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蚕妇的意思

    1. 【蚕妇】这首诗的意思

    蚕妇

    宋代: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译文:昨天我进城去卖丝,回来时泪水湿透了手巾。

    为什么这么伤心?我看到了浑身穿绫罗、着绸缎的富人,他们竟没有一个是养蚕的人。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写在北宋时期,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诗人在此时描写了一位整日辛苦劳作,不经常进城,一直在贫穷的乡下以养蚕卖丝为生的普通妇女的遭遇。

    诗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悲苦,表达了诗人对养蚕农妇的同情,对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的愤恨,以及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控诉和鞭挞。

    作者介绍:

    张俞(《宋史》作张愈),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字少愚,又字才叔,号白云先生,益州郫(今四川郫县)人,祖籍河东(今山西)。屡举不第,因荐除秘书省校书郎,愿以授父而自隐于家。文彦博治蜀,为筑室青城山白云溪。著有《白云集》,已佚。

    2. 唐诗300首注音版蚕妇

    《蚕妇》是北宋诗人张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全文: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zuó rì rù chénɡ shì,ɡuī lái lèi mǎn jīn。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biàn shēn luó qǐ zhě,bú shì yǎnɡ cán rén。

    翻译:

    昨天进城卖蚕丝,回来的时候眼泪沾湿了汗巾。

    那些身上穿着绫罗绸缎的人,都不是养蚕的人。

    扩展资料:

    宋代初期,其社会形势比起晚唐、五代百余年来的混乱局面,表面上安定得多,广大人民辛勤劳动,努力生产,使经济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

    但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统治,便大量剥削,以其所得的物质财富来宠养前朝的降王、降臣和庞大的官僚地主集团。

    张俞屡试不第,深明民间疾苦,此诗即是诗人目睹了劳动者的辛劳后,为揭露这种剥削压迫现象而作。

    这首诗是通过以养蚕为业的农妇入城里卖丝的所见所感,揭示了怵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剥削者不劳而获,劳动者无衣无食”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的不满。

    全诗构思奇巧,言简意赅,含意深刻,发人深省;语言明白如话,明快流畅。

    3. 蚕妇寓意是什么

    张俞的诗歌作品并不很多,但是这一首《蚕妇zd》,使他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大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蚕妇》写在北宋时期,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当时的封建朝廷,在自己浪费无度的同时,又对外敌妥协,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人民生活痛苦难言。

    诗人就在这一大背景下,描写了一位整日辛苦劳作,不经常进城,一直在贫穷的版乡下以养蚕卖丝为生的普通妇女的遭遇。整篇诗就好像是在讲故事:妇人昨天进城里去卖丝,回来的时候却是痛哭流泪。

    因为她看到,城里身穿丝绸服装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富人。像她一样的劳动人民,即使养一辈子蚕,也是没有能力穿上“罗绮”的……这首诗揭露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实,极有说服力。

    全诗没有任何一字的评论权,也没有使用什么高深的联想,但是读者从字里行间,可以轻易地感受到诗歌的实际寓意,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古诗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