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体会

    1. 胡晓明 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

    很多年前,华东师大的施蛰存老先生招考研究生时出了一道题目:“什么是唐诗?”这是一个大有意味的问题。

    唐诗是一个美好的词语。汉语中有很多美好的词语。

    比如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等。唐诗也是汉语中最美好的词语之一。

    我们提起唐诗,就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唐诗只是风花雪月么?只是文学遗产么?只是语言艺术么?当然是的,可是我们又总觉得不够。

    我们仅从风花雪月去看唐诗,或许表明,我们的人生可能太功利了。我们仅从语言艺术和文学遗产去看唐诗,我们又可能把唐诗看得太专业了。

    唐诗还可不可以指向一些更远更大的东西? 诗是什么呢?马一浮先生有四句话说得好:诗其实就是人的生命“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诗就是人心的苏醒,是离我们心灵本身最近的事情,是从平庸、浮华与困顿中,醒过来见到自己的真身。

    我们为什么说仅仅从风花雪月、语言艺术、文学遗产、汉唐气象等来读唐诗,总觉得不够呢,那就是隔了一层,没有醒过来跟自己的真身相见。 我只举一个小例子,我十五岁离开家去当工人的时候,心里只是想家呀,沛然莫之能御。

    有一天读一首小小的唐诗: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我忽然就觉得,那个大风大雪中,快要回到家中的夜归人,就是我自己的背影啊,心里一下子有说不出的温暖与感动。为什么唐诗会这样呢,我想这是因为唐诗表达了我们古今相通的人性,而且是用永远新鲜的感性的经验来表达。

    所以唐诗一方面是永恒的人性,另一方面又永远是感性的、新鲜的。而这个古今相通的人性,恰恰正是中国文化内心深处的梦。

    我想我们中国文化做梦做得最深最美的地方,就是古今相通的人性精神。永远的风花雪月,背后是永远的人性世界。

    具体而言,唐诗中所表现的中国文化的人性精神,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谈? 尽气、尽才的精神.尽心、尽情的精神 人生要尽气尽才,永不舍弃 唐诗里头有一个主要的声音,是说人在这个世界里要善待自己,要不负此生,不虚此生。以诗仙李白为例,他一生集书生、侠客、神仙、道士、公子、顽童、流浪汉、酒徒、诗人于一身,如果说别人尽十分气、十分才,即是尽气尽才,李白就是尽二十分、三十分。

    尽才尽气的表现,现代人的说法就是自由。自由有两种。

    一是积极自由,即充分实现自己生命的美好。二是消极自由,即不受外来力量的束缚。

    积极自由在李白身上,好像有光有热要燃烧,有不能自已的生命力。李白的消极自由表现在鄙弃权贵、笑傲王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中国知识人中,最能自尊自爱、最不受拘限的一个典型。

    李白,几乎成为真正的文人自爱的一个美好的理想。 杜甫是一个厚字,结实扎根在地上。

    他最后死在回中原的船上,伏在船上写诗说:“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中国唐代诗学的两座主峰,一个是天的精神,一个是大地的精神,真实做人、积极用世,不管他们有没有建立了什么功业,他们的生命是活得有声有色、有光有热。

    他们对于他们的时代、社会,是尽心、尽气、尽才的,他们并没有从他们的时代得到什么,但是他们的时代却因为他们的存在而伟大。 唐代第二线的大诗人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都是做人做事有担当,有作为的。

    韩愈一生最精彩的是谏骨,苏东坡说他是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在举世滔滔的佞佛大潮中,障百川而东之,挽狂澜于既倒。柳宗元一生最突出的是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被贬谪的后半生不屈身降志,又做出了影响深远的政绩。

    白居易最亮点的是领导了中唐的新乐府运动,“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让诗歌文学发生社会良心的作用,深刻影响了后世中国文学。李商隐与杜牧都是博学多识、才华盖世的士人,不仅仅是诗人。

    正是他们压抑的才华得不到实现,才成全了他们美丽的诗歌,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诗歌,正是他们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的证明。所以我们可以说,唐代的第一流的诗人,个个都是要拿出自己生命的美好,要做一点事情,都是想要让自己的才智充分得到表现的。

