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我与唐诗宋词的演讲稿

    1. 我与古诗词的作文,急

    从记事起,我就对古诗词怀有一种莫名的好感.因为每一首诗词不仅仅能为我们阐明深刻的道理,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我与古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所学的第一首诗,是李白的《静夜思》,短短的二十个字竟将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至今品读,仍回味无穷.这首诗的启蒙或许是我喜爱古诗词的一个原因吧. 自从上了小学,当教师的母亲便频繁地为我买课外读物,其中的《唐诗三百首》我尤其喜欢.那令人悲叹的《啄木曲》、令人唏嘘的《江城子》、令人惆怅的《春雨》……使我愈发喜爱古诗词. 上了初一,虽然学习任务更加繁重,我却总是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品读古诗词.也因此,我对语文更加感兴趣.整个初一,我把《唐诗三百首》翻了个遍. 升到了初二,学习变得更加繁忙.我自恃对古诗词有较深的基础,便骄傲起来了,不去用心学习,导致我的语文成绩一落千丈.但此后的我不仅不去学习古诗词,反倒把它当做我的“敌人”.直到初三,越跌越惨的成绩,使我开始有了悔意,对古诗又重新执着起来.我心想,一定要利用古诗的优势来弥补我的劣势.但事与愿违,初三的古诗更加难理解,也更加难背诵.一次,老师叫我背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我居然没背诵下来,我垂下头,红着脸,看着作者“岑参”两个字,恨不得把它吃了!但我得到更多的是教训,我心想:为什么我背不下那首诗呢?我以前可是能把《唐诗三百首》首首都背下来啊.难道是我初二时耽搁的太多?我不是对古诗恢复信心了吗?我扪心自问了好久,终于明白了,我下得功夫还不够深啊!于是我放学一到家,写完作业就开始背诗,终于在我们学习《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时我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全文,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从此我的信心便更加充足,我暗暗发誓:要进入一个更高的诗词的境界.在品读岑参的诗歌时,我体会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戍边将士不畏严寒保家卫国之情,友人之间离别抑郁之情,离乡军人居安思危之情……其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貌似写春,实则写雪,有很深的含义.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学习古诗能使人聪颖善变.来学习古诗词吧!来传承古诗词吧!让古诗词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久盛不衰。

    2. 唐诗宋词演讲稿

    推敲的故事

    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

    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换成“敲”。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

    适,不如“推”好。不知是“敲”还是“推”好。嘴里就边推敲边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

    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

    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

    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

    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

    头称赞。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了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

    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你还可以再添加几句

    !!!!!!!!!!!!!!!!!!!!!!!

    3. 唐诗宋词鉴赏的演讲稿

    你是要广播吗?前几天我刚广播完!借你啦!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叹、哲理于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蝶恋花

    欧阳修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本词抒写了一片难以指实的、浓重的感伤之情,大有“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那种对于整个人生的迷惘和得不到解脱的苦闷,词中也同时包含着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眷恋,以及他甘心为此憔悴的执着感情。“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两句,表现了主人公如有所待、又若有所失的情状,语淡而意远。

    采桑子

    欧阳修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北宋文学巨匠欧阳修一连写下十三首《采桑子》,以疏淡清新的笔墨,对不同时段的颍西湖给予淋漓尽致的描摹,令千载之后的我们仍在传诵,仍然追摹不已。欧阳修笔下的《采桑子》十三首所描写的颍州西湖,虽没有“天生丽质”的西子湖的名气大,但至今仍能唤起人们对她的追慕、迷恋、向往,并给人以美的享受。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综观全词,作者以通俗自然的语言、铺叙的手法写景抒情,而抒情又比较含蓄曲折,心中极愁,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然而这一愁情作者却始终不说破,只是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全词写来尽管没有一滴泪,然而给人们的感觉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这比直写痛哭和泪水涟涟更为深刻、凄酸,也更能感染人。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是一首感叹春光流逝、佳人难见的小词,词人的失意情怀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于此亦隐隐透出。全词构思新巧,奇情四溢。写景、记事、说理自然,寓庄于谐,语言回环流走,风格清新婉丽。

