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忆住一师唐诗翻译

    1. 古诗《忆往一师》 作者:唐 李商隐 全文解释

    赏析 住一师是一个僧人。

    诗中用“远公”来代称住一师,可见住一师绝非平庸之辈,亦见诗人仰慕之情。无端而别,更使人怅恨。

    每天拂晓,宫中和各佛寺的钟声一齐长鸣,声震全城。诗人由帝城的晓钟,联想到住一师所在的西峰佛寺的晓钟,于是自然而然地想起相别经年的友人了。

    接着,诗人重现了留存在记忆中最深刻感人的一个场景,含蓄地表达出对往日深挚情谊的追念。“烟炉销尽”,寒灯晦暗,正是拂晓时佛殿的逼真写照。

    小童推开出门,只见皑皑白雪,洒满苍翠的松枝。这两句粗看似乎既未写其人,也未写其事,然而仔细吟味,却是其人宛在,其事历历在目。

    2. 李商隐忆住一师此诗中诗人用远公指代住一大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远公:本指东晋庐山东林寺高僧惠远(一作慧远),是净土宗的初祖,此处指住一师。

    《忆住一师》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由帝城的晓钟,想起相别经年的友人,重现留存在记忆中最深刻感人的场景,含蓄地表达出对往日深挚情谊的追念。

    在写作手法上,构思巧妙,意境幽远。 李商隐曾于开成元年(836)奉母迁居济源(今河南境内),在济源玉阳山学道。

    此诗为诗人听到帝城的晓钟,怀念僧友住一而作。 《忆住一师》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烟炉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译文我无端端离开“远公”多年了,此刻长安城中清晓闻钟令我回忆起他所在的西峰佛寺来。

    住一师也许还在室中煮茗读经,不觉烟炉中焚香已尽,寒灯也渐渐晦暗。外间童子见天色微明,便打开房门,不想夜来大雪,只见一片银白,门前的松树也披满雪。

    鉴赏首联点明诗题“忆”字。以净土宗的初祖慧远大师借指住一,e69da5e6ba90e799bee5baa631333431373234既暗写其不凡,又表达了仰慕之情。

    为了合乎格律,诗人将晓钟加以倒装,以“钟晓”出之,此句写诗人听到京城的晓钟后,联想起住一所居山寺的钟声,想起久别的朋友。由于寺院的晓钟对于尘世中凡夫俗子来说,既宣告着宁静安详的结束,又预示着喧嚣熙攘的到来,往往最能打动人心,而感觉敏锐的诗人更能由此激起其内心的深层次体验,回忆起过往的相关人事,因此,本诗的“钟晓”意象也就能加入到对后世读者影响深远的唐诗钟声意象群落之中,成为唐代文学的一部分。

    尾联从”忆”字着笔,写两人在前一年的冬季,聚首青灯古寺,品茗吟诗,围炉夜话。以“炉烟”之“消尽”、“寒灯”之“晦”的物态变化来写夜色深晚,从时间上久写畅叙未眠之状,表达两人情谊之深。

    结句为一奇境宕出,写两人彻夜畅叙后清晨所见之雪景——馒天皆白,雪压松枝,好一个银色世界,好一个傲写青松。这景色不仅表现环境清绝高洁,而且还富合着住一不染一尘的高洁出世形象。

    此诗构思巧妙,其一表现为以东晋高僧慧远作比,其二表现为景物烘托法运用得恰到好处,全诗除首句“别远公”外,无一语言及住一,然而“炉烟”、“寒松”、“童子”、“雪松”及山寺晓钟声中无不有其人在。

    3. 忆住一师中诗人用“远公”指代住一大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仰视、你知道,是仰视。

    他对大师的成就、仰慕,也很希望自己变成这样的人。

    但、更多的是:无限的赞美和极致的仰视。

    没错、我是说,仰视。

    4. 《忆江南》全诗解释(白话文)字字落实

    三首 [原文] 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译文] 一、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原文] 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杜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译文] 二、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象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山寺寻找皎洁月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玩赏那起落的潮头.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重新玩游? [原文] 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容.早晚复相逢. [译文] 三、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象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5. 忆江南古诗的翻译,急

    【原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翻译】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原文】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杜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翻译】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象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山寺寻找皎洁月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玩赏那起落的潮头。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重新玩游? 【原文】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容。早晚复相逢。

    【翻译】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象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希望可以帮到你。

    6. 亿往一师中三四句的分析

    是《忆住一师》,全诗赏析:住一师是一个僧人。诗中用“远公”来代称住一师,可见住一师绝非平庸之辈,亦见诗人仰慕之情。无端而别,更使人怅恨。每天拂晓,宫中和各佛寺的钟声一齐长鸣,声震全城。诗人由帝城的晓钟,联想到住一师所在的西峰佛寺的晓钟,于是自然而然地想起相别经年的友人了。

