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的分期和主要流派

    1. 唐诗分期 唐诗派别

    初唐时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盛唐时期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广阔,流派众多,出现“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他们的诗雄视千古,为一代之冠,在他们的笔下,无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古风歌行皆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杜甫的《三吏》、《三别》等等;另有王维、孟浩然代表的田园派和高适、岑参代表的边塞诗派。中唐时期 在中唐时期,诗人各有成就。但成绩最卓著的要数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并亲自参加领导“新乐府运动”,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此外,刘禹锡,李贺之诗也颇有成就。晚唐时期 晚唐诗人较著名的有:温庭筠、李商隐、杜牧、韦庄等。编辑本段唐诗派别

    山水田园诗派 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卢纶、李益 特点: 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风格多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形式多五言、五绝、五律、五古。 代表作:王维:《山居秋瞑》、《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孟浩然:《过故人庄》边塞诗派 代表人物 高适、岑参、卢纶、李益。 特点: 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征戍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往与情怀。 代表作:高适:《别董大》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浪漫诗派 代表人物李白。 特点: 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 代表作:李白:《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现实诗派 代表人物 杜甫。 特点: 诗歌艺术风格沉郁顿挫,多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 代表作:《三吏》、《三别》、《兵车行》。

    2. 唐诗分期 唐诗派别

    初唐时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

    盛唐时期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广阔,流派众多,出现“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他们的诗雄视千古,为一代之冠,在他们的笔下,无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古风歌行皆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杜甫的《三吏》、《三别》等等;另有王维、孟浩然代表的田园派和高适、岑参代表的边塞诗派。

    中唐时期 在中唐时期,诗人各有成就。但成绩最卓著的要数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并亲自参加领导“新乐府运动”,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此外,刘禹锡,李贺之诗也颇有成就。

    晚唐时期 晚唐诗人较著名的有:温庭筠、李商隐、杜牧、韦庄等。

    编辑本段唐诗派别

    山水田园诗派 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卢纶、李益

    特点:

    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风格多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形式多五言、五绝、五律、五古。 代表作:王维:《山居秋瞑》、《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孟浩然:《过故人庄》

    边塞诗派 代表人物 高适、岑参、卢纶、李益。

    特点:

    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征戍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往与情怀。

    代表作:高适:《别董大》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浪漫诗派 代表人物李白。

    特点:

    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

    代表作:李白:《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

    现实诗派 代表人物 杜甫。

    特点:

    诗歌艺术风格沉郁顿挫,多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

    代表作:《三吏》、《三别》、《兵车行》。

    3. A.<<春花江月夜>>一诗的作者

    号称“孤篇压全唐”的名诗。

    春 江 花 月 夜

    年代:唐代

    作者:张若虚

    体裁:乐府

    《春江花月夜》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后人评价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足见其非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和悠悠不尽之深远影响。该诗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和"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等皆是描摹细腻、情景交融的极佳之句。

    《全唐诗》中存诗仅两首的张若虚,在唐代灿如繁星的诗人群里实在毫不起眼,然而真正爱国学、爱唐诗宋词的人,想必都知道张若虚及其著名诗篇《春江花月夜》

    据说《春江花月夜》这个题目,始创于那个“全无心肝”的陈后主陈叔宝。然而陈叔宝究竟在这个美丽的题目下写了些什么,却因诗已失传,无从知晓。荒淫无道的隋炀帝杨广倒留下了现存最早的两首《春江花月夜》,不过只五言四句,短浅空洞。陈叔宝还写过一首《玉树后庭花》,常被后人在文论中与《春江花月夜》并提,诗也还留存于世,虽是七言,却仅六句,况且肉麻得紧,与隋炀帝如出一辙,都是臭名昭著的宫体诗。

    宫体诗以宫廷为中心,以艳情为内容,描红点翠,堆香砌玉,浮华荒谬,空虚无聊;从梁陈到隋唐,百余年间,主宰文坛,造成诗国的黑暗,遗下无数罪孽。南朝士族生活优裕,偷安成习,以能作五言诗作为表示自己是士流的手段,如果不会作诗就会被人鄙视、不能参加社会活动,诗歌完全成了荒淫腐朽生活的点缀,建安气质、魏晋风骨早已荡然无存。唐前期的诗歌创作沿袭了南朝文风,诗人们“竞一韵之奇,争一家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就是大唐开国创业英主李世民也不能免俗,表现不出象宋太祖赵匡胤《日出》诗那种“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的气魄。李世民对诗人张昌龄的文澡很赏识,但张昌龄等应进士科不第,李世民问原因,考官说他们文风浮靡,不是好材料,李世民也就默认了。