    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 早晨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是清新的样子,是神采飞扬。我们要让我们的民族在千年长途的风霜满面中,有少年精神;在朝九晚五的风尘仆仆中,有做梦的机会,那么,就让我们的下一代多读唐诗吧! 现在我们来读读那些千年传诵的名句吧。

    我们看诗人动不动就说“秦时明月汉时关”,动不动就说“万里长征人未还”,诗人动不动就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动不动就说“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我们发现唐诗的世界大得很,力量充沛得很,精神豪迈得很。 初盛唐的人要是失恋了,痛苦了,说的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就会哂然一笑,心情好起来了。

    要是暂时经过苦难,重新克服了困境,就会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就会对前途重新。

    2. 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的课后笔记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极为辉煌灿烂的时代,唐诗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座艺术宝库。

    唐代近三百年的历史时期,诗人辈出,群星灿烂,涌现出一批在诗歌创后上有卓越成就,举世闻名的大诗人。他们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培育和开拓了诗歌园地,出现了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美不胜收、蔚为大观的空前繁荣景象。

    唐诗的思想内容精深博大,是艺术的创新,意境的深隽,韵律的精严,语言的锤炼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是中国文化传统不可多的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

    3. 中国诗词的文化解读或者学习诗词文化的感悟 3000字

    古典诗词与中国文化

    一首古诗或者古词,它是一个生活在古代某个时期(具有一定的制度的制约)[ 作者受制度文化的影响]的一个特定的人在某个状态(或思想情绪)[文如其人 受精神文化的影响]之下用纸笔(或者口吟、题壁)写(演唱)[受物质文化条件的影响]出来的。【一般、笼统的说】

    具体地讲,近三千年的中国文学包括古典诗词是在这一个漫长时间段的古代文化的影响之下产生,并且流传至今。三千年的华夏文化不断发展演变,像上面一节谈的,仅鸦片战争到五四(不到八十年),就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变化,而要把握三千年,谈何容易?

    但千年巨变也不过一百多年前的事,在列强瓜分之前,除了王朝更迭之际以外,中国社会相对是比较稳定的,文化的延续性像有人所说,是超常态的、以不变应万变的一成不变。由于大陆性封闭结构的地理环境,造成长久的农业文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自汉朝迄清末儒家文化一统天下的凝固格局。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及其礼义学说,一直到五四激烈冲击之际,还有林纾、王国维等人以生命相护卫,你说中国文化在几千年之中会有多么大的变化?春秋年代产生的最古诗集《诗经》一直到《儒林外史》作者写《诗说》,仅对其中篇章发表个人的一点新见,还有当时的才子佳人书名著《好逑传》根据它谱写了一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风雅颂,几千年后照样发挥经典的垂范作用,你说中国文学没有沿袭老祖宗的遗传?

    总之,在风云变幻的历史的演变之中的中国文化、古典诗词又保持着它超稳定的不变之势。

    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诗人们按照孔子“思无邪”的诗教,在“温柔敦厚”、“乐而不淫”的原则下,写了无数符合儒家修身治国规范的诗词。由于儒家是入世的实践哲学,因此秉承这种思想的文士常常在作品中流露奋发向上、为国出力的抱负,如杜甫的“立登要路津”,边塞词中“燕然未勒归无计”。孔子的民本思想促成苏轼、陆游等作家创作大量同情民生疾苦的诗作。

    三教合流又是中国因地广人多、为和谐的目的而出现的文化现象。于是打上儒家之外的道家、佛家色彩的诗词也应运而生。

    三千我是编不出来啦……这些给你当参考吧……

    4. 胡晓明 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

    很多年前,华东师大的施蛰存老先生招考研究生时出了一道题目:“什么是唐诗?”这是一个大有意味的问题。

    唐诗是一个美好的词语。汉语中有很多美好的词语。

    比如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等。唐诗也是汉语中最美好的词语之一。

    我们提起唐诗,就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唐诗只是风花雪月么?只是文学遗产么?只是语言艺术么?当然是的,可是我们又总觉得不够。

