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歌在唐诗中的地位和诗的风格
1. 李白的诗歌具有什么创作风格
李白作为唐代最富盛名的诗人,是一位积极浪漫主义的大师,诗文的表达不是内敛含蓄,低吟浅唱,而是酣畅淋漓,喷薄欲出。
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是有着丰富生活基础的,他经历了唐朝由开元盛世到安史战乱的转折,目睹了国家的兴衰变迁。
他的诗歌具有卓尔不群、主观色彩浓厚、想象奇特的艺术特色,他一生性情豪迈不羁,诗中多寻求单纯旷达的意境,从不同侧面成就了他诗歌的独特风格。他创作的很多诗文,既描绘了开元盛唐的超级繁荣,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阶层的腐朽和没落,表现出傲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进步倾向。他的思想耐人寻味,既愤世嫉俗,对统治者表示不满,超然物外,同时又关注国家命运,积极入世。他的诗作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极致,对我国诗歌的贡献是巨大的。
2. 李白的诗歌有什么特点
李白的诗歌具有豪放飘逸的风格.主要特点有:1、强烈的主观色彩.诗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诗歌的跳跃性也极强,因为他往往不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而是按照情感的踪迹来结构全诗,通过诗歌的开阖跌宕表现感情的变幻无常.2、充沛的气势.李白诗的抒情往往是喷发式的,奔涌而出,其间裹挟着强大的力量,而且意象雄奇壮美.3、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李白诗歌的想象天马行空,变幻莫测,奇之又奇.4、语言清新俊逸.如他自己所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5、与风格相适应,在诗体的选择上,较少用律诗,而多用便于纵横驰骋、随意抒写的以乐府体为主的古诗,尤其是七言歌行.。
3. 杜甫和李白的诗歌的风格异同之处何在
李白与杜甫在诗歌创作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及价值取向。
我们可以从下列几点来比较李白和杜甫: 一、思想:李白的诗,很多表现出求仙出世和及时行乐的思想;杜甫的诗,很多表现出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所以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
二、风格:李白经常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抒发出热烈奔放的感情;杜甫经常用刚健的手法,深沉的思考,表现对社会实况的深厚同情。李白偏向于浪漫,杜甫偏向于写实。
三、擅长的体裁:两人都能写各种体裁的诗歌,但李白的七言古诗和绝句写得最好,而杜甫的律诗写得最好。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两座并峙的高峰。
李白的诗更能表现盛唐文人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而杜甫的诗则更能反映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李白天才放逸,诗歌自成一体,是天授的奇才;杜甫当世英才,诗歌兼备众体,是人能的极致。
李白的诗对于后代爱好豪放诗风、具有奇特想象力的诗人有深远的影响。杜甫的诗对于后代关怀社会现实、重视诗法变化和字句锻炼的诗人影响更大。
韩愈说得好:“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们两人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两人的诗,是各有长处的。
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比较 本文选自:《研究性学习平台》,原文地址: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圣”.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面对这个乱世,他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和个人性格。
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中国文学史》)他的诗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
他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发展出自己独到的风格。 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
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任务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
杜甫“没饭不忘君”,艺术风格沉郁顿挫.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尤其是宋代江西诗派更是杜甫视为宗祖.他的影响力巨大. 李白年少时博览群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他还仗剑任侠,“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中国文学史》)他年少是曾广有游历。
这一切都对李白自由奔放的性格形成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导致了他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李白尚武轻儒,轻财好施,喜欢豪饮。
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他的人格魅力也是别人所不能及的。
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重要诗人,所以对杜甫来说从仕与诗歌都是家业。他曾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
杜甫深受儒家文化教养,终身都有辅佐君王的愿望,又加上自身一生的穷困潦倒,从而形成了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性格。他的诗歌也因此偏重于现实主义。
李白终其一生都徘徊在出仕与高蹈之间。他在《蜀道难》中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种忧虑,他说“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剑阁峥嵘而崔嵬”这可能是对当时政局混乱他抑郁不得志的一种隐喻。