    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同时入霸诗坛,称为初唐四杰。四杰在古诗向律诗的过渡中起到了开拓作用。文武双全的裴行俭对四人却十分轻视,说士人要有远大前程,首先靠器识,其次才是文艺。王勃虽有文才,浮澡浅露,不象享受爵禄的材料。杨炯大概可以做个知县,其余人能得好死就算不错了。这些评说足见新诗的发展道路艰难。对打破宫体诗的束缚、铺平新诗发展之路,初唐四杰是有贡献的,杜甫评四杰诗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个评价既是对当时诗坛基本态度的客观反映,也是对四杰诗的确评。

    在六朝浮华文风笼罩下,宋之问、阎朝隐等宫廷幸臣成了诗坛上一伙把头式人物。卢照邻和骆宾王始终在齐梁余风里打转,王勃和杨炯又一个早死、一个远宦,因此初唐四杰的成就并不大。成就最高的王勃也不过给我们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类的好诗句,而几乎没有令人振奋的好的诗篇,更不要说为盛唐诗人提供典范。把大唐引进诗歌朝代的,也许正是张若虚与他的《春江花月夜》。

    闻一多先生曾给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渎亵。”又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从这边回头一望,连刘希夷都是过程了,不用说卢照邻和他的配角骆宾王,更是过程的过程。”说张若虚与他的《春江花月夜》“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张若虚的功绩是无可估计的。”

    4. 唐诗流派的基本概述

    关于唐诗的分期,以“四唐”的分法影响最大。所谓“四唐”,指的是将唐诗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在盛唐和中唐之间插入一个转折时期,称为“五唐”。正是在其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唐诗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初唐时期历时近一百年,宫廷诗几乎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这段时期的宫廷诗具体又可分为三个流派:一个是太宗时期的宫廷诗,一个是高宗时期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派,第三个是武则天统治时期以沈佺期和宋之问为代表的诗派。应该说,初唐宫廷诗因其附庸风雅而总体价值并不是很高,但自“文章四友”(指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和崔融)和“沈宋”之后,宫廷诗开始逐渐突破原有局限,有所发展。而同时期的“初唐四杰”则唱出了初唐诗歌的新声,他们的崛起,还有陈子昂对六朝以来萎靡诗风的批判及其诗歌革新理论,为初唐诗歌带来了一片全新的气象。可以说,陈子昂并不归属于其中的任何一个流派,但称他为盛唐诗歌的开拓者绝不过分。

    进入盛唐时期,诗坛涌现一大批优秀诗人,可谓名家辈出。其中第一个重要诗派首推“吴中四士”,他们是贺知章、张若虚、张旭和包融。但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个诗派就属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从张九龄到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逐步走向成熟,并形成其清高超脱的诗风。而同期的边塞诗则显得豪情万丈,其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与初唐相类似,将盛唐诗歌推向巅峰的诗人也不归属于其中的任一流派,他们就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耀眼的“双子星座”——李白和杜甫,这两位伟大诗人的艺术成就非任何一个诗派所能及。

    如果说盛唐与中唐之间可划分出一个转折时期,那么这一时期的诗派,无论是从艺术成就还是从其对后世的影响来看,确实都不能与盛唐时期相提并论。这时的诗派比较有名的是“大历十才子”,他们包括李端、卢纶、吉中孚、韩*、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夏侯审,同时期还有不太为后人熟知的《箧中集》诗人群和江南诗人群等。(也有人把这一时期直接归入中唐,即“四唐”的说法。)

    在经历一个小低谷之后,中唐诗歌再现了盛唐的繁荣景象。这个时期出现了两大主要派别,一个是以韩愈、孟郊为核心的韩孟诗派,另一个是以元稹、白居易为核心的元白诗派。其中韩孟诗派诗风深险怪僻,其代表人物还包括李贺和贾岛。而与之对应的元白诗派则以通俗著称,其诗浅显易懂,语言直接反映现实与情感,一时影响极大。另外,这个时期不入流派的优秀诗人有柳宗元和刘禹锡,他们个性鲜明,各自独树一帜。