    接着,诗人重现了留存在记忆中最深刻感人的一个场景,含蓄地表达出对往日深挚情谊的追念。“烟炉销尽”,寒灯晦暗,正是拂晓时佛殿的逼真写照。小童推开出门,只见皑皑白雪,洒满苍翠的松枝。这两句粗看似乎既未写其人,也未写其事,然而仔细吟味,却是其人宛在,其事历历在目。

    清晨的钟声,把诗人带到当年与住一师同在西峰时的情景中去。他们可能曾一处围炉夜话,畅叙友情;也可能曾一起煮茗吟诗,共赏佳句;也可能曾一道焚香鼓琴,敲枰对弈,……此时,烟炉里香火已灭,点了一夜的灯烛逐渐暗淡,两人忘了时间,忘了天寒,待到小童开门一看,啊,白雪铺天盖地,真成了一片银色世界!

    7. 关于松的诗及以翻译

    【欹松漪】 作者:顾况

    湛湛碧涟漪,老松欹侧卧。悠扬绿萝影,下拂波纹破。

    唐诗看“松”

    在我国¸璐醋魇飞希幸桓霾永没曰偷氖贝蔷褪翘瞥T谔剖´醋鞯墓讨校幸桓鲇篮悴凰サ奶獠模蔷褪俏颐浅

    古往今来,松一直为世人所厚爱,求诸唐诗,俯拾皆是。如王昌龄《过华阴》,杜甫《谒真谛寺禅师》,韩愈《山石》,孟郊《游终南山》,白居易《夜归》,又《余杭形胜》,岑参《终南山双峰草堂作》,“松”的身影,随处可见,呈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诗人们两眼所视,满目青松,尽在有意无意之中。

    在诗人们的笔下,松的坚贞、孤直和高洁跃然纸上。贾岛堂弟无可的《松》,有一种“苍翠远惊人”、“自与九霄邻”的气慨;王睿的《松》,则体现松“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这一特性。李白多次称誉松的物性,如“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古风》),“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箜篌谣》),“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赠韦侍御黄裳》)等。松的高大形象令人敬仰,难怪韩愈在《醉留东野》中,叹言“自渐青蒿倚长松”了。

    松树,是值得人们赞颂的,尤其是小松、新松,更需要人们的百般呵护。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杜甫的《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荀鹤《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种境界,则与宋词中“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异曲同工之妙。齐己在《新栽松》中,对“冉冉出蓬蒿”的新松,也寄予“千年待尔高”的愿望。

    然而,松树并不总是幸运。白居易在《涧底松》中写道:“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读了这首诗,谁能不为那些怀才不遇、命运坎坷的“寒俊”们叹惜呢?人才难知,更让人感到荐贤的可贵之处了。白居易另一首《赠卖松者》:“不买非他意,城中无地栽。”于武陵的《赠卖松人》:“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其中寓意都表明,统治者弃而不用,是人才产生退隐心理的重要原因。

    隐者情操与松的关联,更不胜枚举了。遍觅唐诗,贾岛《寻隐者不遇》、《寄山友长孙栖峤》,常建《宿王昌龄隐居》,高适《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李商隐《忆住一师》,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朱庆余《闲居即事》,许浑《晚自朝台津至韦隐居郊园》,太上隐者《答人》……无不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恬淡无忧的情趣和境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更是显得出奇的幽清明净。在这一方面,令人眼花缭乱,甚者到了“无松不成诗”的地步。其实,隐者的行为,并不全是“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的佳趣雅兴,也不全是“松下清斋折露葵”(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的孤寂寡淡。李白以《赠孟浩然》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而孟浩然在《岁暮归南山》一诗中提到:“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是呵,谁真心情愿隐居山林,空对青松白云?多因世事艰难,不得已而为之。松风白云、高风亮节的背后,隐含着莫大的空虚和无奈。

    人们喜爱松树,除了观松,自然还有种松,除了写松,还有画松。王维“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皇甫冉“闲看秋水心无事,卧对寒松手自栽。”这是种松的。题画诗很多,有戴叔伦的《题稚川山水》,杜甫的《戏为双松图歌》,朱湾的《题段上人院画古松》,李洞《观水墨障子》等。皎然在题画诗《观裴秀才松石障歌》说:“此中势与真松争”,“对之自有高世心”。专门描述画松的诗歌中,当以景云的《画松》最为有名:“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画中的松树,栩栩如生,依稀能辨。真松也罢,画松也罢,诗人们见松生情,对松咏怀,依然是兴致勃勃。

    我爱我“松”,自是对松多了一份关注。但愿这一辈子堂堂正正做人,无愧于松的风格矣。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