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素描第17首诗栾家潄

    1. 泊秦淮 唐诗素描

    淡淡、轻飘的烟雾和那柔美、轻盈的月色笼罩着整个秦淮河水,那些沙粒、水流静静的像刚出生的婴儿,享受着母亲的柔抚般似的,享受着美丽的恩赐的柔光.

    我将船只慢慢的划向岸边,靠近河边的一家酒店.我下了船,独自漫步在这美而详和如仙境般的境界里,静静的漫步……

    “啊…….”一阵响亮而令人沉思的《玉枝后庭花》打断了我的一切美好,我缓缓的抬起头,随着那传声望去,只见一个卖唱的歌女,边唱边跳,似乎没有丝毫的忧伤,悲痛之感,似乎感觉不到亡国之恨,正在那对岸酒楼里欢唱着《玉树后庭花》,我暗暗的叹息,世间的一切怎么会这样。

    2. 唐诗素描 咏柳

    冬 柳

    ●曾 冬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陆龟蒙《冬柳》

    打开窗,空旷的原野卷起了绿色的绒毯,几堆稻秸垛像被岁月丢弃的墓碑,形如魑魅地散落在远处的田头。阳光躺在对岸的山坳里,倦缩着身子,不肯出来。一株柳树站在窗外,瘦成了驼背的老人,孤独的背影里蕴满沧桑。

    几支无精打采的枝条,干枯的双手找不到一片可以遮挡风雪的叶子。在冬天的早晨,临河的柳树,望着自己憔悴的影子,伤心地落下了一滴露水的眼泪,冷噤的感觉针尖般刺过了江面。它躲闪的眼神,是想窥视季节的尽头,那个正从江南赶来的春天吗?

    寒流又一次从北方袭来。大地像一个化了装的戏子,高低不平的脸上,被夜晚的朔风肆无忌惮地抺上了一层薄薄白白的霜粉。一条枯枝承受不了摇来晃去的摧残,终于松开了抓着枝桠的手,唉叹一声,绝望地坠落河边。

    几对相依相偎的寒鸥,在一块沙滩上,被一节突然光临的断枝惊醒。爱情的梦境,来不及回味,就乱成了慌慌张张扬起的羽翅,惊恐不安地飞向了对岸。那里,也会有一个温暖的家么?

    3. 《栾家濑》王维这首唐诗的注音

    《栾家濑》唐代王维

    luán jiā lài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sà sà qiū yǔ zhōng,jiān jiān shí liū xiè。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tiào bō zì xiāng jiàn,bái lù jīng fù xià。

    作品译文

    山谷中的溪水蜿蜒曲折,深浅变化莫测。有时出现深潭,有时出现湍急流水。流水虽然湍急,但游鱼历历可数,鹭鸶常在这里觅食。正当鹭鸶全神贯注地等候食物的时候,急流与坚石相击,溅起的水珠像小石子似的击在鹭鸶身上,吓得它展翅惊飞。当它明白过来这是一场虚惊之后,便又安详地飞了下来,落在原处。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曾说:“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这话用来评价王维的这首《栾家濑》实在是再恰切不过的了—此诗中不仅氤氲着恬静淡雅的画面美、流淌着空灵清幽的旋律美,文字的背后还洋溢着精妙的含蓄美,让人读来,直如欣赏一首精妙的音乐一般。

    全诗没有华丽的字眼,因而诗中始终弥漫着一种淡雅之气。让人感觉作者在这与繁华无关的世界里,诗意地栖居着,淡淡地品味着人生,也正是诗人淡泊到了极致的情感自然流露,

    让人读来也觉得霎时心灵中呈现出虚静澄明之貌,仿佛滤去了烟火之气,进入闲散自如的状态,诚如胡应麟在《诗薮》中所言“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栾家濑》

    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元外》唐诗素描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小诗,赞美京城长安的早春景色。

    蒙蒙细雨洒落在长安的大街上。这轻柔细润、酥油一般的小雨,悄悄地提醒人们:春天来了。当你放眼向郊外远望的时候,山坡上,原野间,到处是一片片和新绿⑴一量你兴冲冲地赶到近前,想好好观赏一番,那绿色却反而消失了,不见了――草儿虽然开始返青了,但毕竟还太小、太嫩呢。诗的前两句写细润如酥的小雨,写似有若无的草色,都是早春时节特有的景象,体现着诗人取材的典型了观察的精微。

    后两句,诗人满怀激情地赞叹说:这正是一年里春光最好的时节,远元胜过那烟柳满城的晚春!是啊,早春,这是春天的开始,回黄转绿,生机勃勃,哪个时节能在人们心中唤起这么多的希望呢?所以,早春是一年最美好的时节,就像清晨是一天最美好的时刻,童年是一生最美好的年华一样。

    早春,万物新生的早春,欣欣向荣的早春啊!

    解说: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原来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象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还能不新吗?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还能不美吗?

    临了,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呢?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象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物以稀为贵”,早春时节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娇贵的。“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这一些些轻淡的绿,是当时大地唯一的装饰;可是到了晚春则“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这时那怕柳条儿绿得再好,人们也无心看,因为已缺乏那一种新鲜感。

    所以,诗人就在第三句转折时提醒说:“最是一年春好处。”是呀,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却又在早春。

    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钱仲联 徐永端 选自《唐诗鉴赏大辞典》)

    5. 栾家濑王维 这首小诗有一个精彩的自己描写 请你做简要的赏析

    《栾家濑》这首小诗写的就是这么一个有趣的情景“跳波自相溅”。

    “飒飒秋雨中”,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其实是紧要之笔。因为有这场秋雨,溪水才流得更急,才能溅起跳珠,惊动白鹭。

    “浅浅石溜泻”,正面描绘栾家濑水流的状态。“浅浅”,同“溅溅”,水流急的样子。

    “泻”字也极传神,湍急的流水从石上一滑而过,一泻而逝。正因为水流很急,自然引出水石相击、“跳波自相溅”的奇景。

    前三句,实际上都是为第四句作铺垫,为烘托“白鹭惊复下”而展开的环境描写。白鹭受惊而飞,飞而复下,这是全诗形象的主体,诗人着意描写的也就是这场虚惊。

    诗人巧妙地以宁中有惊、以惊见宁的艺术手法,通过“白鹭惊复下”的一场虚惊来反衬栾家濑的安宁和静穆。在这里,没有任何潜在的威胁,可以过着无忧无虑的宁静生活。

    这正是此时走出政治漩涡的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