在他的《行路难》中他用“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等太行雪满山”来形容自己艰难处境。
由于当时高力士杨国忠的受宠,贤士都被据在朝门之外,因此他发出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悲叹,但他的乐观主义天性又使他对理想追求都是执着的。
他唱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在《夜泊牛渚怀古》中他写道“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借用谢尚知遇袁宏的典故来表明自己的怀才不遇渴望知音的心情。
以上都说明李白对仕宦生涯是积极的。而另一方面李白又受道家的影响,不时又有高蹈出世的想法,而且他也曾在深山隐居过。
在《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中他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表现了他对道家的崇信和对儒家的嘲弄和摆脱世情追求神仙生活的感情。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描写奇幻的梦境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最后他说“安能催眉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表明了自己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志向。可以说李白的一生都在出世入世的矛盾中彳亍着。
而杜甫就简单的多。他一生都在谋求获得官位。
“奉儒守官,未坠素业”(《进雕赋表》)。他一生都相信自己能有朝一日“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
这种精神一直渗透在杜甫诗的字里行间他的七律《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这首诗十分能体现杜甫诗歌的特点,诗开头就以景色引出作者心绪,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样有动人的对比。其后写出“万方多难”的境况,最后写出个人报负,他想像诸葛亮一样建功立业。
全诗即景抒情写山川联系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说人。
4. 李白诗歌的主题和风格有哪些特点
谈李白诗歌风格的两个特点摘要:李白在诗歌方面,是我国文学史中一个继往开来的人物。
他的诗歌根据不同的思想和感情表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他的诗歌中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绮丽而兼豪爽、一是雄奇而且易懂。
李白诗歌的独特艺术风格,使他成为中国诗史上独一无二的诗人。 他自民歌学习,从中吸取了大量的营养,豪迈奔放的气势,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大胆而贴切的考张,形象生动的比喻,都包含了民歌的特色。
关键词:李白;唐代诗人;诗歌风格;绮丽;雄奇李白是唐代的杰出诗人,他留给后人九百多首诗篇,各体皆备,内容丰富。 历代论家对李白异彩照人的鲜明个性做出了许多非常精彩的描绘,诸如他那驱驰造化、咳吐天然、出鬼入神、惝恍莫测的艺术力量;他那斗酒百篇、十幅一息、规矩在手、自运方圆的才情;他那壮浪纵恣、豪放飘逸的风格;他那雄节迈伦、高气盖世、天子不能屈、四海不足客的性格和人品;他那游戏万乘、笑傲王侯、周流宇宙、穷淬终生的坎坷经历等等。
总而言之,李白诗歌本身具有的鲜明个性和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被历代评论家深深地感受到了。李白的诗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读之令人心旷神怡、惊心动魄、回肠荡气,从中体会到诗歌的无限魅力。
一、李白诗歌形成的原因李白是一个天才的诗人,但他在创作上却是一个十分刻苦,向前人学习的诗人,他诗文中,也保留着模仿前人的痕迹。 他崇尚《风》、《雅》,还十分尊敬和推崇屈原,认真学习和继承了屈原辞赋的优秀传统。
李白对于屈原高度赞美,曾经写了“屈平词赋悬日月”(《江上吟》)来尊崇他。并且从他的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就采用了屈原词赋的句法。
他还学习汉、魏、六朝以来诗歌的优秀传统,对魏晋以来有成就的诗人,李白都吸收了他们的长处。他赞美建安,十分重视吸取鲍照、庚信、阴铿的长处。
杜甫称李白的诗:“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李白的诗写得清新、俊逸,的确是他向前人学习的结果。
而且他的山水诗中可以看到谢灵运和谢眺的影响。如谢眺的“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之句,被李白全句用在诗中,(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下月吟》)。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十分重视学习汉魏以来乐府民歌的优秀传统。 他全部九百余首诗歌作品中,乐府诗就占有一百四十余首。
他几乎用过所有乐府古题,并常常有新的创意。他受六朝乐府民歌的真挚动人,爽朗的影响,又融合自己豪迈不羁的性格,逐渐形成了李白歌行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风格,并且广受世人的喜爱和叹服!二、李白诗歌风格中的两个特点李白在诗歌方面,是我国文学史中一个继往开来的人物。
他的诗歌根据不同的思想和感情表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我认为他的诗歌中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绮丽而兼豪爽、一是雄奇而且易懂。
绮丽是指用词华丽,对仗工整;而雄奇是指作者用词夸张,在诗意中所表露的超然境界。在吟诵“诗仙”的佳句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他那华美、曼妙的文辞和雄健、磅礴的气势。
让我们分别感悟一下诗人的风格吧!(一)、特点之一:李白诗歌中的绮丽风格绮丽的风格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和内容相称的,虽然用词华丽、对仗工整,却写得自然,使人觉得情景相生,生动流畅;另一种则是用华丽的辞藻来淹没了内心的思想感情,或者用堆砌的辞藻掩饰空虚的内容。 前一种是好的,而后一种则是要不得的。
我国古代诗歌,自南朝、特别是齐梁以来,丢掉了《诗经》、《楚辞》和汉、魏以来乐府民歌的优秀传统,形成一种“颓废淫靡”的形式主义的贵族文学。这种“贵族文学”的恶劣影响,阻碍了文学的发展。
