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月意象的演变

    1. “西楼”是个怎样的意象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张养浩)日暮酒醒人已去,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书上解释说西楼——仅是个象征性的概念,或指闺房,或指曾经聚会之所,或指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但我感觉在方位上是实指,一定是在西方的,但却不是同一事物,应该是泛指.按照中国传统为房屋建筑命名的原则,西楼应该是建在主体建筑西边而楼梯向东的小楼.在古代文学中,西楼常和月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因为在西边的方位,是可以很方便看到月亮的,尤其是下沉之月,也就是深夜之月.西楼上的主人,也多半是青年女性,这是因为,在文化中,西方为兑卦,兑为少女,所以,古人常按风水的原理,将年轻女性住在西楼,这就是天人合一.月在中国文学中是相思的意象,所以西楼多半和闺思有关,而在西楼方便见到的又是深夜之月,以此可见睹月之人思念之深,无法入眠.而西在五行中为金,于季节为秋,金主萧杀,秋者为愁.西楼方便见到深夜之月,故写月夜思人或深夜愁绪都用“西楼”,渐渐的“西楼”在古诗词中演变成了一种相思与愁绪的代名词,就如古诗词中的“柳枝”代表依依惜别之情一样.。

    2. 王立民的科研成果

    论文: 1.王立民,叶昌炽研究述论,《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7期 2.王立民、刘奉文,《沈石友题画诗留稿》笺释,《文献》2009年4期 3.王立民、佘彦焱,钱曾藏书之来源概述,《图书馆杂志》2009年4期 4.王立民, 叶昌炽字号及藏印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4期 5.王立民,《缘督庐日记》稿本述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3期 6.王立民, 叶昌炽生卒年辩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5期 7.王立民,从古代小说观的演变看先秦小说的产生和发展,《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4期 8.王立民,师范院校毕业生教育实习面临的困境及对策,《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中国语言文学系教学研究专辑)2002年 9.王立民,古代诗歌中格桐悲秋意象探源,《东方杂志》第一辑2002年4月 10.王立民,读《诗经》说葫芦,《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3期 著作: 1.《缘督庐日记》校点(第一册),吉林文史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2011年5月。 2.《叶昌炽<;缘督庐日记>;研究》(专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3. 孟子译评(古籍整理)(国文珍品文萃),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7月。 编著: 1.中国文化知识大观园(文学艺术等部分,副主编),辽海出版社2007年9月 2.中华文明实录(物质文明卷,参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 3.中国文学史话(元代部分,参编),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主持项目: 1.晚清著名藏书家叶昌炽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B级) 编号:10BZS006,2010年7月开始,进行中。 2.清人小说序跋与小说内容的相关性研究,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化精神的形成与文学的发展”团队项目,三级子课题。进行中。(校内项目) 参加项目: 1.吴格主持,《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戏曲小说部分整理)(约15万字),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C级)2002年开始,接近完成。 2.黄季鸿主持,《西厢记》研究史,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C级)2007年11月开始,进行中。(第三参加人) ,3.裴丹莹主持,师范生职前实践能力培养研究,国际合作项目(C级),2007年12月开始,已结项。(第三参加人) 4.陈向春主持,“大诗教”视野里的传统诗教,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规划基金项目(C级)2008年11月开始,进行中。(第一参加人) 5.张洪兴主持,明清庄子学书目考,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省级),2009年5月开始,进行中。(第一参加人) 获奖情况: 1.《缘督庐日记》校点,吉林文史出版社,获第27届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 2.2010年,《叶昌炽<;缘督庐日记>;研究》,获东北师范大学第八届优秀社科著作一等奖。 3.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东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教育实习优秀指导教师。 4.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获得复旦大学第五批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资助。 5.2002-2003年度被评为东北师范大学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6.1994-1995学年被评为榆树市实验中学先进个人。

    3. 中国新诗为何处境”尴尬“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在题材内容方面的变化的一项是( )

    A.中国新诗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很少关注社会问题。

    B.中国新诗越来越狭隘,不能反映社会的主流。

    C.近年来出现了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

    D.质量上乘的诗歌越来越少,多数诗歌内容平庸。

    解析:由第③段可知C项不是新诗内容方面的变化,是说新诗形式多样,反映新诗注重形式。

    答案:C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处境“尴尬”的原因的一项是( )

