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风流醉唐诗读后感
1. 唐诗是一曲风流兮读后感
《归去来兮辞》是晋陶渊明的述志作品,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与鄙视,赞美了农村美好的自然景物和安适的田园生活,显示了他归隐的决心.诗的开篇,随口而出"归去来兮"四字,积蓄已久的压抑与不快一吐而出,如决堤之水,一发而不可收,而诗人"归去"的理由却仅仅是"田园将芜"这个简单而平淡的原因,其中饱含了多少怀念、留恋和向往啊!因此,诗人不由自主地发出"胡不归?"的自问,表现诗人归隐田园之心的迫切,又带出下文对自身经历的反省:"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诗人指出,自己本不愿出仕为官,只是为了免于饥寒,才违背自己的意志去做了官.这种生活让自己悲愁失意,内心痛苦."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正是诗人深深反省的结果,坚定了自己归隐的决心.诗的第一段即点明了全文的主旨,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思想感情.紧接着,诗人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按时间顺序,突出表现归田园前后的感受.先写归途之上."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遥遥",漂遥放流的样子;"舟遥遥"、"风飘飘"似写景物,实写轻松愉快的心情.而一"问"一"恨",所揭示的正是归隐田园心情的急切.次写抵家时的欣喜若狂.这种欣喜,用长句很难形象地再现,诗人很懂得这个道理,于是变六字句为四字句,略去了虚词,既使句子简练,有效地表达出欢欣畅快的心情,又使本诗的句式长短相间,便于抒发不同的感情,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此时的心情与为官时完全不同,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写自己"载欣载奔",写家人"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写家中"三径就荒,松菊尤存"、"有酒盈樽",一派祥和、自然、实的景象!"三径",院中小路.汉朝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少数友人来往.后人以"三径"来借指隐士所居.陶渊明用"三径"来比喻自己的院落,借用典故,表现自己的心志.再写田园隐者之乐,突出两点,一是室中独处之乐,一是园中观景之乐.写独处之乐,可"引壶觞",可"眄庭柯",可"倚南窗",极力表达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放纵与安适;写观景之乐,有自己"园日涉"、"策扶老"、"抚孤松"的安闲自在,有"无心以出岫"的云,有"倦飞而知还"的鸟,把大自然的景物和自己的志节紧密结合起来,写的虽是云和鸟,却是作者对自己心情的反映,告诉读者,自己就像出岫的云,本无心出仕,又像倦飞的鸟,对仕途十分厌倦,终于在田园中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归宿.诗人托物言志,以"松菊"喻高洁的品格,以"抚孤松而盘桓",表明自己虽然年事已高,却仍要保持坚贞之志.第三段,写朴实的农事生活之乐.诗人断然也污浊的官场断绝来往:"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再次呼出"归去来兮",却与开篇的语气和感觉大不相同,第一次是决心归田的宣言,第二次却是已然归田的平静.这种平静的生活,让诗人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朴实无华,可以和自己想见的人说说知心话,可以做自己曾经想做而不能做的事,可以看自己想看而无心看的自然美景,这种生活,让诗人真正得到了心灵的自由与解放.可以说,这段文字是作者想象 的诗化了的田园生活,是作者理想的生活境界.陶渊明在他的多诗中都对这种生活和这样的理想作了描述,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的闲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的简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的愉快和满足,都写得坦率诚实,感情自然淳真.初归田园,诗人尚未真正体验耕种的艰辛与生活的困窘,只是以直率之笔抒"心之所之",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眷恋不舍,一种蓬勃生长的归真之志如春之欣欣草木,如涓涓不绝的山泉,感慨油然而生:"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因景生情,这种光阴易逝,人生易老,何不及今及时珍惜美好生活的感慨,为结尾阐述人生观张本.诗的结尾,抒发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感想,是作者乐于隐居心理的剖白.诗歌紧承上文"感吾生之行休"写道:"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的为乎遑遑乎欲何之?"委婉自问,引领下文的自答."