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行走在唐诗宋词中

    1. 写一篇《行走在唐诗宋词的秋天中》的作文

    李煜《虞美人》词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名句。

    愁,是一种抽象的感情,李煜以实拟虚,把难见的情变作了可视的物,使人可以切实感受。江河之大莫过于长江,南唐都城南京又紧靠长江,所以亡国之君李煜用长江之水喻思念故国之痛,寓意深刻,给人印象强烈。

    “一江”,有盈满之意,春天冰化雪消,江河水量最大,以“春水”喻愁,更是浩荡不息。一江春水东流,前浪后浪层层叠叠,犹如新愁压旧愁,无休无止。

    李煜的愁不是缠绵的爱情相思之苦,而是社稷倾覆的家国之恨,因之用气势磅礴的一江春水作比更为恰当,有一种与天地山河同在的厚重感。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因为诗人身在浊世,烦恼剪不断理还乱。

    当诗人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产生矛盾之时却又无法发泄。可贵的是作者虽然精神上承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却并未因此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正如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了高昂乐观的音调。诗中蕴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完美结合。

    《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元代伊世珍的《琅嬛记》卷中对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有过一段记载:“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今人王仲闻在《李清照集校注》中则指出:“清照适赵明诚时,两家俱在东京,明诚正为太学生,无负笈远游事。

    此则所云,显非事实。”(第 页)王说甚是。

    这首词肯定不会写于新婚后不久。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的前六年时间,两人共同居住在汴京,后来近十年时间又一起屏居山东青州,一直到李清照 岁左右,赵明诚起复再次出来做官,两人才有了分手离别的时候,这首词应该作于这一段时间。

    婚后,李清照与赵明诚志趣相投,相互爱慕,多年的婚姻生活使他们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夫妻感情。丈夫外出做官,分离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但是,李清照还是无法忍受离别所带来的相思痛苦折磨,她将这种情感淋漓尽至地倾吐到这首作品之中。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就为相思怀人设置了一个凄艳哀婉的场景:色彩鲜艳、气味芳香的红色荷花已经凋零殆尽,坐在精美的竹席上可以感觉到秋的凉意。

    秋的萧瑟枯萎,叫离人更难以抵御相思愁绪的侵袭,这秋凉,甚至一直穿透离人的心扉。“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曹丕《燕歌行》),自古以来,冷落的秋天就是一个典型的悲伤怀人的环境。

    在这样的季节里,丈夫只身赴任,将自己留在家中,离别的愁苦意绪就时时涌上心头。“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暗含对轻易别离、独自登程的怨苦之意。

    为生计、前程奔波,离家为官,这在普通夫妻之间都是十分平常的事情,而且还是一件为家庭带来光明前景的令人高兴的事情。对丈夫一腔深情的李清照却并不注重光宗耀祖或丈夫的前程,在乎的只是夫妻的恩爱。

    所以,她才会埋怨丈夫的轻易离别,将自己独自留在家中。这种埋怨是没有道理的,正是词人这无理的埋怨,才透露出夫妻之间的深厚情感。

    既然离别已经是必须面对的现实,李清照只能盼望着早日重聚。“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三句,充满着热切的期待之情。

    自从夫妻分手之后,李清照经常翘首遥望“云中”。其间,或许也有“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之类的误会,有满怀的希望和时时的失望,但是,李清照坚信丈夫对自己的爱情,坚信丈夫牵挂自己如同自己对他的思念。

    当“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时候,大雁会捎来丈夫的书信,夫妻团圆的日子便指日可待。这种期待与自信,是对丈夫的深情眷恋,是对美满婚姻的最好回味,是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希望。

    李清照在古代社会里是幸运的,她有了一位心爱的丈夫,有了一段美满的婚姻。甚至是分手之后牵肠挂肚的思恋,也令人羡慕不已。

    下片写别后的相思,脱口而出,自然感人。“花自飘零水自流”,写别离已成事实,令人深感无奈,就象春花不由自主地飘零、随着流水消逝而去一样。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词人感觉到一种“长恨此身非我有”的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悲苦。况且,舜华转眼即逝,人生又有多少如春花一般的美好时光呢?词人不禁为此长长叹息。