    随唐政局的动荡,唐诗的创作也转入晚唐时期,在历经盛、中唐的辉煌之后,唐诗也终于走到其生命的尽头。这个时期虽也有一些诗歌小团体,但总体而言已缺乏大的流派。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人成为唐诗历史上最后一批杰出的诗人。

    5. 唐诗分期是怎样划分的

    唐代 (618─907)的诗主要可为四期: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1、初唐 (618─712):约一百年。初唐时期主要的诗人有初唐四杰 (王 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沈佺期、宋之问、陈子昂。

    2、盛唐 (712─675):约五十年。盛唐时期是唐诗的黄金时代。

    当时出现了两位光耀千古的伟大诗人李白和杜甫。除李、杜外,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也是杰的诗人。

    3、中唐 (766─835):约七十年。中唐的诗歌,是盛唐的延续。

    主要的诗人有韦应物、柳宗元、韩愈、孟郊、元稹、白居易。4、晚唐 (836─906):晚唐时期是唐诗由盛转衰的年代,多数的诗人以模仿前人为本事,气度不足,艺术成就不高。

    主要诗人有杜牧、李商隐、温庭筠。

    6. 唐代诗歌是怎样分期的,有多少种分法

    唐代诗歌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①初唐诗坛的佼佼者是陈子昂。唐朝建立之初,占据诗坛的依然是南朝那种轻浮绮靡的宫体诗,直至唐高宗年间,生活遭遇、思想感情与宫廷诗人不同的陈子昂,力排梁陈“逶颓靡”的诗风,以复古为号召,主张作诗要有“风骨”,他创作的《登幽州台歌》对唐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②盛唐时期是一个诗星璀璨的时代,唐诗的发展达到了繁荣的顶峰,诗坛上名家辈出,流派众多,诗体大备。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描写了悠闲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虽然有时流露出佛老消极思想和政治上失意的情绪,但在艺术上却很有成就。他们的诗使晋宋以来形成的田园、山水诗更加丰富,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此时可以让学生回忆初中已学过的王维诗的特点。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等人的诗既描绘了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也反映了边塞军人无畏的气概、乐观的精神、思乡的情怀和将士苦乐的差异等,为唐诗增添了新鲜壮丽的色彩。盛唐时期成就最高的当属李白、杜甫。李白蔑视权贵,愤世嫉俗,向往光明,追求自由;他的诗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想像丰富,手法夸张,意境深远,具有突出的浪漫主义风格,有“诗仙”之称,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都是千古绝唱。教师还可向学生朗诵李白的《赠孟浩然》,体会李白诗的风格。杜甫是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时代,一生贫困失意,颠沛流离,因而他的诗揭露了统治阶级政治昏庸、生活腐朽,反映了下层人民在战乱前后的悲惨境遇,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国事的关怀。他的诗风深沉浓郁,跌宕有致;语言上的功力非常深厚,“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种“毫发无遗憾”的严肃创作精神,使他成为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代表,突出的作品有《三吏》《三别》等。

    ③安史之乱后,唐朝元气大伤,原来潜伏着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化,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完全取代了那种昂扬乐观的情调,在中唐时期成为主流。中唐诗人白居易等继承杜甫的传统,进一步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掀起新乐府运动,倡导诗歌沿着“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现实主义方向发展,在艺术上追求浅显平易的诗风。白居易的讽喻诗《新乐府》50首等就是这类诗的代表。

    ④进入晚唐时期,封建统治岌岌可危,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国势的衰微,诗歌的风貌又为之一变。杜牧和李商隐是活跃于晚唐前期的两位成就较高的诗人。杜牧主张在文学创作上“以意为主”,反对单纯追求“文采辞句”,现实性较强。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但一直关心政治,咏史诗在其诗中占的比重较大。这两位诗人的咏史诗都反映了走向衰落的唐朝现实,但也都流露出个人失意的颓丧情绪。在艺术上,杜牧追求“高绝”,不满“奇丽”;李商隐则形成深情婉曲、典丽精工的独特风格,为我国古典诗歌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7. 唐代诗歌的分期问题有几种分法并且依据是什么

    说起明代高??四唐说的中唐,向来一概视“白元”、“韩愈”、“刘柳” 诸大家为其代表诗人。

    然而,照这种分期法的创始者严羽所说,唐诗还可以分为 五期,相当于中唐的时段被划分为“大历体”和“元和体”。“元白”等人代表 元和体,而不代表大历体。

    在后代,独具特色的元和体专被视为中唐的代表,而 乍一看不太显眼的大历体的诗人则有被忽视之嫌。因此,如果不是从总体上把握 应称为中唐前期与后期的“大历体”和“元和体”的话,就不能全面地理解它们, 也很难正确地加以说明。

