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语音读七年级唐诗

    1. 2016七年级语文课外古诗词朗读有哪些

    七年级上册(课外)龟虽寿[曹操]过故人庄[孟浩然]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夜雨寄北[李商隐]泊秦淮[杜牧]浣溪沙[晏殊]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如梦令[李清照]观书有感[朱熹]七年级下册(课外)山中杂诗[吴均]竹里馆[王维]峨眉山月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滁州西涧[韦应物]江南逢李龟年[杜甫]送灵澈上人[刘长卿]约客[赵师秀]论诗[赵翼]诗词原文和诗词赏析翻译直接看/shi/chuzhong/。

    2. 人教版2016七年级上语文中“课外古诗词诵读”的8首古诗的题目

    龟虽寿曹 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除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 苏 轼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请采纳谢谢。

    3. 语文七年级古诗词背诵前十首

    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后十首古诗 龟虽寿 曹操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背诵时,用心品 味诗人的情怀。 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 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 孟浩然 “绿树两句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开轩“两句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这些看起来平淡 无奇。

    却充满了回归自然的情趣。 故人具鸡黍(shǔ),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á)。 开轩(xuān)面场圃(pǔ),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太阳出来了,在高达林木的遮蔽下,古寺依然沉睡在幽暗中。

    重重花木掩映这弯弯的小路,来到禅房,更觉幽静。悠长的钟磬声,在无赖俱静之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的心灵 愈加沉静。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都寂,但余钟磬(qìng)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在杨花落尽、杜鹃声声的时节,诗人惊悉好友王昌龄被贬湖南龙标。龙标在当时还很荒凉, 诗人十分担忧,他想吧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明明是写今日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足见这离情事何等深沉。 其后“巴山夜雨”便成了离情的代用词。

    要仔细品味诗句的意蕴。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 泊秦淮 杜牧 诗人乘船在秦淮河岸停泊。

    从附近酒家隐隐传来歌女吟唱《玉树后庭花》的歌声,诗人无限感慨。全诗以叙事带出议论,但议论并非指向歌女,而是指向不顾国家险难、只顾自己享乐 的上层人士。

    这是诗的弦外之音。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前5首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 初中生经典诵读200篇七年级上“课内部分”1~16首古诗题目

    你好!

    山中杂诗

    年代:南北朝 作者: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

    年代:唐 作者:王维 体裁:五绝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

    年代:唐 作者:岑参 体裁:七绝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

    年代:唐 作者:韦应物 体裁:七绝 类别:山水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绝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

    年代:唐 作者:刘长卿 体裁:五绝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约客

    年代:宋 作者:赵师秀 体裁:七绝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

    年代:清 作者:赵翼 体裁:七绝

    李杜诗篇万人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6. 七年级上册古诗

    应该是BD

    赏析:

    晚唐绝句自杜牧、李商隐以后,单纯议论之风渐炽,抒情性、形象性和音乐性都大为减弱。而郑谷的七绝则仍然保持了长于抒情、富于风韵的特点。

    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

    一、二两句即景抒情,点醒别离,写得潇洒不着力,读来别具一种天然的风韵。画面很疏朗:扬子江头的渡口,杨柳青青,晚风中,柳丝轻拂,杨花飘荡。岸边停泊着待发的小船,友人即将渡江南去。淡淡几笔,象一幅清新秀雅的水墨画。景中寓情,富于含蕴。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唤起一种“柳丝长,玉骢难系”的伤离意绪;蒙蒙飘荡的杨花,惹动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绪,勾起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美好的江头柳色,宜人春光,在这里恰恰成了离情别绪的触媒,所以说“愁杀渡江人”。诗人用淡墨点染景色,用重笔抒写愁绪,初看似不甚协调,细味方感到二者的和谐统一。两句中“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等同音字的有意重复,构成了一种既轻爽流利,又回环往复,富于情韵美的风调,使人读来既感到感情的深永,又不显得过于沉重与伤感。次句虽单提“渡江人”,但彼此羁旅漂泊,南北乖离,君愁我亦愁,原是不言自明的。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正面抒写握别时情景。驿亭宴别,酒酣情浓,席间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即景抒情,所奏的也许正是象征着别离的《折杨柳》吧。这笛声正倾诉出彼此的离衷,使两位即将分手的友人耳接神驰,默默相对,思绪萦绕,随风远扬。离笛声中,天色仿佛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握别的时间到了。两位朋友在沉沉暮霭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君向潇湘我向秦。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这是一手握别诗.