    A.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

    B.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

    C.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

    D.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

    解析:由第④段可知,B项描述的只是一个客观背景,主要原因在于在这个客观背景下诗人们的自闭。

    答案:B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中华古典诗词曲赋曾经有过许多令人骄傲的绚烂与辉煌。

    B.白话新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作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C.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能忠实地坚守诗歌阵地的人越来越少,诗歌的发展江河日下。

    D.中国新诗只要注重与时代结合,并继承发扬传统诗词曲赋的艺术,就一定能够改变其“尴尬”处境。

    解析:D项中“就一定能够改变”说法太绝对。

    答案:D

    4. 简述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文饰的演变

    商代和周代初青铜彝器,是酒器的组合,尤以祭祀用器为主,其动物纹样与祭祀祖先有何关系?《左传》宣公三年王孙满在回答楚子的问题时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在王孙满看来动物中有一些是帮助巫师通天地的,而它们的形象在古代便铸在青铜彝器上了。

    不难设想,青铜彝器怪异的纹饰把人置于恐惧与威严之下,在祭祀的烟火缭绕之中,巨睛凝视、阔口怒张,瞬间即可咆哮的动物纹饰,有助于造成严肃静穆、诡秘阴森的气氛,产生震撼人心的威吓力,充分体现统治者的意志、力量。西周中期至东周初的青铜器则以礼乐器为主,用于“明贵贱,辨等列”“纪功烈,昭明德”。青铜器饕餮纹饰已退居次要地位,装饰形式也与前期的单独适合对称式不同,多运用二方连续的带状纹样,常常一个母题织成带状的连续、反复,整齐中求变化。其一唱三叹的形式,给人有条不紊的节奏、韵律之美。这和礼制观念强调等级与秩序密切联系,也与《诗经》叠章法的表现形式相似,于反复中,强化主旨,加强感染力。

    装饰上一反前一时期简明、质朴,趋于细腻繁茂、灵巧新颖。怪异的饕餮纹因不适于装饰日常生活用器,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各种无角小蛇互相穿插重叠,以四方连续形式展开的蟠螭纹。恰似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纠结蟠绕。这一时期频仍的战争,也使得人们由关注自然转向关注人类社会及其自身命运,在青铜器纹饰上出现了以独幅绘画的章法表现社会、人事的内容、题材,如宴乐、攻战、采桑等,以剪影的形式组成画幅,生动、富丽,极具装饰性。总之,功能的演变使青铜器器型、纹饰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青铜彝器、礼器及其纹饰,随着其所负荷的政治、宗教意义的丧失而消亡。当虔诚的心理与特定的崇拜观念不复存在时,以饕餮纹为代表的神秘、狞厉的动物纹饰便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人与动物关系的变化及青铜器功能的变化,都对商周青铜器纹饰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外,商周青铜器纹饰的演变还与装饰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有关,与工匠的创造心理及使用者的欣赏趣味等多种因素相联系。饕餮纹消失了,但其所承载的装饰观念与审美意识却长久地流动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对后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5. 诗歌的发展议论文初一一千一百字左右

    关于诗歌意象组合——>喻象=诗,语境=歌,喻象十语境=诗歌。

    一,意象只要是想出来或者画出来的事物和现象就是意象。在诗歌中承载了情感的事物和现象就是诗歌的意象。

    意象从形式上可分类:1,心象(古今胜语皆出自肺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2,景象;3,事象;4,物象;5,拟象;6,感象;7,幻象;8,征象;9,实象;10,虚象。

    意象从性质上又可分为:一般性意象,艺术性意象,精神灌注果实的意象。意象的局限性:一是意义模糊,容易被当成山水诗;二是过于含蓄;三是不能单独抽出来句读;四是会错当成散文;五是西方意象派是抽象的名词概念不是诗的意象。