    我们仅从风花雪月去看唐诗,或许表明,我们的人生可能太功利了。我们仅从语言艺术和文学遗产去看唐诗,我们又可能把唐诗看得太专业了。

    唐诗还可不可以指向一些更远更大的东西? 诗是什么呢?马一浮先生有四句话说得好:诗其实就是人的生命“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诗就是人心的苏醒,是离我们心灵本身最近的事情,是从平庸、浮华与困顿中,醒过来见到自己的真身。

    我们为什么说仅仅从风花雪月、语言艺术、文学遗产、汉唐气象等来读唐诗,总觉得不够呢,那就是隔了一层,没有醒过来跟自己的真身相见。 我只举一个小例子,我十五岁离开家去当工人的时候,心里只是想家呀,沛然莫之能御。

    有一天读一首小小的唐诗: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我忽然就觉得,那个大风大雪中,快要回到家中的夜归人,就是我自己的背影啊,心里一下子有说不出的温暖与感动。为什么唐诗会这样呢,我想这是因为唐诗表达了我们古今相通的人性,而且是用永远新鲜的感性的经验来表达。

    所以唐诗一方面是永恒的人性,另一方面又永远是感性的、新鲜的。而这个古今相通的人性,恰恰正是中国文化内心深处的梦。

    我想我们中国文化做梦做得最深最美的地方,就是古今相通的人性精神。永远的风花雪月,背后是永远的人性世界。

    具体而言,唐诗中所表现的中国文化的人性精神,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谈? 尽气、尽才的精神.尽心、尽情的精神 人生要尽气尽才,永不舍弃 唐诗里头有一个主要的声音,是说人在这个世界里要善待自己,要不负此生,不虚此生。以诗仙李白为例,他一生集书生、侠客、神仙、道士、公子、顽童、流浪汉、酒徒、诗人于一身,如果说别人尽十分气、十分才,即是尽气尽才,李白就是尽二十分、三十分。

    尽才尽气的表现,现代人的说法就是自由。自由有两种。

    一是积极自由,即充分实现自己生命的美好。二是消极自由,即不受外来力量的束缚。

    积极自由在李白身上,好像有光有热要燃烧,有不能自已的生命力。李白的消极自由表现在鄙弃权贵、笑傲王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中国知识人中,最能自尊自爱、最不受拘限的一个典型。

    李白,几乎成为真正的文人自爱的一个美好的理想。 杜甫是一个厚字,结实扎根在地上。

    他最后死在回中原的船上,伏在船上写诗说:“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中国唐代诗学的两座主峰,一个是天的精神,一个是大地的精神,真实做人、积极用世,不管他们有没有建立了什么功业,他们的生命是活得有声有色、有光有热。

    他们对于他们的时代、社会,是尽心、尽气、尽才的,他们并没有从他们的时代得到什么,但是他们的时代却因为他们的存在而伟大。 唐代第二线的大诗人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都是做人做事有担当,有作为的。

    韩愈一生最精彩的是谏骨,苏东坡说他是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在举世滔滔的佞佛大潮中,障百川而东之,挽狂澜于既倒。柳宗元一生最突出的是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被贬谪的后半生不屈身降志,又做出了影响深远的政绩。

    白居易最亮点的是领导了中唐的新乐府运动,“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让诗歌文学发生社会良心的作用,深刻影响了后世中国文学。李商隐与杜牧都是博学多识、才华盖世的士人,不仅仅是诗人。

    正是他们压抑的才华得不到实现,才成全了他们美丽的诗歌,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诗歌,正是他们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的证明。所以我们可以说,唐代的第一流的诗人,个个都是要拿出自己生命的美好,要做一点事情,都是想要让自己的才智充分得到表现的。

    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 早晨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是清新的样子,是神采飞扬。我们要让我们的民族在千年长途的风霜满面中,有少年精神;在朝九晚五的风尘仆仆中,有做梦的机会,那么,就让我们的下一代多读唐诗吧! 现在我们来读读那些千年传诵的名句吧。