    李清照深深懂得丈夫对自己的思念也是相同的,所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对丈夫的理解,更增添了思念之情。

    于是,这种恋情别思就再也没有法排解了。“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说明词人不堪相思的折磨,也曾做过多种努力,想把自己从痛苦中摆脱出来。

    然而,所有的努力都归之失败,表面上眉头虽然舒来了,但心头的愁结依然如故。相思之情从外在的“眉头”深入到内心的深处,无论如。

    2. 作文:行走在唐诗宋词里,550字左右

    走进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它就静静地躺在那里,你不去理它,它也不去理你,一旦你走近它,你会听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倾诉,你会看到一千多年前的智慧光芒。品唐诗宋词,其实就是一次心灵的熏陶,当你合上那微微泛黄的书本时,你就会发现,它并不朦胧,并不难以领略,但,他很高尚,很深奥。走近它,其实很简单,来,让我们踏上这“简单”的心灵旅程……

    ——题记

    那是你吗?迎着春而来。“万紫千红总是春”,花儿是你甜美的笑;“草色遥看近却无”,绿草是你明亮的眸;“春风吹又生”,和风是你柔顺的发;“春来江水绿如蓝”碧水是你俊丽的嘴。春之美,即是唐诗美。

    那是你吗?送着秋而来。“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寂寞梧桐是你难言的凄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满月是你对亲人的思念;“无可奈何花落去”,败花是你沉默的无奈;“衡阳雁去无留意”,北雁是你思乡的苦涩。秋之悲,即是宋词悲。

    听你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感悟到母爱的伟大;听你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感悟到时间的流逝;听你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感悟到一往无前的勇气。

    听你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品味到苏东坡的狂放,豪迈;听你说,“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我品味到岳飞的英雄气概;听你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品味到柳永的执著。

    你是平凡的,你又是深奥的;你是开心的;你又是惆怅的。走近你,我看到了春之美,秋之悲,战场上的英雄豪情,士兵们的思想盼归。

    唐诗宋词,中华之财富,世界之绝唱。正是一千年来的智慧结晶,缔造了无数的绝词妙句;留下了令人称道的千古奇词;贡献了百读不厌的人文经典;传颂了永不褪色的中华笑颜。

    走近唐诗宋词,如畅饮沁人心脾的甘泉,我们的内心会变得澄澈而明亮;走近唐诗宋词,如感受熏人心醉的海风,我们的内心会变得纯净而宽敞;走近唐诗宋词,如领略令人心折的白雪,我们的内心会变得安静而平和……

    在经历这心灵之旅后;在感受一千年前的智慧光芒后;在领略久经逝去的自然之美后,相信你也会喊出:“走近唐诗宋词很简单!”

    3. 一篇行走在唐诗宋词的秋天里的400字左右的作文

    放眼望去,拥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

    不论唐诗还是宋词,不论是李白;杜甫,还是辛弃疾;范仲淹。

    他们的诗词风格都各有千秋,对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浩瀚的

    星空中,唐诗宋词是最璀璨的一颗星。

    在朦胧的月色中,我看见他端着一碗酒朝我走来,他用一壶酒

    醉倒了你;醉倒了我;醉倒了他;醉倒了整个天下。

    在他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中我读懂了他那

    放荡不羁的性格和那磅礴的气势。他展示着“我自狂歌空度日,飞

    扬跋扈为谁雄”的个性。试想,站在飞泻直下的瀑布前,大哄一声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是何等的气势。这才是真

    正的诗仙,真正的“天子呼来不上朝”的狂傲豪气。

    我站在月色之中,看着他手持一壶玉酒,扬扬洒洒,脱口几句

    便成一篇令后世传唱千古的诗词,高傲的性格,磅礴的气势,令

    后人不仅赞不绝口,他的诗篇流传至今。

    走进唐诗宋词,那一首“醉里挑灯看剑”虽有报国之志却无处

    施展,看那“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悲壮。

    我走在唐诗宋词的诗韵里,听着词人那一句句或悲或喜的诗词

    清风拂面,把我灌醉……

    4. 作文 行走在唐诗宋词间

    向往古人,向往古诗词中清静自在的女子。初夏季节,远处总会传来时高时低的鸟鸣声,在这热风冷雨的无赖光阴中乱人心肠。三炷沉香已沓,瑶琴置于案几。女子青丝低挽,斜卧在榻,衣袂半拖。一手扶头,一手随意垂下,细看她“……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书卷半掩着,似睡非睡。堂前一株白蕊海棠,轻风起处,潮湿的香气,微微一荡,扑面而来。女子轻蹙眉头“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眼前的好风贴水,好树缀锦,堂前花香,更勾起女子的情思低吟。

