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山村唐诗图

    1. 关于乡村的古诗或图片

    晦日湖塘

    唐.孙逛

    吉日初成晦,方塘遍是春.

    落花迎二月,芳树历三旬.

    公子能留客,巫阳好解神.

    夜还何虑暗?秉烛向城阕.

    贺监湖上

    清.任颐

    万顷平湖一苇航,此归喜似贺知章.

    上恩赐与西湖曲,逐老吾家归照堂.

    狂客归来终好夸,越王城下占烟霞.

    此中信美非吾土,不似西湖是我家.

    湖塘夜归

    宋.陆游

    鱼翁江上佩笭箵,一卷新传范蠡经.

    郁郁林间桑椹紫,芒芒水面稻苗青.

    云边筑舍分南北,陌上逢人半醉醒.

    莫恨西村归路远,行前点点有飞萤.

    道中书所见

    宋.葛绍体

    湖塘隔岸碧相鲜,田舍寒炊晚顿烟.

    塞路官军好身手,路中相唤买鱼船.

    微雨中过湖塘二首

    清 .李慈铭

    西跨湖桥雨到时,四山烟景碧参差。

    白云忽过青林出,一角斜阳贺监祠。

    题跨湖桥下酒家

    宋.陆游

    湖水绿于染,野花红欲燃。

    春当三月半,狂胜十年前,

    小店开新酒,平桥上画船.

    夜闻姑恶 陆游

    湖桥东西斜月明,高城漏鼓传三更。

    钓船夜过掠沙际,蒲苇萧萧姑恶声。

    湖桥南北烟雨昏,两岸人家早闭门。

    不知姑恶何所恨,时时一声能断魂。

    天地大矣池至微,沧波本身无危机。

    秋菰有米亦可饱,哀哀如此将安归。

    微雨中过湖塘二首

    西跨湖桥雨到时,四山烟景碧参差。

    白云忽过表林出,一角斜阳贺监祠。

    春来无处不春风,偏在湖桥柳色中。

    看得浅黄成嫩绿,始知造物有全功。

    小市 南宋 陆游

    春风小市画桥横,桥北桥南次第行。

    绝景惟诗号 敌,闲愁赖酒作长城。

    楼台到处灵与柳,帘幕谁家子晋笙。

    薄幕归来渔火闹,放翁自笑欲忘情。

    泊舟湖桥酒楼下

    缥缈云边罨画楼,空蒙雨外木兰舟。

    谁知老子清狂甚,独占城南十里秋

    2. 山村古诗原文

    《山村咏怀》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山村咏怀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扩展资料:

    作者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北宋易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故里在涿州西北10余里处的邵村,幼随父徙居共城(今河南辉县)。

    30岁后游河南,隐居苏门山,人称百源先生,死后谥康节,又称康节先生。著作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他的先天学学说被后人发展为预测学。

    3. 古诗《山村》的意思

    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白话译文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扩展资料: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 “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名家点评 现代作家金波《金波论儿童诗》:声、义、画得到了很好的融合。 现代语言学家杨春霖《汉语修辞艺术大辞典》:生动而含蓄,自然而贴切。

    现代作家协会会员郭彦全《履痕乡梦共诗情》:顿觉跌君多姿,妙趣横生。

    4. 古诗《山村》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出处: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山村》。

    全诗如下: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这首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 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山村唐诗图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