    4. 关于宋词的演讲稿

    宋词是中华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文学史上一朵艳丽风雅的富贵之花。学习宋词是走进中华文化,培养人的情趣,增强自身文学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可以讲宋词使中国人拥有自我民族的情感和精神。

    当我读宋词的时候,我会有感情的全身心投入的诵读,词是语言的艺术,它讲究音韵的和谐,追求美的旋律,因为美,所以我们学习欣赏。反复的诵读,能够对词由浅入深的进行体味和理解,进而形成语言的感觉,而且许多的东西的理解是跟随一个人的成长的,经历了人生,方能更深的理解,体味其中真谛,形成情感的共鸣。

    宋词中有表现爱国爱家的,如陆游,有表现儿女情长的,如柳永,等等.比如说东坡这位大词人,不说他的诗,那个诗就更没法讲了,就是他有名的几首词,大家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做豪放派,说这个人好像是太豁达,心胸广博天地宽广,没仇没恨,什么事都看得开,那里是怎么回事,他是表达方式,“十年生死两茫茫”,你怎么感受这个,他一生写这个词,这个最悲伤、最沉痛,流露他的真情,他并不好,豪放是一种掩盖不想多说,人生如梦,算了吧,这是假象。真那个样他会做词,他闲着没事逛逛不就完了,欣赏古人的诗词不要看表面,不要看字面的意义,“十年生死两茫茫”,他是挽吊他的结发之妻。苏东坡因和王安石意见不合,那是因为当时王安石要变法,那么这个问题就复杂了。我不急于评论这些,因为咱们今天不涉及那个,但是他们,苏东坡的意思说,你这个变法听起来好,底下一奉行一实行,弊端百出,比没改革以前人民还苦,他是说这个,结果就把宋神宗得罪了,一下子就把他贬到南方去,而且是一步一步地贬,他这个夫人姓王,他做词的时候,已经十年了,他根本没有写篇文章,专门怀念我的结发妻,他不敢这样,可是忽然这一下子,他也不知怎么一个背景机会,忽然写了这么一首词,是他平生全部词集里,最沉痛悲痛的一首,最感动人,可是你看看这个词,平平淡淡、朴朴素素、自然至极,没有任何什么修辞,什么修饰一点也没有,那是真情流露,“十年生死两茫茫”,活的和死的谁都说不清,是怎么回事,“茫茫”没法形容,“不思量自难忘”,我太痛苦,我不想吧,不行,忘不了。诸如此类就写下去,他最后他说,我和我那个妻子,“纵使相逢应不识”,不要说我们已经十年两茫茫了,我们就是在对面相逢,不认得,为什么呢?尘满面,风尘扑扑,他被贬到那里去,尘满面那头发鬓如霜,十年以前不这样。他现在看到的是什么呢,明月夜短松岗,想着明月照着,低下外乡随便找一个地方,埋葬人的地方,有点新载的小松树,就指那个坟地所在,明月夜短松岗,他看到这个景象,哎呀他还豪放,那么你问我这首词的背景是什么,我只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给人一种凄苦,不忍促读;“老夫聊发少年狂”“大江东去”“山间兰牙短浸溪”等等的豪迈,"明月几时有"等的恬静与思念;王安石“登临送目”的流畅;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绿树听鹈鴂”“更能消几番风雨”蕴含的悲愤;还有张孝祥“长淮望断”令人罢席,等等,读来一种生活中没有的体会与感悟。

    5. 作文:我和古诗的故事(一件事,600字左右)

