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山大孙奇唐诗导读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例文

    超越

    时间不会倒退,人只有不断的前进,不断的超越。——题记

    人活着,慢慢品味,曾有过伤悲,但不能因此惯于束缚自我;人活着,细数今朝,会觉得无助,但不能因此经常依赖他人;人活着,回顾昨日,曾有过感慨,但不能因此总是留恋昨天;人活着,一往无前,就应该因此找准方向。

    也许人们没有注意,其实,人们一直都在超越,不管是有心的,还是无意的。

    我是一个骑车上学又骑车回家的学生,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我上学下学的路途都还在继续。

    那是一个严冬的傍晚,风呼呼的吹着,让稀零几个路人无奈的把衣服裹得更紧些,实际上时间还很早,但天却接近漆黑了,天边连一颗星星也无从寻找,许多路口路灯也已经开了,不一会儿,我行至两盏路灯中央,我知道,我和车正在很快的移动,我看到,路灯下我和车的影子也在很快的移动,我一旦超过我的影子,我的影子就会追上来,一直追至我的前方,我在不断前进的同时,影子也在不断的前进,我在不断的追逐,影子也在不断的追逐……正当我开始明白什么的时候,影子不见了。再行至前方,回头时那两盏路灯早已不见了踪影,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

    回到家,我来到书桌前,静静坐下,脑海里浮现的只有刚才的所见所闻。突然,一句名人名言又飞入我的脑海:生命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这样,一些似乎都能联系起来了。我要举一个形象生动的例子:假如人生是一条漫漫长路,不同的路段有不同的风景,不同的路段是不同的境界。把有路灯的路段看成是平等竞争的机会,把影子看成是一个个人,再把影子的主人当成是这些人的劲敌,在生命的路上,他们互相追逐,互相竞争,假如有一方不肯努力,他势必会被生活淘汰,在走过有路灯的路段时变成影子滞留在原地,再也不能向前迈进,前方的目的地也就不会再有他的身影,实在可惜。

    就学生来说,大家的起跑线都是0,但是有人成功了,有人失败了,秘诀就是有人愿意超越,有人不愿意。如果说同样是练习英语口语,有的人愿意练10遍,有的人只练5遍,以一天来看,只差5遍,但是,学习知识只是一天的事吗?一个月下来就差150遍,一年呢?为了有一个美好的明天,为了对得起对自己充满希望的父母,老师,难道不应该超越?不应该一直追逐下去?

    时间从来都不会为了任何人而倒退,倒是我们,与其希望时间倒退,不如就抓住现在,勇敢超越……

    写作提示:从两则材料看,“前人”应特指的是,走在我们前列的取得了突出成就的人或团体。联系生活,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父母总是会拿我们身边的优异者让我们作为榜样,老师也会叫我们选定追赶的目标,经济发展也总以发达地区或发达国家为标准。把卓越的前人看成是一个挑战还是一个障碍?想清楚这些,文章就有了。

    2. 七下语文书附录十首古诗导读50F

    〖附录诗歌〗

    《山中杂诗》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您好,请问您是要哪个版本的?

    人教版

    《童趣》——沈复;《论语》十则;《山市》——蒲松龄;《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刘义庆;寓言两则:智子疑邻——《韩非子》;塞翁失马——《淮南子》;《伤仲永》——王安石;《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口技》——林嗣环;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山海经》;两小儿辩日——《列子》;《狼》——蒲松龄

    语文版

    《论语》六则;《世说新语》二则(期行;乘船)——刘义庆;《伤仲永》——王安石;《卖油翁》——欧阳修;《三峡》——郦道元;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徐珂;《戴震难师》——段玉栽;《爱莲说》——周敦颐;《陋室铭》——刘禹锡;《口技》——林嗣环;《黔之驴》——柳宗元;《包拯》——脱脱;《董宣执法》——范晔;《岳飞》——毕沅;《列子》二则:杞人忧天;杨布打狗。

    嗯,还有江苏版的,好多哦,特意翻出来初中的课本查的,饶了我吧,我打字可不快。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

    3. 古诗要同一类的要有导读

    童年

    小儿垂钓

    七绝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译文〗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

    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

    唯恐怕鱼儿被吓跑他不敢大声应答。

    〖点评〗

    这首诗注重塑造形象,贴近生活,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

    ------------------------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很少,因而显得可贵。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通过以上的简略分析可以看出,前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的笔墨。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所见》 [明]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 经典唐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唐代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似莠而细,无芒,春兴新苗与诸草无异,冬枯而不萎,性至坚韧,干熟时正白色,牛马所嗜。 指雪 沙漠 古多分兵为左中右三军,中军为主帅号令处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赚太薄。

    将军双手冻得拉不开角弓,都护的铁甲冰冷仍然穿著。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硬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