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两句从反面作答,重在言自己无意富贵,而以不羡"帝乡"作陪衬,诗人又一次点明自己的生活理想:"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他既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来取得富贵,也不指望飞临仙境来逃脱人生的苦难,他所追求的只是投身自然,从周围的事物中,寻找 种种人生可爱的妙趣,保全心灵任意自得的境界.诗的最后,直接抒发自己乐天安命的情怀:"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种听其自然、乐天知命的思想,正是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无声的反抗,是诗人积极人生的表现.这篇《归去来兮辞》写于陶渊明辞官归田之初,但不是抒写归田后生活实况,而是他登舟起程之前对归途及归田后的想象,让读者从中深刻体会他结束十三年仕途生活的坚决与畅快,表明了归隐田园的决心.作者纵情纵笔,。
2. 任选一首李白的唐诗读后感
引用自李白原著《秋浦歌》一首。
秋浦歌 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而心中的忧愁好像这白发一样长。
看着镜子中的影子,不知道两鬓是什么时候在哪里染上这秋霜的。 秋浦,在今天安徽省贵池县西。
公元753年李白游历到此,创作组诗《秋浦歌》,共十七首。上面的为第十五首。
小小的读后感: 李白,酒中仙,文豪,诗中圣者。这里仍然没有要补充的资料。
《秋浦歌》同昨天的《静夜思》一样是一首被广为传唱的作品。 在曾经的传说中有人因为悲伤而一夜白发,诗里人不知道何时已满头白发,虽然没有一夜白发的沉痛,但是那三千丈的白头发,却比前者更夸张,愁意似乎也比前者更深更浓。
这也是李白写诗的一个特点。夸张,甚至夸张到了一种极致的境界。
谁见过三千丈的头发?就算是吉尼斯世界纪录里也没有。 但是就因为这样的修辞,诗人让人们明白了他心底的忧愁是那样深厚,可是又不会因为这样而使人觉得诗句全是在向人埋怨,这忧愁是诗人自己的,他不愿和读者分担,只是希望你了解罢了。
可是文字天生就有影响力,不论作者如何胡言乱语,对看得人总会有影响,就算最后你觉得这个人写得东西根本不值一提,对他的文章根本不屑一顾,这也是作者对你的影响(猜得,只能这样自圆其说了。)。
可能对忧愁这种情绪诗人也很发愁,所以有了“缘愁似个长”的说法。他心底在奇怪‘我的愁绪为什么那么深那么长呢’吧,连下一句的时候自然就有了“何处得秋霜”的进一步疑惑。
这是一个承递的疑问,也是进一步表达心底的忧愁。或许因为篇幅的局限,古代名诗人中许多都在写诗的时候用递进的逻辑,读得古诗到了一定程度您就会发现。
递进明显是一种精炼的写作方法。当然读者也许会说“缘愁似个长”根本不是一个疑问,可是我的古文知识里有关于“缘”字的一种说法,就是有 “缘”字的句子通常都会是疑问句,因此我作出了上面的结论。
(况且这样理解好像更文学些。)读者明白了李白大诗人心里的忧愁像三千丈的白发一样长一样深一样浓烈就好,为什么非计较这忧愁如何表露呢?所以这一段您可以认为我完全是在乱讲,是牵强俯会而已。
三千丈的白发没有,但是生活中难免有喜怒哀乐,就算在家里也有锅碗瓢盆交响曲,这是人生的常识。所以小女希望人们在过日子的时候别对着镜子发呆,也别像文学作品中的李白一样对着明镜问自己的白头发是从哪儿来的。
您应该这样,即使生活让我们落泪了,我们也要在脸上绽开美丽的微笑,即使生活使我们忧心忡忡了,我们也要给别人真诚的温暖。可是这似乎太理想化了,我这个人就是看到电视剧里感人的场面也会潸然泪下,我又有什么资格去教训别人呢?嘿嘿。
原诗: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此诗我拜读多遍,感悟非少,收获甚多。
有关“月”的诗词在古代颇多,单单李白就不下十首,然而《月下独酌》却独有一番风韵:一开篇,李白便直插主题地点出“独不可耐”而“邀明月”的心境。接着,他又将月与影子拟人化,点出了月与影子并不会饮酒,更现出了他的孤独。
至此,仅仅到了诗的前奏部分,高潮也接踵而至。李白此时开始放声高歌、尽情舞动,到达了似醉非醉的境界,与月与影子共同“交欢”。
在诗的最后,作者李大诗人更是将这种情怀加以升华,令读者回味。 显然,此诗是一首抒情诗。
表面上看李白仅仅在抒发自己十分孤独,但只要细心品味,稍稍加一些历史背景便不难发现,其中还另有深层含义。依小生之愚见,全诗仍保留李白惯有的豪放、大气的作诗风格,无论是“邀明月”、“同交欢”、“各分散”以至于最后的“无情游”(忘我的境界)和“相期邈云汉”(我与明月将来在遥远的天空见面)都表现出作者那狂放不羁的性格。
诗中,多处提及作者之孤独,惟有“邀明月”,这是因为作者与亲人分离的缘故吗?非然,这其中隐含着政治的黑暗及作者缺少知音的复杂心情(我想应有消极与无奈),在诗句“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中月与影子都不会饮酒,不正暗示着作者缺少知音吗?面对当时的黑暗朝政,作者多次被贬,怀才不遇,真乃:悲!愤!却又无可奈何……读李白诗,品李白人。
《赠汪伦》读后感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源远流长,一直流传至今。这几天我一直在看唐诗,当我看到李白写的《赠汪伦》这首诗时,深深地被李白和汪伦之间的友情打动了。
这首诗是这样的:“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啊,这首诗充满了朋友之间离别时的真挚情感。可是当我读到“忽闻岸上踏歌声”时,就有问题了,这个“踏歌声”是什么意思呢?于是我结合上一句猜想:“难道是李白听见了歌声?”经过我反复的朗读和思考,终于知道了,原来是汪伦一边用脚步打拍子,一边唱歌。
我终于完全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李白乘坐小船将要出发,忽然听见岸上踏歌的声音。桃花潭水即使有千尺之深,也比不。