    感伤愁怨历来是中国古诗词的主调,从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到厚地高天、痴男怨女,无不有着美丽彻骨的感伤。“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温庭均的《望江南》,是我比较喜爱的一首小词,那种闺思难了,那种伊人盼归,从一个“望”字,到“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到失望,末了,幽幽的生出的这一句“斜晖脉脉水悠悠”怎能不令人柔肠寸断,百转千回?

    常常的,一杯清茶,手捧书卷,便会不知不觉地浸入古诗词,似于古人同行。你看那秋凉之夜,月圆之时,她“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掩不住心中淡淡的遗憾。然而,一旦“雁字回时”,心中的人来了书信,便觉“月满西楼”月圆人团圆了。当然,纵使短暂的团圆,终究“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闲愁,淡如轻烟;这情思,缠绵俳侧,更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再看她,”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随性随情的快乐,“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无奈轻叹。李清照的词,读罢,总能令人回味无穷,仿佛已经感受到在那样一个红莲、玉簟、兰舟的秋夜,思念之人的无可奈何,情何以堪……

    李清照之词的婉约清丽,更多的表现在前期的哀伤清愁中,常令少女时期的我,无端的感伤惆怅。比如这首有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叠七字,此伤,此悲,无人能及。更有那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每逢秋雨梧桐叶落时,便会想起。虽然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却也总爱念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诗词中对我影响深刻的感伤文人,另还有秦少游和李后主两位。秦观将诗词中的那种无峰无由、无端无绪的感伤具体化也情景化了。《满庭芳》中“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一个“抹微云”,一个“连衰草”,令人拍案叫绝。这句“斜阳外,寒鸦点点,流水绕孤村”有名家评论:“虽不识字,亦知是天生好言语”。而此词的最后一句“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与李后主“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那种互相印证的感伤,让人觉得感伤即是一种倾诉又是一种寄托。李后主丢失了江山,秦少游丢失了爱人,这种人间最根本的丢失使今生今生变成了他们的伤心之地,也就有了这种彻骨绝笔的描绘。而秦观的“两情若是长久,又岂在朝朝暮暮”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是被后人传唱咏颂至今。

    记得那年张家界之行,置身于奇山秀石的仙境之地,人也愈发的豪情浪漫,诗情大发。金鞭溪水温婉如玉,清冽透彻。让我想起张志和《渔歌子》中的一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多想重温夜游山脚的时光“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小”“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开怀的双溪漂流,如在眼前。那时的心情,惟有苏东坡诗词的豪放才能比喻“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如今想来,词中“一蓑烟雨任平生”淡泊从容的生活态度,依旧包含我们所追求的人生哲学。有了“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超越宠辱得失,才能坦然自若,才会感到“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境界。

    此时,窗外的风,吹来一丝的清凉。今夜,星稀月淡,不知觉地在唐诗宋词中倘佯了许久,在古文人的感伤情怀中嘘唏慨叹,竟没觉得时间的流逝。真正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5. 行走在古诗中作文六百字左右

    在古诗中旅行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一块耀眼的明珠。古诗词虽然言简意赅,但它字字珠玑;虽然用字不多,却能向我们清晰的描绘出一幅风景、一段感情、一声呼喊、一个道理,使人百读不厌,流连忘返。

    喜欢在古诗词中漫步的感觉!漫步在诗里的四季,欣赏着如花的风景,品味着悠远的意境,倾听着灵魂深处的呼喊,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古诗里是有四季的,它的四季是那么的美,那么的令人向往。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春里散步;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中赏荷;在“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里观赏红叶;跟随“孤舟蓑笠翁,”在冬中“独钓寒江雪”。

