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宋词的语言艺术

    1. 【如何鉴赏宋词】

    第一个方面,我们欣赏宋词就要欣赏宋词的意境美,从领略、把握宋词的意境入手,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宋词那种深邃的、优美的境界,那种优美的艺术魅力.意境美是宋词所追求的最高的艺术标准,也是欣赏宋词首先应当注意的.欣赏宋词的第二个切入点,应该是语言美.因为宋词也是语言的艺术,是最精粹的、最精练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宋词欣赏的第三个切入点就是形式美.宋词是最讲究形式的,在长期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各种规律、各种体制,再结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使得宋词在形式上具有一种音乐美和建筑美,宋词读起来很好听,抑扬顿挫;也有一种建筑美,宋词很规整、很整齐,就像我们现在盖的楼房一样,上上下下都是方的。

    2. 唐诗宋词的艺术成就

    《唐诗宋词专题》授课教案 主讲教师 刘振娅教授 一、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使本科学员系统而有重点地学习并掌握唐诗宋词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唐诗宋词的发展历史、主要作家群体及主要流派的艺术成就;2、通过重要作家作品的学习,培养学员具有阅读、鉴赏、分析、评论唐诗宋词的能力,为从事大中小学语文教学或其他文字工作打下坚实基础;3、通过优秀作品的学习,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自学与治学能力,用先进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二、教材和参考书 教材: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三卷第四、五编; 2、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二册。 并参考以下书目: 1、《中国文学史》(二)(三)游国恩等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年7月北京第1版 2、《中国文学史》(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年7月北京第1版 3、《中国分体文学史》(诗歌卷)赵义山、李修生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 4、《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8月第1版 5、《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第1版 6、《唐宋词鉴赏辞典》唐圭璋主编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6年12月第1版 7、《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4月第1版 8、《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三、四卷 郁贤皓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9、《中国历代诗歌选》林庚、冯沅君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10月北京第1版 10、《中国词学批评史》方智范等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年7月第1版 三、课程内容 上 编 唐 诗 第一章 唐诗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 绪 论 一、唐诗繁荣的原因 (一)客观环境(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士人心态)对文学的影响: 1、国力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2、士人的人生信仰对唐诗的繁荣产生积极的影响; 3、唐代文化繁荣的环境对诗歌的积极影响(史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对唐诗繁荣的积极影响); (二)唐代士人生活对文学的影响。

    举如: l、唐代士人的漫游之风影响到唐诗的内容与风格; 2、幕府生活; 3、读书山林的风气; 4、贬滴生活对唐诗内容的丰富。 (三)从哲学思想上,佛、道二家对唐诗的影响 1、佛教的影响:①在诗中直接讲佛理;②表现一种禅趣,一点禅机,它给唐诗带来一种新品质;③唐代出现了大量的诗僧;④拓广了文学的体裁。

    2、道家道教的影响:主要是使诗人返归自然,产生一份自然的亲和力。诗人的神仙信仰和神仙思想还极大地丰富了唐诗的想象力,使其更富浪漫色彩。

    (四)从文学发展自身说,是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唐诗的分期 三、唐诗繁荣的盛况及当代对唐诗研究的成果 思考题: 1、论述唐诗发展的原因。

    2、比较本、专科教材,指出本科教材在论述唐诗发展的原因时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拓宽和加深。 3、举例说明唐代士人的人生信仰对唐诗繁荣产生的积极影响。

    4、举例说明唐代士人生活对唐诗创作的影响。 5、为什么说:“从文学发展自身说,没有魏晋南北朝文学,就没有唐文学的繁荣”? 6、综述唐诗发展的轨迹。

    第二节 初 唐 诗 坛 初唐诗歌包括高祖武德元年至玄宗先天二年(618-713),96年。是我国文学思想史上一个重要转变时期的开始,是唐诗发展的一个思想奠定期,是盛唐诗歌到来前夕的思想理论准备时期。