陈子昂第一个站出来批判了这种形式主义文学,并在《修竹篇序》中说:“仆尝暇观齐、梁间诗,采丽竟繁,而寄兴都绝,每以永叹”。 李白继承和发展了陈子昂的文学理论并身体力行,他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古风》第一)。
他反对杨(杨雄)、马(司马相如)以后文学界所激起的那股只重文词的华丽,而轻视内容的绮丽空泛文风。他主张复古代的正声,即以《诗经》为代表的创作倾向。
李白复古复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的淳朴文风,也就是“贵清真”的意思。但李白的诗中也不乏千古流传的丽句,《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烟花三月下扬州”,蘅塘退士批为“千古丽句”,就是属于前一种的绮丽。
这句诗不用典故辞藻,而写出最美的春光“烟花三月”,并且是在这样的时候去繁华的扬州,所以成为千古丽句。他在《山中问答》一诗中“桃花流水迥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之句,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山花烂漫,争艳斗丽是美的;而桃花随流水也是美的,都是按照自然法则在荣盛和消逝之中显示不同的美,但有着共同特点:“天然”,读之令人回味无穷,满口留香。 当然,构成绮丽风格还可用色彩等来表现,但不是绝对的,一首好诗主要靠诗句所构成的境界。
杜甫《蜀相》中说:“映阶碧草自春色,。
5. 李白的诗歌有哪些艺术特色
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扩展资料
代表作品:《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1、《将进酒》
《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
全诗情感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化剧烈;在手法上多用夸张,且往往以巨额数量词进行修饰,既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在结构上大开大阖,充分体现了李白七言歌行的特色。
2、《蜀道难》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全诗二百九十四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感情强烈,一唱三叹。诗中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气象宏伟,境界阔大,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评此诗:“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3、《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作。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此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诗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
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感慨深沉激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其在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笔随兴至,体制解放,堪称绝世名作。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李白
6. 李白的诗歌对现代诗歌有何影响
李白是时代的骄子,一出现就震惊了诗坛。他气挟风雷的诗歌创作,及其天才大手笔,当时就征服了众多的读者,朝野上下,许为奇才,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如苏颋说:“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引)杜甫对李白更是推崇备至。他在《春日忆李白》中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由衰地赞美李白诗歌创作的飘然思不群,认为他的诗具有“清新”、“俊逸”的风格特点,天下无人可比。杜甫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里又说:“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指出李白诗歌有盖世绝伦的神奇艺术感染力,其巨大的声名将流传后世。他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对李白的纵恣天才赞叹不已。李白的同时人任华,说李白“新诗传在宫人口,佳句不离明主心”(《杂言寄李白》)。在中晚唐诗人眼中,李白、杜甫有着极高的地位。韩愈和李商隐,对李白都推崇不已。宋以后,杜甫地位极高,然论诗者,皆并称李、杜。
李白对后世的巨大影响,首先是他诗歌中所表现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他那“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非凡自信,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那 “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的凛然风骨,那与自然合为冥一的潇洒风神,曾经吸引过无数士人。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那种个体人格意识受到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李白狂放不受约束的纯真的个性风采,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他诗歌的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后来的诗人有很大的吸引力,苏轼、陆游等大家,都曾受到他的影响。由于他以才力写诗,凭气质写诗,他的诗风事实上是无法学习的。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有不可更替的不朽的地位。
7. 李白诗歌在文学史上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李白的诗歌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