3. 〈〈唐诗宋词三百首〉〉读后感大全
唐诗宋词三百首读后感
许多中国人,都是在唐诗宋词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小的时候,谁没有跟着李白看过“床前明月光”?虽然不懂得什么叫思乡,但孩子的眼睛却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谁没有跟着孟浩然背过“春眠不觉晓”?背诗的声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纷纷啼鸟。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文人墨客在“青山绿水,娇莺戏蝶”的意境中写下了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或是秋思浩荡,或是春风飞扬,或是明月千古,或是斜阳晚钟,又或许是田园林泉和诗酒流连。
翻开《唐诗宋词三百首》,你应该会听到江南淅沥的雨声,看到碧波上泊着的乌蓬船。青莲居士当时“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豪气,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带给我同样的震撼,一个是诗仙侠士,一个是爱国不惜生命的伟人,在历史这条奔流不息的滔滔大河中,他们流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在杜甫“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缠绵俏丽中,我又感受到了诗人把这美如画的情景描写的如此惟妙惟肖,留给我们的是清雅秀丽的余韵。
“宛转峨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这几句诗,不正是把那种感叹时光无情的悲凉之感表达的淋漓尽致吗?这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把对时光的不舍与感叹融入了这一个个字中。
从留有浓浓墨香的唐诗宋词中,我们还能读到那浓浓的爱国情怀。它们也许是李后主“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深沉叹息;也许是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激情;又或许是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报国无门的情感。诗人任思想在伏案挥毫中狂舞,任对祖国的满腔热血在纸上挥洒,留与后世的一代又一代爱国儿女久久瞻仰。
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为祖国拥有如此丰富、瑰丽的文化感到骄傲,我们现代的少年更是要取诗之精华,学词之涵韵,在这些令人浩气长舒的诗句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4. 唐之韵观后感
朝着无尽的历史溯洄从之,终究看到了唐朝。
这个中华历史上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达到巅峰的时代,终究酝酿出了唐诗,这是是中国诗坛上的珠穆朗玛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
但五彩斑斓的唐诗里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 曰剑气,曰酒魂,曰箫声。_ 那里有侠的威武,剑的锋芒。
李白少年习剑,25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杜甫有:“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王维的:“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动百万师”正写出了这种豪迈与胸襟!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330333539酒入豪肠 /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一部唐王朝的历史,有半部是诗人的历史。
他们作歌买笑,一掷千金;任侠放荡,狂傲无匹。他们用热血沸腾的胸腔,歌颂一个盛大的王朝!他们用锋利无端的剑气,舞出了一段岁月华章! 我想,中国真正塑造起民族气节的,正是在唐朝。
唐朝作为当时世界第一帝国,何能没有一种胸怀,一种气度?而将这种气度、胸怀符号化,则是剑。剑是百兵之王,仁者之器,它没有刀的霸气,没有枪的杀气,有的却是包容天下,包容宇内的大境界,大胸怀。
剑是一种身份和尊荣的象征,帝王将相贵族名士们,都常常把剑当作一种华丽的装饰。在周秦汉唐的2000多年间,一直盛行佩剑之风。
王公贵族不仅以带剑来体现尚武的风气和精神,更以带剑来显示威仪,以华美的剑来标示富贵。唐代的君王以剑为荣耀,李世民就曾慷慨一唱:“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更重要的是,剑也是佩剑是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标志,也是男子显示仪表风度的佩饰。“男儿何佩不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却又不仅是仪表风度了,却更又像是表白,是倾诉。
诗人们情绪激亢时提着剑,威武凛凛;胸中悲郁时,又抚剑长叹。剑就像他的知音,陪他一起关注宇宙大业,一起倾吐抱负。
