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关于唐诗云来鹄的习题

    1. 关于唐诗《云来鹄》的习题

    云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 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 悠悠闲处作奇峰。

    夏云形状奇特,变幻不常。“夏云多奇峰”,是历来传诵的名句。但这首诗的作者似乎对悠闲作态的夏云颇为憎厌,这是因为作者的心境本来就并不悠闲,用意又另有所属的缘故。

    首句撇开夏云的各种具体形象,用“千形万象”四字一笔带过,紧接着下了“竟还空”这几个感情份量很重的词语。原来,诗人是怀着久旱盼甘霖的焦急心情注视着风云变幻。对他说来,夏云的千姿百态并没有实际意义,当然也就想不到要加以描写。对事物关心的角度不同,描写的方式也自然有别。这一句对夏云的描写尽管抽象,却完全符合诗人此时的感情。它写出一个过程:云不断幻化出各种形象,诗人也不断重复着盼望、失望,最后,云彩随风飘散,化为乌有,诗人的希望也终于完全落空。“竟还空”三字,既含有事与愿违的深深失望,也含有感到被作弄之后的一腔怨愤。

    次句写“竟还空”后出现的情形。云彩虽变幻以至消失,但切盼甘霖者仍在寻觅它的踪影。它仿佛故意与人们捉迷藏:到处寻觅不见,蓦然低头,却发现它的倒影映入水中;猛然抬头,则又见它原来就隐藏在山后。又好象故意在你面前玩戏法:忽而轻云片片,忽而重重迭迭。这就进一步写出了云的容与悠闲之状,怡然自得之情,写出了它的故作姿态。而经历过失望、体验过被作弄的滋味的诗人,面对弄姿自媚的云,究竟怀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第三句是全诗的背景,按自然顺序,似应放在首句。诗人把它安排在这里,一方面是使这首篇幅很狭的小诗也有悬念,有波澜;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让它在感情发展的关节点上出现,以便与第四句形成鲜明尖锐的对照,取得更加强烈的艺术效果。第三句明显地蕴含着满腔的焦虑、怨愤,提得很高,出语很重,第四句放下去时却很轻,表面上几乎不带感情。一边是大片旱苗行将枯死,亟盼甘霖,一边却是高高在上,悠闲容与,化作奇峰在自我欣赏。正是在跌宕有致的对比描写中,诗人给云的形象添上了画龙点睛的一笔,把憎厌如此夏云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一首不以描摹刻画为能事、有所托寓的咏物诗,总是能以它的生动形象启发人们去联想,去思索。这首诗,看来并不单纯是抒写久旱盼雨、憎厌旱云的感情。诗中“云”的形象,既具有自然界中夏云的特点,又概括了社会生活中某一类人的特征。那千变万化,似乎给人们以洒降甘霖希望的云,其实根本就无心解救干枯的旱苗。当人们焦急地盼它降雨时,它却“悠悠闲处作奇峰”呢。不言而喻,这正是旧时代那些看来可以“解民倒悬”,实际上“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尊容。它的概括性是很高的,直到今天,我们还会感到诗里所描绘的人格化了的“云”是似曾相识的。

    古代诗歌中咏云的名句很多,但用劳动者的眼光、感情来观察、描绘云的,却几乎没有。来鹄这位不大出名的诗人的这一首《云》,也许算得上最富人民性的咏云之作。

    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20~21题(7分)云来鹄千形万象竟还空,映

    20、“竟”是“最终”之意,诗人怀着久旱盼甘霖的焦急心情注视着风云变幻,云不断幻化出各种形象,诗人也不断重复着盼望和失望,最后云彩随风飘散,化为乌有,诗人的希望也终于完全落空。(2分)一个“竟”字,既含有事与愿违的深深失望,也含有感到被作弄之后的一腔怨愤。(1分)

    21、三、四句运用拟人、对比、象征手法(2分)一边是大片旱苗行将枯死,急盼甘霖,一边却是夏云高高在上,悠闲从容,化作奇峰在作自我欣赏。表现了作者对见死不救的夏云的憎恨以及对“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抨击。(2分)

    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20~21题云来鹄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

    20、“竟”是“最终”之意,诗人怀着久旱盼甘霖的焦急心情注视着风云变幻,云不断幻化出各种形象,诗人也不断重复着盼望和失望,最后云彩随风飘散,化为乌有,诗人的希望也终于完全落空。

    (2分)一个“竟”字,既含有事与愿违的深深失望,也含有感到被作弄之后的一腔怨愤。(1分)21、三、四句运用拟人、对比、象征手法(2分)一边是大片旱苗行将枯死,急盼甘霖,一边却是夏云高高在上,悠闲从容,化作奇峰在作自我欣赏。

    表现了作者对见死不救的夏云的憎恨以及对“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抨击。(2分) 解析:无。

    4. 关于古诗《野步》的习题

    野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阅读

    1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一种什么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解析:诗中描写的是诗人漫步郊野所见的春日景色。诗歌移步换景,依次展现,字里行间洋溢着盎然生机,给人触目皆新的感觉。

    答案:诗的三、四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摹写出蝴蝶似乎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翻飞形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做简要的分析。(5分)

    3.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结尾两句。(6分)

    答案:

    2.这首诗描摹了一幅春日郊外麦浪葱葱、花草盎然、生机勃勃的动人画面。(2分)诗人在诗中写了和煦的春风,麦陇的新稻,草丛中不停的小青蛙,无忧无虑飞舞的蝴蝶,遍地的花田草甸,(2分)借以表达出诗人悠然自得、惬意喜悦的心境。(1分)

    3.诗的结尾两句运用了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手法。(2分)诗人赋予笔下的蝴蝶以人的感情,彩蝶翩跹,为和煦的春风所陶醉,为野草花的芬芳所吸引,以至沉醉花丛,流连不去。(2分)“烂醉”二字,语新意丰,既传达出春天的芳馨氛围与醉人魅力,描绘出蝴蝶追逐春色的如醉情态,也将诗人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2分)

    这篇“野步阅读答案”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5. 与古诗有关的练习题.我们曾学过许多古诗,仔细阅读可以发现有许多

    遥知不是雪,遥知兄弟登高处春眠不觉晓,春风不度玉门关孤舟蓑笠翁,孤帆一片日边来白日依山尽,白毛浮绿水两岸青山相对处,两岸猿声啼不住独坐幽篁里,独钓寒江雪一去二三里,一片冰心在玉壶千山鸟飞绝,千里江陵一日还万径人踪灭,万条垂下绿丝绦在写出的词句中,我们发现其中存在这一首完整的古诗,这首诗的题目是《江雪 》,作者是(唐 )代诗人( 柳宗元).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背景,其中(千山 )和(万径 )两词突出了背景的广大,(鸟飞绝 )和( 人踪灭)渲染了背景的寒冷和凄清.后两句集中塑造了一个( 凄冷)形象,( 钓)写其形,( 独)写其神.整首诗充分表现了作者(桀骜孤单清高 )的性格.。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