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宋词中楼的意象

    1. 诗词中的楼是怎样一个意象

    “楼”在古代诗词中是个重要的意象,作为一种表达情感的工具,蕴含的内容其实相当丰富。

    常见意象:1、凤楼(凤台、秦楼、凤凰楼、凤凰台) 这个典故出自《列仙传·萧史》:“箫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

    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

    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

    故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箫史妙吹,凤雀舞庭。

    嬴氏好合,乃习凤声。遂攀凤翼,参翥高冥。

    女祠寄想,遗音载清。” 后人多以此典故来写爱情,比如:“欢意似云真薄幸,客鞭摇柳正多才,凤楼人待锦书来。”

    “尘昏青镜,休照孤鸾舞。烟锁凤楼空,问吹箫人今何处。

    小窗惊梦,携手似平生,阳台路。行云去。

    目断山无数。”2、石崇楼(绿珠楼、金谷楼) 这个典故出自《晋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三》:“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

    孙秀使人求之。崇时在金谷别馆,方登凉台,临清流,妇人侍侧。

    使者以告。崇尽出其婢妾数十人以示之,皆蕴兰麝,被罗縠,曰:"在所择。

    "使者曰:"君侯服御丽则丽矣,然本受命指索绿珠,不识孰是?"崇勃然曰:"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使者曰:"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崇曰:"不然。"使者出而又反,崇竟不许。

    秀怒,乃劝伦诛崇、建。崇、建亦潜知其计,乃与黄门郎潘岳阴劝淮南王允、齐王冏以图伦、秀。

    秀觉之,遂矫诏收崇及潘岳、欧阳建等。崇正宴于楼上,介士到门。

    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前。

    "因自投于楼下而死。” 后人多以此典故来写对爱情忠贞或者红颜多薄命,比如:“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试问花留春几日,略无人管雨和风。

    瞥向绿珠楼下见,坠残红。”3、青楼 此典故出处有两个说法,《南史·齐本纪下》:“武帝兴光楼上施青漆,世人谓之"青楼",帝曰:"武帝不巧,何不纯用琉璃。

    "”指宫中之楼。《晋书·卷八十九·列传第五十九》:“麹允,金城人也。

    与游氏世为豪族,西州为之语曰:"麹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

    "”指豪门大户。不管是宫中之楼还是豪门大户,“青楼”最早显然不是指“烟花之地”。

    在唐之前,青楼是作为一种意象用来表达相思或者幽怨的情绪,比如:“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到了唐尤其是宋开始,“青楼”成了“烟花之地”的代称。比如:“摇曳帆在空,清流顺归风。

    诗因鼓吹发,酒为剑歌雄。对舞青楼妓,双鬟白玉童。

    行云且莫去,留醉楚王宫。” “回首长安佳丽地。

    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为向青楼寻旧事。

    花枝缺处余名字。”4、登楼 出自汉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

    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

    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

    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

    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

    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步栖迟以徒倚兮,白日忽其将匿。

    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

    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恻。

    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因其文情思悠远沉郁,后人多用此典故表达忧思或者怀故之情,比如:“天畔登楼眼,随春入故园。战场今始定,移柳更能存。

    ” “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

    5、危楼 “危楼”并不是指濒临倒塌的“危房”,而是用来形容高,用于映衬诗人登高而内心“惶惶”,比如:“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

    6、飞楼 古代楼房斗拱如鸟翼,观之如有欲飞之态,诗人多用“飞楼”来写内心之岌岌,比如:“城尖径仄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

    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古代诗词中“楼”的意象有时并不直接以“楼”来表示,有时会用“凭栏”“倚栏”“阑干”“雕栏”等来指代,比如:“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血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

