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松林唐诗鉴赏举隅
1. 唐诗鉴赏举隅怎么样
昨天看《中国青年报》,有篇关于本书的评论。
把我想说的都说了。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康震教授认为,在浮躁仓促的当下,年轻人需要经典,也需要对经典的经典阐释。
“因为经典的标准与共识不仅属于空间,也属于时间。在经历了上千年的时空转换之后,后来者很难凭借现代汉语穿越时空隧道感受古典美感的全部魅力。
这就需要经典的阐释者拨开重重迷雾,为我们展现经典丛林的深层景观。”他认为,这套“名家品经典”的最大贡献在于,帮助忙碌的当代人,在上下几千年的传统坐标中找到属于个人的精神归宿。
据介绍,“名家品经典”包括夏承焘的《唐宋词品鉴》,夏承焘、盛静霞的《唐宋词选讲》,程千帆的《读宋诗随笔》,刘逸生的《唐诗小札》、《宋词小札》,霍松林的《唐诗鉴赏举隅》、《宋诗鉴赏举隅》,艾治平的《花间词品读》、《清词品读》等近十种。作者夏承焘、盛静霞、程千帆、刘逸生、霍松林等,均为现当代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界的一流学家。
一方面,他们所品读鉴赏的诗、词、文、小说,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经典;另一方面,他们学养深厚,学贯中西,眼力独具,表达古雅。其鉴赏文字也代表当下中国古典诗、词、文、小说品读的高水准。
品读经典,关键是“知识正确” 在康震看来,“名家品经典”系列丛书就是一套阐释经典的经典精品。“说它经典,是因为阐释者都是20世纪以来唐诗宋词研究的名家大师,他们对唐诗宋词的阐释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早已成为社会民众理解、欣赏唐诗宋词的标准与共识。”
他说,李白、苏轼、辛弃疾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往,他们的精神成就之所以依然深深地影响着当代人,就是因为有夏承焘、程千帆、霍松林等经典的阐释者——“他们成为连接古代与现代,圣贤与民众,意象与生活,诗词与人生的精神光缆,成为我们穿越盛唐气象、大宋雅韵的引领者。” 近年来的图书市场,对中国经典的“品读”、“诠释”、“新解”、“大话”铺天盖地。
为什么要出版这套“名家品经典”?出版方表示,这套“名家品经典”的品质与某些市场化的“品鉴”与“大话”有本质不同。有些“品鉴”,或因作者学养不足而哗众取宠,或因选文不精而粗制滥造,或热炒作秀、市场唯上。
它们所形成的市场风潮,不但没有将中国的文化经典进行条分缕析、细致入微地精华呈现,反而多有错读、粗读、滥读、误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所伤害。 “关键是它的‘知识正确’。”
学者鲍鹏山说,“这套书鉴赏的作品,都是公认的古典文学名篇。既代表中国古典诗词的最高成就,又体现着多样性的风格和艺术特征。
这些作品,涉及文学史、文体史、作家生平和风格等诸多知识。能否正确叙述和传达,不仅是作者的水平问题,还有作者的态度问题——这些大家是相应知识体系中的权威,学风优良,学品可靠,学术规范严谨,所以,读这样的书,不会在知识上被误导。”
鲍鹏山批评道:“当下很多类似‘古典诗词鉴赏’的著作或讲演,大行其道。但多是很有限的阅读经验和偏狭的鉴赏趣味,天马行空,随性延伸。
毫不顾忌作品本身之客观情实、之古韵国风。这类‘鉴赏’听多了、读多了,不仅会降低古典诗词的品位,败坏学术品格,甚至还会给大众头脑中塞进一大堆错误的‘知与识’。
非但不让他们接近‘真与美’,反而误导之趋近歧途。”还有专家则认为,大部分读者读书是盲目的,往往随波逐流,跟风而动。
因而近几年来,社会上形成了一种“伪国学热”风潮。 因此,鲍鹏山认为,中国古代的诗词作品,汗牛充栋,浩如烟海。
一个好的选本可以让读者窥斑知豹,经过大家的分析、鉴赏、导读、指点,一般读者可以由此门径,入古典文学的堂奥。一套货真价实的“名家品经典”,可以对当下的“伪国学热”起到一种对峙作用。
唯有大家,才能在时空坐标上观照经典 康震则从中国诗歌历史评价“名家品经典”的价值。他认为,唐宋诗词的经典性表现在它是中华民族表达情感、抒发情怀最精粹最敏锐的诗歌形态。
就诗歌形态而言,唐宋诗词的格律、意象、语汇达到了最精密的程度。“在诗歌的最初,格律是自发的,是一种悦耳的协调感受,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因循继承。
随着创作经验的不断累积,对美的追求开始由自发走向自觉,而格律早已不仅仅是一种悦耳的经验,更成为悦神悦志的精神节拍。并且,在无数次的演练学习中,悦神悦志的节拍将格律诗推向民族审美意识最巅峰的体验——在这套选本中,这些得以充分体现。”
他说。 以霍松林的《宋诗鉴赏举隅》为例。
其中品鉴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之“春风又绿江南岸”时说:“王安石变法,受到猛烈攻击,阻力极大,因而罢相。二次拜相,赴京师途中疑虑重重。