唐代的市井朝堂,注定“剑气纵横”! 只有剑,没有酒,何能称得上名士做派,大唐风度?' 谪仙青莲最是酒中豪客,他借着酒兴,趁着月光,居然逸兴大发,上穷碧落下黄泉,端的是天地为炉,日月作衣,他敢唱出那样的呐喊:“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他敢唱出那样的诗篇:“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他敢发出那样的绝响:“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也难怪,本是飞琼神仙客,误落古桃源,游戏人间耳!他的诗,既有凛冽剑气,又有芬芳酒香。
酒让他逃世,酒让他张狂,酒让他追寻。李白,这酒中谪仙,是那样的爱酒、爱诗,终于,他将整个生命奉献给酒与诗,“醉月而亡,独步天堂”这也许是他最好的归宿。
#Z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一杯酒,喝出了谪仙人,也喝出了整个大唐诗人。
2T"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是怎样的一幅图画?孟浩然有福了,他既领略了美景,又喝到了美酒,正是“精神物质双丰收”!难怪高傲如李白,也不得不称赞一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可这世界上最悠然自得的酒,最洒脱“随意”的酒,也是最为惬意的酒,莫过于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吟到这里,就很不得三五好友,围炉夜话,纵论古今,闲话天下。我们的心也被这雪夜里酒和火炉的场景温暖了! 但纵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无聊的“闷酒”还是有的,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坦露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举杯消愁愁更愁,喝闷酒时,切莫贪杯! 喝酒的场合不同,时间不同,喝酒的人的心境不同,恐怕酒的味道也不同。送别的酒也是经常要喝的,有时酒饱含深情和壮烈!“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但纵使无故人,纵使形孤影单,又可轻负少年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在酒中,在诗中,放心的踏入征程吧! 唐诗,或许因为饮酒而更为率真;或许因为饮酒而更显豪放。诗里透着逼人的酒意,酒里蕴涵着诗情。
诗情酒意一相逢,岂非胜却人间无数? 呜呼,心诵唐诗,我沉醉在唐诗的酒意中,人却早已醉了,但愿长醉不复醒..)©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在大自然中,暴风雨后有清明的晴霞,崇山峻岭中有温婉的清溪。在生活中,有金戈铁马的战斗生涯,也有花前月下的柔情旖旎。
在唐朝的音韵里,既会飞舞勇者的寒芒四射的闪闪剑光,也会传来情者,缠绵悱恻的箫声,令人想到怀才不遇的悲愿与柔情似水的惆怅。 箫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它在数千年华夏文明的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其独特的音色和韵昧给人一种悠远苍凉的感觉,冷艳一词是对箫声的一个最确切的概括。
于是,便有了这箫一般冷艳的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在清冷的月光中,响起了那沉郁低婉跌宕起伏的箫声。又不禁想到后人的唱和:“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月无声。”
这一幅凄清的图画,随着唐诗,永远的攥刻在盛世的背影里。
5. 最美不过诗经是哪一套书里的除了《最美不过诗经》还有最风流醉唐诗
书系:阅读大中国(6本) 书名: 1.《最美不过诗经》李颜垒 著 ISBN 978-7-5021-7782-9 2.《汉代琅华照寒烟》聂小晴 著 ISBN 978-7-5021-7773-7 3.《魏晋风骨化沉香》上官紫微 著 ISBN 978-7-5021-7758-4 4.《最风流,醉唐诗》李会诗 著 ISBN 978-7-5021-7754-6 5.《宋词是一朵情花》李会诗 著 ISBN 978-7-5021-7759-1 6.《最是元曲销魂》上官紫微 著 ISBN 978-7-5021-7757-7。
6. 要一篇唐诗三百首读后感
A祖咏《终南望馀雪》2009-02-03 相传诗人祖咏,有一年在长安应试,试题为《终南望馀雪》。
此诗为应制诗,按规则一般要写五言六韵十二句,可祖咏只写了这四句就交了卷。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清新的语言,鲜明的形象,描绘出了终南山雪后的秀美风光。
诗的前两句写终南山的晚冬,岭高雪厚,山川秀美: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终南山的北坡,山色格外秀美;远远望去,高峻的岭顶上,那些未化的厚厚积雪,似乎是流动着的白云,飘浮在天边。
诗的后两句写雪霁日出,雪光辉映,林色尤美,雪后傍晚的长安城增加了些许寒意: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雪后初晴的阳光,微微地洒在积雪上,银白色的雪光映照得树林表面一片明亮;暮色降临,晚冬的阵阵寒气,向城中袭来,城里的人也觉得傍晚确实有一些寒意了。
