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秋浦歌解释

    1. 古诗解释 秋浦歌 李白 十四首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李白

    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 歌曲动寒川。

    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大约天宝十二年(753),李白漫游到此,写了组诗《秋浦歌》。本篇是其中第十四首。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天头,便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诗人用了“照”、“乱”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透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

    接着两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转入对冶炼工人形象的描绘。诗人以粗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赧郎”二字用词新颖,颇耐寻味。“赧”,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结句“歌曲动寒川”,关合了上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他们唱的什么歌?诗人未加明点,读者可以作出各式各样的补充和联想;歌声果真把寒川激荡了么?当然不会,这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如果说,“赧郎”句只是描绘了明月、炉火交映下冶炼工人的面部肖象,那么,这一句则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

    这是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2. 秋浦歌的全诗意思

    其一

    秋浦水像秋一样的长,景色萧条令我心愁。客愁像秋浦水一样不可量度,我乐行至大楼山以散心忧。站在山顶西望伏安,直见长江之水正滚滚东流。我问江水:你还记得我李白吗?请你将我一掬泪水,遥寄给扬州的朋友去吧!

    其二

    夜猿在秋浦水上哀鸣,连附近的小黄山也愁白了头。青溪虽非是陇水。但也发出像陇水一样的悲胭之声。我想离开这里,但却因故而去不得;本来打算暂游此地,但却滞留此地而成了久游。何年何月才能回家乡啊,想至此不觉在孤舟上潜然泪流。

    其三

    秋浦产一种霹驼鸟,其羽毛之美,为人间天上所少有。以美丽著称的山鸡,见了它也羞得不敢走近水边映照自己的华美的羽毛。

    其四

    入了秋浦之境,一个早晨就愁白了我的双鬓。那凄切的猿声,叫得将我满头的白发郡成了纷乱的素丝。

    其五

    秋涌河畔的树丛中多产白猿,其跳跃飞腾如一团白雪。它们在树枝上牵引着儿女,在玩水中厉月的游戏。

    其六

    愁作秋浦之客,强看秋浦之花。秋浦的山川就如剡县一样优美,而其风光却像长沙一带的潇湘之景。

    其七

    我像晋朝的山简一样大醉骑马而归;我像春秋时的宁戚一样倚牛角而歌,空吟着《牛歌》而无人知遇,便只有像苏秦那样泪落黑罗裘了。

    其八

    在秋浦的干重山岭中,唯有水车岭的风景最为奇特。天空好像要随着大石一道倾倒下来,山石上的松萝兔丝在顺水飘拂。

    其九

    巨石江祖耸立在清溪河畔,就像是直扫青天的一幅天然画屏。上面古人的题诗千年犹在,其在绿字之上长满了美丽的苔藓。

    其十

    秋浦河岸的两旁,长着千千万万棵石楠树和女贞林。各个山头上都落满了白鬓,各个山涧里都有白猿在哀吟。劝君千万莫要去游秋浦,那悲哀的猿声会搅碎你这位他乡游子的客心。

    其十一

    逻人石之高踱,上只有飞鸟才能飞过。江祖石上有渔人筑起了捕鱼的小堤坝。急流使得客舟飞快地行驶,山花挨着人面,散着阵阵香气。

    其十二

    水如一匹静静的白练,此地之水即与天平。何不乘此舟直升云天去一览明月,一边看赏两岸的鲜花,一边在舱中饮酒呢?