    正是由于意象的局限性,所以意象只能作为诗的材料而存在。有人认为意象是景。

    二,隐比诗歌核心部分是用一种言尽而意不尽的方法来表达。这种方法是由n(n>=1)个意象组合,通过想像精心推出自己认可的形象即喻象。

    这种方法我们把它叫“隐比”。“隐比”是用想像、用心来比,并借助于事、物、感觉、联想等来比。

    诗歌就是用形象的语言去表达非形象的观念,让思想感情从“隐比”中流出来。隐比可为生命忧患而比;为性情的悲欢而比;为理性的张扬而比。

    古人云,篇中乏隐,等宿儒之无学,句间鲜秀,如巨室之少珍。隐语在近代是一种文字游戏,偏于谐;在古代是极严肃的事,所以 符谶大多是隐语。

    隐比是用心来比,各有各的比法。原因是:大家活的是境界,小家活的是心态。

    关于古之赋比兴:赋,一是直言,二是铺陈。汉赋只讲究字词的铺陈而缺乏实际内容,所以现在不受欢迎。

    比作为表现方法,不仅限于比喻、比拟,还包括象征、寄托一类的手法。如设比言志,托物咏怀,以景寓意,借事抒情等(意志情怀)。

    比还可分为显性的比和隐性的比,归于修辞学上的比喻、比拟为显比;象征、寄托等用心来比的为隐比。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故言之无罪,闻者足戒。

    有象征、寄托的诗词,没读出来,便是没读懂其诗;反之,没有象征、寄托的诗词牵强附会出象征、寄托来便是错解其诗。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一触物起情,二托物兴词,三协音发端。 三,喻象意象与喻象的关系是毛线与毛衣的关系,也可以是毛线与毛围巾的关系,意象是材料,喻象是产品。

    n(n>=1)个意象组合通过隐比合成喻象。意象群组合成喻象的种类:1,并列组合;2,宾主组合;3,递进组合;4,交叉组合;5,细节组合。

    逻辑的组合才是真美。喻象是用心想的方法创造的艺术形象。

    在诗歌中的喻象,是具有完整喻义的语言艺术形象。喻义这是由诸多意象的情感组合想像升华成情趣。

    圣人立象(喻象)以尽意。喻象概要:1,有喻象才是真正的诗。

    2,表达完整的喻义。3,情深厚隐晓谕世人。

    4,一语多关。5,象外之象。

    6,言浅意深。7,也可由一到两个句子组成,可独立存在于诗歌、散文、谚语、格言、口头文学。

    8,给人语言、形象的美感及理性的喜悦。9,喻象不仅仅是观念和情绪的产物。

    古人言,诗有三般句:自然句、容易句、苦求句。喻象句型:1,自然句言浅意深。

    2,错综句主词优先。3,可以两句见意。

    4,词意俱不尽。5,词尽意不尽。

    6,意尽词不尽。感知是审美发现,喻象是审美表现。

    有喻象自有高格、自有名句、自有境界。 四,意境事物和现象融入情感即意象,n个意象组合以符合常人的心态想像推出喻象。

    喻象带着深切的情感即喻义。从喻象、隐比的过程、语境状况可看出情景融合的程度及诗的意境如何。

    喻象的核心是喻义,意象的核心是景。意象合成喻象的核心是隐比。

    意境有境近意远之说,境取身边明确的景,意要深远发人深思。写景宜显,写情宜隐。

    切忌显流于粗浅,隐流于晦涩。意境有实境虚境之说。

    实境:是如在目前,是直接描写的景、形、境。 虚境:是见于言外,是指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的空间,又称为诗意的空间,一方面是原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由原画面派生出的新画面及不尽之意又称为灵境。

    (当人心虚弱时,感觉也可能无限扩张)实者逼肖,虚者自出。意境:内抒发自己的感情;外足以感人。

    上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意境的作品:1,深切的感情;2,明晰的景物;3,晓畅的语言和丰富的蕴藉(情景交融让人回味,飘逸)。

    意境中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叫韵味。韵味又叫情韵、韵致、兴韵、兴味等。

    韵味包括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韵者美之极,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

    韵是意境的生命。意境感受力的高低决定了鉴赏者的艺术水平。

    鉴赏者在一定的艺术直感下,艺术意境“重现",并与作品之间的情感交流出现了高潮,在兴奋中获得快感,这时候可能是不求甚解但思绪飞扬,既使过目而去但余味不尽。鉴赏者最大的庸俗是装腔作势,最大的媚俗是人云亦云,最大的卑俗是顾影自怜。

