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沈德潜唐诗别裁

    1. 起雷霆于指顾之间什么意思

    这句话是沈德潜用来评论李白的《蜀道难》,原句为:“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好多时候我们看到这样的评论可以心领神会却不能述之于言,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感。其实,像这种评论性文字我们结合评论家所评论的对象来看,就简单的多了。

    像这里,是评论李白以及李白其诗。谈到李白无疑是傲岸不拘的,放恣不羁的。

    李白的诗更是具有浪漫主义特色。此处,结合诗歌《蜀道难》,沈德潜这段话既形象而又概括,涵盖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是指李白诗歌创作章法灵活、诗歌意象宏伟而言。

    先说章法。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

    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这样的章法可称灵活巧妙,也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它,跟回旋曲的主部之后还有一个副部颇有几分相似。具体地说,诗的开头是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

    副句“噫吁嘻!危乎高哉”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地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正是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等张本。诗的中间则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

    副句“使人听此凋朱颜”颇有“谈虎色变”之叹,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前一层说蜀道凄凉万状,后一层说蜀道极其险恶——这些都是旅游者心理上难以承受的。结尾也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

    副句“侧身西望长咨嗟”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说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又跟开篇 “噫吁嘻!危乎高哉”一句相照应,更显得意味深长,以此结束全诗,可以使读者兴无穷之叹,将“蜀道之难”的全部内容概括无余。 主旨句的重复出现及其副句的变化,不仅在诗的结构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全诗的基调的形成影响也很大,但这一点要放到后面去讲。

    再说意象。 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诗人的想象中,他仿佛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

    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6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和人工的伟大!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这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见:当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攀登青泥岭的情形。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

    ——这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

    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砍崖转石万壑雷。”

    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砍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潜云“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岂虚语哉! 我自己是一名语文老师,自己的理解,希望可以帮到您。

    2. 起雷霆于指顾之间什么意思

    这句话是沈德潜用来评论李白的《蜀道难》,原句为:“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好多时候我们看到这样的评论可以心领神会却不能述之于言,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感。

    其实,像这种评论性文字我们结合评论家所评论的对象来看,就简单的多了。

    像这里,是评论李白以及李白其诗。

    谈到李白无疑是傲岸不拘的,放恣不羁的。

    李白的诗更是具有浪漫主义特色。

    此处,结合诗歌《蜀道难》,

    沈德潜这段话既形象而又概括,涵盖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是指李白诗歌创作章法灵活、诗歌意象宏伟而言。

    先说章法。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这样的章法可称灵活巧妙,也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它,跟回旋曲的主部之后还有一个副部颇有几分相似。具体地说,诗的开头是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噫吁嘻!危乎高哉”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地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正是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等张本。诗的中间则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使人听此凋朱颜”颇有“谈虎色变”之叹,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前一层说蜀道凄凉万状,后一层说蜀道极其险恶——这些都是旅游者心理上难以承受的。结尾也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侧身西望长咨嗟”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说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又跟开篇 “噫吁嘻!危乎高哉”一句相照应,更显得意味深长,以此结束全诗,可以使读者兴无穷之叹,将“蜀道之难”的全部内容概括无余。

    主旨句的重复出现及其副句的变化,不仅在诗的结构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全诗的基调的形成影响也很大,但这一点要放到后面去讲。

    再说意象。

    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诗人的想象中,他仿佛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6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和人工的伟大!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见:当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攀登青泥岭的情形。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这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砍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砍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潜云“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岂虚语哉!

    我自己是一名语文老师,自己的理解,希望可以帮到您。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