    其十三

    透明的绿水中映着一轮素净的明月,一行白鹭在日光下飞行。种田郎荷锄听采菱女唱歌,并一道唱和着山歌踏月而归。

    其十四

    炉火隔彻天地,柴烟中红星乱闪。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

    其十五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其十六

    秋浦的田舍老翁,为捕鱼而睡在水上的船中。他的妻子在竹林深处张结鸟网,捕捉林中的白鹇。

    其十七

    桃波离这里只有一步地之遥,那里的人说话这里都听得清清楚楚。我在这里暗与山僧告别,遥向白云作揖而去。

    3. 秋浦歌的解释

    《秋浦歌》的第十四首诗的题材非常特殊,写的是正在从事紧张劳动的冶炼工人,这类形象不但在李白的诗中是绝无仅有,而且就是在中国整个诗歌艺术宝库中,也是十分罕见的,所以它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自明了。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歌的一开始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第一句是全景,只见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天地,在夜幕中远远望去,景色非常壮观;第二句是中近景,可以看见从炉中喷出一股股紫色的浓烟,时而有腥红的火星从炉烟中欢快地跳出来,整个画面呈现出浓重的色调与强烈动感,给人以一种视觉上的冲击。透过这种不同寻常的景象描写,分明可以感受到诗人在亲临这种火热的劳动场面后,所引起的兴奋、欣喜而又夹杂着新奇、赞叹的多重感情体验。

    接下来两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是作者对正在紧张劳作的冶炼工人的正面描写,赧的本意是因为羞愧而脸红,李白对其加以创造性的发挥,而生成了一个全新的诗歌词汇赧郎,用来表达他对眼前的辛勤工作的劳苦大众的由衷的钦佩之情,工人们的脸庞因为炉火的烘烤,因为劳动的紧张,在月色的笼罩下和炉火的辉映中,一个个显得精神焕发,红光满面,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没有压垮他们,相反,他们在这种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中,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豪迈与振奋,所以,他们才能够一边挥汗如雨地工作,一边情绪昂扬地放歌,那高亢的劳动号子,此起彼伏,响彻夜空,编织成一曲粗犷的劳动创造一切的赞歌,甚至使得寒冷的河水都为之激情荡漾起来!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给了本来就十分敏感的诗人以强烈的内心震撼,如果说诗歌的前三句是通过主要是通过画面来表达诗人内心所受到的视觉冲击的话,那么在诗歌的结尾,则是通过音响效果来重现诗人当时所感受的听觉震憾,连寒川都不能自已,那么就更不用说天生浪漫,感情丰富的李白了。他在这一瞬间,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满头的白发,而又一次感到生命的可贵,体验到劳动的崇高,于是他的内心再也无法消沉,他的灵感又一次焕然喷发,于是大笔一挥,创造出了一幅有声有色,无比壮观的秋夜冶炼全景效果图,言简意赅又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对创造性的劳动和质朴的劳动者的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千载之下,我们都似乎可以体会到李白在写作此诗时那种欲罢不能,不吐不快的创作欲望。

    4. 《秋浦歌》的意思

    秋浦歌

    李 白

    白 发 三 千 丈,

    缘 愁 似 个 长。

    不 知 明 镜 里,

    何 处 得 秋 霜。

    [注释]

    1. 秋浦歌:是李白在秋浦时作的组诗,共十七首,这是第十五首。

    2. 缘:因为。

    3. 个:这样。

    4. 秋霜:指白发。

    [简析]

    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首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缘”,因为;“个长”,这么长。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于是这三千丈的白发很自然地被理解为艺术的夸张。

    后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是说: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愁”字的刻画,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秋霜”代指白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这怎不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呢?

    5. 秋浦歌的解释

    唉~

    做人要厚道 哈

    好人做到底 啦~ (*^__^*)

    秋浦歌

    作者: 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秋浦歌】天宝十三载(754),李白流寓秋浦时所作的组诗,共十七首。

    【秋浦】今安徽贵池县西南一浦,产银产铜。

    【红星乱紫烟】乱,错杂。红色火花在紫色的炉烟中飞溅。

    【赧郎】赧,面红。为炉火照红的冶炼工人。

    【缘】因为,指因为愁思有那么长

    【个】这样

    【罝】捕捉鸟兽的网

    [简析]

    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首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缘”,因为;“个长”,这么长。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于是这三千丈的白发很自然地被理解为艺术的夸张。

    后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是说: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愁”字的刻画,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秋霜”代指白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这怎不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呢?

    其他

    其一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其二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其三 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其四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其五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其六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其七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其八 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其九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其十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其十一 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其十二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其十三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其十四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其十六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其十七 祧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唐诗秋浦歌解释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