    我们看诗人动不动就说“秦时明月汉时关”,动不动就说“万里长征人未还”,诗人动不动就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动不动就说“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我们发现唐诗的世界大得很,力量充沛得很,精神豪迈得很。 初盛唐的人要是失恋了,痛苦了,说的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就会哂然一笑,心情好起来了。

    要是暂时经过苦难,重新克服了困境,就会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就会对前途重新。

    5. 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感想(800字左右)

    关于我学宋词的感受

    宋词是中华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文学史上一朵艳丽风雅的富贵之花。学习宋词是走进中华文化,培养人的情趣,增强自身文学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可以讲宋词使中国人拥有自我民族的情感和精神。

    当我读宋词的时候,我会有感情的全身心投入的诵读,词是语言的艺术,它讲究音韵的和谐,追求美的旋律,因为美,所以我们学习欣赏。反复的诵读,能够对词由浅入深的进行体味和理解,进而形成语言的感觉,而且许多的东西的理解是跟随一个人的成长的,经历了人生,方能更深的理解,体味其中真谛,形成情感的共鸣。

    宋词中有表现爱国爱家的,如陆游,有表现儿女情长的,如柳永,等等.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给人一种凄苦,不忍促读;“老夫聊发少年狂”“大江东去”“山间兰牙短浸溪”等等的豪迈,"明月几时有"等的恬静与思念;王安石“登临送目”的流畅;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绿树听鹈鴂”“更能消几番风雨”蕴含的悲愤;还有张孝祥“长淮望断”令人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236373836罢席,等等,读来一种生活中没有的体会与感悟。

    宋词和唐诗一样是中国古代文化精华,对人的修养是一种升华。古人在平时生活中对万事万物产生了感想,用精练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其实现代人也会和古人一样,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感情,读古诗词会让你感觉与先辈的思想交流。并且,如果在与朋友郊游的过程中,你能吟出一首优雅的古诗,必然能为自己的谈吐增色不少.

    学了一个学期的宋词,虽然一周就一节刻,但是我们的收获还是很大的!

    6. 唐诗人文精神

    唐诗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古典文学中间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能代表我们中华民族文学特点的就是诗。

    中国文人很看重“诗”。古人讲“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是说即使是穿着粗布或者说土布的平民百姓,也会因为他饱读诗书而显得气度不凡。

    这既表达中国传统文人对丰厚学识的自信,也说明华美诗文对人格修养的重要意义。大家知道,唐朝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强大王朝,一个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唐诗代表的是诗歌的极致,是最为辉煌历史时期最为辉煌的文学经典,我们常说唐诗中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量,不仅来自国力、开放等时代气象,而且来自开明、先进的政治文化。唐诗的兴盛跟科举考试有很大的关系,跟汉魏以来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地位大幅度上升有很大关系,跟全社会崇尚诗歌、崇尚人文、崇尚美有很大关系,这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之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我们说唐诗中也蕴含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今天,我讲的正是唐诗中的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 如果在座的人们对这个话题曾经有过一些关注的话,可以回忆起几年以前在中国学术界,可以说并不仅是学术界,包括我们的大学校园里头和社会上的文学界都在讨论一个非常时髦的词,叫作人文精神。那么什么是人文是人文,什么是人文精神,经过那一段时期的讨论以后,其实也没有得出一个所以然来。

    很多的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是结出的硕果却不是很多,真正有影响力的哲学思考,有生动的东西并不是很多,这是我们对那场人文精神讨论的一个遗憾。那么人文精神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说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按照我对这一传统的理解,所谓人文精神简单的说就是强调人如何完善的问题。古人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今人讲:“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等等这些都是谈人如何完善的问题。这就不仅仅把人文精神局限于西方所谓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

    可以说只要人类存在一天,人类便不会停止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和把握。我们知道历史上的人文主义通常溯源于欧洲的文艺复兴。

    但是文艺复兴固然提高了人文精神,可其人文精神却主要建立在理性之上,理性的弘扬,渐渐就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并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相信科学,从而形成了所谓科学主义。进而要求人文学、社会学都得效法科学,成为科学。