    一、初唐前期:又称“初唐之始制”,高祖武德元年到高宗拥德二年(618一665)。 l、贞观诗坛 从高祖立国之初到唐太宗贞观之治的三十年间,一般简称“贞观诗坛”,该时期本掌诗坛的,是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如魏征、虞世南 上官仪等等)。

    该时期的文学思想是基于对南、北文学不同艺术特色的清醒认识,提出“各去所短,合其两长”的文学主张(详见史219页所引魏征《隋书·文学传序》)。 这种文学主张在当时对安定作者,活跃创作是有效的,也为唐诗的发展奠定广一个很好的基础。

    贞观诗坛的诗人们,一方面,从政权的得失着眼,坚决反对绮靡文风,重政教之用,重乎气质(指北朝诗歌特有的真挚朴厚的情感力量和气势);但同时,又重视文学的艺术特征,没有否定魏晋南北文学的艺术成就,提出一种文质并用,合南北文学之两长的理想文学主张,既没有让南朝的绮靡文风流荡忘返,又容许了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的对文学的艺术特征、文学的艺术技艺的自觉探索得以继续发展。这一时期在南、北朝文学由对立走向融合的过程中,是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2、上官仪(608?-644)和“上官体” 上官仪在贞观年间所作的应制诗,就以属对工切和写景清丽婉转而显得很突出。这种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的诗作,把五言诗的体物写景技巧大大地推进了一步,成为人们模仿一种新诗体。

    上官仪的“绮错婉媚”,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他提出的“六对”、“八对”之说,以音义的对称效果来区分偶句形式,已从一般的词性字音的研究,扩展到联句的整体意象配置。

    其创作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范,在唐诗发展史上,上。

    3. 唐诗宋词的艺术成就

    《唐诗宋词专题》授课教案主讲教师 刘振娅教授一、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学习,使本科学员系统而有重点地学习并掌握唐诗宋词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唐诗宋词的发展历史、主要作家群体及主要流派的艺术成就;2、通过重要作家作品的学习,培养学员具有阅读、鉴赏、分析、评论唐诗宋词的能力,为从事大中小学语文教学或其他文字工作打下坚实基础;3、通过优秀作品的学习,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自学与治学能力,用先进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二、教材和参考书教材: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三卷第四、五编;2、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二册。并参考以下书目:1、《中国文学史》(二)(三)游国恩等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年7月北京第1版2、《中国文学史》(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年7月北京第1版3、《中国分体文学史》(诗歌卷)赵义山、李修生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4、《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8月第1版5、《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第1版6、《唐宋词鉴赏辞典》唐圭璋主编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6年12月第1版7、《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4月第1版8、《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三、四卷 郁贤皓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9、《中国历代诗歌选》林庚、冯沅君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10月北京第1版10、《中国词学批评史》方智范等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年7月第1版三、课程内容上 编 唐 诗第一章 唐诗的发展状况第一节 绪 论 一、唐诗繁荣的原因 (一)客观环境(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士人心态)对文学的影响: 1、国力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2、士人的人生信仰对唐诗的繁荣产生积极的影响; 3、唐代文化繁荣的环境对诗歌的积极影响(史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对唐诗繁荣的积极影响); (二)唐代士人生活对文学的影响。

    举如: l、唐代士人的漫游之风影响到唐诗的内容与风格; 2、幕府生活; 3、读书山林的风气; 4、贬滴生活对唐诗内容的丰富。 (三)从哲学思想上,佛、道二家对唐诗的影响1、佛教的影响:①在诗中直接讲佛理;②表现一种禅趣,一点禅机,它给唐诗带来一种新品质;③唐代出现了大量的诗僧;④拓广了文学的体裁。

    2、道家道教的影响:主要是使诗人返归自然,产生一份自然的亲和力。诗人的神仙信仰和神仙思想还极大地丰富了唐诗的想象力,使其更富浪漫色彩。

    (四)从文学发展自身说,是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唐诗的分期 三、唐诗繁荣的盛况及当代对唐诗研究的成果思考题:1、论述唐诗发展的原因。