    这一点作为唐诗研究者的共识,近年来被强烈地意识到, 考察一下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就可以了解这一点。 例如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 1980)所收的诗人八成是大历诗人,刘初棠《卢纶诗集校注》(1989)、王定璋《钱起诗集校注》(1992)、贾晋华《皎然年谱》(1992)等成 果相继问世,也是很好的例证。

    个别研究不用说是重要的,但要理解大历体仅此 还不够。 因为不同于元和体,大历体的物质从哪方面说都是内在的,并且大小群 像错杂。

    而这一点,在大历体的总体把握上彼此都有欠缺的遗憾。足以弥补这种 缺陷的醒目的论著,是蒋寅的《大历诗风》。

    该书提出的问题、视角及研究方法, 不仅对以后的中唐诗,就是对整个唐诗研究也大有裨益。 无视该书的成果,看来 是无法做进一步研究的。

    本书的结构为正文九章,未附录“大历诗人名录及作品数量”、“大历诗研 究参考文献一览”、“征引书目”,提供了有关大历诗的基础资料。特别是文献一览,眼界开阔,十分可贵地勾画出中国的研究现状,日本的研究成果在正文所列举之外,也相当地吸收了。

    我一直对建立在中国研究方法上的日本中国学之存在抱有怀疑,故在此意义上我实在是感到惊异和新鲜。 正文的第一章到第四章,即“从《河岳英灵集》到《中兴间气集》──由唐 人选唐诗所作的抽样分析”、“气骨顿衰──时代精神的变迁”、“时代的偶像 ──大历诗风与谢?I”、“主题的取向”,可以说是从外部特征的客观状况考察 大历诗的文学史位置与特质。

    尤其第四章还详述了六个主题。在此被抽出的大历 诗的特质,在后半第五章到第八章,即“时间与空间”、“感受与表现”、“意 象与结构”、“体式与语言”中,成为阐明可以说是内部特征的诗人内心世界与 文学的关系时重要而且是基础的视点。

    第九章“大历诗风的内涵及大历诗的地位” 叙述了文学史上的影响关系和对大历诗的评价。 第一章通过选集编者的眼光,探索从盛唐诗到大历诗的变化。

    由《河岳英灵 集》可窥见的风貌,作者指出了自由昂扬的时代精神、内容与表现技巧相适应的 浑成美、被以“奇”来评价艺术上的独创性。他在对盛唐诗的思考上揭示,殷 所说的“风骨”不是汉魏本身,而是继承建安的才情与任气、认为凭自己的信念 可以实现一切的刚健风格和自信。

    另一方面,对评说大历诗风的《中兴间气集》, 他强调如下几点:盛唐诗的特征“风骨”、浪漫诗风的骚体以及内容与表现之和 谐所酝酿出的“远韵”消失了,而被元结否定的齐梁诗的“形似”和婉丽却得到 好评。由此勾勒出雄浑而活跃着想像力的盛唐诗到写实而且现实性很强的纤细的 大历诗之间的变迁轨迹,作者这基于现代批评方式的视点与方法是妥当的。

    书后 半部的展开,就是通过与盛唐诗的比较来阐明大历诗的特质的。在这个意义上, 这是决定作者基本视角和方向的一章。

    殷璠于盛唐诗所见的风骚两体,骚体不久 就衰颓了,于是以风雅为中心的风体代之而受到注目。高仲武的议论虽有所保留, 但从中仍然可以看到这一点。

    这是不同于向来直接于六义寻求元结之推尊风雅的 论断,值得注意。因为这可以说是更符合时代的看法。

    第二章承前章从诗人的精神状态及立场来概述时代精神的变迁。作者虽未明 言,但他对“大历诗风”的把握本身多据严羽所说,将对盛唐诗很高的肯定评价 作为前提,则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作者在各章评价了大历诗的独特性,然不无 在“盛”“衰”对峙的价值框架中进行比较之嫌。因为,在何处比较什么,乃是 比较研究的核心,而对两个比较对象的比较应是均等进行的(不是说叙述的繁简) 。

