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夕阳楼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题1:这句运用反衬(或衬托、对比)的手法(1分),以花明柳暗的春色反衬自己的一腔哀愁,表达了一种愁苦之情。

    (2分)小题2:①以“孤鸿”的形单影只表达出自己的孤独寂寞;(2分)②以“孤鸿”的不知身世喻自己前程未卜。(2分) 小题1: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整体感悟诗歌的意境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如“花明柳暗”“愁”等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花明柳暗”表现的是一幅生机盎然的春色的景象,而一个“绕”字,巧妙的把春色与愁绪联系在了一起,由此可以联想到,诗人在此描写“花明柳暗”的春色是为了从侧面烘托诗人的凄苦的愁绪,所以,这里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

    小题2:试题分析:在古代诗词中,“鸿雁”具有漂泊在外思乡却又无法归去的凄凉之意,而诗人在“欲问孤鸿向何处?”一句中,以“孤鸿” 的形单影只,生动形象的把诗人的孤寂之情表现出来;“不知身世自悠悠”,以“不知身世”的“孤鸿”来比喻自己漂泊天涯前途未卜的凄凉。答题时,重点抓住“孤鸿”的意象来分析诗人的内心情感。

    2.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1)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答题先指出运用的技巧,然后结合相关诗句分析手法的运用,最后分析表达的情感.(2)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的注释“写作本诗时,作者为广西桂林观察使郑亚的幕僚”,说明诗人是漂泊在外;以及诗歌中景和情的关系.答案:(1)运用了寓情于物的手法.作者将主观情感移置于客观物象,在秋蝉身上赋予人的情感;在作者听来,秋蝉的鸣叫声好像在安慰,挽留客居之人,表达对来客的依依不舍.(2)表达了客居异乡的寂寞孤独和思念故乡的感情.“无秋色”“有暮晖”隐含着一丝客居异乡的愁绪,“空余”“独归”等表现了难以排解的孤独寂寞之感.尾联“西北望”“鹧鸪飞”则抒发了深切的思乡之情.参考译文: 南方泥土中的温暖使大地之上看不到丝毫北方秋日里肃杀萧瑟的景象,在这个晴朗的黄昏,冉冉西下的斜阳正将残留的余晖洒落在江上,在这幽寂的日暮时分我只听到秋蝉微弱而清脆的鸣叫声,犹如向我这个异乡人吟唱着生命即将离去的挽歌,倾诉者对大地的依恋,同时又似乎在向我寻求着最后的怜惜与呵护,走进小小的村落狗儿相互护卫者主人的家园,不让陌生人靠近,这时一位僧侣走在江边平整的沙地上独自归向自己的寺院,我抬头向着西北望去,我多么想见到我来时的地方--长安,可是又一次见到只是遮眼的树丛中飞起来的鹧鸪.赏析: 在南方广西桂林温暖的地气使人看不到北方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色,可是这里看不到正是为了想能够看到.“地暖无秋色”,字面是在写眼前的实景无秋色,真正写出却是作者心中想要看到的北方秋天的景色.正如佛家所言:说无便是有.也就是在这第一句文字背后是李商隐对故都长安深切的思念. 长安有作者的妻儿,对他们的思念是一层;长安也是李商隐欲展尽自己胸襟抱负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地方,可是如今困居南蛮桂林只是一位为人捉刀的幕僚,自身高远追求的落空,而年命不待,人在老去,此时已将近不惑之年的李商隐又不知何时才能回到长安.这是李商隐羁留桂管对长安怀想中更深一层伤痛. 尽管“地暖无秋色”,带给李商隐是思念的忧伤与失落的苦涩,但伫立在江边,江上的景色还是美的,黄昏中温婉而柔和的晚霞像散布在空中鲜红的绮罗,洒落在江面的余晖闪烁着点点的金光.如此夕阳中美景,如此无限好的夕阳,所衬出正是李商隐快近不惑之年的自己,我美好才华落空在这偏远的旅居之地,我的年命也在白白的一年年悄然流逝,我的生命究竟会归向何方?所谓“只是近黄昏”那正是对命运哀叹中的不甘,我的生命难道就要这样无声息的消失在黑暗中吗? 寂寥的黄昏,与我相伴只有秋蝉在它生命里最后的吟唱,细小清脆的声音似乎在渴望着我的眷顾. 李商隐虽进士出生但一直职低位卑,多次向已居要职的少年时好友令狐陶程情,希望被提携任用为国家出力,可是出于党派之争的偏见,才不如义山的嫉妒与天性的狭隘,李商隐一直没有收到积极回应,致使李商隐为谋生只能游走在他人幕府. 这秋蝉的声音,犹如李商隐为自己“欲回天地入扁舟”的抱负向人请命,可是有谁在意,有谁听到?秋蝉的声音有我在聆听,可我的声音呢?人微言轻有谁听?这真是李商隐一生的悲哀.正如他在《夕阳楼》中写道:“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当我走进小小的村落,犬吠之声阻挡了我的脚步,狗吠我这个陌生人正是因为我只是一个异乡客,只是这块陌生土地上孤独的旅人.由此“村小犬相护”,即呈上也开启下文. 江边平坦沙地之上正走着一个孤独的僧人,可是一个“归”字,写出这位僧人有他的归向,有他的安身之所,虽然此时他只是独自一人. 独自归去的僧人让李商隐想到自己的向往和归宿,于是他抬头望向西北,都城长安所在方向.一个“成”字,正写出李商隐对归去的焦急与迫切.“犬相护”,“僧独归”,都是从现实场景牵引出李商隐想回去却回不去长安的焦虑.第一句中“无秋色”是从反面来写自己对长安的思念.而夕阳的美,蝉鸣的微与自己对之的怜惜,这是对自己才华的尊重与无奈.身在桂管虽为郑亚器重,但卑微的身份依然难以改变自身处境,可是对守在长安妻儿绵长的思念,对自己政治理想在长安可能实现的期待,李商隐是多么想回到长安.而当现实无法让他实现这一愿望,他只有远望,望向那归去的路,正所谓“远望可以当归”!尽管他迫切希望自己能够朝着西北望向远方,可是现实真是捉弄李商隐,不仅他无法回去连仅仅是一个“望”这样最低微的要求也不让他实现.他所见到只是从树丛中飞起来的鹧鸪.一个“又”字说明李商隐已不是一次这样凝望过.“又”有反复多次的意思.同时代的温庭筠在一首《菩萨蛮》中写道:“驿桥春雨时,杨柳又如丝.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当年送你远行的驿桥上又飘起春雨,柳条又变得如丝般柔软娇嫩.我在画楼之上等待着你归来,如今却音信全无,江南绿水边弥漫着凄凄芳草,如我绵绵不尽的思念与离愁.我对着鸾镜装扮着自己,将花枝插入发髻,这份自我修饰的美好,所象征正是我对你始终如一的坚贞与等待,可有谁知道呢?“杨柳又如丝”之“又”写出是这位妇人一年又一年等待着所。

