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别裁集七言绝句

    1. 唐诗别裁集的目录

    原序

    重订唐诗别裁集序

    凡例

    卷一 五言古诗

    魏徵 一首

    虞世南 一首

    李贤《章怀太子》 一首

    乔知之 一首

    陈子昂 十九首

    宋之问 三首

    薛稷 一首

    张九龄 十四首

    崔颢 一首

    王维 二十三目

    孟浩然 十首

    刘眘虚 二首

    王昌龄 八首

    储光羲 十一首

    陶翰 二首

    丘为 二首

    李颀 五首

    贾至 二首

    常建 八首

    高适二首

    岑参 六首

    崔曙 三首

    包融 一首

    薛据一首

    卷二 五言古诗

    李白 四十首

    杜甫 五十三首

    卷三 五言古诗

    张谓 一首

    王季友 一首

    元结 十首

    沈千运 三首

    孟云卿二首

    赵微明 三首

    吴筠 一首

    刘长卿 六首

    钱起 六首

    刘湾 一首

    韦应物 四十四首

    李端 三首

    刘禹锡 二首

    白居易 十七首

    卷四 五言古诗

    韩愈 十二首

    柳宗元 二十一首

    孟郊 十二首

    贾岛 一首

    李益 三首

    权德舆 三首

    张籍 三首

    温庭筠 一首

    赵嘏 一首

    曹邺 一首

    李群玉 二首

    刘驾 二首

    陆龟蒙 一首

    聂夷中 一首

    卷五 七言古诗

    王勃 一首

    卢照邻 一首

    骆宾王 一首

    刘希夷 二首

    乔知之 一首

    李峤 一首

    沈佺期二首

    卷六七言古诗

    卷七七言古诗

    卷八七言古诗

    卷九五言律诗

    卷十五言律诗

    卷十一五言律诗

    卷十二五言律诗

    卷十三七言律诗

    卷十四七言律诗

    卷十五七言律诗

    卷十六七言律诗

    卷十七五言长律

    卷十八五言长律

    卷十九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卷二十五言长律

    补校记

    附录:唐诗别裁集小传补辑

    2. 以闺怨为题材的律诗 绝句

    闺怨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体裁】:七言绝句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宫怨 (唐)司马札 柳色参差掩画楼, 晓莺啼送满宫愁。

    年年花落无人见, 空逐春泉出御沟。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宫词 朱庆余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相 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鱼玄机的《赠邻女》(寄李亿员外)一诗,是她在得知李亿已携妻离开长安,于绝望中写下而传诵千古的名篇: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古来闺怨诗词非常多,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

    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两类诗又都起源于周代:《诗经·小雅》有一篇《白华》,据朱熹《诗集传》,周幽王得褒姒,黜申后,“申后作此诗”以自伤,是为古代宫怨诗之滥觞。

    闺怨诗在《诗经》里尤多,像写弃妇的《邶风·谷风》、《卫风·氓》,写思妇的《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等,都是早期闺怨诗的代表。汉魏晋南北朝时,闺怨诗又获长足发展,比较著名的有汉乐府《怨歌行》、《白头吟》、《上山采靡芜》,古诗《行行重行行》,曹植《美女篇》,傅玄《豫章行苦相篇》,以及南北朝乐府《子夜歌》、《懊侬歌》里的部分作品等;在闺怨诗中还看到,男尊女卑的现实使许多夫游在外的妇女和尚未婚嫁的姑娘对自己的丈夫和情人也往往忧心忡忡。

    倘遇离别,女子的心情就更为痛苦:“欲别牵郎衣,问郎游何处?不恨归日迟,莫向临邛去。”(聂夷中《古别离》)这与《王西厢》里临别之际莺莺告诫张生“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一样,都唯恐其夫另觅新欢。

    特别是东汉以来,随着游宦、干谒风气的盛行、文士地位的提高和科举制度的实施,士人“官本位”的意识与日俱增,往往“去其邑里”,多方游处而经久不归,遂使“亲戚隔绝,闺门分离”(徐干《中论·谴交》)。一旦博得一官半职,身份、地位有了改变,抛妻弃子、另觅新欢的事就将在所难免,古语所谓“荡子成名,必弃糟糠之妇”。