    古诗是充满意境的美,那一种飘渺的意境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如:《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完这首诗是不是有种观看中国山水画的感觉呢,美的让人窒息,又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读一遍就能明白诗里的空灵与清幽,再细细品味诗的意境,是一种何等的美字了得。

    6. 求助《行走在诗词中》为题目的作文

    不知这个系列的文字能持续多久,于我,这或许是一种纪念的方式。

    回忆,与等待。了却心愿。

    最后,离去亦能无有遗憾。 这一次,想来说浣沙。

    一 刚去过洞庭西山,听说这里是太湖七十二峰中的最高峰,有吴越古兵场,有夫差携西施避暑的消夏湾。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人极乏,未随同事去登峰顶,只在半山亭里休息。

    身边一老者,听我说前晚住苏州,很耐心地问我路线,然后言之凿凿地对我说:“你走的就是当年西施上山的路。”我笑,能这么跟传说拉近距离,只觉内心柔和。

    而浣溪沙,这个美丽的词牌名,便与这一位美丽的女子相关。青山绿水不经意间的绝代芳华,她自越国来,她住在苎萝村,她浣纱的溪名若耶。

    夷光夷光……他这么唤她,予她以万千宠爱,甘愿以生命家国以一个城池的倾颓为代价,只为向她证明,这爱不是幻象,是我持久的爱惜与守护,无论今夕何夕。 心悦君兮君不知。

    心到深处,原是与落寞和苍凉相伴的。然以她的灵慧,又怎会不解他。

    “在这暗夜,即便只是懒懒的光,也让我的眼睛觉得压力,垂下眼帘,更多是为了掩饰心底的寂寞”——多年的相伴,你暗夜里垂首时分的落寞,那片刻的茫然,于瞬间苍老般的心境,我原是知晓并怜惜的…… 面对茫茫湖水,或许她亦愿只与他在山水间厮守终老吧。 然身处局中,竟是不可得的。

    忽然想到黛玉的《五美吟》“莫笑东村效颦女,白首溪边尚浣沙”,亦是至诚女子的至诚心愿。 二 自半山亭看去,太湖烟波浩淼,鸥鹭翩翩,这里应该便是当年张志和的归隐地了。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苏轼喜欢张志和这首《渔歌子》,说它“语极清丽”。为了更好地传唱,曾“加其语以《浣溪沙》歌之”: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改后的词作,于清丽淡雅中多了一份东坡独有的洒脱与乐天,添了欣喜欢然。

    但作为唐教坊曲的浣溪沙,却是带有一份淡淡的愁情的。晏殊有一首是其中佳作: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瀚海漂流燕,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世事变幻原如镜花水月,人心脆弱亦似薄冰,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斜阳影里景物依稀旧时难再,我已归来,看这红尘纷纷扰扰,而你却在天涯。

    三 ——是蓦然而起的萧索吗? ——萧索早已有之,非蓦然而来,乃蓦然而触…… 总要想起这番话,问和答。 长亭连短亭,何处是归程。

    与这些相关的,是你的一首浣沙: 夜冷长阶雾冷枫 蓦闻老壁一声钟 心花常似镜花空 霰雪无心尘色染 层笺有意墨痕浓 都随风去五湖中 原本无心染尘。或许我们都在寻找这样一方天地,孤舟一叶飘然而去,单纯地休憩,无有纷争。

    但纷争却每每如影随形。 四 ——萧索早已有之,非蓦然而来,乃蓦然而触…… 去年十一,夜间无眠,曾走在扬州的街头。

    是凌晨了,一个城市都在沉睡,只街灯辉煌得落寞。一个人静静走过。

    心里默默浮起所有的文字,所有的点点滴滴。和,那些瞬间。

    以及关于一个城市的记忆。 ——霰雪无心尘色染……都随风去五湖中…… 临行,是留言了的。

    有段时间,即使离开三两天亦习惯要说一声。 五湖何方?空于何处?默默问着自己。

    ——疼痛之后的默默告别,告别一种心境,告别一个时代,也是告别你。心里有个地方,从此只为你而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斜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这首浣沙以前是说过的,原是淡语,种种,当时只道是寻常。