    五,语境诗言志,歌咏言,语境等于歌。言由字词组成,实字其体骨,虚字其性情。

    诗歌中的实词是用来隐比的事物和现象。实词材料,虚词感情。

    要化虚词、实词、词组为情思。化繁为简一句多义。

    句中藏比虚实相生,比诗眼(诗歌中最能开拓意。

    6. 松竹梅兰菊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冬品“岁寒三友” 松,坚毅挺伟,冰雪中仍挺立;竹,节正中空,冰雪中仍冒尖;梅,傲雪凌霜,冰雪中仍绽开。

    无愧岁寒三益友,冰雪真君子啊 ! 深冬时候,万木凋零,严寒之下,唯有松竹的颜色依旧;数九寒天,百花失色,白雪之中,唯有梅花鲜妍怒放。“岁寒三友”之松竹梅,便同这傲霜斗雪、铁骨冰心的坚贞品格一道,为世人所称颂。

    岁寒三友的说法,最初源于苏轼。北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遭权臣迫害,被安置黄州管制。

    他在荒地上栽种农作物,又筑园围墙,造起房屋。房子取名“雪堂”,并在四壁都画上雪花;园子里,则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

    一年春天,黄州知州徐君猷来雪堂看望他,见面时打趣道:“你这房间起居睡卧,环顾侧看处处是雪。当真天寒飘雪时,人迹难至,不觉得太冷清吗?”苏轼手指院内花木,爽朗大笑:“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

    意为风声、泉声就是可解寂寞的两部乐章,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冬不凋的竹子和傲雪开放的梅花,就是可伴冬寒的三位益友。 以后,“岁寒三友”便常常用来歌颂品格之高洁,生命之长青。

    在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中,关于“岁寒三友”的诗和画,可谓比比皆是;松竹梅的品格,也在众多诗人的刻画中,更加丰满起来。许多诗篇,往往蕴含着托物言志的意蕴,于是在诗人中,提起松树,会想到王维,他的田园诗中,松树永远是那高洁挺拔的意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提起竹子,会想到苏轼,一生刚直,种竹、用竹、画竹、咏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提起梅花,会想到林逋,梅妻鹤子,爱梅成痴,一生守护那“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山园小梅。

    松竹梅的诗,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诗人对于坚贞品格的追求。品读这些诗作,就好像那不同朝代,不同背景的诗人,在一棵老松、一片竹林,或是一枝梅花的召唤下,隔着时空,绵绵倾诉着对理想精神的追求。

    这岁寒三友,是历来文人画家所喜爱的植物,因它们在寒冬腊月中,傲雪挺立,不惧风霜,体现了人类的高尚情操,才受到千百年的赞美讴歌。可要用国画的艺术形式来完美表现,确不是件简单的事。

    仅从形态上描摹,倒也不是很难。但要画出松、梅、竹在冰刀雪剑中的气质,就不太容易了。

    同为《岁寒三友》画,若其作者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造诣不同,表现画面意境和艺术表现力也有迥异。我发现画者落笔,有生硬遒劲之别,有轻浮厚重之差,还有迟滞流畅的讲究。

    这就同画者的功底,心胸气概和对事物的感知有关系了,并不是轻略之笔就能画得出来的。况且,尺幅之内,既要合理安排,布局得当,调整好黑白关系,透气开阔,还要突出主题,渲染立意,没有发自内心的崇敬和点墨真功夫是难以做到的。

    多少年来,大大小小的书画展看过几十场,每当看到松竹梅,我都会在画前多留几分钟。每次观看之后,就好像接受了一次洗礼,顿时空灵起来。

    十年前,我在黄鹤楼游览时,忽然被映入眼帘的《岁寒三友》写意画惊呆了。该画主体画面为一棵苍劲的松树,占据了画幅的上边和右面;在松树下面,疏影梅花在阴灰的漫天飞雪中傲立;在梅花下面,一蓬青竹挺立,依稀可见。

    松竹梅三种植物的画面自右上而往左下,排列得很有层次感。苍松古朴,梅花傲立,青竹寒绿。

    无论是松、是梅、是竹,都画得骨质硬朗,如铁铮铮。其笔墨的点按泼洒,流淌轻重,都恰到好处。

    看得出来,笔力是那种在胸间蕴含了几十年,突然间厚积薄发的表现,全没有一点仓促的感觉。看着画,不免肃然起敬。

    可惜当时没有带相机,至今想来依旧惋惜。 三种不同科之植物,经中国历代文人学士赏观品吟,上升成友谊 正直、坚贞、守节、刚毅、长寿之象征,并喻之为岁寒三益友,冰霜真君子。