    3. 夕阳楼 李商隐 翻译加鉴赏

    人的一生总是非常多的波折,花明柳暗之事让人兴起无限愁绪 就像尽力登上很高的城楼才发现更高的楼还在前方, 仰望天空,万里寂寥,只有一只孤雁在夕阳余光的映照下孑然飞去。

    但到了这个时候,忽然才顿悟自己的身世原来也和这秋日的孤雁一样孑然无助。 课文理解 一、《夕阳楼》第一句中“绕天愁”一词写体现了作者愁绪的什么特点? 答:诗人胸际的愁云放而大之,弥漫充塞到了天地间,使如许春色也蒙上了一层愁云万里凝的黯淡色彩。

    愁绪反反复复,纠缠不休,无法排解。 或答:悠长与纷乱。

    二、宋代诗人谢枋得评价诗的第三、四句时说:“若只道身世悠悠,与孤鸿相似,意思便浅。‘欲问’、‘不知’四字,无限精神。”

    请问你如何理解第三、四句所表达的意思? 答:蕴含着更深沉的悲哀,更深刻的悲剧。让全诗达到凄惋入神的境界,体现出无限的诗意。

    或答:这两句真切地表达了一种典型的人生体验:一个同情别人不幸遭遇的人,往往没有意识到他自己也是需要别人同情的不幸者;而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竟发现连同情自己的人也不再有了。 注解 此诗大约作于大和九年(835)秋。

    据自注可知,萧正在遂州。夕阳楼是萧在郑州做刺史时所建。

    商隐昔曾投靠萧澣,有知遇之谊,故称"所知"。商隐此时当在荥阳,闻知交远谪,而独上夕阳楼,抚今追昔,乃有孤鸿零落,前程未卜之叹。

    故虽有花明柳暗之景,却无秋高气爽之情,唯觉愁情绕天。诗以孤鸿喻人,然所喻何人?前人解说不同。

    或云自喻,或云喻萧。胡世焱曰:"身世方自悠悠,而问孤鸿所向,不几于悲乎?'自'字宜玩味,我自如此,何问鸿为?感慨深矣。

    "纪昀曰:"借孤鸿对写,映出自己,吞吐有致,但不免有做作态,觉不十分深厚耳。"刘、余《集解》云:"三四巧于言情,不直言己之身世如悠悠孤鸿,而谓方将同情孤鸿之远去,忽悟己之身世亦复如彼。