    2、比较本、专科教材,指出本科教材在论述唐诗发展的原因时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拓宽和加深。 3、举例说明唐代士人的人生信仰对唐诗繁荣产生的积极影响。

    4、举例说明唐代士人生活对唐诗创作的影响。 5、为什么说:“从文学发展自身说,没有魏晋南北朝文学,就没有唐文学的繁荣”? 6、综述唐诗发展的轨迹。

    第二节 初 唐 诗 坛初唐诗歌包括高祖武德元年至玄宗先天二年(618-713),96年。是我国文学思想史上一个重要转变时期的开始,是唐诗发展的一个思想奠定期,是盛唐诗歌到来前夕的思想理论准备时期。

    一、初唐前期:又称“初唐之始制”,高祖武德元年到高宗拥德二年(618一665)。 l、贞观诗坛 从高祖立国之初到唐太宗贞观之治的三十年间,一般简称“贞观诗坛”,该时期本掌诗坛的,是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如魏征、虞世南 上官仪等等)。

    该时期的文学思想是基于对南、北文学不同艺术特色的清醒认识,提出“各去所短,合其两长”的文学主张(详见史219页所引魏征《隋书·文学传序》)。 这种文学主张在当时对安定作者,活跃创作是有效的,也为唐诗的发展奠定广一个很好的基础。

    贞观诗坛的诗人们,一方面,从政权的得失着眼,坚决反对绮靡文风,重政教之用,重乎气质(指北朝诗歌特有的真挚朴厚的情感力量和气势);但同时,又重视文学的艺术特征,没有否定魏晋南北文学的艺术成就,提出一种文质并用,合南北文学之两长的理想文学主张,既没有让南朝的绮靡文风流荡忘返,又容许了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的对文学的艺术特征、文学的艺术技艺的自觉探索得以继续发展。这一时期在南、北朝文学由对立走向融合的过程中,是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2、上官仪(608?-644)和“上官体” 上官仪在贞观年间所作的应制诗,就以属对工切和写景清丽婉转而显得很突出。这种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的诗作,把五言诗的体物写景技巧大大地推进了一步,成为人们模仿一种新诗体。

    上官仪的“绮错婉媚”,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他提出的“六对”、“八对”之说,以音义的对称效果来区分偶句形式,已从一般的词性字音的研究,扩展到联句的整体意象配置。

    其创作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范,在唐诗发展史上,上承扬师。

    4. 宋词的语言特点和作者的特点

    中国古典诗词言短意长,其语言具有朦陇美、含蓄美和凝炼美,而中国古典诗词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就体现在语言的“活”方面。

    宋词通论

    ○宋词○

    词作为新兴的诗歌形式,从隋唐发轫,至宋代进入鼎盛时期。唐圭璋先生所编《全宋词》收词人千家以上,词作二万首。最近还陆续有所增补(如孔凡礼先生《全宋词补辑》等)。虽因词在开始时还未被承认为“正统”文学,亡佚很多,但目前搜集的成果就足以反映出宋词的繁荣兴盛和丰富多彩了。