这首诗,便是心态的外化。有的鉴赏家东拉西扯,全未搔到痒处。”
不仅言诗,更言世情与情志。如,品鉴黄庭坚的《寄黄几复》中言:“黄庭坚推崇杜甫,以杜诗为学习榜样。
他说,‘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古之能为文章者,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堪称诗人小传。其传承之来龙去脉,一览无余。”
“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康震。
2. 唐诗鉴赏举隅怎么样
昨天看《中国青年报》,有篇关于本书的评论。
把我想说的都说了。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康震教授认为,在浮躁仓促的当下,年轻人需要经典,也需要对经典的经典阐释。
“因为经典的标准与共识不仅属于空间,也属于时间。在经历了上千年的时空转换之后,后来者很难凭借现代汉语穿越时空隧道感受古典美感的全部魅力。
这就需要经典的阐释者拨开重重迷雾,为我们展现经典丛林的深层景观。”他认为,这套“名家品经典”的最大贡献在于,帮助忙碌的当代人,在上下几千年的传统坐标中找到属于个人的精神归宿。
据介绍,“名家品经典”包括夏承焘的《唐宋词品鉴》,夏承焘、盛静霞的《唐宋词选讲》,程千帆的《读宋诗随笔》,刘逸生的《唐诗小札》、《宋词小札》,霍松林的《唐诗鉴赏举隅》、《宋诗鉴赏举隅》,艾治平的《花间词品读》、《清词品读》等近十种。作者夏承焘、盛静霞、程千帆、刘逸生、霍松林等,均为现当代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界的一流学家。
一方面,他们所品读鉴赏的诗、词、文、小说,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经典;另一方面,他们学养深厚,学贯中西,眼力独具,表达古雅。其鉴赏文字也代表当下中国古典诗、词、文、小说品读的高水准。
品读经典,关键是“知识正确” 在康震看来,“名家品经典”系列丛书就是一套阐释经典的经典精品。“说它经典,是因为阐释者都是20世纪以来唐诗宋词研究的名家大师,他们对唐诗宋词的阐释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早已成为社会民众理解、欣赏唐诗宋词的标准与共识。”
他说,李白、苏轼、辛弃疾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往,他们的精神成就之所以依然深深地影响着当代人,就是因为有夏承焘、程千帆、霍松林等经典的阐释者——“他们成为连接古代与现代,圣贤与民众,意象与生活,诗词与人生的精神光缆,成为我们穿越盛唐气象、大宋雅韵的引领者。” 近年来的图书市场,对中国经典的“品读”、“诠释”、“新解”、“大话”铺天盖地。
为什么要出版这套“名家品经典”?出版方表示,这套“名家品经典”的品质与某些市场化的“品鉴”与“大话”有本质不同。有些“品鉴”,或因作者学养不足而哗众取宠,或因选文不精而粗制滥造,或热炒作秀、市场唯上。
它们所形成的市场风潮,不但没有将中国的文化经典进行条分缕析、细致入微地精华呈现,反而多有错读、粗读、滥读、误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所伤害。 “关键是它的‘知识正确’。”
学者鲍鹏山说,“这套书鉴赏的作品,都是公认的古典文学名篇。既代表中国古典诗词的最高成就,又体现着多样性的风格和艺术特征。
这些作品,涉及文学史、文体史、作家生平和风格等诸多知识。能否正确叙述和传达,不仅是作者的水平问题,还有作者的态度问题——这些大家是相应知识体系中的权威,学风优良,学品可靠,学术规范严谨,所以,读这样的书,不会在知识上被误导。”
鲍鹏山批评道:“当下很多类似‘古典诗词鉴赏’的著作或讲演,大行其道。但多是很有限的阅读经验和偏狭的鉴赏趣味,天马行空,随性延伸。
毫不顾忌作品本身之客观情实、之古韵国风。这类‘鉴赏’听多了、读多了,不仅会降低古典诗词的品位,败坏学术品格,甚至还会给大众头脑中塞进一大堆错误的‘知与识’。
非但不让他们接近‘真与美’,反而误导之趋近歧途。”还有专家则认为,大部分读者读书是盲目的,往往随波逐流,跟风而动。
因而近几年来,社会上形成了一种“伪国学热”风潮。 因此,鲍鹏山认为,中国古代的诗词作品,汗牛充栋,浩如烟海。
一个好的选本可以让读者窥斑知豹,经过大家的分析、鉴赏、导读、指点,一般读者可以由此门径,入古典文学的堂奥。一套货真价实的“名家品经典”,可以对当下的“伪国学热”起到一种对峙作用。
唯有大家,才能在时空坐标上观照经典 康震则从中国诗歌历史评价“名家品经典”的价值。他认为,唐宋诗词的经典性表现在它是中华民族表达情感、抒发情怀最精粹最敏锐的诗歌形态。
就诗歌形态而言,唐宋诗词的格律、意象、语汇达到了最精密的程度。“在诗歌的最初,格律是自发的,是一种悦耳的协调感受,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因循继承。