    是怜人者正须被怜,而竟不自知其可怜,亦无人复怜之也。运思固极婉曲,言情亦极凄惋,然浑朴之气亦因之而斫削。

    纪评虽稍苛,然眼力自非张氏之一味吹捧者可比。" 夕阳楼是当时郑州一处风光动人的景观,被称作郑州八景之一,其遗址在郑州市区老城西南的城墙角上,登上此楼,居高望远,可以欣赏到清新美丽的自然风景,也可以一览郑州城区的生活画卷,令人思绪悠悠。

    李商隐曾经登临夕阳楼,并慨然题诗,以抒发自己的情怀,留下了一段佳话。李商隐是唐朝后期著名的诗人,他原籍河南沁阳,后来随父亲迁居到郑州地区的荥阳,他在《祭仲姊文》中说:“檀山荥水,实为我家”。

    李商隐的文学造诣非常高妙,他的诗有着独特的味道,他善于运用典故,却不流于堆砌,构思新奇,色彩浓丽,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李商隐的爱情诗在浩瀚的唐诗中以缠绵悱恻的风格而为人历代传诵。

    李商隐登临郑州夕阳楼题诗的时候,他尚未知名。当时,他在郑州刺史萧浣的手下做幕僚,因为才华过人,深得萧浣的赏识,因此,他常常陪同萧浣游览郑州一带的风景名胜。

    李商隐虽然身为幕僚,地位低下,但他心怀大志,忧国忧民。唐朝大和七年,年方20岁的李商隐满怀心事,那天,他喝过几杯酒之后,就独自穿过郑州的大街小巷,十分郁闷地登上了夕阳楼,远眺自然风景,近观郑州城内来往奔忙的人流,想着自己宏图未展,而年华悄然流逝,李商隐不禁感慨万千,他挥笔写下了此诗。

    这首诗以眼前看到的景物入手,以艺术的手法来诠释心中的愁绪和感慨,读起来沉郁真挚,依稀在人们面前展开了一幅花明柳暗、高楼独立、孤鸿飞翔的画面。李商隐用他生动的笔墨,既写出了夕阳楼的真实风景,也尽情倾诉了他的心事和渴望。

    这首诗后来成了吟咏郑州夕阳楼的名篇,一代代流传了下来。在夕阳楼题诗之后,到了唐朝开成二年,李商隐进京考中了进士,并逐渐以诗名闻于天下,于是,当时就有文人雅士刻此诗而立于郑州的夕阳楼前。

    千余年来,夕阳楼历尽沧桑,几经倾颓,几经修复,楼以此诗而闻名,诗以此楼而传诵,成为一道动人的艺术风景,不仅留在了郑州的历史上,也留在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历史中。 诗中三 、四两句专就望中所见孤鸿南征的情景抒慨。

    仰望天空,万里寥廓,但见孤鸿一点,在夕阳余光的映照下孑然逝去。这一情景,连同诗人此刻登临的夕阳楼,都很自然地使他联想起被贬离去、形单影只的萧澣,从内心深处涌出对萧澣不幸遭际的同情和前途命运的关切,故有“欲问”之句。

    但方当此时,忽又顿悟自己的身世原来也和这秋空孤鸿一样孑然无助、渺然无适,真所谓“不知身世自悠悠”了。这两句诗的好处,主要在于它真切地表达了一种特殊人生体验:一个同情别人不幸遭遇的人,往往未有意识到他自己原来正是亟须人们同情的不幸者;而当他一旦忽然意识到这一点时,竟发现连给予自己同情的人都不再有了 。

    “孤鸿”尚且有关心它的人,自己则连孤鸿也不如。这里蕴含着更深沉的悲哀,更深刻的悲剧。

    冯浩说三四两句“凄惋入神 ”,也许正应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而“欲问”、“不知”这一转跌,则正是构成“凄惋入神”的艺术风韵的重要因素。

    谢枋得说 :“若只道身世悠悠,与孤鸿相似,意思便浅。欲问、不知四。

    4. 李商隐的《夕阳楼》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

    花明柳暗,春光自好,然在失意人眼中,却是愁情绕天。

    黄昏登夕阳楼,遥望远天,宇下苍茫,自有身世悠悠之感。而天际征鸿一点,更触动满腹愁思,因己而及于萧澣之被贬郑州,不亦似此孤鸿。

    三、四句暗用卢思道《孤鸿赋》,借恨失其所,以比己之失意,萧之斥外。“欲问”切萧,”不知“切己。

    无论萧澣还是义山,同是失意,此为心有所系,情有同构,故发深切共鸣。 萧澣大和七年(833)三月贬郑州刺史,是年春间,义山举进士,返荥阳家中。

    荥阳为郑州郊旬,因得以拜谒萧澣。萧为仕途坎坷,李为举场失意,”同是天涯沦落人“故当义山谒萧时,宾主极为融洽,此小序所以称萧为“所知”。

    此诗约作于本年春。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