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诗人杨炯的诗特点
1. 诗人杨炯的简介是怎样的
杨炯(650—?),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初唐四杰之一。
杨炯自 幼聪敏,博学善文。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即中童子科,时人以为神童。
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武则天垂拱元年(685 年),杨炯堂弟参与徐敬业起兵,累及杨炯,被贬官为梓州司法参军。
天授元 年(690年),与宋之问同在习艺馆任教。如意元年(692年),宫中出盂兰 盆分送佛寺,武则天御临洛南门与百官一同观赏,杨炯献《盂兰盆赋》,文词 雅丽,不久,杨炯就迁任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
杨炯死于盈川任上,死后 归葬洛阳。与四杰中的其他三位相比较,杨炯的一生可谓平稳。
杨炯反对宫体诗,主张“骨气”、“刚健”的诗风。他的诗在内容和艺术风 格上力求突破齐梁“宫体”诗风,在唐诗 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杨炯擅长 五律,语言精丽严整,风格警劲弘放。他 的诗篇不多,据《盈川集》载,杨炯流传 下来有赋八篇、诗歌三十四首、碑铭等文 四十三篇,《全唐诗》存诗一卷。
数量虽 然不多,但是题材非常广泛,既有抒发送 别之意的《送临津房少府》,歌咏征人远 戍、向往边关之情的《从军行》、《战 城南》,又不乏写景记行的《广溪峡》、《巫峡》、《西陵峡》,酬答唱和的《和石侍御山庄》、《和郑雠校内省眺瞩 思乡怀友》等。 在他的作品中,渴望建功立业的激扬情怀与名髙位卑的不平之 气交织其间。
杨炯虽然没有亲临关外,他的边塞之作并非亲身感受,但他的边塞诗昂 扬慷慨,意气轩昂,在当时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从军行》、《出塞》、《战 城南》、《紫骝马》等几首边塞诗,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 风格豪放。
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尚未完全脱离绮艳之风,没有特色。张说对 他的评价是,“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
在《王勃集序》中,杨炯对王勃改革淫靡文风的创作实践给予了很高的 评价。对时人所称“王、杨、卢、胳”,杨炯自谓“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2. 初唐诗歌特点
这是唐诗繁荣的准备时期,重要诗人有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沈佺期、宋之问等。唐代建国初的诗歌仍沿着南朝诗歌的惯性发展,柔靡纤弱,毫无生气。“四杰”的出现开始转变了这种风气。他们才气横溢,不满现状,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情和壮烈的怀抱,拓宽了诗歌题材。如杨炯的《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种激扬豪迈的格调,为唐初诗坛吹进一股新风。诗中表现了青年人不甘寂寞,想投笔从戎,到边疆建功立业的热望。宁可做个低级军官(百夫长),也不想作书生老死窗下。继“四杰”而起的是陈子昂,他从理论上对南朝以来衰弱的诗风提出批评,认为这类诗专门玩弄华丽的辞藻,内容空虚,抛弃了《诗经》重视思想性的传统。对此他耿耿于心,提倡学习“汉魏风骨”,恢复建安时代的诗风。他的38首《感遇》诗实践了自己的主张,影响很大。他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苍凉辽阔,哀而不伤,被认为是怀古诗的绝唱。韩愈曾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评价了他在唐诗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沈佺期、宋之问的贡献主要在诗歌格律方面。他们总结了“永明体”以来诗人们探索诗歌格律的成果,以自己的诗作,促进“近体诗”最后定型。
3. 唐朝诗人杨炯生平介绍
杨炯(公元650年-692年),华阴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
初唐四杰之一。 唐高宗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
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武后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
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死于任所。
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杨炯恃才傲物,他听说自己为四杰之一后说:“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杨炯擅长写边塞诗,气势轩昂,风格豪放。明胡应麟《诗薮·内编》谓“盈川近体,虽神俊输王,而整肃浑雄。
究其体裁,实为正始。”张说曰:“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也。”
4. 初唐四杰诗歌的创作特点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诗人,他们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他们以才子齐名出现于文坛,提倡刚健骨气,被称为“初唐四杰”。他们共同反对上官体的纤微雕刻、绮错婉媚,提倡刚健骨气,成为初唐诗歌准备时期的一股新生力量。而四个人的创作个性又有所不同,其中,卢照邻、骆宾王长于歌行,王勃、杨炯长于律涛。“四杰”作诗,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在诗中开始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和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在古体和歌行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初唐四杰”对唐诗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一、题材、内容的大。他们把描写场景和题材由宫廷转为走向市井,如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从台阁移到了江山和寒漠,如杨炯《从军行》。并且诗中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格调气势,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特别是卢、骆的七言歌行,气势宏大,视野开阔,写得跌宕流畅,神采飞扬,较早地开启了新的诗风。有的诗篇有一种昂扬的抱负和气概,这主要反映在他们羁旅送别之作和边塞诗中,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二、对诗的格律形式作了有益探索。首先,五言八句的律诗开始初步定型,尤其是王勃、杨炯的五律,追求对偶的整齐和声律的协调,感情相对稳定,具有一种自负的雄杰之气和慷慨情怀。杨炯的五言律已完全符合近体的粘式律,对五言律的定型起了重要作用。其次,古体和歌行体特别是卢照邻和骆宾王的七言歌行已趋向完备化,气势宏大,视野开阔,有刚健之气。如卢照邻的《行路难》、骆宾王的《帝京篇》。
当然,“四杰”诗风亦属“当时体”,并没有完全摆脱当时流行的宫廷诗风的影响,但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是从他们开始形成的
5. 杨炯以什么诗而闻名
杨炯(650—?),弘衣华阴(今属陕西)人,初唐诗人,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杨炯于显庆四年(659年)举神童, 上元三年(676年)应试及第,补校书郎,后累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 年),杨炯迁盈川令,凭借严酷吏治著称,后卒于官,世称“杨盈川”。
杨炯以边塞征战诗闻名,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诗作,表现了保家卫国、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 放。其他唱和、记游类的诗篇则没有什么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
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五十篇,张说认为“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 《旧唐书》本传中也盛赞杨炯的《盂兰盆赋》 “词甚雅丽”,《四库全书总目》则认为“炯之丽制,不止此篇”,并说“其 词章瑰丽,由于贯穿典籍,不止涉猎浮华”。
杨炯所作的《王勃集序》,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靡文风的创作实践评价很高,反映了 “四杰”有意识地改革当时 诗坛文风的要求。 对海内所称“王、杨、卢、骆”,杨炯则自谓“愧在卢前, 耻居王后”。
杨炯诗今存三十三首,五律居多,故明代胡应麟谓“盈川近体,虽神俊输王,而整肃浑雄。究其体裁,实为正始”(《诗薮•内编》卷四)。
《旧唐书》本传记载杨炯著有文集三十卷,《郡斋读书志》著录《盈川集》二十卷,皆不传。 明万历中童佩搜辑汇编有《盈川集》十卷,附录一卷。
崇祯间张燮重辑为十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