    我与诗的缘分始于一岁多,那个时候我已在懵懂中背诵古诗了.我与诗的早期接触,史料没有记载,只在从母亲口中掏出个大致时间来.最早,我背唐诗仅是为了好玩,并在合辙押韵的四行字里联想出一幕幕情景来:李广将军把石头当作老虎却成全了“没在石棱中”.于是乎,我便也想找块大石头比试比试.读过“千树万树梨花开”后,小小的我便天真地仔细端详冬景,也没见雪与梨花的形态有何相似,只咋一看罢了.感到这位诗人也是不求甚解,不然怎会写出这种比喻来?读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便吵着要去见见这桃花潭,还要核实一下,李白送别汪伦,怎有闲情下千尺水下量潭深?既使这样,在没有氧气罩的年代,李白的肺活量一定惊人吧.也许父母不让,那我也想找找“手可摘星辰”的危楼,如果“天上人”愿意,我还可以摘颗星星下来作为收藏,并去找小伙伴们炫耀炫耀……当我与父亲说这些的时候,他的一阵大笑总会把我从梦境中拉回来.“桃花潭与危楼并非如此之深,之高.这只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听了这些,我大为失望,大文豪李白竟对我们小孩子撒这么大的谎,吹这么大的牛,这不是骗人吗?原来夸张便是胡说八道了.从此,我便对浪漫主义诗人置之不理.与他们重归于好,是多年后的语文课堂了.当我懂得了修辞,了解了诗人的时代,经历与心境,才从心底体会到了陶渊明的朵朵菊花点南山,龚自珍的片片落叶成春泥;晏殊的独自徘徊落寞了清香小径,温庭筠的脉脉斜晖笼罩了悠悠碧水……而今,每当我流连于唐诗宋词的优美意境中,陶醉于诗人眼中的美时,想起儿时天真地我与诗人的误会,也只能莞尔一笑.童年的我与诗的故事仍贮存在心灵深处,寂寞时便拿出来晾一晾,晒一晒,嘴角也会向上扬一扬,发出“呵呵”的声响.。

    6. 中华古诗词伴我行演讲稿

    晚上给你发

    在我们中华名族的五千多年的画卷中,有一笔不可磨灭的绚丽色彩,那就是古诗词。初读“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让我知道了,原来,还有这么一群不为我所知的“种族”,还有这么一种描写事物,抒情达意的方式。

    夜空下,手捧古诗词,轻吟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啊,我看见了,我看见了那大诗人苏东坡高举酒杯,与月交谈,豪迈地高唱,怀念着远在他乡的弟弟。虽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遗憾,却最终寄上了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何等旷达的胸襟,何等热切的情怀!

    在书山中苦苦跋涉的我,正欲退缩,耳畔却传来了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是啊,求知是何等重要,求知路漫漫,不能停滞,更不能逃避,对,我也要“上下求索”!

    中考临近,平日悠闲的我也被这沉重感赋上了一层厚厚的愁思:作业做不完,知识学不完,大考小考总也考不完!唉,“这就是命运”!此时的我,深感李清照那“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可转念一想,人家面对的是国亡,家破,夫死的悲惨,而我只是小小的学习压力,怎能和她相比?况且,不是还有蒋捷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吗?前景如此美好,不要被困难吓倒!

    小考考完了,一股沉重的危机感缓缓地侵蚀着我的斗志,这不堪入目的成绩,如一根尖针直插入我“幼小”的心灵。“胜斗士”怎能经得起这般残酷的挫折?这一跤,让我再也爬不起!这害人的市质检!百无聊赖中,拿起背得滚瓜烂熟的课本,一行小字映入眼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早已烂熟于心的诗句,今日显得如此耀眼与夺目,一点小挫折,小打击,是人生必备的营养品,为的是日后的成功!对,我要扬起风帆,度过那挫折的海洋!

    轻抚着古老的痕迹,我在岁月中成长;低吟着古老的遗痕,我在诗词中成长!

    7. 谁能帮忙写题为“我与唐诗三百首”的作文和演讲稿各一篇

    参考网址:

    熟读唐诗三百首

    很显然我不是此中高手,但出于附庸风雅的心理,我也常常将网友的得意之作找来细读,以便当他、她问起时,我不致无言以对,或答非所问。

    我读古诗,第一会注意它的韵律。好的古诗,必然是平仄掌握得恰到好处的,起承跌宕之处,不可显得太突兀,但亦不可太平淡。新体诗则不同,它已脱离了被朗诵的需要,更着重的是字面上的和谐和美丽。

    第二我会注意它的押韵。唐诗三百首中,你很难找到一首半首不押韵的出来。这也是我特别注意,作者会不会为了强求押韵而选择一些不恰当的字眼的原因。至少我在新歌当中屡屡发现这种毛病。假如为了一个元音结尾,而破坏整句的意境,只能说是得不偿失。当然,在可能找到合适的既能押韵,又能合拍的词的情况下,还是押一点韵的好。这就要求作者有相当高的修养和非常丰富的词汇量。否则其文字上的乏力和技拙将一览无余。