    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

    武某或即其前任。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

    “岑参兄弟皆好奇”(杜甫《渼陂行》),读此诗处处不要忽略一个“奇”字。 此诗开篇就奇突。

    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

    “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

    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

    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

    “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

    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

    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以写野外雪景作了漂亮的开端后,诗笔从帐外写到帐内。

    那片片飞“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幕帏上慢慢消融……“散入珠帘湿罗幕”一语承上启下,转换自然从容,体物入微。“白雪”的影响侵入室内,倘是南方,穿“狐裘”必发炸热,而此地“狐裘不暖”,连裹着软和的“锦衾”也只觉单薄。

    “一身能擘五雕弧”的边将,居然拉不开角弓;平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是“都护铁衣冷难着”。二句兼都护(镇边都护府的长官)将军言之,互文见义。

    这四句,有人认为表现着边地将士苦寒生活,仅着眼这几句,谁说不是?但从“白雪歌”歌咏的主题而言,这主要是通过人和人的感受,通过种种在南来人视为反常的情事写天气的奇寒,写白雪的威力。这真是一支白雪的赞歌呢。

    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

    这又是诗人“好奇”个性的表现。 场景再次移到帐外,而且延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压冬云,浓重稠密,雪虽暂停,但看来天气不会在短期内好转。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酷寒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将是艰辛的呢。

    “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于是写到中军帐(主帅营帐)置酒饮别的情景。

    如果说以上主要是咏雪而渐有寄情,以下则正写送别而以白雪为背景。“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颇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

    这些边地之器乐,对于送者能触动乡愁,于送别之外别有一番滋味。写饯宴给读者印象深刻而落墨不多,这也表明作者根据题意在用笔上分了主次详略。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

    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白雪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送客送到路口,这是轮台东门。

    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

    5. 关于“唐诗”有几个问题

    1/.历史背景,由于每个诗人写诗的历史背景不同,所以大众的审美不同,所以出现有些诗人在死后才出名. 2./由于官场腐败,有些有文才的诗豪不喜欢与其同流合污,隐居乡下,不出山. 也因为从事山水诗创作的诗人,数量之多,产品之丰,十分惊人。

    仅据《全唐诗》所录统计,唐代三百年间,曾涌现诗人二千二百多个,创作诗歌达四万八千九百余首,是唐代以前一千六七百年间留下来的诗歌总数的几倍。这数以千计的浩浩荡荡的诗人队伍中,大多数都曾吟咏过山水;他们究竟写了多少山水诗,虽然至今尚未作出精确的统计,但可以大致估计,唐代山水诗的总量,恐怕也是此前留下的山水诗总量的几倍。

    更值得注意的是,涌现了王维,李白,杜甫等天才巨星,他们的山水诗创作,不仅数量多,视野开阔,内容丰富,而且诗境不凡,艺术上多姿多彩,极富创新精神。 3/.至于孟浩然 他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

    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

    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交谊甚笃。有诗名。

    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而亡。

    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

    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

    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 4/.(一)“诗中有画”诗画美 (二)“形神兼似”的空灵美 (三)和谐统一的音响美。

    6. 史上最牛的唐诗

    《饮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6。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导读〕

    这首诗大约是天宝五载(746)杜甫初到长安时所作。史称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俱善饮,称为"酒中八仙人"。他们虽都在长安呆过,但并不是同时都在长安,杜甫从"饮酒"这个角度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全是追叙。这首诗在体裁上也是一个创格。句句押韵,一韵到底;前不用起,后不用收;并列地分写八人,句数多少不齐,但首、尾、中腰,各用两句,前后或三或四,变化中仍有条理。八人中,贺知章资格最老(比李白大41岁),所以放在第一位。其他按官爵,从王公宰相一直说到布衣。写八人醉态各有特点,纯用漫画素描的手法,写他们的平生醉趣,充分表现了他们嗜酒如命、放浪不羁的性格,生动地再现了盛唐时代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唐宋诗醇》引李因笃语"无首无尾,章法突兀妙是,叙述不涉议论,而八人身份自现,风雅中司马太史也。"《杜诗镜铨》引李子德语:"似颂似赞,只一二语,可得其人生平。"

    7. 【江雪这首诗怎么背】

    当前位置:首页 > 唐诗导读 > 柳宗元 作品诵读 在线导读 视频欣赏 FLASH MV 江雪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此诗大约作于谪居永州时期.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粗看起来,这像是一幅一目了然的山水画: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但仔细品味,这洁、静、寒凉的画面却是一种遗世独立、峻洁孤高的人生境界的象征.此诗的艺术构思很讲究,诗人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千山万径之广远衬托孤舟老翁之渺小;鸟绝人灭之阒寂对比老翁垂钓之生趣;画面之安谧冷寂衬托人物心绪之涌动.孤处独立的老翁实际是诗人心情意绪的写照.。

    山大孙奇唐诗导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