    上述一类以游子妇为叙写对象的闺怨诗便真切地表现了女性对此的忧怨心情。 至于写商妇的闺怨诗,其抒情主人公忧怨的焦点则在于丈夫的重利轻别、约而无信上。

    唐刘得仁《贾妇怨》:“嫁与商人头欲白,未曾一日得双行。任君逐利轻江海,莫把风涛似妾轻。”

    这种婚姻关系中的女性与弃妇其实并没有什么两样。因此,她们除了对自己形同遭弃的命运躬自悲悼以外,又往往多生一段悔恨。

    闺怨诗中还有许多以征妇为叙写对象的作品。由于古代统治者频繁发动对内对外战争,导致了兵役制度的黑暗和人民徭役负担的沉重。

    “或年几八十,而犹伏隶,或年始七岁,而已从役”(《宋书》卷100)的现象就不只是宋代的事;所谓“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汉乐府《十五从军征》)的说法也并非夸张。经年累月的征戍,一方面使征人、役夫有家难归,另一方面便使无数思妇居家独守,因而产生了许多“征妇怨”一类的闺怨诗。

    这些诗也带有深沉的怨伤,然其感情内涵又与上述几种闺怨诗有所不同。如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固然也怨伤良人久出不归,但却更突出地表现了一种怨战、厌战的情绪。

    这类诗在怨伤战乱的同时也多流露出一种殷忧,但不是丈夫的弃旧迎新(少数作品除外),而是征夫的生死与冷暖。诸如“坐想鼓鼙声,寸心攒百箭”(陆龟蒙《孤烛怨》),“苦战应憔悴,寒衣不要宽”(白居易《闺怨词三首》其三),“征衣一倍装绵厚,犹虑交河雪冻深”(陈陶《水调词十首》其七),字里行间蕴含着深细入微的担忧和体贴,读来颇觉情深意厚。

    从创作特色上说,古代宫怨诗和闺怨诗都带有浓郁的民歌风情。它们中的许多作品原本是周汉以来的民歌;文人所作亦多受民歌影响。

    除袭用乐府题目外,它们的民歌风情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浓重的感伤色调。这由古代女性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的社会地位和心理状态所决定,也为两类诗的主题(即“怨”)所决定,周汉魏晋南北朝以来民歌中的宫怨诗和闺怨诗已然构成一种感伤的传统色调;文人所作,则无论是宫怨诗的悲叹“君恩无常”和“妾身薄。

    3. 逢入京使原文及翻译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逢入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表达了思乡之情,诗文语言朴实,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深,感人至深。逢入京使①唐 岑参故园②东望路漫漫③, 双袖龙钟④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⑤君传语⑥报平安。①入京使:回京的使者。

    ②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③漫漫:形容路途遥远。

    ④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⑤凭:凭借,依靠。

    ⑥传语:捎口信。诗词译文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创作背景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

    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

    他曾自我表白:“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正是基于这两点,所以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

    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高适《燕歌行》云:“铁衣远戌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岑参的《逢入京使》所表现的就是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调子不怎么高昂。

    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了思乡之泪。 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

    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诗词鉴赏“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

    “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

    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如同随口而出,特别是后两句写马上相逢的情景,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镜头集中清晰,如影视特写一般,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道,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

    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

    (见《艺概。诗概》)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

    岑参这首诗,正有这一特色。钟惺评此诗:"只是真。

    "谭元春曰:"人人有此事,从来不曾写出,后人蹈袭不得。所以可久"(《唐诗归》卷十三)。

    沈得潜曰:"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唐诗别裁集》卷十九)。

    4. 七言律诗《秋兴其一》(杜甫)的赏析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题解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滞留夔州时惨淡经营的一组七言律诗。

    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当时蜀地战乱不息,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

    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这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命意蝉联而又各首自别,时代苦难,羁旅之感,故园之思,君国之慨,杂然其中,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沉实高华的艺术精品。