    这首诗的成功,和有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富于情韵的结尾有密切关系。表面上看,末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的叙述语,既乏寓情于景的描写,也无一唱三叹的抒情,实际上诗的深长韵味恰恰就蕴含在这貌似朴直的不结之结当中。由于前面已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结句的截然而止,便恰如?g土之障黄流,在反激与对照中愈益显出其内涵的丰富。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都在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达。“君”“我”对举,“向”字重叠,更使得这句诗增添了咏叹的情味。

    7. 七年级上册古诗

    应该是BD 赏析: 晚唐绝句自杜牧、李商隐以后,单纯议论之风渐炽,抒情性、形象性和音乐性都大为减弱。

    而郑谷的七绝则仍然保持了长于抒情、富于风韵的特点。 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

    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 一、二两句即景抒情,点醒别离,写得潇洒不着力,读来别具一种天然的风韵。

    画面很疏朗:扬子江头的渡口,杨柳青青,晚风中,柳丝轻拂,杨花飘荡。岸边停泊着待发的小船,友人即将渡江南去。

    淡淡几笔,象一幅清新秀雅的水墨画。景中寓情,富于含蕴。

    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唤起一种“柳丝长,玉骢难系”的伤离意绪;蒙蒙飘荡的杨花,惹动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绪,勾起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美好的江头柳色,宜人春光,在这里恰恰成了离情别绪的触媒,所以说“愁杀渡江人”。

    诗人用淡墨点染景色,用重笔抒写愁绪,初看似不甚协调,细味方感到二者的和谐统一。两句中“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等同音字的有意重复,构成了一种既轻爽流利,又回环往复,富于情韵美的风调,使人读来既感到感情的深永,又不显得过于沉重与伤感。

    次句虽单提“渡江人”,但彼此羁旅漂泊,南北乖离,君愁我亦愁,原是不言自明的。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正面抒写握别时情景。驿亭宴别,酒酣情浓,席间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

    即景抒情,所奏的也许正是象征着别离的《折杨柳》吧。这笛声正倾诉出彼此的离衷,使两位即将分手的友人耳接神驰,默默相对,思绪萦绕,随风远扬。

    离笛声中,天色仿佛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握别的时间到了。两位朋友在沉沉暮霭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君向潇湘我向秦。

    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这是一手握别诗. 这首诗的成功,和有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富于情韵的结尾有密切关系。

    表面上看,末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的叙述语,既乏寓情于景的描写,也无一唱三叹的抒情,实际上诗的深长韵味恰恰就蕴含在这貌似朴直的不结之结当中。由于前面已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结句的截然而止,便恰如?g土之障黄流,在反激与对照中愈益显出其内涵的丰富。

    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都在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达。“君”“我”对举,“向”字重叠,更使得这句诗增添了咏叹的情味。

    8. 语文七年级古诗词背诵前十首

    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后十首古诗

    龟虽寿 曹操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背诵时,用心品

    味诗人的情怀。

    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 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 孟浩然

    “绿树两句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开轩“两句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这些看起来平淡

    无奇。却充满了回归自然的情趣。

    故人具鸡黍(shǔ),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á)。 开轩(xuān)面场圃(pǔ),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太阳出来了,在高达林木的遮蔽下,古寺依然沉睡在幽暗中。重重花木掩映这弯弯的小路,来到禅房,更觉幽静。悠长的钟磬声,在无赖俱静之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的心灵

    愈加沉静。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都寂,但余钟磬(qìng)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在杨花落尽、杜鹃声声的时节,诗人惊悉好友王昌龄被贬湖南龙标。龙标在当时还很荒凉,

    诗人十分担忧,他想吧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明明是写今日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足见这离情事何等深沉。

    其后“巴山夜雨”便成了离情的代用词。要仔细品味诗句的意蕴。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

    泊秦淮 杜牧

    诗人乘船在秦淮河岸停泊。从附近酒家隐隐传来歌女吟唱《玉树后庭花》的歌声,诗人无限感慨。全诗以叙事带出议论,但议论并非指向歌女,而是指向不顾国家险难、只顾自己享乐

    的上层人士。这是诗的弦外之音。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音读七年级唐诗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