    前人论词,有“婉约”、“豪放”之说,历来聚讼纷纭。此说首见于明张綖所作《诗馀图谱》。其《凡例》后有按语说:“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辞情酝籍,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张綖关于婉约、豪放的界说,是从艺术风格着眼的,但又把它们看作词的两“体”,后人又引申为两“派”(如王士祯)。这就与宋词实际风格的多样性发生矛盾:宋词显然不止这两种风格,即以豪放派创始人苏轼的作品而言,真正豪放者也不过二三十首,争论即由此产生。其实,在许多词学家的具体评论中,豪放、婉约两派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也不是对艺术风格的单纯分类,更不是对具体作家作品的逐一鉴定,而是指宋词在内容题材、手法风格特别是体制声律方面的两大基本倾向,对传统词风或维护或革新的两种不同趋势。认识这种倾向和趋势对于宋词的深入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大致说来,苏辛豪放词派即革新词派,与传统婉约词派的不同在于:在内容题材上,婉约派坚守词为“艳科”、“诗壮词媚”的樊篱,抒情则男欢女爱,伤春伤别,状物则风花雪月,绮罗香泽,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苏轼手中,诸凡记游、怀古、赠答、送别,皆能入词,几乎达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艺概·词概》)的境地;南宋辛派词人,更把表现爱国精神作为词的主旨,标志着宋词的最高思想成就。在手法风格上,前者长于比兴,以清切婉丽为当行本色,后者善于直抒胸臆,以豪健奔放为主要特色。在体制声律上,前者强调合乐,如李清照《词论》要求词“协音律”、“可歌”,并批评苏轼“往往不协音律”,后者却重文不重声,不肯迁就声律而妨碍思想感情的自由表达,所谓“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能改斋漫录》卷十六)。这是宋词中实际存在的两大倾向和趋势。

    应该指出,北宋以来不少词评家把豪放、婉约说成“正格”、“别格”的观点,是错误的。署名陈师道的《后山诗话》说:“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并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四库总目提要》卷198也说,词应“以清切婉丽为宗”,苏辛一派词“寻源溯流,不能不谓之别格。然谓之不工则不可。”他们虽然承认苏辛词“工”,但又囿于传统成见,把它视为“非本色”、“别格”,对苏辛词派的革新意义没有足够的认识。但解放以来有的论者又把两派说成“主流”、“逆流”的观点,也是错误的。一般被认为婉约派的作家,情况复杂,但都取得不同程度的思想艺术成就,逆流说导致全盘否定,显然不符实际;豪放派作家不仅仍有一些婉约之作,而其豪放词往往吸收、融化婉约词的艺术手法,仍然保持词区别于诗的特性,并不被诗同化。我们为“大江东去”这种俯仰古今的巨大感慨所感动,也能体味“扬柳岸,晓风残月”的侧悱缠绵的羁旅者的心情;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岳飞《满江红》、张孝祥《六州歌头》、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乃至辛弃疾的许多佳篇,固然大声镗鞳(tangta,鼓鞞声),悲歌慷慨,充分体现了时代的精神,但周邦彦《兰陵王·柳》、史达祖《双双燕》、吴文英《莺啼序》、王沂孙《齐天乐·蝉》等体物精细的工笔之作中,也包蕴着回肠荡气的情操。春兰秋菊,各尽其妙,都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在充分估计豪放词派革新意义的前提下,应该把两派统一起来。

    宋词是我国词史上的顶峰,其影响笼罩以后的整个词坛。宋词实际上是宋代成就最高的抒情诗,使它取得了与“唐诗”、“元曲”等并称的光荣。

    5. 中国的文化(艺术)事业(唐诗宋词)有什么

    1.中国的文学一般地说是倾向于表现的,这可以从体裁和创作方法的选取看出来。

    首先,在体裁上,中国文学偏于抒情,而叙事文学兴起较晚,也较不发达。《诗经》这部最早的古代诗歌总集,抒情诗占了绝大部分,叙事诗只是小部分,而且,叙事诗中除了个别的优秀篇章之外,大都比较拙直、稚嫩,而抒情诗则显得比较成熟、老练,并已有许多杰作。中国除一些少数民族之外,没有产生过规模宏大的史诗,而几乎与中国产生《诗经》的同时,古希腊却产生了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印度也产生了《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这两大史诗。在整个诗歌史上,中国抒情诗蔚为大观,而叙事诗则总嫌不够景气。中国小说作为不屑一顾的“丛残小语”,冷清寂寞地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才有所起色,但真正具有小说意识——不是当作实际发生的真实,而当作虚构的“逼真”和“如实”——是进入唐代以后的事情。长篇小说的产生时期更推迟到了明代。中国的戏剧文学则不仅产生得晚,而且充满浓厚的抒情气,近于抒情诗的联缀的格局。中国戏曲的假定性的虚拟表现手法,则更为某些表现派戏剧家(如布莱希特)所乐道。

