改变,不拟回头望故乡。

    8. 为保家卫国,边塞将士应长期驻守边疆,宁愿战死疆场,无须活着回到玉门关。后二句表示灭敌及长期卫边的决心。

    9. 那浊酒哪能排解我忧心国事所洒的热泪,国家的救亡图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10. 但在时局危险的时候,才可以看出那些臣子的节操;天下乱的时候,才能看出一个人是否忠良。

    参考资料

    古诗词网:http://so.gushiwen.org/mingju/Default.aspx?p=1&c=%E6%8A%92%E6%83%85&t=%E7%88%B1%E5%9B%BD

    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3. 10首古诗词鉴赏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镌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对生机勃勃春意的酷爱。

    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悠远深沉,韵味无穷。可以说是五言绝句中的一粒蓝宝石,传之千古,光彩照人。

    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

    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

    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 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

    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此诗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

    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登鹤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 这首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登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首二句写驱车登古原的原因:是“向晚意不适”。

    后二句写登上古原触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种享受和满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句,素来人们多解为“晚景虽好,可惜不能久留。”

    今人周汝昌认为:“只是”二句,“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这种看法,虽有新意,却不合诗人的身世,也不合诗人当时的情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 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简析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

    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

    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 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 或写愁之长, 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

    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赏析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谪居黄州时作。

    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结。起笔高唱入云,气势足与“黄河之水天上来”相侔,而且词境壮阔,在空间上与时间上都得到极度拓展。

    江山、历史、人物一齐涌出,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接着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边故垒和周郎赤壁挂上了钩。

    “乱石崩云” 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 惊心骇目。词中把眼前的乱山大江写得雄奇险峻,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

    对于周瑜,苏轼特别激赏他少年功名,英气勃勃。“小乔初嫁”看似闲笔,而且小乔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远在赤壁之战前十年。

    特意插入这一句,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 ,春风得意。词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风情,刚中有柔,与篇首“风流人物”相应。

    “羽扇纶巾”三句写周瑜的战功,也很特别。周瑜身为主将却并非兵戎相见,而是羽扇便服,谈笔风生。

    写战争一点不渲染士马金鼓的战争气氛,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样写法更能突出他的风采和才能。苏轼这一年四十七岁了,不但功业未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