    千百年来乐道称绝,传之于今,久诵不衰;究其因松竹梅都俱备品格高尚,傲雪凌霜,玉洁冰清也!或因其独具常青不老,或因其生命旺盛,或因其宁折不弯等生命特征,赢得文士们雅鉴力荐,逐渐演变成雅俗共赏,举世公认之传统共识,再经文士或撰文吟诵,或作画品赏,或雕刻欣品,形成了松竹梅吉祥图腾之象征,广泛流传于世,无大异议地被后人接受及确认。然而,松竹梅也以其独特之身姿形象,不拘一格生存方式,不择环境之生长技能,凌驾于其它植物花木之上,幸然赢取文客们之青睐,摘得君子之名之桂冠也无愧矣,然松竹梅也适时给人以惊喜,择机展现自己,留给后世以或做官,或为人,或处世之榜样! 当我们在绿意中挥撒汗水,辛苦地走过蓝境的炎热风情,满心喜悦地来到金黄收获的高潮后,却不知道怎样去跨过、还是躲过风雪交加、冰霜满目的洁白季节。

    用得着去跨过还是躲过那寒冷的季节吗?不,没有坚强意志的人才会选择跨过或是躲过,而一个有毅力和坚强的人,一定会把“岁寒三友” 之品格、精神深进自己的身体,深进生活的每一分钟。 其实冬是一个很美的季节。

    我们可以在冬的沉默中思索自己来年的新生活;我们可以在冬的冷酷中挑战自己的意志;我们可以在冬的纯真中找到“岁寒三友”给予我们生活指明的每一个前进标志。 首先,我们做人,就要学习松的常青,时时给自己注入青春的活力(人老心不老)。

    7. 看边红期受到了什么写一遍作文

    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甚至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代表着喜庆、热闹与祥和。

    中国人近代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红色的历史,承载了国人太多红色的记忆。红,是嘉兴南湖的红色航船,是八一南昌的的炮火连天,是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是雪山草地的赤胆忠心,是新世纪中国人民红红火火的日子,是新世纪中国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

    为了不该忘却的“中国红”,我们应怀念,当铭记,须发扬光大,中国红歌会创意的背景就在于此。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颜色是黑、白、土红和赭石色,而红色是最早的“流行色”。

    到奴隶制社会,青、赤、白、黑、黄,被认为是代表东、南、西、北、中和木、金、水、土的五方正色。在封建时代,黄色标志着神圣、权威、庄严,是智慧和文明的象征,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彩,任何庶人都不许穿黄衣服。

    我国夏朝流行黑色,殷商时期流行白色,周朝流行红色,并给了红色正统地位。在汉朝和明朝,因为国家都兴起于南方,南方表火,为朱雀,所以在当时,国家政治和文化中都提倡使用象征火的红色(这也是故宫红墙红柱的来历之一),因为汉,明两个朝代是中国最强盛的时期,同时对中国影响最深,所以渐渐的,红色文化渗透到了中国的各个方面成了民族的代表。

    中国红作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其渊源追溯到古代对日神虔诚的膜拜。当时,红色,又称瑞色,象征喜庆,大方,朝气,中国汉代最早的祭祀,婚嫁服饰便称之为玄瑞,直译为黑红之义。

    汉代时日为国家图腾,因太阳之色为红黑双色,故而推崇玄瑞。太阳象征永恒、光明、生机、繁盛、温暖和希望,自然红色也就拥有了太阳的象征意义。

    流传至今。中国红是中国人的魂,尚红习俗的演变,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传统精髓逐渐嬗变为中国文化的底色,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积极入世情结,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

    中国红吸纳了朝阳最富生命力的元素;采撷了晚霞最绚丽迷人的光芒;蒸腾着熊熊烈火的极温;凝聚着血液最浓稠活跃的成分;糅进了相思豆最细腻的情感;浸染了枫叶最成熟的晚秋意象……。

    唐诗月意象的演变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