    其次,在创作方法上,中国文学不重写实而重写意。比如,古典诗歌中的游历山川、探览名胜、凭吊古迹的题材,可以处理成叙事性或描述性的作品,但是在众多的诗歌中,却往往是代之以象征、暗示、隐喻、抒情等艺术手段,而虚化了即目所见的景象。如唐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并无一字关于幽州古台的具体描绘,完全是人生的感喟,心灵的外射和意念的迸发。古诗常提倡所谓“情景交融”,其实主要也是借景抒情,着眼点在于抒发、宣泄内心郁积的情感。在唐代安史之乱前后,杜甫以他诗人的敏锐和不可抑制的忧愤写下了一系列诗篇,其中如《哀江头》、《悲陈陶》、“三吏”、“三别”、《北征》等纪实性较浓的诗歌,曾被人艳称为“诗史”。这也恰恰说明这类可供史证的纪实性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比较不常见的。明代批评家杨慎对于“诗史”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杜诗之含蓄蕴藉者,盖亦多矣,宋人不能学之。至于直陈时事,类于讪讦,乃其下乘,而宋人拾以为至宝。又撰出‘诗史’二字,以误后人。如其诗可兼史,则《尚书》、《春秋》可以并省。又如今俗卦气歌,纳甲歌,兼阴阳而道之,谓之‘诗《易》’可乎?”(《升庵全集》卷一百三十七)不论杨升庵评价杜诗是否准确,他对于纪实性作品的见解显然是很有代表性的。中国绘画理论中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苏轼语),批评按焦点透视法来作画的主张,讥笑李成“仰画飞檐”;在文学理论中也有相近的倾向。反对斤斤于目前所见:“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是一种比较共同的见解。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在自身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有着整套与西方不相同的范畴,这些范畴是根据中国文学发展的特点归纳出来的,它们产生之后,又反过来规范和影响了文学的审美理想、审美需要,从而规范和影响了文学发展进程的轨迹。中国的古代文论范畴是很有特色的,它们不是玄虚而是微妙,往往是拟象取譬以供参悟,不易落入言筌,如“气”、“风骨”、“韵”、“味”、“意”、“神”、“体”、“肌理”、“格调”、“意境”等等。这些范畴经过不断演变、完善,内涵也日益丰富,又逐渐在相互间交叉,形成了网络、构成了体系,相对于西方的“悲剧”、“喜剧”、“崇高”、“滑稽”、“幽默”、“典型”等美学范畴。中国古代文论的诸范畴,表现出一些多义性特点,但更注意主客体的和谐。

    中国文学所表现出来的这些总体特点,到了“五四”以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现代文学中由于小说、戏剧受到重视,就不再显示出抒情胜于叙事、表现多于再现的特点。整个文学的思想倾向的变化更为明显,古代文学中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已被现代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所取代。此外,文学理论由于接受外来的影响已出现了许多有别于古文论的新的范畴和概念,语言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切使中国文学形成了新的民族文学的特点。

    6. 论述唐诗与宋词的形式美

    没有人敢否认,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最高峰, 虽然唐代也有词,但唐诗的成就简直就是中国古代诗文化的代名词. 到了宋朝, 文人们在唐诗整齐格律的基础上在每一行加上或减去几个字, 变成一种特殊的长短句文体, 人们称之为宋词. 宋代也有诗,但是宋词的的成就也是宋诗所无法比拟和代替的。

    宋词或许没有唐诗的凝炼, 但它却具有更丰富的音乐性, 更多的变化. 那份意境,是唐诗难忘其项背的。如果非说唐诗宋词之间的关系,举个也许不恰当的比喻, 唐诗宋词就象是红莲白藕, 各擅胜场, 你可以说宋诗不如唐诗, 但是你却不能说宋词不及唐诗。

    7. 宋词的基本艺术特点是什么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岳飞等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对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像曾因写过"且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得罪了当时皇帝的柳永,郁郁不得志,一生就流连于歌坊青楼之间,给歌妓们写写词,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必有柳词"之说,以至于宋朝的一个宰相(他的名字我不太记得了,好像叫什么宴殊的在当上宰相之后,他对于以前所做的词都不承认是他写的.我们也都知道,宋朝的艳妓之多,水平之高为其他朝代所罕有,她们和宋朝的士大夫们一起,构成了宋朝的享乐主义,虚华的文化.

