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二年级唐诗朗诵

    1. 小学二年级古诗,要15首啊

    一年级上册山村〔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一年级下册古诗: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夏日〔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居秋螟〔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二年级上册古诗: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遗爱寺〔唐〕白居易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下册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去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 小学二年级诗歌朗诵

    加点民族舞蹈,要柔和点的,把朗读的内容用跳舞的形式表现出来,相得益彰.使观众对内容的理解也更加充分.在舞蹈的中也经常变化你们的队型,把两者结合在一起. 注意事项: (1) 作品形式自由创新,主题鲜明突出 ,内容积极向上 (2) 衣着得体,与诗歌内容相协调 (3) 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 (4) 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诗歌的内涵 (5) 朗诵熟练,声音洪亮,能够脱稿 (6) 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正确把握诗歌节奏 (7) 能正确把握诗歌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8) 朗诵形式富有创意。

    3. 【小学一,二年级古诗】

    【小学一年级】 一去二三里 北宋.邵康节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画 清.高鼎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小池 北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 赠刘景文 北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宿新市徐公店 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唐.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4.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长歌行

    注释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冬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药。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温暖的春天。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秋节:秋季。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徒:白白的 百川:河流。

    译文 早晨,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 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解题 此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 行(xíng):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 歌行体的简称,诗歌的字数,和句子的长度不受限制。

    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 衰:读"cuī".古时候人们读的没有"shuaī"这个音。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 二年级,语文,诗歌朗诵

    1.月亮的宝贝 一天 月亮搬回了一棵树上开满了煦丽妖娆的花朵 煞是好看 玉兔跑来看了几回 不时回首遥望 终于用它雪白的零毛 换回月亮的一朵庄严地奉在它的兔窝 星星也听说了 月亮却不让它看 把桂花树收藏地密密实实的 不向星星透一丝桂花灿烂 星星说:我没有东西与你换 可我愿意用我的眼睛为你把天空的照亮 :我的光芒已把天空点燃 黑暗中的人们只会看到我皎洁的光 你将用什么与我交换? 星星说: 那么 我遍布整个天堂 用微弱点缀这片银川 2.献给六一儿童节的诗 花蕾是你的年华 包在丛丛的绿叶之中 娇之之娇 象是睡梦中的微笑 春天是你的节日 歌声装满了你的书包 随便拿出一首挂在嘴上 又蹦又跳 繁华是你的等待 当你能驾驭这个世界的时候 五彩斑烂的梦想 都会随你的创造而实现 啊,你是人类最早的节日 也是人类最永久的期盼 你是人类最早的启蒙 更是人类最大的希望 3.我有一个梦想, 她美丽、浪漫、令人无限向往。

    她使我精神爽, 让我忘掉忧愁,不再彷徨迷茫。 她促我快成长, 让我奋斗、拼搏、奔向辉煌。

    从此行路匆忙, 我快乐、豪放、总是热忱满腔。 我充满了希望, 我定会变得富有、幸福、强壮。

    我笑得很开朗, 我和世界一起共享阳光。 我彻底得解放, 我自由地在蓝天碧海中翱翔。

    夜也变得闪亮, 我把最壮美的诗篇向天宇传扬。 明天将更加难忘, 梦想已张开翅膀, 我要驾驭她飞向很远很远的地方。

    这是我早以的原创作品,满意请采纳,谢谢。

    6. 城南小学二6班朗诵古诗视频

    江 城 子苏 轼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词前小序明确指出本篇的题旨是“记梦”。然而,梦中的景象只在词的下片短暂出现,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导地位。

    作者之所以能进入“幽梦”之乡,并且能以词来“记梦”。完全是作者对亡妻朝思暮念、长期不能忘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所以开篇使点出了“十 年生死两茫茫”这一悲惨的现实。这里写的是漫长岁月中的个人悲凉身世。

    生,指作者;死,指亡妻。这说明,生者与死者两方面都在长期相互怀念,但却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了。

    作者之所以将生死并提,除阐明题旨的作用之外,其目的还在于强调生者的悲思,所以,接下去立即出现“不思量,自难忘”这样的词句。“不思量”,实际上是以退为进,恰好用它来表明生者“自难忘”这种感情的深度。

    “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二句,马上对此进行补充。阐明“自难忘”的实际内容。

    王氏死后葬于苏轼故乡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现“千里孤坟”,两地睽隔的后果,作者连到坟前奠祭的时机也难以得到。死者“凄凉”,生者心伤。

    “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 里”,是广阔的空间。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于梦中相会了。

    以上四句为“记梦”作好了铺垫。上片末三句笔锋顿转,以进为退,设想出纵使相逢却不相识这一出人意外的后果。

    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其中揉进了作者十年来宦海沉浮的痛苦遭际,揉进了对亡妻长期怀念的精神折磨,揉进十年的岁月与体态的衰老。设想;即使突破了时、空与生死的界限,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 但相逢时恐怕对方也难以“相识”了。

    因为十年之后的作者已“尘满面,鬓如霜”,形同老人了。这三句是从想象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来衬托作者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幸(包括反对新法而乞求外调出京的三年生活在内)和世事的巨大变化。

    下片写梦境的突然出现:“夜来幽梦忽还乡”。就全词来讲。

    本篇的确是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此句则悲中寓喜。“小轩窗,正梳妆”,以鲜明的形象对上句加以补充,从而使梦境更带有真实感。

    仿佛新婚时,作者在王氏身旁,眼看她沐浴晨光对镜理妆时的神情仪态,心里满是蜜意柔情。然而,紧接着词笔由喜转悲。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两句上应“千里 孤坟”两句,如今得以“还乡”,本该是尽情“话凄凉”之时,然而,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只好“相顾无言”,一任泪水涌流。

    这五句是词的主题:“记梦”。正由于梦境虚幻,所以词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离惝恍,作者不可能而且也用不着去尽情描 述。

    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结尾三句是梦后的感叹,同时也是对死者的慰安。

    如果联系开篇的“十年”,再加上无限期的“年年”,那么,作者对亡妻的怀恋,不就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么?本篇在艺术上值得注意的特点之一便是直抒胸臆,感情真挚。由于作者对亡妻怀有极其深厚的情感,所以即使在对方去世十年之后,作者还幻想在梦中相逢。

    并且通过梦境(或与梦境相关的部分)来酣畅淋漓地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既无避忌,又不隐晦。“不 思量,自难忘”,“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等句,都反映了直抒胸臆与吐属自然这样的特点。

    另一特点是想象丰富、构思精巧。作者从漫长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之中来驰骋自己的想象,并把过去,眼前,梦境与未来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紧紧围绕“思量”、“难忘”四 字展开描写。

    全词组织严密,一气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澜起伏。上片八句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的悲喜,末三句述梦后的喟叹。

    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纯系白描。

    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具有一种古诗和律诗所难以产生的内在的节奏感和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尘下。

    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

    在扩大词的题材,在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互媲美。

    望。

    二年级唐诗朗诵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