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南浦别白居易唐诗鉴赏

    1. 南浦别 白居易写作背景

    背景没有查到~先附上鉴赏~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楚辞。九歌。河泊》:“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故“南浦”象“长亭”一样,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一见“南浦”,令人顿生离忧。而送别的时间,又正当“西风袅袅”的秋天。秋风萧瑟,木叶飘零,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倍增离愁?

    这里“凄凄”、“袅袅”两个叠字,用得传神。前者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而且“凄”、“袅”声调低促,一经重迭,读来格外令人回肠咽气,与离人的心曲合拍。

    后二句写得更是情意切切,缠绵悱侧。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最后分手,是送别的高潮。诗人捕捉住这关键时刻一个最突出的镜头:分手后,离人虽已登舟而去,但他频频回过头来,默默而“看”。“看”,本是很平常的动作,但此时此地,这一“看”却显得多么不寻常: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从这个“看”字,我们仿佛看到那离人踽踽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间闪动的泪花。他的每“一看”,自然引起送行人“肠一断”,涌起阵阵酸楚。诗人连用两个“一”,把去留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诗人劝慰离人:“好去莫回头。”——你安心去吧,不要再回头了。此句粗看似乎平淡,细细咀嚼,却意味深长。诗人并不是真要离人赶快离去,他只是想借此控制一下双方不能自抑的情感,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首小诗短短二十个字,诗人精心刻画了送别过程中最传情的细节,其中的描写又似乎“人人心中所有”,如离人惜别的眼神,送别者亲切而又悲凉的话语,一般人都会有亲身体验,因而能牵动读者的心弦,产生强烈的共鸣和丰富的联想,给人以深刻难忘的印象。

    【原载】《唐诗鉴赏大辞典》

    2. 白居易的南浦别翻译

    应该就是这个了哦。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

    “南浦”,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

    《楚辞。九歌。

    河泊》:“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故“南浦”象“长亭”一样,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

    一见“南浦”,令人顿生离忧。而送别的时间,又正当“西风袅袅”的秋天。

    秋风萧瑟,木叶飘零,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倍增离愁? 这里“凄凄”、“袅袅”两个叠字,用得传神。前者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

    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而且“凄”、“袅”声调低促,一经重迭,读来格外令人回肠咽气,与离人的心曲合拍。

    后二句写得更是情意切切,缠绵悱侧。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最后分手,是送别的高潮。诗人捕捉住这关键时刻一个最突出的镜头:分手后,离人虽已登舟而去,但他频频回过头来,默默而“看”。

    “看”,本是很平常的动作,但此时此地,这一“看”却显得多么不寻常: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从这个“看”字,我们仿佛看到那离人踽踽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间闪动的泪花。他的每“一看”,自然引起送行人“肠一断”,涌起阵阵酸楚。

    诗人连用两个“一”,把去留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诗人劝慰离人:“好去莫回头。”

    ——你安心去吧,不要再回头了。此句粗看似乎平淡,细细咀嚼,却意味深长。

    诗人并不是真要离人赶快离去,他只是想借此控制一下双方不能自抑的情感,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首小诗短短二十个字,诗人精心刻画了送别过程中最传情的细节,其中的描写又似乎“人人心中所有”,如离人惜别的眼神,送别者亲切而又悲凉的话语,一般人都会有亲身体验,因而能牵动读者的心弦,产生强烈的共鸣和丰富的联想,给人以深刻难忘的印象。

    【原载】《唐诗鉴赏大辞典》。

    3. 白居易南浦别诗中表达送别的典型意象是什么

    “告别地点”作意象—南浦,则在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成为常见的意象。

    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常见词,通常有以下三个意义:第一个是南侧的水浦或具体地名。

    第二个是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其意蕴比较复杂,可以归纳为三方面的情感倾向:送别之地,饱含离愁别情;自然美景,寓隐逸情怀;喻指时光荏苒,物华不再。第三个是词牌名。

    在送别诗中,“南浦”一般指水边送别的场所,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一词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白居易《南浦别》就是一典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这首小诗通俗易懂,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深情。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写出了送别的地点和时间。“南浦”,指水边送别之地。

    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南浦”,是送别之处的代名词,于是一见“南浦”,令人顿生离忧。“凄凄”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袅袅”后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

    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这两句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你安心去吧,不要再回头了。此句写得更是情意切切,缠绵悱恻。

    “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一看”自然引起送行人“肠一断”,连用两个“一”,把去留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好去莫回头”诗人劝慰离人:你安心去吧,不要再回头了。

    此句粗看似乎平淡,细细咀嚼,却意味深长。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通俗易懂,描写的场景一般人都有亲身体会,因而能牵动读者的心弦,产生强烈的共鸣,令人难忘。

    4. 观刈麦 古诗赏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题解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诗题原注云:“时为盩厔县尉。”盩厔,今陕西周至。这是三十六岁的诗人于元和二年(807)任盩厔县尉时所写,是诗人早期一首著名的讽喻诗。

    句解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农户人家一年四季很少有闲暇的时候,特别是到了五月收麦子的季节,人们更是加倍地繁忙。夜里,一阵南风吹起,满地的小麦覆盖着田垄,到处一片金黄。诗一开头,即交代背景。“少”、“倍”二字,是诗眼所在,前者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劳,后者反映出麦收季节的格外忙碌。“垅”,田埂。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姑娘媳妇们肩挑着食盒,孩童们手提着壶浆,互相招呼着送饭到田里去,因为那些青年壮汉正在南冈收割小麦。前两句是互文,“荷箪食”、“携壶浆” 的主语是“妇姑”和“童稚”。“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壶浆”,用壶盛的汤水。“饷田”,给在田里劳作的人送饮食。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他们低头割麦,脚底下蒸腾着湿热的土气,脊背上照射着灼人的太阳。本来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但仍顾不上炎热,只想珍惜这初夏较长的天光,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一幅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是一种反常心理。正因如此,才会使读者去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常。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还有一个贫穷的妇女,抱着小孩站在他们身旁。她的右手拿着一些撒落下来的麦穗,左胳臂挎着一只破旧的竹筐。篇章至此,视角突然转向拾麦者,描绘出令人心酸的场景。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听她望着大家说出的那番话,人人都不禁为之万分悲伤。为了给官家纳税,她早已把自家的田产卖光,如今拣拾这些麦穗,只不过是为了填一填饥饿的肚肠。割麦者和拾麦者,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今日的拾麦者,正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我又有什么功劳和德望?既不务农,也不采桑,可一年的俸禄竟有三百石,到年末,仓库里还存有余粮。默念着这些,私下里越发感到羞愧,乃至终日都不能把它遗忘。

    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评解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多能曲尽人情物态,将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蕴含着感情。在这首诗里,诗人的心灵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震动了。他不仅生动真切地描绘出割麦者与拾麦者辛勤劳碌、悲惨痛苦的生活情景,而且在字里行间浸透着对他们的深切同情。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反躬自思,联想到自己。在那个时代,诗人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确实难得。这样的对比,新颖精警,发人深省,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南浦别白居易唐诗鉴赏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