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的唐诗各有何特点
1. 唐诗有什么特点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繁荣最辉煌的时期。
据《全唐诗》及其有关 补遗所载,现存诗有52000余首,作家2300多人。数量之多,作者之众,内容 之广,风格流派之繁,体裁样式之全,均堪称空前。
从题材内容看,唐诗几乎深入到唐人生活的每个领域。大至国家兴衰、政治得失、社会动乱、战争胜负、民生疾苦,诸如盛唐时的对外用兵,盛唐 至中唐转折时的安史之乱,以及人民在其间受到的征戍与诛求之苦,中晚唐 的三大痼疾——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党争倾轧,无不写入诗中,号称“史 诗”的作品不计其数。
小至琴技棋艺、书理画趣、虫鱼鸟兽,亦莫不人诗。 至于那些描写自然田园,歌咏日常生活,抒发离情别绪,赞美建功立业,向 往渔樵山林等传统题材,更多如雨后春笋。
而且形式各异,有纪游体、寓言体、赋体、传记体、传奇体等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唐诗在反映现实的广阔 性和深刻性方面大大超过了前代。
它们从许多方面接触到当时社会的重大问 题,如对统治者的穷奢极欲、横征暴敛、穷兵黩武、腐败无能、拒谏饰非、斥贤用奸都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和谴责,有的甚至把矛头指向最高统治者,以 至后人无不感慨道唯唐人方敢如此。同时他们对农夫织妇所受到的种种压迫 与剥削充满了深切的同情,描写下层人民的生活已成为诗歌创作的一大内 容。
它们还提出了妇女问题、商人问题及其他社会问题。凡此种种都是前代 诗人没有或很少写到的。
唐诗的风格流派更是百花齐放。仅就盛唐而言,“李翰林之飘逸,杜工 部之沉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声俊, 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常建之超凡,此盛唐之盛也”(高木秉《唐诗品 汇总序》)。
其中,孟襄阳(浩然)、王右丞(维)等人与高适、岑参等人 还被后人奉为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在盛唐之前,还出现过以华 丽壮美著称的“初唐四杰”体和以精工纤巧著称的沈宋体,在盛唐之后,还 出现过以清丽精雅著称的十才子体、以平易通俗著称的元白诗派(亦称长庆 体>、以奇警峭劲著称的韩孟诗派、以精深婉丽著称的温李诗派等。
具体而论,唐诗派别虽多,但总体而论,唐诗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能把充实的内容与饱满的感情,高度的写作技巧与纯熟的表现方式完美地 结合起来。而这几个因素本是诗歌的基本因素,唐诗不但能兼而有之,且能 将其炉火纯青地融为一体,故而能登上诗歌的顶峰。
唐之前的诗并非没有充 实的内容和饱满的感情,但苦于表现方法、艺术技巧尚不能像唐人那样随心 所欲,作起诗来难免有些板滞拙涩,缺乏活泼流动的韵味与风情。唐之后的 诗并非没有高度的写作技巧与纯熟的表现方式,但很多内容和感情早已被唐 人表现得淋漓尽致,很难再有所创新,故而作起诗来难免或多从形式及人工 安排上用力,或摆脱不掉因袭的成分,使诗歌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应有的情 韵。
但唐诗则不同,历史的机遇使它处于一种最佳的处境。它一方面能保有 充实内容和饱满感惰,一方面又能在写作技巧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因而唐人几乎开口便能写出好诗,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葡萄美 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 《凉州词》)、“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感情真切,情趣盎然,仿佛一切皆从胸中流出, 并非在有意为诗,但写出来的却是一派有如天籁的真情神韵,这正是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不可及处。
就体裁形式看,中国古典诗歌的各种体裁,包括“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诗薮》外编卷三)唐 人发展了汉魏以来的五七言古体诗,既保有其古朴淳美的固有本色,又增加 其生动流走的新貌,特别是能吸收唐以来近体诗的优点,使其声情更加婉转 优美,摇曳多姿。
七言歌行体在六朝时尚属初起阶段,至唐亦蔚为大国。即 使是从南北朝起即已失去其音乐性的乐府诗,在唐代也有长足的发展和进 步。
