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唐诗从军行

    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这位将军身经百战,铁甲已破,层层被围,陷于困境;但他率部冲向敌营,射杀敌将,并杀出重围。

    尽管只有千骑归来,却体现了英雄的豪气。 诗所要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从诗中看,所写的战争是一场败仗。

    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在败中见出了豪气 。“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力重千钧,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

    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却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联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

    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拼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在这样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难以做到的。

    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从军行陈羽海边风吹冻泥裂,梧

    【小题1】突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映衬从军将士的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

    (4分)【小题2】“直上”两字是动态描写,显示了将士们高昂的士气和一往无前的精神。(4分)【小题1】试题分析:环境描写一般起着烘托人物心情、为下文做铺垫等作用,故答题时,可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其作用。

    “冻泥裂”“枝梢折”描写出了环境的恶劣,由标题“从军行”可知,此处环境描写应是为了突出从军将士的思想情感及品格的。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试题分析:此类是属于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直上”两字在句中的意思;②看“直上”两字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直上”两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

    然后在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小题1:赞同。万里野云、广袤大漠等,廓大苍茫,略显壮感。(1分)(壮)但在雄浑苍茫的背景中更多的是昏暗的风沙、幽怨的琵琶、纷纷的雨雪等大漠凄凉之景,突出了行人(征战将士)从军环境之苦(1分);“玉门犹被遮”,表现行人将士命运之悲;(1分) 末两句,行人白骨换来的只是葡萄入汉,借古讽今,表达作者对当代帝王好大喜功、穷兵黔武,视人民性命如草芥的悲愤与讽刺。(1分)(悲)(壮,1分。景之凄凉(或环境之苦),1分)。将士命运之悲,1分。作者对帝王视民命如草芥的悲愤与讽刺,1分。每个要点,考生答案只要意思相近,均可给分)

    小题1:①作者未直接叙写出征将士的悲怨,而是借写连土生土长的胡雁胡儿处荒凉大漠都哀啼落泪,来从侧面衬托出征将士心中的悲苦更是浓重。(2分)(作下列解答也可酌情可分:写出战争不仅给汉人,同时也给西北各族人民带来痛苦。雁之哀鸣,更衬托出人的悲苦。1分)

    ②两个“胡”字,有意重复,突出连胡地土生土长者,都哀啼落泪(1分)

    ③夜夜、双双,运用叠词,加强语意,突出胡雁胡儿之悲。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音节美。(1分)(胡雁胡儿之悲衬托将士之悲,1分。两个“胡”重复使用的作用分析,1分。两个叠词的作用分析,1分)

    小题1:赞同。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幽怨,景象肃 穆凄凉。接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 冷酷寒景象。最后写如此恶劣环境,本应班师回朝,然而皇上不准。而千军万马拼死作战的结果,却只换得葡萄种子归国。(这些都是悲)

    万里野云、广袤大漠等,廓大苍茫。(这是壮)

    小题2:胡雁胡儿都是土生土长的,尚且哀啼落泪,更不必说远戍到此的“行人”了。两个“胡”字,有意重复,“夜夜”、“双双”又有意用叠字,有着烘云托月的艺术力量。

    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从军行br

    【答案】【小题1】表现了边地的严寒和戎边生活的艰辛,在诗中起反衬(或烘托)作用。

    【小题2】“上”字,明写红旗“飘上”,实写将士“登上”,展示了戎边将士高昂的士气,如火的豪情。【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

    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虽考一个“上”字,但实则涉及全诗的整体意境和主题,理解不了全诗,“上”字的意蕴是答不出来的。 所以鉴赏古诗要有整体意识。

    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写得十分壮美。三、四两句意在写人,却不正面写出,更不和盘托出,而只是拈出与人相关的二物——“横笛”、“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

    “红旗直上天山雪”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1)赞同。万里野云、广袤大漠等,廓大苍茫,略显壮感。(壮)但在雄浑苍茫的背景中更多的是昏暗的风沙、幽怨的琵琶、纷纷的雨雪等大漠凄凉之景,突出了行人(征战将士)从军环境之苦;“玉门犹被遮”,表现行人将士命运之悲;末两句,行人白骨换来的只是葡萄入汉,借古讽今,表达作者对当代帝王好大喜功、穷兵黔武,视人民性命如草芥的悲愤与讽刺。(悲)将士命运之悲,作者对帝王视民命如草芥的悲愤与讽刺。每个要点,考生答案只要意思相近,均可给分。

    (2)①作者未直接叙写出征将士的悲怨,而是借写连土生土长的胡雁胡儿处荒凉大漠都哀啼落泪,来从侧面衬托出征将士心中的悲苦更是浓重。(作下列解答也可酌情可分:写出战争不仅给汉人,同时也给西北各族人民带来痛苦。雁之哀鸣,更衬托出人的悲苦。)

    ②两个“胡”字,有意重复,突出连胡地土生土长者,都哀啼落泪。

    ③夜夜、双双,运用叠词,加强语意,突出胡雁胡儿之悲。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音节美。(胡雁胡儿之悲衬托将士之悲。两个“胡”重复使用的作用分析。两个叠词的作用分析) (意对即可)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