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宋词元曲在线

    1. 求几首"唐诗 宋词 元曲",在线等.

    唐诗。。。.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宋词。。。.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满庭芳》 秦观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

    元曲。。。.

    [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卢挚

    挂绝壁枯松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周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双调][折桂令]九日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燕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归鸦。

    2. 唐诗,宋词,元曲共十首(有名的)

    唐诗: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词:苏轼 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宋词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生查子 晏几道 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

    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

    诉衷情(眉意)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

    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满庭芳》 秦观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

    曲: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 推荐唐诗,宋词,元曲各一首

    希望对你有用!陇西行 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使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这是王维用乐府旧题写的一首边塞诗。 诗一开头,便写告急途中,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

    一、二句形容“一走马”、“一扬鞭”,“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风驰一般闪过,以夸张的语言渲染了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中间两句点明了骑者的身份和告急的事由。

    一个“围”字显示了情形严重,一个“至”字则交待了军书终于及时送达。最后两句,补充交待了气候对烽火报警的影响。

    按理,应该先见烽火,后到军书,然而现在是先接到军书,却见满天大雪,望断关山,不见烽火。写到这里,全诗嘎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

    尽管形势告急,气氛紧张,诗中表现的情绪却是热烈、镇定和自信。 这首诗取材很有特点。

    它反映的是边塞战争,诗人着眼点不在边关如何被围、军书送达后援军如何出动,而是撷取军史飞马告急的片断去描写。这种写法,节奏短促、一气呵成,在艺术构思上显得不落俗套。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

    属于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作者自有这种情怀,遇事便触发了。

    《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那么便怎样?“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逗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主脑,以下词情都是从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先说竹杖芒鞋与马。

    前者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的。作者在两年后离开黄州量移汝州,途经庐山,有《初入庐山》诗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用到竹杖芒鞋,即他所谓“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南歌子》)者。而马。

    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即俗所谓“行人路上马蹄忙”者。两者都从“行”字引出,因而具有可比性。

    前者胜过后者在何处?其中道理,用一个“轻”点明,耐人咀嚼。竹杖芒鞋诚然是轻的,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带水的,比起骑马的便捷来又差远了。

    那么,这“轻”字必然另有含义,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 何以见得?封建士大夫总有这么一项信条,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苏轼因反对新法,于元丰二年被人从他的诗中寻章摘句,硬说成是“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得免一死,谪任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元丰三年到黄州后,答李之仪书云:“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被人推搡漫骂,不识得他是个官,却以为这是可喜事;《初入庐山》诗的“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则是从另一方面表达同样的意思。这种心理是奇特的,也可见他对于做官表示厌烦与畏惧。

    “官”的对面是“隐”,由此引出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来,是这条思路的自然发展。 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流行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

    (胡云翼《宋词选》)从积极处体会词意,但似乎没有真正触及苏轼思想的实际。这里的“一蓑烟雨”,我以为不是写眼前景,而是说的心中事。

    试想此时“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了,哪还有蓑衣可披?“烟雨”也不是写的沙湖道中雨,乃是江湖上烟波浩渺、风片雨丝的景象。苏轼是想着退隐于江湖!他写这首《定风波》在三月,到九月作《临江仙》词,又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之句,使得负责管束他的黄州知州徐君猷听到后大吃一惊,以为这个罪官逃走了;结合答李之仪书中所述的“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而自觉可喜,他是这一种心事,在黄州的头两三年里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白出来,用语虽或不同,却可以彼此互证,“一蓑烟雨任平生”之为归隐的含义,也是可以了然的。

    下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实。不过说“斜照相迎”,也透露着喜悦的情绪。

    词序说:“已而遂晴,故作此。”七个字闲闲写下,却是点晴之笔。

    没有这个“已而遂晴”,这首词他是不一定要写的。写晴,仍牵带着原先的风雨。

    他对于这一路上的雨而复晴,引出了怎样的感触来呢? 这就是接下去的几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萧瑟,风雨声。”

    “夜雨何时听萧瑟”,是苏轼的名句。天已晴了,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

    4. 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共10首

    诗经:【蒹葭】

    《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今译]

    河畔芦苇碧色苍苍,

    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之人,

    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寻寻觅觅,

    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

    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

    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之人,

    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寻寻觅觅,

    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

    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

    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之人,

    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寻寻觅觅,

    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

    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元曲: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

    天涯。

    现代诗:雪花的快乐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外国诗:聪明的星

    海涅 (德 1797——1856)

    花儿容易碰到人的脚,

    大多数都会被人践踏;

    不管它是羞怯或者是胆大,

    人们走过时总会踩碎它。

    珍珠藏在大海宝箱里,

    可是也会被人们发现,

    给它们钻孔,把它们扣住,

    牢牢地扣在丝绳上面。

    星星很聪明,它们有理由

    远远地避开我们人寰;

    星星挂在天幕上面,

    像世界之灯,永远安全

    宋词、唐诗自己想去

    5. 经典唐诗宋词元曲各10首

    唐诗

    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成就最辉煌的时期,名家名作辈出,灿若星河,在唐代不到三百年的时间中,遗留下来的诗歌就近五万首,著名诗人约有五六十个。而在唐代灿烂群星中,有两颗最明亮的巨星,那就是李白和杜甫。

    宋词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唐朝后期出现,句子有长有短,可配合曲调吟唱,所以许多著名的词牌名就是曲牌名如《满江红》、《念奴娇》、《水调歌头》等等。

    著名的词人有北宋的苏轼,豪放派的开创者,其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女词人李清照(多媒体展示李清照画像、生平和作品,早期作品《如梦令》和晚期作品>)。

    很显然李清照的词风是有很明显的转变,这是因为作者前期生活在北宋,生活安逸,所以词风婉约;而后期北宋灭亡,国破家亡,南宋偏安,生活动荡,所以词风大变,词风豪迈。

    元曲

    元朝时期,戏曲空前发达,其中以杂剧最为突出,涌现了一批杰出剧作家,代表剧作家有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其中以关汉卿最负盛名,而他最负盛名的作品是《窦娥冤》。

    唐诗宋词元曲在线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