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包含良薇
1. 古诗中含有有任 ,薇二字的诗句有哪些
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白居易
岁晏薇亦尽,饥来何所为。 【续古诗十首 其三】
李贺
愁月薇帐红,罥云香蔓刺。 【昌谷诗】
孟郊
野策藤竹轻,山蔬薇蕨新。 【长安羁旅行】
曹邺
中庭广寂寥,但见薇与蕨。 【下第寄知己】
王辅世
任峻我须上,更高人亦行。 【洪岩山六题 其三 仙人台】
冯观国
平生无町畦,任真但落魄。 【临终颂】
刘克庄
嗟余双眼白,任汝半空紫(紫云洞)。 【石竺山二十咏 其一】
员兴宗
公非不通险,任重载者浅。 【再送舟】
陈淳
改过勿惮吝,任道尤须劲。 【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 其一十四】
洪适
坐稳无维楫,任他风打头。 【盘洲杂韵上 舣斋】
赵炅
任从霜雪里,凡木易乾燋。 【缘识 其四十三】
宋末元初
2. 急
以前古音读cui,现在读shuai
上学的时候,老师教我们读“衰”为cuī(崔)。似乎这首诗就压韵了!后来古诗读多了!觉得这首诗这么读!这么压韵是错误的。
1985年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衰”的注释。有四个义项:shuāi。①衰退,衰弱,衰老。《史记.李斯列传》“物极则~。”《战国策.赵策四》“而臣~。”②cuī。减少。《战国策.赵策四》“日食饮得无~乎?”(每天饮食没有减少吧?)③cuī(崔)。等级次第。《左传.桓公二年》“皆有等~。”④cuī(崔)。通“纟衰”。古代丧服的一种。《荀子.礼论》“无~麻之服。”
从诗的意义上看!“鬓毛衰”只能理解为:“[鬓毛衰(cuī)]耳边的头发疏落。”不可能是别的意思。
再从诗律方面来看。《回乡偶书》是唐诗,属于格律诗,也就是近体诗,除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以外,偶句必须入韵,而且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根据格律诗中绝句减半的特点,《回乡偶书》如果是首句就入韵,那么通篇都要压韵的。
正常情况下,我们都读二句衰(shuai)音,四句来(lai)音,其韵为(ai),由此首句会不会也应该是(ai)韵呢?那么“回”字有没有“hui”的读音呢?中国古代的各地发音本身就不一样,也很难达到统一,如同“通甲字”一样,是不是也有“通甲音”。比如徘徊在很多地方读成徘回,反之回“hui”也有可能读成徊“huai”音,如同还“hai”读还“huan”一样。也许这需要考究一下贺知章先生写此诗的地点和当时人的语音。
3. 含有“薇”字的诗词
《野望》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善哉行·其一》魏·曹丕 上山采薇,薄暮苦饥。
溪谷多风,霜露沾衣。野雉群雊,猿猴相追。
还望故乡,郁何垒垒!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汤汤川流,中有行舟。
随波转薄,有似客游。策我良马,被我轻裘。
载驰载驱,聊以忘忧。《南安军》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唐·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归雁二首》唐·杜甫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欲雪违胡地,先花别楚云。却过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阴暮,江南日色曛。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
4. 含有“薇”字的诗词有哪些
惊女采薇,鹿何祐?——屈原《天问》 释义:惊于女言不再采薇,白鹿为何庇佑夷齐?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采薇》 释义:采野菜时,野菜已经快要枯萎了。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采薇》 释义:互相看看没有相识的人,唱着歌采野草。薇露紫烟浥尽,任风欺雪压。
——曹勋《好事近·密密偃蜂房》 释义:野菜暴露在地上任风雪欺压。谁知孤竹夷齐子,正向空山赋采薇。
——辛弃疾《鹧鸪天有感》 释义:谁知道那些隐居人士,正登空山去采野菜。鞭才定,匆匆塞上,咏薇吟柳。
——李曾伯 释义:唱野菜吟咏柳树。啬薇叶暗。
满架浓阴风不乱。——无名氏《减字木兰花》 释义:蔷薇花叶子很暗。
归去不归去,未了比山薇。——方岳《水调歌头·老子兴不浅》 释义:回不回来,最后和山薇一较高低。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释义:于是命令东山客,不得顾忌采野草。
上山采薇,薄暮苦饥。——曹丕《善哉行》 释义:上山采野菜用来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