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新柳

    1. 古诗新柳的意思

    宋 - 杨万里 - 新柳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孝宗乾道六年,上《千虑策》陈述治国大事,召为国子博士,又迁将作少监,又出知漳州、常州,又升为广东提点刑狱。淳熙十四年迁秘书少监,因触怒孝宗,出知筠州。

    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又出为江东转运副使,又因上疏反对朝廷以铁钱行于江南、并拒不奉诏,改知赣州,不赴,辞官还乡。宁宗时屡召其入朝,坚辞不就,家居十五年后卒,有《诚斋集》。

    杨万里“师法自然”,写下了大量描绘自然景物的诗歌。如《小雨》、《小池》、《新柳》等构思新巧,描写细腻传神,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细致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表现力。

    2. 新柳古诗鉴赏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

    新柳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原文: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译文

    百尺长的柳条轻拂过闪耀着银光的水塘,柳色尚且还不是深青的,只是浅浅的黄。

    未必柳条能蘸到水,那是因为水中的柳影将它拉长了。

    鉴赏

    杨万里的《新柳》一描摹细腻,韵味清新,妙手天成,生面别开,颇能代表其“诚斋体”的诗风。

    诗人漫步赏柳,由远而近,视线也由上而下,从岸上柳条,写到水中柳景。作者出人意料地只用了一个非常亲切的“引”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照应了前面的“百尺”一词,又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柳影相连相映优美而有动感的图画,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对新春的喜爱之情。(早春时节是浅黄的柳条,暮春时节柳条是深青的,这里还采用象征的手法)“引”呼应篇首,说明柳条之所以能达“百尺”之长,因水中柳影把“引伸”之故。“引”字描绘出微风吹动,柳枝轻扬,水上水下连成一片的优美画面,把柳影即把新柳,把整个画面都写活了。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活泼、新颖、意趣和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情,正是其冲破江西诗派冷僻生涩的藩篱而表现的特色—“诚斋体”的特色。

    3. 古诗凉州词视频王翰

    凉州词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1、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

    译文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

    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

    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

    赏析

    凉州词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