    一个朝代,一个国家,若强盛,那么它在文与质两方面是并重的,这里文指的是文风或者说一个社会的风气吧,我们知道,一个人若专门读书,钻研学问的话,那么就必须脱离生产劳动,也不能去打仗,这在宋朝就叫做"养士""八股"确立之后,天下的秀才就专门来钻这个东西捞取功名利禄养活自己,所以也就没得工夫去思考事情,去造反了,如果一个国家"文风"越盛,那么做实事的人就越少,这个国家也就会出问题了.历朝写诗的人很多,宋诗也很有名,为什么独独诗以 "唐"命名呢?唐诗就算是歌颂风花雪月,也有一股质朴的美,透露出这个民族质朴,粗野与宏伟的气魄,而宋词则是比较多矫饰浮夸的文风,一个国家的文化若是推动这个国家的发展的,那么它就是强势的,有生命力的,

    8. 中国的文化(艺术)事业(唐诗宋词)有什么

    1.中国的文学一般地说是倾向于表现的,这可以从体裁和创作方法的选取看出来。

    首先,在体裁上,中国文学偏于抒情,而叙事文学兴起较晚,也较不发达。《诗经》这部最早的古代诗歌总集,抒情诗占了绝大部分,叙事诗只是小部分,而且,叙事诗中除了个别的优秀篇章之外,大都比较拙直、稚嫩,而抒情诗则显得比较成熟、老练,并已有许多杰作。

    中国除一些少数民族之外,没有产生过规模宏大的史诗,而几乎与中国产生《诗经》的同时,古希腊却产生了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印度也产生了《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这两大史诗。在整个诗歌史上,中国抒情诗蔚为大观,而叙事诗则总嫌不够景气。

    中国小说作为不屑一顾的“丛残小语”,冷清寂寞地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才有所起色,但真正具有小说意识——不是当作实际发生的真实,而当作虚构的“逼真”和“如实”——是进入唐代以后的事情。长篇小说的产生时期更推迟到了明代。

    中国的戏剧文学则不仅产生得晚,而且充满浓厚的抒情气,近于抒情诗的联缀的格局。中国戏曲的假定性的虚拟表现手法,则更为某些表现派戏剧家(如布莱希特)所乐道。

    其次,在创作方法上,中国文学不重写实而重写意。比如,古典诗歌中的游历山川、探览名胜、凭吊古迹的题材,可以处理成叙事性或描述性的作品,但是在众多的诗歌中,却往往是代之以象征、暗示、隐喻、抒情等艺术手段,而虚化了即目所见的景象。

    如唐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并无一字关于幽州古台的具体描绘,完全是人生的感喟,心灵的外射和意念的迸发。

    古诗常提倡所谓“情景交融”,其实主要也是借景抒情,着眼点在于抒发、宣泄内心郁积的情感。在唐代安史之乱前后,杜甫以他诗人的敏锐和不可抑制的忧愤写下了一系列诗篇,其中如《哀江头》、《悲陈陶》、“三吏”、“三别”、《北征》等纪实性较浓的诗歌,曾被人艳称为“诗史”。

    这也恰恰说明这类可供史证的纪实性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比较不常见的。明代批评家杨慎对于“诗史”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诗史’。

