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咏的fackbook名

    1. 急需fack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相关介绍

    Facebook(脸谱网)创始人,被人们冠以“盖茨第二”的美誉。

    哈佛大学计算机和心理学专业辍学生。Facebook是美国第二大社交网站,微软2.4亿美元赢得Facebook1.6%股份收购权。

    ◆哈佛大学辍学生创业 2004 年2 月,还在哈佛大学主修计算机和心理学的二年级学生扎克伯格突发奇想,要建立一个网站作为哈佛大学学生交流的平台。只用了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扎克伯格就建立起了这个名为Facebook的网站。

    意想不到的是,网站刚一开通就大为轰动,几个星期内,哈佛一半以上的大学部学生都登记加入会员,主动提供他们最私密的个人数据,如姓名、住址、兴趣爱好和照片等。学生们利用这个免费平台掌握朋友的最新动态、和朋友聊天、搜寻新朋友。

    很快,该网站就扩展到美国主要的大学校园,包括加拿大在内的整个北美地区的年轻人都对这个网站饶有兴趣,如今,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大学校园同样风靡。 根据雅虎公司的估计,到2015年FaceBook 在美国的注册用户会达到5250 万,有60%的学生和年轻人都会使用该网站,远远高于2005 年的8% 及去年的18%。

    雅虎预计,到2015 年,Facebook 营收有望达18.6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来自广告,网站的广告收入可能会达到10 亿美元之巨。◆乳臭未干的“盖茨第二” 表面上马克·扎克伯格给人感觉和任何普通的大学生没有什么区别:风格奇特的T 恤、破烂陈旧的牛仔裤、阿迪达斯运动鞋、讲起话来甚至有点腼腆。

    当被人恭维“看上去蛮像一个互联网企业的老板”时,扎克伯格却有点被激怒的感觉,因为潜意识里,他不愿把自己再当成一个局限于象牙塔的大学生。巧合的是,这个年仅22 岁的美国小伙子确实和世界首富、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他们都在19 岁就开始创业,成立自己的公司,同样是出身中产家庭且教育良好,同样是哈佛大学的辍学生,同样年纪轻轻就赢得世人尊敬。 作为牙医和心理医生的儿子,扎克伯格自幼受到良好教育。

    10 岁时他得到了第一台电脑,从此把大把时间都花在了电脑上,成为电脑神童。高中时,他为学校设计了一款MP3播放机。

    之后,包括微软在内的不少IT 企业都向他抛来了橄榄枝,但是扎克伯格拒绝了年薪95 万美元的工作机会,而选择去哈佛大学上学。在哈佛,主修心理学的他仍然痴迷电脑。

    2004年他创办FaceBook,成为互联网英雄的又一个神话。 虽然对外界传闻的雅虎出价16.2亿美元不置可否,但是扎克伯格还是很乐意谈谈比尔·盖茨。

    分析人士称,这和微软此前投资2 亿美元买下Facebook 的广告和赞助商链接的独家经营权紧密相关。 扎克伯格认为, 这笔钱能让Facebook 更集中精力考虑未来的发展思路,例如激励用户参与发展更多的原创运用,而不是致力于兜售广告,把网站搞得像个卖网络广告的集中营。

    这就像苹果的iPod 卖得很好,可是不用为播放内容头痛,与音乐下载有关的软件服务交给iTunes 音乐商店打理一样。 “我们是私营的公司,没有义务对外披露公司股权结构。

    对于前辈比尔·盖茨,我个人相当尊敬,他也是IT 业界的成功典范。如果外界非要给我加上‘盖茨第二’的帽子,这是你们的一厢情愿。

    我为什么要成为比尔·盖茨呢?微软靠的是Windows 和Office 发家,承载我梦想的是互联网,更具体说是Facebook。”扎克伯格的语气中似乎一点都不喜欢“盖茨第二”这个绰号。

    和那些乳臭未干的同龄人不同,22岁的扎克伯格像是一个战略思考者,谈吐之中充满了他对Facebook 的宏远发展规划。他的观点比其他互联网的从业者更有远见,这种自信来源于Facebook牢牢吸引的1千多万用户。

    “我从来不想运营一个公司或者企业,我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用户的体验上,总想怎样能给他们带来革命性的便利。”在马克·扎克伯格的理念中,与其说是对互联网的开发应用,不如说是聚焦于对世界的改变更为贴切。

    面对未知的未来,扎克伯格很有自信:“很多公司经营的网站都声称立足于社交网络,他们的网站大同小异,提供的都是约会地点、媒体信息集粹,或者交流社区类似的信息,但是Facebook 旨在帮助人们理解这个世界。我们肯定不会效仿门户网站,让用户尽可能多地在网站上消耗时间。

    我相信Facebook 未来一定有盈利的。” 想窥视无关的网友,没门! 和同为社交网站的MySpace 不同,扎克伯格坦言,通常一个普通用户只能看到Facebook 群体中不到0.5%的其他用户信息,这是因为Facebook 采取了完善的信息保护机制,不让信息泛滥成灾,保证了用户的隐私权安然无恙。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MySpace 的注册用户只要他们愿意的话,就可以浏览所有其他用户的资料。 扎克伯格说,Facebook 有一套复杂的个人隐私保护法则。

    如果第三方想了解某个用户的信息,该用户很快就能洞察对方的举动,所以用户可以允许属于特定群组的朋友了解他本人,同时能阻止无关紧要的其他用户窥视自己。用户甚至可以决定他提交给Facebook 的信息究竟有多少能被第三方搜索到。

    例如,个人相册是每个用户资料的重要内容。按照扎克伯格的功能定义,用户使用相册时能有选择性地挑选对象,可以让一个相册由他的大学同学看,另一个。

    唐诗咏的fackbook名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