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中的边塞情怀

    1. 唐诗宋词中的边塞风情

    1.范仲淹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赏析: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2.李贺《雁门太守行》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赏析:角声:号角之声,军队用为号令;“塞上”句:北方长城附近多半是紫褐色的泥土,所以称为“紫塞”。燕(yān烟):同“胭”。胭脂:红色的化妆品。这两句大意是:在一片肃杀的秋景中,号角声漫天遍野;暮色中的塞土有如胭脂凝成,发出浓重的暗紫色。

    两句诗既是写景,也是写事:在万木摇落的深秋,在号角声的鼓舞下,唐军将士士气高昂,奋力战斗,与敌人从白昼一直厮杀到黄昏。褐色的塞土上洒下了殷红的血迹,夜雾中紫红的颜色显得更加浓重。这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诗句可用来描写长城内外特有的景色,取其秋声萧瑟,号角悲壮之意;也可用于描写战争场面。

    3.王昌龄 《从军行(之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赏析: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 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 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 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 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 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 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 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 “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 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 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4.王昌龄 《从军行(之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赏析:“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

    5.王昌龄《从军行(之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2. 描写边塞的唐诗

    边塞诗经典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断无烟。

    塞 下 曲(二首)

    卢 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凉 州 词

    王 翰

    蒲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前出塞九首(选一)

    杜 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3. 描写爱国情怀、边塞风光的古诗每类至少5首为每一首诗做一题解,说

    凉州词(其一)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从军行七首 ( 其二 )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现诗人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对现实的不满、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及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的心境.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质朴自然,多用白描手法和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正官]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东 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守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4. 谁知道唐诗中最著名的边塞诗是那几首

    边塞诗,是以边塞风光与军民生活为题材的诗。著名的边塞诗人有杨炯、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边塞诗是唐诗中的一支重要流派。一般认为,边塞诗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朝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它的主要意象是:烽火、羌笛等. 但是边塞诗最早起源于先秦时代,更准确说,它起源于西周。根据是:先秦时代已具备边塞诗产生的历史条件与文化土壤,《诗经》中已有完整的边塞诗篇。

    《诗经》中的边塞诗选:

    《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总角卯兮”,即还未成年,就“突而弁兮”,被抓去服兵役,派往边地戍守。结果“无田甫田,维莠骄骄”,,导致大片农田荒芜。

    《王风·扬之水》“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戍边士卒在边疆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与统治阶级坐享其成、怡然安乐形成鲜明的对比,诗的最后两句,“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表现了那种欲脱离战争的强烈意识。

    《小雅·六月》,叙写尹吉甫奉周宣王之命北伐猃狁的事迹,看内容它是战争诗,看民族关系却又是一首边塞诗。

    《唐风·鸨羽》,抒发戍边士卒有家难归、父母无人赡养的同时自然地流露出对边塞战争的厌倦以及对统治者的怨恨。

    5. 唐诗中,以边塞生活为主题的为数不少,还有哪些诗句

    1、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陈陶.《陇西行》)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出塞》)

    3、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唐.马戴.《出塞》)

    4、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古从军行》)

    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6、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唐.张籍.《凉州词》)

    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8、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

    9、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

    10、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1、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三)

    12、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

    13、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六)

    14、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七)

    1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王贺.《南国》)

    6. 古诗70首里的边塞诗句

    2《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6《凉州词》

    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9《凉州词》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0《出塞》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13《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22《别董大》高适(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31《塞下曲》

    卢纶(唐)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jì)逐,

    大雪满弓刀。

    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南宋)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