    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杜诗之含蓄蕴藉者,盖亦多矣,宋人不能学之。

    至于直陈时事,类于讪讦,乃其下乘,而宋人拾以为至宝。又撰出‘诗史’二字,以误后人。

    如其诗可兼史,则《尚书》、《春秋》可以并省。又如今俗卦气歌,纳甲歌,兼阴阳而道之,谓之‘诗《易》’可乎?”(《升庵全集》卷一百三十七)不论杨升庵评价杜诗是否准确,他对于纪实性作品的见解显然是很有代表性的。

    中国绘画理论中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苏轼语),批评按焦点透视法来作画的主张,讥笑李成“仰画飞檐”;在文学理论中也有相近的倾向。反对斤斤于目前所见:“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是一种比较共同的见解。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在自身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有着整套与西方不相同的范畴,这些范畴是根据中国文学发展的特点归纳出来的,它们产生之后,又反过来规范和影响了文学的审美理想、审美需要,从而规范和影响了文学发展进程的轨迹。中国的古代文论范畴是很有特色的,它们不是玄虚而是微妙,往往是拟象取譬以供参悟,不易落入言筌,如“气”、“风骨”、“韵”、“味”、“意”、“神”、“体”、“肌理”、“格调”、“意境”等等。

    这些范畴经过不断演变、完善,内涵也日益丰富,又逐渐在相互间交叉,形成了网络、构成了体系,相对于西方的“悲剧”、“喜剧”、“崇高”、“滑稽”、“幽默”、“典型”等美学范畴。中国古代文论的诸范畴,表现出一些多义性特点,但更注意主客体的和谐。

    中国文学所表现出来的这些总体特点,到了“五四”以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现代文学中由于小说、戏剧受到重视,就不再显示出抒情胜于叙事、表现多于再现的特点。整个文学的思想倾向的变化更为明显,古代文学中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已被现代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所取代。

    此外,文学理论由于接受外来的影响已出现了许多有别于古文论的新的范畴和概念,语言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切使中国文学形成了新的民族文学的特点。

    9. 读唐诗宋词的感受,用简短的语言回答

    读唐诗宋词有感 我经常在假日里与你相约,捧着你,读着你,感受着你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读你的日子,无拘无束,无心旁骛,让我远离人世间的喧嚣,将世俗的功名利禄抛在脑后,独守着那一方清贫安静的天地,让灵魂与你做面对面的交流,倾听你心中跳动的语言,如痴如梦如真如幻。 我喜欢在忧伤的时候读你,你是那鸟儿避风的巢,遮风挡雨,把受伤的心灵紧紧包容,喜悦的时候读你,你是那风儿鼓起的风帆,劈波斩浪,将美丽的心情远远放逐. 读你的时候,你能牵着我平平仄仄、短短长长的思绪,你不是曲,却能打动我起起伏伏、缥缥渺渺的心境,读你的日子真好。

    10. 唐诗的艺术成就与宋词的艺术成就

    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唐诗、宋词占有极其光辉的一页,没有这一页,整部中国文学史将为之黯然换色。

    诗是中国文学发展出现最早的文学体裁,并贯穿于整个文学发展过程,但只有到了唐代,诗才真正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如果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那么诗歌当之无愧地代表了整个唐代文学发展的潮流:上至王侯将相、后宫嫔妃,下至名媛僧道、村夫樵子,写诗吟诗蔚然成风,诞生了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韩愈等独具艺术风格、且成就卓著的诗坛大家,留下了许多家喻户晓、妇幼皆知的名篇佳句,使唐诗在漫长的诗歌发展史中独领风骚,正如康熙皇帝所说“诗至唐而众体悉备,亦诸法毕该。故称诗者必视唐人为标准”。

    词的发展虽亦源远流长,但也只有到了宋代才“别是一家”,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令人刮目相看,出现了苏轼、辛弃疾、柳永等词坛大家,也为后代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章佳作。

    作为音乐性极强的两种文学体裁,诗和词 既各有所长,又互为补充,正如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休,能言诗之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一代文豪苏轼就擅长以诗为词。

    唐诗宋词的语言艺术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