    2. 宋词中有楼这个意象一般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哪

    楼 是一个意象 但要看具体的诗句 总的来说那是一个诗境 诗歌是讲究整体上的感知的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其实 诗歌里面表达的很清楚了 是一种萧瑟的离愁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如 自古多情伤别离独倚望江楼 这个 就不一样的 但是 一个独 和之前的一样 也是一个 孤单 和寂寞 无法排遣的痛苦小楼昨夜又东风 这里 是一个回忆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但是 这里 是一种对过去生活 场景的回忆 表面是一样的 都是一种凄凄冷冷的情愫在其中孤单 独 参杂了伤感 和忧伤。

    3. 宋词中有楼这个意象一般表达了作者什么情

    古诗词中“楼”不仅是骚 人们登高抄望远的一中凭靠,更是一中特殊感情的寄托.一、思念之楼 由南唐的末代皇帝,变为北宋王朝的阶下囚.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怎能不让词人伤感、惆怅,怎能不让词人思念过去的幸福时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此时的小楼只能勾起人无限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思念而产袭生的孤寂、凄凉、愁苦之情.二、闲适之楼 “小楼”除了用于表达悲情之外,还可以用来表达闲适之情.如陆游写的《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的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我们可以想像:绵绵的春雨带着春的问候,和着柔柔的夜风款款而来,此夜小楼不眠,诗人无眠.静下心zhidao来抛开一切烦恼、利禄、功名,细细谛听春雨的呢喃,小楼的私语。

    4. 唐宋词中关于高楼的意象 800字 急用

    提交者: 张旭炎 (提交时间: 2011-12-3 21:31:41) 答题内容: 宋词中“高楼”意象的文学意味 “意象是人脑对事物的空间形象所作的描绘。

    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文论家认为,意象是抽象和不可捉摸的,然而不少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意象却是形象具体的。现代心理学认为,意象是人对过去感觉和知觉方面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再现,正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意象是‘想象力重新建造出来的感性形象’。”

    ① 在中国古代诗词作品中,许多词家爱用意象来表情达意,诗人词家审美意识通过意象外化。从他们所爱使用的意象中,我们可看出作品的内容、作者的审美情趣、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等等。

    比如,晏殊作品中的小园香径,秦观词杜鹃声里的斜阳暮,都能显示作品主题、作者情感乃至其人品。虽说意象的捕捉并不都很容易,但是在阅读作品时,用心去体会作品内容,揣摩作者心思,就能很快捕捉到作品中的意象了。

    在我们的诗歌鉴赏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把握高楼的意象,利于准确、有效把握作者的感情、了解作品的主旨。 “高楼”应说是我接触的宋代词人作品中印象深刻的一个意象,在晏殊、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的词作均有所出现,虽然频率不如“夕阳”、“明月”、“杨柳”等高,但它以独特的个性魅力吸引了我。

    生活的实际表明,凡是登高望远,尤其是倚楼凭栏,最容易引发离愁别思,易勾起情绪,也最能表达作者的心理情绪。登上高楼,或者临水、或者是悬高,可心旷神怡,但更多的是容易引人生发惆怅和烦恼之感。

    所以我觉得词人们是爱登高楼,但又怕登高楼。欧阳修在词中就警告:“楼高莫近危楼倚!”(《踏莎行》),苏轼也深有体会地感叹道:“悔上层楼。

    谩惹起新愁压旧愁。”(《沁园春》),还有,吴文英“莫登临,几树残烟,西北高楼。”

    (《高阳台》),张炎“空怀威,有斜阳出,却怕登楼。”(《甘州》)都明确表明了词人对登高楼的态度。

    由此也进一步表明“高楼”这一意象耐人寻味而又别具魅力的文学意味。下面,我们就试以两、三个词人的具体作品作例,结合作者生平及思想分析“高楼”这一意象所具有的文学意味是如何令今人与作者产生思想上、感情上的共鸣的。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首词是深秋时节伤离怀远之作,生动表现了主人孤守朱户的孤独凄清之感,体现了词人和婉细腻的情思。词的上片即景言怀,下片即由心理刻画转为行为描写,通过“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表现主人公强烈的难以克制的思念之情。