祖咏写了四句就交了卷,这一次自然功名无成了。试后,有人问祖咏为什么不按规则写,他说:“意思都说完了。”
意思表达完了,就此搁笔,看来祖咏无疑是做对了。 “终南阴岭秀”,描绘在终南山下的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背坡的秀丽景色。
一个“秀”字,显示出了终南山清雄、俊逸的神采;“积雪浮云端”,既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峻,也写出了雪的深厚;“林表明霁色”,写雪光反射到树林上,给树梢染上了明亮的色彩,这是从正面渲染“余雪”;“城中增暮寒”,意在言外,表现了诗人对城中百姓冷暖的关心,充分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全诗虽只有四句,却把《终南望余雪》的主题完美地表现了出来。
注释: ①阴岭:山北曰阴。阴岭,背向太阳的山岭。
②林表:林梢。 ③霁色:雨雪之后的阳光。
题意是望终南馀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
“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
“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多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
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不正给人以“浮”的感觉吗?读者也许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是的,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
“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
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馀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
贾岛的《望(终南)山》诗里是这样写的:“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
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
久雨新晴,终南山翠色欲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多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怎见得?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
“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馀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
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
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馀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馀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
做望终南馀雪的题目,写到因望馀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何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呢?王士稹《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作,不算过誉。 B诗李颀诗有感 前曾提及,送人诗要贴人贴事贴情。
李颀《送魏万之京》可资印证: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魏万比李颀晚一辈,正要从洛阳回长安,大抵也没什么要事。因此,李颀送他便只抓住如下几点来写: 一、稍稍遗憾。
二、作为长辈的赠言。 三、“这一回”的节令、地点。
微霜渡河,意象新奇,暗示是在秋天的黄河南岸送别,其情略有苍凉。用字很讲究度。
雁从西北来,人向西北去,故在离愁里觉得雁声不堪忍受。信手拈来,便染上浓浓情感。
想象途中的索寞,特感遗憾。 继续凝想魏万归途,过函谷关、潼关而抵达长安城,凭”催寒”“向晚”四字注入特殊情味:一年容易又秋霜,一天容易又昏黄啊!有这几字,下面两句赠语才不至突兀。
细嚼那赠语,似有过来人自悔的味道。 但这一首还不是李颀最出色的送别。
7. 唐诗白居易卷三读后感
好一首凄凄切切的《长恨歌》!好一个凄怆悲凉的爱情故事!好一代风流倜傥的一国之君!二人的爱情远已超过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到达了常人无法到达的境界。
面对这唯美的爱情,怎能不令人发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感慨。“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在刀刃上广舒长袖,轻歌曼舞,泪光潋滟。