    梦里花开花落,多少人去了又回,弹指不觉经年。人生疏离,这年来苦乐,好知他,与谁相倚? 五 远夜烟花渡乱红, 从来绚丽易成空。

    当时年少正春风…… 指上残音凝一缕, 心头乱绪蹈千重。 阿谁心事寄眉中。

    这是你的另一首浣沙,印象很深。有人说,所有的情感原本是一种需要不断被人证明的虚妄,一如烟花,需要被点燃才能看到辉煌。

    许多的许多,是深藏的,轻易不触及,因为会疼。 这首曲子,是新读到的帖子里的。

    我不能确定那是否是你,可我能感觉到你。文字有时也是密码,当你愿让它成为钥匙,让我打开那扇门的时候,我便看到你了。

    “过去只是经历,不是负担”,读到这句话了。微笑,因为我亦作此想。

    生命,原当是光明与慈悲。霰雪无心尘色染,只要是自己愿意的,付出和承受再多也无怨——正是我所深知的你。

    若果真是你,于我,便也无憾。 我也有一首浣沙,以前步韵写的,打这些字时得了一句“五湖归去月明中”,略作改动,也放上来: 何处天涯数落红, 韶华堪惜怕成空。

    多情最是晚来风。 心字随它凝一缕, 关山与我隔千重。

    五湖归去月明中。

    7. 行走在诗词中

    2008我们重新出发 那应该是一个让人一眼就迷上的中国。

    它流传悠久,广博深厚,在点滴之中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感。 它的开阔清朗,是苏轼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辛弃疾的“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是张惠言的“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

    它的温和雅致,是王维的“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是李清照的“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是杜甫的“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在中国的夜晚里,皎洁的月光映照着长安连绵的黝黑屋脊,天上的银河中泛着人间的浮槎,海上升起的明月见证着身隔天涯心在咫尺的情谊。

    在中国的春日里,羌笛演奏的折杨柳响彻玉门关,曲江边上一片飞红落在诗人的掌心,骑马的少年立在斜桥之上望着落日的余晖。在中国的雨天里,友人对坐闲敲棋子,清谈夜话,游子在小楼上听着绵绵雨声静静入眠,窗外有一株芭蕉一洼池塘。

    这是令人着迷的中国情怀。是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着、心底里藏存着的中国情怀,是旧书中的一句诗词、夜空中的一轮明月、窗外的一方景致就能唤起的中国情怀。

    而在遥远的爱琴海边,同样光辉灿烂的古希腊文明孕育出了对奥林匹斯山的统治者宙斯的祭礼——古代奥林匹克竞技会。众神黄金般灿烂的外形下是凡人尚未成熟的心灵,对优胜者的崇拜背后是对人类全面发展的渴望。

    “力量和健康是身体的德性,智慧和聪敏是头脑的德性”。此时,全面繁盛的艺术时代尚未到来,音乐、雕塑、美术和逻辑还在各种游戏里寻求自己的形式,试探适当的表达。

    而奥林匹克运动已经在这样一个神圣的世界里宣告诞生,体育的精神已经在这样一种庄严的文明中升腾幻化,与美德、荣耀、高贵和尊严紧紧相连。 东西两大文化体系遥相辉映熏争奇斗艳,在对视和碰撞中按照各自的道路不断地发展,终于在历史时空的拐角处不期而遇。

    今日的中国,传统不再是界限,而是灵感的源泉;新生事物不再是冲击,而是前行的动力。今日的中国,知晓时间留下的财富,也欢迎未知带来的魅力。

    今日的中国,不仅仅有自古流传下来的大国责任感,更有对和平与发展的期许,对世界各国的尊重。今日的中国,已经放弃旧日等待万国来朝的封闭与倨傲,代之以向世界、向历史不断学习的开阔心胸,代之以与世界分享所得、共同进步的愉悦心态。

    在经过历史的洗涤与积淀后,今日中国的大国梦想,并非怀念秦汉雄风,并非呼唤唐宋盛世,甚至不能仅仅等同于一百多年来对国富民强的单纯渴望。为期十七天的北京奥运会,并不仅仅是一种外界的关注与考评,更是一次自身的回眸与展望。