    第三我会注意它的创意。颂梅颂雪颂竹的,都是被古人嚼烂了的话题,甚至有的已经被打上了“观止”的标记。今人再写,只是将古人的牙慧重组,有一种陈年芝麻烂谷子的酸腐味儿。实在叫人不忍卒读。

    古诗如真写到极美之处,是要叫人拍案惊奇的。但我极目所看到的一些网上作品,却无异只是一些剽窃重组之作,或者说更象是将古人的尸骨从坟墓中挖出来着上新衣展览。为了不污染我这双清目,不破坏我这最后的少得可怜的一点点鉴赏力,我决定:少看为妙。

    作文库:

    8. 《我看唐诗宋词》作文800字

    行走在唐诗宋词间

    向往古人,向往古诗词中清静自在的女子。初夏季节,远处总会传来时高时低的鸟鸣声,在这热风冷雨的无赖光阴中乱人心肠。三炷沉香已沓,瑶琴置于案几。女子青丝低挽,斜卧在榻,衣袂半拖。一手扶头,一手随意垂下,细看她“……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书卷半掩着,似睡非睡。堂前一株白蕊海棠,轻风起处,潮湿的香气,微微一荡,扑面而来。女子轻蹙眉头“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眼前的好风贴水,好树缀锦,堂前花香,更勾起女子的情思低吟。

    感伤愁怨历来是中国古诗词的主调,从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到厚地高天、痴男怨女,无不有着美丽彻骨的感伤。“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温庭均的《望江南》,是我比较喜爱的一首小词,那种闺思难了,那种伊人盼归,从一个“望”字,到“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到失望,末了,幽幽的生出的这一句“斜晖脉脉水悠悠”怎能不令人柔肠寸断,百转千回?

    常常的,一杯清茶,手捧书卷,便会不知不觉地浸入古诗词,似于古人同行。你看那秋凉之夜,月圆之时,她“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掩不住心中淡淡的遗憾。然而,一旦“雁字回时”,心中的人来了书信,便觉“月满西楼”月圆人团圆了。当然,纵使短暂的团圆,终究“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闲愁,淡如轻烟;这情思,缠绵俳侧,更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再看她,”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随性随情的快乐,“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无奈轻叹。李清照的词,读罢,总能令人回味无穷,仿佛已经感受到在那样一个红莲、玉簟、兰舟的秋夜,思念之人的无可奈何,情何以堪……

    李清照之词的婉约清丽,更多的表现在前期的哀伤清愁中,常令少女时期的我,无端的感伤惆怅。比如这首有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叠七字,此伤,此悲,无人能及。更有那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每逢秋雨梧桐叶落时,便会想起。虽然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却也总爱念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诗词中对我影响深刻的感伤文人,另还有秦少游和李后主两位。秦观将诗词中的那种无峰无由、无端无绪的感伤具体化也情景化了。《满庭芳》中“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一个“抹微云”,一个“连衰草”,令人拍案叫绝。这句“斜阳外,寒鸦点点,流水绕孤村”有名家评论:“虽不识字,亦知是天生好言语”。而此词的最后一句“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与李后主“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那种互相印证的感伤,让人觉得感伤即是一种倾诉又是一种寄托。李后主丢失了江山,秦少游丢失了爱人,这种人间最根本的丢失使今生今生变成了他们的伤心之地,也就有了这种彻骨绝笔的描绘。而秦观的“两情若是长久,又岂在朝朝暮暮”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是被后人传唱咏颂至今。

    记得那年张家界之行,置身于奇山秀石的仙境之地,人也愈发的豪情浪漫,诗情大发。金鞭溪水温婉如玉,清冽透彻。让我想起张志和《渔歌子》中的一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多想重温夜游山脚的时光“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小”“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开怀的双溪漂流,如在眼前。那时的心情,惟有苏东坡诗词的豪放才能比喻“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如今想来,词中“一蓑烟雨任平生”淡泊从容的生活态度,依旧包含我们所追求的人生哲学。有了“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超越宠辱得失,才能坦然自若,才会感到“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境界。

    此时,窗外的风,吹来一丝的清凉。今夜,星稀月淡,不知觉地在唐诗宋词中倘佯了许久,在古文人的感伤情怀中嘘唏慨叹,竟没觉得时间的流逝。真正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9. 国旗下讲话 我爱唐诗宋词