随着创作经验的不断累积,对美的追求开始由自发走向自觉,而格律早已不仅仅是一种悦耳的经验,更成为悦神悦志的精神节拍。并且,在无数次的演练学习中,悦神悦志的节拍将格律诗推向民族审美意识最巅峰的体验——在这套选本中,这些得以充分体现。”
他说。 以霍松林的《宋诗鉴赏举隅》为例。
其中品鉴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之“春风又绿江南岸”时说:“王安石变法,受到猛烈攻击,阻力极大,因而罢相。二次拜相,赴京师途中疑虑重重。
这首诗,便是心态的外化。有的鉴赏家东拉西扯,全未搔到痒处。”
不仅言诗,更言世情与情志。如,品鉴黄庭坚的《寄黄几复》中言:“黄庭坚推崇杜甫,以杜诗为学习榜样。
他说,‘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古之能为文章者,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堪称诗人小传。其传承之来龙去脉,一览无余。”
“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康震。
3. 【诗歌鉴赏王勃《咏风》的答案】
年代:唐五代作者:王勃作品:咏风 内容: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注释:宋玉的《风赋》云:“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本篇所咏的“凉风”,正具有这种平等普济的美德.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风袭来,给人以快意和凉爽.你看那“肃肃”的凉风吹来了,顿时吹散浊热,使林壑清爽起来.它很快吹遍林壑,驱散涧上的烟云,使我寻到涧底的人家,卷走山上的雾霭,现出山间的房屋,无怪乎诗人情不自禁地赞美它“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了.这风确乎是“有情”的.当日落西山、万籁俱寂的时候,她又不辞辛劳地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雄浑乐曲,给人以欢娱.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以风况人,有为之士不正当如此吗?诗人少有才华,而壮志难酬,他曾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充满激情地写道:“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在这篇中则是借风咏怀,寄托他的“青云之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称此诗“最有余味,真天才也”,这大概就是其“余味”之所在了.此诗的着眼点在“有情”二字.上面从“有情”写其加林壑以清爽,下面复由“有情”赞其“为君起松声”.通过这种拟人化的艺术手法,把风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首句写风的生起,以“肃肃”状风势之速.风势之缓急,本来是并无目的的,但次句用了一个“加”字,就使之化为有意的行动,仿佛风疾驰而来,正是为了使林壑清爽,有意急人所需似的.下面写风的活动,也是抓住“驱烟”、“卷雾”、“起松声”等风中的动态景象进行拟人化的描写.风吹烟雾,风卷松涛,本来都是自然现象写成了有意识的活动.她神通广大,犹如精灵般地出入山涧,驱烟卷雾,送来清爽,并吹动万山松涛,为人奏起美妙的乐章.在诗人笔下,风的形象被刻画得维妙维肖了.新春愉快~。
4. 诗词鉴赏:望江南/忆江南仲殊
望江南 仲殊成都好,蚕市趁遨游.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车马溢瀛洲.人散后,茧馆喜绸缪.柳叶已饶烟黛细,桑条何似玉纤柔.立马看风流. 仲殊,名挥,字师利,俗姓张.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曾考取进士.与苏轼有交住.后弃家为僧,住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 仲殊这首望江南是咏叹成都蚕市的兴旺繁华.成都因盛产蜀锦而号称锦城,唐宋以来养蚕业和丝纺业十分发达,蚕市为成都一年一度盛大的集市贸易聚会.从这首望江南词中可以看见北宋时期成都的商业贸易已是空前的兴旺繁荣了.词牌望江南一般单调27字,此词双调54字,上阕起句“成都好”,好在哪引导大家来看蚕市的繁荣,紫陌红楼,车水马龙,下阕写集市散后的丰收喜悦. 此首词作者运用闲熟旳比兴手法:使大景小景结合;动景与静景穿插交替;喧闹与安静平行;繁华与朴素并存,显示出不同一般的构思理念.将成都的好写到了极致读来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