    须知,伴随着政治开明、经济腾飞、社会和谐的,更应是理性、客观、自强、自信、谦逊、平和、开放、包容的大国心态和大国国民心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座城市、一个家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拥有这种心境和素养。

    十七天的奥运会会期与五千年的历史相比,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瞬间,但它显示的不仅仅是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观念等各方面的变革,更是中华民族底蕴的深层流露、古老文明的强大力量与饱满激扬的生命状态,是与五千年历史相称的胸怀和气度、眼光和视野、智慧和韧性。奥林匹克运动体现了勇于挑战、不断超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有所前进的魄力,蕴含了对公正、平等、正义的追求,凸显了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克服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而这恰恰正是大国应有的心态,正是大国国民应有的心态。 所谓大国,在于其强大,大得可以支撑起每一位国民的自信心与安全感。

    所谓大国,在于其广大,大得可以容纳下每一位国民的奔跑跳跃和心中梦想。 所谓大国,在于其博大,大得可以拓展出每一位国民未来的无垠疆界与成长的无限可能。

    盛会就像夜空绽放的焰火,而生活就像平静广阔的夜空。焰火绚烂,引人瞩目,只是瞬间;夜空静默无边,深沉包容,却能永恒。

    我们可以为这瞬间的绚烂倾尽所能,力求完美;我们也不应忘记,灿烂过后,平静的夜空才是永恒的主题。正如“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演讲中所说:“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

    大国梦想的完满,民族复兴的实现,其标志应该是国民的充分、自由、全面发展,这与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对奥林匹克追求的概括异曲同工:将运动、艺术和精神追求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2008,盛会开幕。

    2008,中国梦圆。2008,不是梦想的结束,而是我们新的征程的开始。

    2008,我们重新出发。

    8. 行走在古诗里作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儿时读这首李清照的《声声漫》,就喜欢第一句,叠字形式很有趣。长大一点,了解到作者的悲哀,诗词的凄凉。

    初中时,知道了李清照生活的背景,生于书香门第,文采出众,晚年却连遭国破,家亡,夫死之痛,再读它时,却要忍不住流泪,不知其原因,“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深深印在脑海中。现在再拿起这首词,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敲击着我的心,她的爱国思想,亡夫之痛表现在句里行间,一幅冷冷清清的画面,一张孤独凄凉的山水画。

    这首诗使我每逢秋天,都不尽想起这首诗。常读常新,这是诗词给我感受,随着年龄的增大,认知事物的能力增强,感情的丰富,让我对许多诗词有了新的认识,仅仅几个字或更多一些,但份量却是其它文体难于比拟的。

    遨游在诗词中,惊叹于“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门。”的气势,折服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的壮阔,陶醉于“随风。

    9. 关于“行走在诗歌中”作文400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夜来风雨声花

    忆昔瓯越之地,今为东南全胜之邦.初识你,不过偌大地图上雄鸡之东南一隅,神秘而遥远.你模糊得我觉乎漫长的海岸线,不断幻化形状,隔海相望,期盼统一画面.走近你,感觉白描上色,一层又一层……红色海西,先辈洋溢的革命豪情,颗颗星火燎原之心,点亮你的轮廓,鲜活而夺目……金色海西,飞速的经济发展镀金,城市乡镇蓬勃而欣欣,腾跃的GDP让你高昂着头 自信而骄傲……绿色海西,葱葱郁郁赏心悦目 绿色可持续增长,让人漫步其中,心旷神怡……科技海西,你握紧第一生产力,走出自己的特色互利双赢,站在巨人的肩膀,高大而神奇……和谐海西 人民口口称赞生活美,传统文明建设一点不落,你若张开双翅,愈美丽明天飞翔.你是一方热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血与火洗礼过的红色土地.你人民干劲冲天,爱拼才会赢的拼搏精神,让人忽觉“天地广阔,只争朝夕”.你发展虎虎生威 未知前景令人热血沸腾,深深体会“一万年太久”的气概.社会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你的每一举手投足的“变”,无形中造福人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今天是海西建设,明天又是新的宏图.二十年磨一剑的等待和沉积,让我们冲过海岸,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行走在唐诗宋词中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