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所见袁眉

    1. 古诗宿石邑山中翻译

    【翻译】

    白云散乱地漂浮在天上,不与山一边高,山中的云气使人难以分辨眼前的景物。

    清晨,月亮短暂地穿行在高高的树林里,银河被千千万万座山峰阻隔在了西边的天上。

    【原文】

    宿石邑山中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注释】

    ⑴山霭(ǎi):山中的云气。

    ⑵秋河:指天上的银河。

    [3]迷:分辨不清。

    [4]暂:短暂,突然。

    望采纳~

    2. 求文档: 古诗所见袁玫那朝代人

    袁枚

    (1716-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袁枚24岁参加朝廷的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总督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

    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 ,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3. 孤山寺山贾亭西,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②,水面出平云脚底③.

    几处早莺争暖树④,谁家新燕啄春泥⑤.

    乱花渐欲迷人眼⑥,浅草才能没马蹄⑦.

    最爱湖东行不足⑧,绿杨阴里白沙堤⑨.

    【 作 者 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陕西渭南,晚年寄居河南洛阳香山.唐朝著名诗人.他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五六岁便学作诗,十多岁就写出了很好的诗篇.29岁考中进士,做过翰林爵士,江洲司马,杭州,苏州刺史等官职.由于他出身比较贫寒,年轻时还过了一段战乱流离的生活,所写的诗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疾苦.他的诗语言朴实,通俗明白.相传他写好一首诗后,都要念给老妈妈听,听得懂的,他才定稿.白居易和诗人元稹常常互相唱和,世称"元白".

    【注解】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旧名钱塘湖. 春行:春游. ②孤山:在里西湖与外西湖之间,孤立湖中因而得名.在孤

    山舟原有孤山寺,今已毁.贾亭:即贾公亭. ③水面初平:春天湖水新涨水面与堤岸相平. 云脚:雨前

    或雨后接近地面的云气. ④暖树:背风向阳的树. ⑤啄:衔. ⑥乱花:繁多的花. ⑦浅草:指短草.

    没(mò):掩盖,:掩盖,遮住. ⑧行不足:逛不够. ⑨白沙堤:即白堤,西接孤山,冬至断桥,为西湖

    名胜之一.此堤并非白居易做杭州刺史时所筑,后来为纪念白居易,改称白堤.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所写西湖诗词中的名篇之一.全诗紧扣"春行"二字,采用移步换景法,生动的描绘了西湖白堤一带的早春景色.

    诗的首联点明春行的时间与地点,时间是雨前或雨后,诗人由孤山寺出游,穿山径,绕亭台,一边走,一边左顾右盼,中间两联就描写春游中的所见所闻.作者抓住富有早春特征的景物,写"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乱花迷人眼","浅草没马蹄",这些充满生机的早春景色,处处表现沿途所见的盎然春意,时时给人一种动态美.这些景物的变化,先后次序的排列,犹如一组不断变换镜头的风景画,充分表现作者一路上赏心悦目的春游的情景.作者还选用了"几处","谁家","渐欲","才能"等词语,暗示诗人在目不暇接的游赏过程中的前后顾盼,张望欣喜,细心的观察,敏锐的判断.这些表示不同情态和语气的字眼,巧妙的显示所写乃"行"中所见,造成一种应接不暇的意象 .尾联直抒胸臆,"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赞美西湖春景美不胜收,又具体写出"春行"的地点,作者不知不觉已来到湖东,绿杨阴里的白沙堤更叫人留恋忘返.

    这首七律运用白描手法描绘西湖早春景色,细腻入神,语意清晰,淡而有味,耐人咀嚼.

    4. 孙绍翁夜书所见古诗的解释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三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诗词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5. 古诗《所见》作者袁牧,诗的意思解释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他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

    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林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

    “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下来呢!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

    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6. 一去二三里,画,赠刘景文,夜书所见古诗谁知道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诗的作者是:宋.邵康

    《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作者 王 维

    赠刘景文

    【宋】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