诗人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总能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追求充分地 行事、立功和享受,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和深切的感受,把握现 实但又不满足于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 如果说,理想色彩是盛唐时代诗风的主要特征,那么,李 白所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李白的诗歌丰富和发展了盛唐诗歌中英雄主义的艺术主题。他和同时代的其他文士一样,具有恢弘的功业抱负,所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 愿为辅弼。
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就是贯穿其一生的最执著的信念。 李白是否 具有在复杂的权力结构中从事政治活动的能力,也许我们会持怀疑态度。
但作为诗人,这种信念更多地成为他追求和歌颂壮丽人生的出发点。他从无数古代英雄的风 度、气派中吸取力量,把现实的理想投影到历史中去,从而在诗歌中建立起英雄性 格的人物画廊。
8. 根据李白的行路难,谈谈李白的诗歌风格特点
这得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这首诗以外在的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那种豪放飘逸的风格,同时豪放中亦不失其悲壮,夸张中有着浓烈的悲剧色彩。 一、外在的豪放飘逸: 《行路难》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
该诗抒情主人公不满足于豪华的物质享受,不屈于艰难的现实处境,不甘心于闲居野处、独善其身,一以奋其智能、兼济天下为己任。尤其可贵的是他对理想的追求抱有不可动摇的乐观信念,这正是豪迈奋发、积极向上的盛唐精神的艺术结晶。
离开李白的诗歌很难找到如此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这首诗想象丰富,变幻莫测。
诗以饮酒开始,但是它是因物起兴。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意味,同时又是想象夸张。
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
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
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溪边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到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行。想到这样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诗歌以酒起兴打开了诗人郁闷的心扉,触发了一系列连篇而至的奇想:忽而奔向群冰塞川的黄河渡口,忽而又来到大雪封锁的太行山路,刚才分明垂钓碧溪的吕尚,忽然之间变成了乘舟梦日边的伊尹,紧接着诗人的思绪又飞向未来、飞向远方——一幅浩瀚大海扬帆远航的壮丽图景,突然别开生面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金樽、宝剑、冰川、雪山、碧溪、红日、云帆、沧海等景象瞬间即变,令人目不暇接。
人物则由对酒把剑的饮者一变而为风尘跋涉的征人,再变而为临溪垂钓的隐者、行将受命的贤臣,最后又幻出了一个驭海乘风的雄赳赳的健儿。这实际上都是诗人幻想的具形,自身的投影。
一个镜头接着一个镜头,一个形象化为另一个形象,从现实到梦境从上古到未来,从咫尺之间到天涯海角,诗人幻想的翅膀跨越时空的界限,在辽阔无垠的、瑰丽多变的宇宙中往复来去,驰骋纵横。而这瑰丽的形象、辽阔的境界通过大刀阔斧的手法和激情澎湃的语言得以表现,便形成了李白诗歌所特有的豪迈飘逸的艺术风格。
赵翼《瓯北诗话》:“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
二、内在的不离本位 李白的诗一方面因高度自信而有一种英雄气概,因此即便是悲愤也不失其豪放,即使失败也不失为英雄。另一方面李白的诗豪放中常含有悲愤,其英雄气概里常充满着悲剧精神。
这首诗一共十二行,可分为六层。全诗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
诗歌的思路紧紧围绕着主观和客观、理想和现实的剧烈矛盾冲突迅速地展开。豪放飘逸中表现出悲剧色彩。
第一层美酒佳肴的铺陈:“金樽清酒”、“玉盘珍馐”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第二层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和内心的苦闷茫然抑郁悲愤。
第三层黄河太行的设写。第四层吕尚、伊尹的比况。
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于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悲愤与追求探索在急遽变化交替。
第五层行路艰难的感叹,尤如大声的呼喊,发泄心中的苦闷“我现在怎么办?”“如青天的大道在哪里?”这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肖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第六层云帆沧海的憧憬。
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第一、三、五层或实写或用比兴都是侧重客观现实的一个方面。
第二、四、六层或者直言或用典,都是表现主观思想这一方面的。两条线索交替穿插对比冲突形成全诗的思路。
写现实抒理想,现实制约理想,理想又挣脱现实的束缚,思路一步步地向前推进,矛盾一步步地激化,最后诗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强的信念终于冲破现实社会的艰难险阻占了主导地位。刘熙载《艺概》:“太白诗虽若升天乘云无所不之,然自不离本位,故放言实是法言。”
“放言”和“法言”作为对立统一的的概念,前者是指诗歌外在的豪放,后者是指作品内在的不离本位的严谨,而“本位”则指中心立意。 《行路难》中那种超越时空的想象始终不曾离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这个本位。
而那飘逸豪放的风格也是以缜密的思维为基础的。这就是说诗歌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在绝妙的境界中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全诗满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诗情所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即根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