    这样一来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现代以来,科学主义将人性不当回事,以为人只不过是DNA的合成,可以做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或者说认为人只是一个DNA的容器,你别以为自己了不起,性格命运、生死成败都是由早就决定好了的,人的奋斗变得徒劳,人的价值变得低廉。

    正是这种科学的傲慢,加上消费主义的物化浪潮。人文、教育、环保、道德等这些非经济的社会因素被不断地边缘化。

    而在我们的大学里,传授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人文学科也不仅遭到功利主义自下而上的威胁,也受到专业化由上而下的威胁,而不断地边缘化。这表明在大多数人心目中人文精神是一个大而无当的东西。

    在这里我可以引发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从原始人类社会到现代,我们的自然科学可以说是有了巨大的发展,而且仍然处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之中。然而,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人文科学并不能说是遵循了同样勇往直前的轨迹。

    那么,对于我们的社会来讲,我们如何来看待人文精神呢?在去除了现代社会所谓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原始社会,按照其一定的人际关系或社会制度,我们说人类生活仍然能够进行。但反过来,如果去除由人性所约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即使在自然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社会也将会立即崩溃。

    这所以说,人文精神中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对于社会发展来说具有永恒的价值。人类永远不得不在追求明天的发展和寻找永恒的人性中前行。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我们常讲“落后就要挨打”,科技落后我们只是挨打,但如果文化落后呢?我们会怎样?可以说但凡一个国家强盛都有其内在的文化传统在起作用,这是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容易被人忽视.但其实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决定一个民族的气质和内涵。德国和日本在二战后的迅速崛起,虽然有其自己的基础和美国的援助,但最主要的还是他们文化内涵决定的民族禀性在深层次上起的作用。

    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正是它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然而,我们说任何好的传统文化都需要被继承才不至于消亡。

    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明白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的教育目标不仅仅是发展理性,同时也包括培养人性。它的任务是让自己的毕业生成为高品质的人,培养我们社会所需的性格与智力贵族,也就是我们国家常说的知识分子,精英阶层。

    这样一来就不能仅仅以职业出路为教育目标,或者说读书只是。

    7. 唐诗之 最伟大的精神

    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年以来,传诵不已,代代承传,它不仅被文人传唱,供在文学艺术的殿堂上,也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至今仍然鲜活而生机盎然。今天父母给孩子教的第一首诗,大多是李白的《静夜思》,听着那稚嫩的声音吟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不由会心一笑,想起自己的童年。大型文艺活动唐诗也是一道保留节日,濮存新诵读的《将进酒》令人荡气回肠,据白居易《琵琶行》改编的琵琶独奏清新秀丽。流行歌曲也大量借鉴唐诗的原素,据张继的《枫桥夜泊》编写的流行歌曲,我很喜欢,“月落乌啼不改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仍是当年的夜晚”。与朋友边喝酒边听歌,沉浸在那风花雪月、关山大漠、大江东去、枫林晚秋、野舟横渡的意境中,是一种享受。而旅游休闲,每每看到眼前的美景,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唐诗,登高就会想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观雪就会吟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望瀑布就联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诗几乎为所有的景色都题写了绝妙的解说,像李白登黄颧楼说的,眼前有景题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影响了我们的创作情绪。

    连人的情感也每每陷在唐诗的情臼中,唐诗常常侵入了我的潜意识。得意时会吟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孤独时会想到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悌下”。过年过节时,“每逢佳节倍思亲”,想念故乡亲人时恨不得“只愿化作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年青时喜欢唐诗是为了表示自己有文化,有品味。读书人不会几首唐诗那是没面子的,因为唐诗太普及了,影响太大了。随着阅历的增长,对唐诗的理解有了新的感受,感觉唐诗不仅是文学艺术,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唐朝人的生存形态,一种激励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博大精神,唐诗的魅力无穷,原因何在,古往今来,专家学者有许多专著在探讨,在解读,我的阅读感觉是,唐诗的魅力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史,诗中有魂。

    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体会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