    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

    我爱唐诗宋词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那个繁盛的唐朝,都充满了对古诗的赞叹。

    古诗词,是炎黄子孙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智慧的凝结。 站在世纪的长河上,你看那牧童的手指,始终不渝地遥指着一个永恒的诗歌盛世——那是歌舞升平的唐朝,是霓裳羽衣的唐朝。唐朝的诗书,精魂万卷,卷卷永恒;唐朝的诗句,字字珠玑,笔笔生花。无论是沙场壮士一去不还的悲壮,还是深闺佳人春花秋月的感慨,唐诗之美,或痛彻心扉,或曾经沧海,或振奋人心,或凄凉沧桑,都是绝伦美奂,久而弥笃。

    品味诗词,我品出了词人的无奈,南唐后主李煜,被终身囚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愁思是何等的纷繁难解,词人的心境可想而知。

    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变得明智,明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从“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品出了诗人的豪气。 读一首唐诗,便如拔出了一支锈迹斑驳的古剑。精光黯黯中,闪烁着一尊尊成败英雄不灭的精魂;读一首唐诗,宛如打开一枚古老的胭脂盒,氤氲香气中,升腾起一个个薄命佳人哀婉的叹息。

    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唐诗三百首》,浅斟低吟,拭泪掩卷。听一听巴山夜雨的倾诉、子夜琵琶的宫商角羽,窗外有风透过湘帘,蓦然间忘了今夕何年„„

    我爱诗词,不但因为它生动传神,清秀隽永,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净化我们的心灵,激发我们健康向上的奋斗热情和坚强意志,同学们,让我们走近诗词,品味诗词真是中国文化中一颗永不退色的美丽瑰宝啊!

    10. 我与古诗词的作文,急

    从记事起,我就对古诗词怀有一种莫名的好感。因为每一首诗词不仅仅能为我们阐明深刻的道理,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我与古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所学的第一首诗,是李白的《静夜思》,短短的二十个字竟将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至今品读,仍回味无穷。这首诗的启蒙或许是我喜爱古诗词的一个原因吧。

    自从上了小学,当教师的母亲便频繁地为我买课外读物,其中的《唐诗三百首》我尤其喜欢。那令人悲叹的《啄木曲》、令人唏嘘的《江城子》、令人惆怅的《春雨》……使我愈发喜爱古诗词。

    上了初一,虽然学习任务更加繁重,我却总是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品读古诗词。也因此,我对语文更加感兴趣。整个初一,我把《唐诗三百首》翻了个遍。

    升到了初二,学习变得更加繁忙。我自恃对古诗词有较深的基础,便骄傲起来了,不去用心学习,导致我的语文成绩一落千丈。但此后的我不仅不去学习古诗词,反倒把它当做我的“敌人”。直到初三,越跌越惨的成绩,使我开始有了悔意,对古诗又重新执着起来。我心想,一定要利用古诗的优势来弥补我的劣势。但事与愿违,初三的古诗更加难理解,也更加难背诵。一次,老师叫我背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我居然没背诵下来,我垂下头,红着脸,看着作者“岑参”两个字,恨不得把它吃了!但我得到更多的是教训,我心想:为什么我背不下那首诗呢?我以前可是能把《唐诗三百首》首首都背下来啊。难道是我初二时耽搁的太多?我不是对古诗恢复信心了吗?我扪心自问了好久,终于明白了,我下得功夫还不够深啊!于是我放学一到家,写完作业就开始背诗,终于在我们学习《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时我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全文,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从此我的信心便更加充足,我暗暗发誓:要进入一个更高的诗词的境界。 在品读岑参的诗歌时,我体会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戍边将士不畏严寒保家卫国之情,友人之间离别抑郁之情,离乡军人居安思危之情……其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貌似写春,实则写雪,有很深的含义。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学习古诗能使人聪颖善变。来学习古诗词吧!来传承古诗词吧!让古诗词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久盛不衰!

    文章来自:<a target='_blank' href=''>;全刊杂志赏析网(qkzz.net)</a>; 原文地址:/article/0eed0e89-dda1-45ea-8f23-53d162e17746.htm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