李白尚喜借旧题写时事,至杜甫则发展为“即事名篇,无复依傍”(元 稹《乐府古题序》),专写新题乐府,从本质上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的写实传统。 至白居易,更团结元稹、张籍、王建等人发起了新 乐府运动,使乐府诗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唐人在诗歌体裁上的最大创新还在于律诗。这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富有 民族特色的诗体。
所谓律诗即要求按一定的格律程式来写诗。唐人吸取了六 朝永明体诗四声八病说和骈文骈赋崇尚骈偶对仗的合理内核,将其进一步规 则化,产生了新体的律诗。
这些规律主要包括:音调要合乎平仄声的规律。 即在一句之中,要以两字为节平仄声相间,尤其要使偶数字平仄相间,在一 联两句之内,要平仄相对,如五言的出句为“平平平仄仄”的话(七言只需 在前边加上与五言一二两字相异的仄仄即可),那么对句即需作“仄仄仄平 平”(七言则作平平仄仄仄平平)。
而在两联之间,即下一联的出句与上一 联的对句之间要平仄相粘,如五言的上一联对。
2. 唐诗有哪些特点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唐诗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被我们所广为流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的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般。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二千八百六三首。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3. 经典诗词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古诗的特点 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用极为有限的诗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其最大的特点可用于一个字来概括“美”:意美、语美、音美、形美。
1、意境美,是指诗中所描绘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美,正如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情。”作者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感受来言志抒情,以启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会意境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
2、语言美,是指古诗的语言凝炼、生动形象,常常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多种手法再现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和艺术的美。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诗句读来令人感到美不胜收。
3、音乐美,指古诗的押韵和节奏。古诗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产生了音乐美。
4、形美,是指古诗的形式美与形象美。例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古诗,对仗工整,显示了形象美。
4. 唐诗的体裁有何特点
从体裁所产生的时代来分,即是古体和今体(律体)两类,但古体之中,又应该区分出乐府一类.这样即是律体、古体、乐府体三大类.但元稹又根据是否有寄兴讽咏之意旨,在每类中又区分出古讽、乐讽、律讽三类. 从唐人这个体裁系统中,我们可以看到包含两个重要关系:一是古与今的关系,一是诗与乐的关系.应该说,这是唐诗体裁系统中的两大矛盾,即古体与今体(即唐人近体)的矛盾,诗与音乐的矛盾. 这是唐人的诗歌创作中客观地存在着的两大矛盾,如唐人存在着重古体与重近体的矛盾,如沈宋以大历十才等重视近体,《箧中集》、韩孟诗派则有复古倾向.这有时还存于诗人创作的内部,如白居易的创作中就存在这个矛盾.诗与音乐的矛盾,不像古近体之矛盾那样明显,但它在唐诗发展中是始终存在的.首先,唐诗中古乐府体、歌行体,其体裁或来自对汉魏以来乐府歌词的模拟(如古乐府),或是以带有音乐性的歌行为体(即歌行体),即元稹上文所说的“流在乐府”或“词实乐流”.在这部分诗歌的写作中,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诗体与歌体、诗的功能与歌的功能的矛盾.其次,唐诗的一部分,同时又是入乐的歌词.这就造成唐诗体裁中歌体与诗体的矛盾.但是,存在于唐诗体裁系统中的两大矛盾,实际也正是它的两大优势.由矛盾而产生一种张力与活力,使唐诗在新旧体之间、歌与诗之间保持着一种矛盾中的平衡,形成了诗歌艺术有效发展的张力. 关于唐诗与音乐的关系,学术上已经研究得很多.任二北的《唐声诗》[2],对唐诗入乐情况作了很详细的考证.此书分上下两编,上编考证声诗即唐入乐歌诗的情况,作者通过与乐府、词之区分,论定声诗之范围.