都羡一骑红尘妃子笑,谁怜一抔黄土掩风流。马嵬坡上那一别,红颜薄命,帝王之道,何以为堪?!“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睹物思人,物是人非的人间悲剧,该是怎样的一种心痛!“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钢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又包含了怎样的不舍与无奈。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从古至今,撩动了多少文人墨客、边塞将领、帝王将相、大家闺秀内心的伤与痛!虽无磅礴的气势,却着实语出惊人。不愧为千古名句!华夏雄风在滚滚东去的黄河长江中,酝酿着扯天阔地,包罗万象的诗情画意。
边塞军士与门前闺人执着的守望,高堂明镜额前已为风所缭乱的白发都化作滴滴泪水,却如潮流奔涌狂号,在历史与王朝的堤岸刻下了斑斑刀痕。《长恨歌》的确已成成为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长恨,也终究代表了世间凡人的长恨。
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恨越长圆。”一代君王终不能挽留这段唯美的爱情,岂不是人间的悲哀!! 人们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不休,有所谓爱情说、政治主题说、双重主题说等等。
本文作者持爱情说。首先从作品的四个层次来分析,肯定自居易井非像陈鸿写《长恨歌传》那样板着说教的脸孔去描写李杨故事,而是以“情”作为主旋律,让主人公的情去感动读者,使之产生共鸣,取得审美上的极大成功。
本文还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和社会历史分析他在处理历史题材、政治题材和来自民间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的关系问题上的独到之处,进一步说明唐明皇杨贵妃形象的审美意义。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冬,三十五岁的白居易被授周至县尉,当时,他与好友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听到当地民间流传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纪的故事,深有感触,于是创作了千古传诵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陈鸿为此诗撰写了一篇《长恨歌传》。《长恨歌》以其标格卓异的风姿赢得了古今无数的读者,甚至当时长安妓-女以“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而自夸,并因此身价倍增。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①,不仅是作者的自我肯定,也道出了众多读者的心声。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是读者争论的焦点问题,观点颇为分歧,约可分为三派:其一,爱情主题说。
认为从作品宫中多宠的宪宗;其三,双重主题说。认为将此诗看成纯粹的讽谕诗或爱情颂歌都不恰当,它是暴露与歌颂的统一,讽谕和同情的交织,既为李、杨的爱情悲剧一掬同情之泪,又为他们的误国失政一叹遗恨之声,二者交相融汇而不是机械叠加。
此外,还有人认为此诗是作者借李、杨悲剧来抒发自己爱情失意的情怀。究竟如何,还需从作品本身去分析。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认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根据全诗的内容和情节发展,可将诗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纪。贵纪进宫后恃宠而娇,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后完全沉湎于歌舞酒色。
开卷首句既提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矗诗人有意将因玄宗荒淫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进行了淡化处理,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读者受到的是悲剧气氛的感染而不是历史的理性批判。
陈鸿《长恨歌传》“惩尤物,窒乱阶”之说是板着面孔做文章,故不能视为此诗的写作动机。第三层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人梦”,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是一片“伤心色”和“断肠声”。
长安收复以后回朝时,重过马克,“不见玉颜空死处”。回宫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荡气回肠。
第四层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玄宗派方士觅杨贵妃之魂魄,重在表现杨妃的孤寂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忧伤追忆。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后终在虚无缥渺的仙山上让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再现于仙境。
“情”的渲泄已超脱于帝王妃子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