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王安石唐诗风味

    1. 王安石诗歌有何特色

    王安石的诗歌,不仅数量多,有1500余首,而且很 有特色,自成一家。

    退居江宁以前所写的诗歌,多数属于 政治诗。他把自己长期观察、分析社会现实的感受和渴 望济世匡俗的抱负写进诗里,主要有《感事》、《河北 民》、《收盐》、《酬王詹叔奉使江东访茶利害见寄》、《发廪》、《兼并》、《省兵》、《读诏书》、《次韵 和甫咏雪》等。

    这些作品,密切联系现实人生,内容比较 充实;而在艺术上,一般存在着议论过多、形象不够丰 满、语言较为生硬等缺点。如《兼并》诗,洪迈即认为 “其语绝不工”(《容斋诗话》卷三)。

    执政以后,推行 新法,当遭到反变法派的攻击时,他写了《众人》、《赐 也》、《王章》、《即事六首》之二、《孤桐》等诗进 行回击,表现出对于推行新法毫不动摇的意志。 王安石是一位爱国诗人,抒发爱国感情的诗篇在他 的政治诗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入塞》、《送赵学士陕 西提刑》、《西帅》、《阴山画虎图》、《次韵元厚之 平戎庆捷》等,是这类诗中的代表作。以咏史和怀古为 题材的诗篇中也颇有传诵之作。

    如《商鞅》、《宰□》、《韩信》、《范增二首》、《贾生》等都有感而发,寓意 深刻,李东阳以为“极有笔力当别用一具眼观之”(《怀 麓堂诗话》)。 历来脍炙人口的《明妃曲》两首,。

    2. 王安石的诗有什么特点

    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罢相(1076年左右)划界而分为前、后期,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王荆公少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后为群牧羊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人诗集,博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叶梦得《石林诗话》)。前期的诗歌,长于说理,倾向性十分鲜明,涉及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注意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替他们发出了不平之声。《感事》、《兼并》、《省兵》等,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描写和提示了宋代国势的积弱或内政的腐败,指出了大地主、大商人兼并土地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危害,提出“精兵择将”的建议;《收盐》、《河北民》等,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备受统治者迫、害压榨的悲惨遭遇;《试院中》、《评定试卷》等,则直接抨击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要求起用具有经世济国的人才;《元日》、《歌元丰》等,热情地讴歌了变法带来的新气象和人民的欢乐;《商鞅》、《贾生》等,通过对历史人物功过得失的价,抒发了自己的新的见解和进步意义。安石后期的隐居生活,带来了他的诗歌创作上的化。他流连、陶醉于山水田园中,题材内容比较狭窄,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抒发一种闲恬的情趣。但艺术表现上却臻于圆熟,“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每讽味之,便沉沆瀣生牙颊间。”(《后山诗话》载黄鲁直语)和《泊船瓜洲》、《江上》《梅花》、《书湖阴先生壁》等诗,观察细致,精工巧丽,意境幽远清新,表现了对大自然美的歌颂和热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从诗体说来,安石的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象《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贴切,但有时不免失于过多的雕刻。五绝和七绝尤负盛誉,“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寒厅诗话》),“荆公绝句妙天下”(《艇斋诗话》)。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严羽《沧浪诗话》)。

    3. 关于王安石的古诗,

    五绝·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七绝·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七绝·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七绝·愍儒坑 智力区区不为身,欲将何物助强秦。 只应埋没千秋后,更足诗人发冢人。

    五律·孤桐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五古·兼并 三代子百姓,公私无异财。 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

    赋予皆自我,兼并乃奸回。 奸回法有诛,势亦无自来。

    后世始倒持,黔首遂难裁。 秦王不知此,更筑怀清台。

    礼义日已偷,圣经久堙埃。 法尚有存者,欲言时所 。

    俗吏不知方,掊克乃为材。 俗儒不知变,兼并可无摧。

    利孔至百出,小人私阖开。 有司与之争,民愈可怜哉。

    七绝·商鞅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七绝·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七绝·春夜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七绝·北山 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七律·葛溪驿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七律·雨过偶书 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 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

    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 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七绝·书湖阳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出塞 涿州沙上饮盘桓, 看舞《春风小契丹》。 塞雨巧催燕泪落, 蒙蒙吹湿汉衣冠! 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桂枝香 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 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 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绪。

    千古凭高对此, 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 时时犹唱, 后庭遗曲。 郊行 柔桑采尽绿阴稀, 芦箔蚕成密茧肥。

    聊向村家问风俗: 如何勤苦尚凶饥? 明妃曲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明妃曲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棋 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

    战罢两奁分白黑,一枰何处有亏成。 千秋岁引 别馆寒砧, 孤城画角, 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 南来雁向沙头落。 楚台风, 庾楼月, 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 无奈被它情耽阁! 可惜风流总闲却! 当初谩留华表语, 而今误我秦楼约。 梦阑时, 酒醒后, 思量著。

    词·清平乐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入塞 荒云凉雨水悠悠, 鞍马东西鼓次休。 尚有燕人数行泪, 回身却望塞南流! 题西太一宫壁 柳叶鸣蜩绿暗, 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 白头想见江南。 渔家傲 平岸小桥千嶂抱, 揉兰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 尘不到, 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 攲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

    贪梦好, 茫然忘了邯郸道。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钟山即事 涧水无声绕竹流, 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 一鸟不鸣山更幽。

    4. 王安石的古诗急用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

    1.飞来峰——就是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2.千寻塔——形容塔很高。古代一寻等于八尺。

    3.缘——因为。

    这首绝句,是王安石早看在浙江做地方官时的作品。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耸云天的气势吧!

    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王安石唐诗风味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