    书中对大历诗批评性的考察,在论盛唐诗时却往往被省略。 对著者顾虑的比较 分析一无所知就这么说,是鉴于评者认为本书的注文之多盖因于此。

    第三章论述大历诗人心中崇奉的偶像谢?I。相对于被李白目为“清发”、又 被目为“清丽”的谢?I的审美意识和诗风来说,著者更重视其处世观。

    他在谢?I 身上看到使政治社会里入世的愿望和隐逸的欲求统一起来、作为调和观念与现实 生活之方法的半官半隐的“吏隐”。 此外,他还举出“友情”、“乡愁”作为谢 ?I的主要文学倾向,与山水诗一起指出其与大历诗的相似,从中找出思想感情及 生活态度的类型。

    这一章在书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它在逻辑结构上成为第四章 中“隐逸的旋律”、“自然的新发现”两节的前提。在此被提出的问题的意义与 评者思考的问题所在,下文还要触及。

    我想先提一下的是,书中屡屡论及而且是 很重要的术语“吏隐”,定义并不明晰。全书各章确实是在与。

    8. 简述唐朝诗歌如何分期,以及各时期诗歌分别有何特色

    唐诗——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 一 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代 1数量巨大,作者众广 康熙年间彭定求等人所编《全唐诗》收录48900余首,后人编纂《全唐诗补编》2000多首,共计5万余首。

    作者2200余人。 2诗体完备 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的古诗乐府以至律、绝各体,无不应有尽有。

    (1)近体诗的形成 律诗在唐初才形成;绝句开始讲究平仄对仗。近体诗格律严密,整齐匀称,而又声调抑扬起伏,富于形式美和音乐美。

    (2)古体诗的新变 七言古诗大为盛行。七言诗比较清新流畅,而五言诗则比较典雅庄重。

    古体诗掺杂律句。如高适的《燕歌行》几乎全是用律句组成的;白居易的《长恨歌》也用了大量的律句。

    古乐府之外,创作了大量“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如白居易用新题创作的《新乐府》。 3流派众多,风格多彩 风格:雄浑、高亢、飘逸、清奇、绮丽、纤冶、幽深、奥峭、冲淡、平易等等,无所不有。

    流派:王孟田园山水诗派、高岑边塞诗派、元白新乐府诗派、韩孟诗派、李杜、小李杜;诗仙、诗圣、诗佛、诗鬼诗怪…… 4题材扩大,内容充实,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风貌。 二 唐诗繁荣的原因 (一) 社会因素 1经济的繁荣 文化发达 中外交流 国势强大 思想活跃(提高了道家和道教的地位佛教自由传播) 2帝王提倡,诗赋取士 3绘画/音乐/书法/舞蹈的繁荣 (二) 诗歌本身的发展 1继承《诗经》/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

    杜甫继陈子昂之后发扬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并为中唐以后的诗歌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把现实主义推到了更为成熟的阶段。白居易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对现实主义创作理论的总结。

    继承屈原《楚辞》的浪漫主义传统 2继承了前代浪漫主义创作的成就。李白诗歌诗中常常可看到像在《离骚》中所构造的那种奇幻的境界,读到类似《楚辞》的带有“兮”字的句调,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 中唐李贺主要学习《九歌》从他的《雁门太守行》很明显的可以看出《九歌 国殇》的影响。

    3学习齐、梁以来的文人诗歌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技巧:由沈约的“四声”“八病”到诗歌平仄格律的定型——近体诗(今体诗、格律诗)的诞生 唐诗分期概况 初唐诗歌新陈代谢 唐高祖武德元年至睿宗延和元年(618-712)约100年 (一)宫体诗的末流 绮错婉媚的“上官体”(上官仪) “沈宋”:沈佺期 宋之问 沈佺期《独不见》(《古意呈补阕乔知之》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玷催十叶,十年征戌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杂诗》: 闻道黄龙戍,频年未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宋之问《度大庾岭》: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问家。

    魂飞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度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文章四友”:李峤 崔融 苏味道 杜审言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

    忽闻歌古调,归思泪沾巾。 (二)初唐四杰“王扬卢骆”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 扬炯《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照邻:《长安古意》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丌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借问吹箫向紫烟,曾以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贴双燕。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著蝉翼,纤纤初月上鸦黄。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 没金堤。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骆宾王: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虞世南:《蝉》 (三)陈子昂的复古与革新 陈子昂 :《登幽洲台歌》前不见古人…… “吴中四士”: 贺之章(四明狂客)《回乡偶书》 少小。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