    清代黄生《杜诗说》就说:“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公一生心神结聚之所作也。”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说:“怀乡恋阙,吊古伤今,杜老生平俱于见此。

    其才气之大,笔才之高,天风海涛,金钟大镛,莫能拟其所到。” 这里所选的第一首,是领起的序曲。

    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 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句解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秋色已经很深,巫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

    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起全篇萧飒哀残之基。《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引刘辰翁评语说:“露曰玉露,树曰枫林,凋伤之中仍有富丽之致,自是大方家数。”

    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评价这一联:“气象足以笼罩,而复有开拓之余地,是绝好开端。 ”“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

    “凋伤”,草木在秋风中凋落。“巫山”,在今重庆市巫山县。

    “萧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 清代杨伦《杜诗镜铨》评论说:“波浪在地而曰兼天,风云在天而曰接地,极言阴晦萧森之状。”

    这就将眼前景和心中景连成一片,使人感到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阴晦惨淡的气氛笼罩四野,分明是阴沉压抑、动荡不安的心情和感受的写照。“江间”,即巫峡:“塞上”,即巫山。

    “兼”、“接”二字,写出浑莽之象。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这一联是全篇诗意所在。

    “丛菊两开”,指诗人于永泰元年(765)离开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峡,但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见到丛菊开了两次,还未出峡。 故对菊掉泪。

    “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随之开。孤舟本来只能系住自己的行踪,却把诗人的思乡之心也牢牢地系住了,故见舟伤心,引出故园之思。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我清晰地听到,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

    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催刀尺”,即催动刀尺。

    “白帝城”,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

    “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

    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一许孤独、忧伤之感。

    评解 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说:“首章,八诗之纲领也。 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

    作为八首诗的开场白,这第一首诗通过对巫山巫峡秋声秋色、秋景秋意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寄寓着诗人自伤漂泊、忧国思乡的心情。其气概和风韵,堪称压卷。

    起笔两句,最称警挺,已摄秋景之神。 前两联极写绝塞萧森秋景,有笼盖八章之势。

    江间塞上,状其悲壮;丛菊孤舟,写其凄紧。从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

    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打断,这中间有从夔府到长安,又从长安到夔府的往复。

    5. 原创的古诗 七言绝句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早发白帝城 出塞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哭晁卿衡 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送贺宾客归越 李白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下江陵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送狄宗亨 王昌龄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重别李评事 王昌龄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春宫曲 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宫词 顾况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后宫词 白居易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赠内人 张祜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集灵台二首之一 张祜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集灵台二首之二 张祜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宫词 朱庆馀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赤壁 杜牧 折戟沈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赠别二首之一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二首之二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金谷园 。

    6. 唐诗300首里的七言绝句有哪些

    《回乡偶书》《早发白帝城》《逢入京使》《江南逢李龟年》《滁州西涧》《枫桥夜泊》《寒食》《月夜》《春怨》《征人怨》《宫词》《夜上受降城闻笛》 《乌衣巷》《春词》《后宫词》《赠内人》《集灵台·其一》《集灵台·其二》 《题金陵渡》《近试上张水部》《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赤壁》《泊秦淮》《寄扬州韩绰判官》《遣怀》《秋夕》《赠别·其一》《赠别·其二》。

    《金谷园》《夜雨寄北》《寄令狐郎中》《为有》《隋宫》《瑶池》《嫦娥》《贾生》《瑶瑟怨》《马嵬坡》《已凉》《陇西行》《寄人》《杂诗》。

    7. 什么是弦外元

    【解释】:《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郑玄 注:“遗,犹馀也。”后因谓乐声中蕴含有令人难忘的韵味为“弦外遗音”。亦以喻文辞、语言中的言外之意。 宋 陆游 《雨后殊有秋意》诗:“只叹鼻端无妙斲,岂知弦外有遗音。”亦省作“ 弦外音 ”。 清 沈德潜 《唐诗别裁集·李白》:“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 太白 有焉。”《花月痕》第十回:“正是人之相知,贵相知心,无曲中意,有弦外音。”

    唐诗别裁集七言绝句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