    大部分学者认为,晏殊作为一个太平宰相,生活非常优越,其作品大多是流连光景和表现自己阑珊意绪之作。但是从这首词,我们可以看出,晏殊虽然生活安定丰裕,生活态度闲雅容雍,但是在独自登上高楼后,仍不免追思过去,思念故人,感发愁怀,皆因高楼独立,突显当时孤身一人的境况,而顿生愁思。

    晏殊一生三次贬官罢职,第三次罢官直至逝世,但是他坚强朴直,如下片中“望尽天涯路”的广远境界一样,具有旷达胸怀,使得这首带有感伤的词中又隐隐透出几许哲理。 如果说晏殊的“高楼”只是透出淡淡的感伤,那么范仲淹的独倚高楼却带来浓浓的秋之寂寥。

    我们来看范仲淹的《苏幕遮》: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香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作为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范仲淹忠直敢言,胸怀豪迈,因而所作词作大多意境开阔,风格爽朗,体现词人广阔胸怀。但就是在这样的开阔之境中,却有作者独倚高楼的黯然身影。

    从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念伤感离、羁旅相思之情。在万物寂寥的秋夜里,在冰冷如水的月光下,独自一人,独倚高楼,楼是孤立于此,人也孤伶伶的,两者颇有同“病”相怜之感。

    而满腹的乡思离愁无人能诉,只能借酒浇愁,却岂料是“借酒浇愁愁更愁”。在这里,“高楼”是游子旅居之地,却也是承载羁旅之人思乡情绪之所。

    在这两首词中,“高楼”的孤带来了登楼之人离情别绪,而在苏轼的《水调歌头》里,这天上的“高楼”又给作者带来了什么样的情思呢?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的以诗为词大大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境,更表现了他豪迈奔放的个人性格及超逸的人生态度。

    如此一人,却仍还是有《沁园春》中“悔上层楼”的感叹,即使是登上天上的高楼——琼楼玉宇,却还是“高处不胜寒”。“所谓‘归去’,即旧月宫,也就是离开尘世利害纷争、抛却虚名微利之意。

    “惟恐”一句,是担心其过于寒寂,决心难下。”这几句解释说明无论多么超凡脱俗,也得面对这个任何宦游者都无法回避的实际问题——如何对待为官与归隐,也说明“琼楼玉宇”所象征的寒寂却正是诗人难下决定的因素之一。

    高楼楼高,自然寒寂,因而也怕登楼。 看来,“高楼”确是宋词中令人难以释怀的意象。

    对古人来说,登上高楼时所勾起的千般情怀、万般思绪让人“却怕登楼”。而对于今。

    5. 宋词中有楼这个意象一般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哪

    楼 是一个意象 但要看具体的诗句 总的来说

    那是一个诗境 诗歌是讲究整体上的感知的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其实 诗歌里面表达的很清楚了 是一种萧瑟的离愁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如 自古多情伤别离

    独倚望江楼 这个 就不一样的 但是 一个独 和之前的一样 也是一个 孤单 和寂寞 无法排遣的痛苦

    小楼昨夜又东风 这里 是一个回忆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但是 这里 是一种对过去生活 场景的回忆 表面是一样的 都是一种凄凄冷冷的情愫在其中

    孤单 独 参杂了伤感 和忧伤

    6. 对唐诗宋词中几种常见意象的探析

    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中,诗人们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情感,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诗人们赋予了比较固定的内涵,负载着特定的情感,作为经常要赏鉴古代诗词的高中学生,我们不可不知。

    1. 菊花——坚贞高洁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为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人格的写照。

    2. 梅花——傲霜斗雪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3. 松——刚直坚毅

    松树也是傲霜斗雪的典范,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毅刚直,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4. 莲——表达爱情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5. 梧桐——凄凉悲伤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6. 杜鹃鸟——凄楚哀伤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楚、哀伤的象征了。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7. 鹧鸪鸟——离愁别绪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8. 鸿雁——思乡怀亲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唐诗宋词中楼的意象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