下编考证150余种唐声诗格调.新近出版的王昆吾的《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3]则是考证唐曲子词系统之外的唐杂言诗的入歌情况.近来,葛晓音、户仓英美合作发表的一系列有关日本所存唐乐歌舞谱的研究,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唐代诗歌的音乐背景.当然,关于唐诗入乐、入歌、入舞的问题,可研究的问题还是很多的.已有的研究成果,也有重新检讨的必要.笔者感到,历来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诗乐关系事实方面的考证上,未能将唐诗与音乐关系之研究由事实考证延伸到诗歌艺术本身的研究上,即通过唐诗与音乐之关系,来重新认识唐诗的艺术成因.纯诗与歌辞,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艺术.纯诗是纯文学性质的,诗歌脱离音乐之后,作为一种纯粹的语言艺术来发展.遵循的是语言艺术的发展规律.而歌辞则遵循着音乐艺术的规律来发展.两者各有其艺术上的优势.唐诗体裁中,有些体裁偏向于歌词,如绝句;有的则偏向纯诗,如古风;但在唐代,很难说哪种体裁与音乐绝无关系,同样也没有哪一种体裁是完全入乐的.综观唐诗入乐的情况,可以说,各体裁一方面保持纯粹的诗歌体裁的独立性,即唐诗体裁系统不同汉乐府,也不同于唐五代北宋的曲子词,仍依附着音乐.唐诗各种体裁从本质上看,都已脱离音乐而独立.但它与宋元明清古近体诗完全与音乐绝缘又不一样,所有唐诗,都同时保留着作为歌词的预备资格,都有可能与音乐重新获得配合的机会. 就唐诗体裁与音乐的关系来看,音乐并没有规范着诗,诗却仍有与音乐配合的条件.这方面造成唐诗在艺术上的优势是巨大的.可以说,唐诗在作为语言艺术的诗与作为音乐的歌之间取得了一种平衡.中古和唐代的五七言诗,源于汉魏乐府,在汉魏时期,乐府是作为歌的体制而存在的,其语言艺术相对音乐功能来说,是次要性的.从魏晋之间,歌与诗分流,其后的文人诗创作,从中古迄唐,都是以纯粹的诗歌艺术为主流.唐诗不仅在体裁上是对中古诗的继承与发展,其在语言艺术上,也是对中古诗歌语言艺术,包括诗歌语汇、意象、诗意、章法、句式等多种因素的继承.所以唐诗是一种高度发达的诗歌语言,达到纯粹诗歌艺术的精致巧妙的境地.但同时,唐诗仍有部分的歌词的功能.歌体的特点是,平易自然,抒情性强.比之于后世的古近体诗,唐诗的语言艺术是比较自然的,不失抒发之自由.单纯从语言艺术的使用与技巧来说,唐诗并没有将语言功能发展到极致的境地.如宋诗对诗歌语言在体物、寓理、幽默机趣各方面的发展,是唐诗所未备的.但唐诗总体上保持着一种抒情性和音乐性.没有让诗成为纯粹的语言艺术.可以说,在诗的语言功能与歌的语言功能之间,在艺术的追琢精妙与自然抒发之间,保持着一种平衡.在一种发展到相当高阶段的语言艺术的纯诗中,甚至连抒情也要落到第二性,宋诗、清诗就常给人这样的感觉.一句好诗,让我们感觉起美感作用的并不是其中的情感成分,而是艺术的成分.而唐诗是意象、语言之美与音乐、情感之美平衡地发生审美作用的. 二 唐诗的另一体裁优势是新旧两类体裁的并用. 这个问题比前面这个问题复杂得多.唐诗的新旧两类体裁之间,是一种既对立、矛盾而又相互影响的关系.从矛盾的方面来看,新旧两体是互相排斥的.诗体今古之矛盾,并非始于唐代,在南朝后期,这个问题就已出现.齐梁以降,诗体逐代而新.齐梁人看汉魏晋人的诗,就已觉其体制属古.钟嵘《诗品序》在批评其当代风气时说:“次有轻薄之徒,笑曹刘为古拙,谓鲍照羲皇上人,谢月兆今古独步.”又。
5. 唐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具体而论,唐诗派别虽多;但总体而论,唐诗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能把充实的内容与饱满的感情,高度的写作技巧与纯熟的表现方式完美地结合起来。
而这几个因素本是诗歌的基本因素,唐诗不但能兼而有之,且能将其炉火纯青地融为一体,故而能登上诗歌的顶峰。唐之前的诗并非没有充实的内容和饱满的感情,但苦于表现方法、艺术技巧尚不能像唐人那样随心所欲,作起诗来难免有些板滞拙涩,缺乏活泼流动的韵味与风情;唐之后的诗并非没有高度的写作技巧与纯熟的表现方式,但很多内容和感情早已被唐人表现得淋漓尽致,很难再有所创新,故而作起诗来难免或多从形式及人工安排上用力,或摆脱不掉因袭的成分,使诗歌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应有的情韵。
但唐诗则不同,历史的机遇使它处于一种最佳的处境。它一方面能保有充实内容和饱满感情,一方面又能在写作技巧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而唐人几乎开口便能写出好诗,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感情真切,情趣盎然,仿佛一切皆从胸中流出,并非在有意为诗,但写出来的却是一派有如天籁的真情神韵,这正是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不可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