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蝉虞世南拼音

    1. 蝉 虞世南 拼音版本

    蝉 虞世南(yú shì nán)

    chuí ruí yǐn qīnɡ lù , liú xiǎnɡ chū shū tónɡ 。

    垂 緌 饮 清 露 , 流 响 出 疏 桐 。

    jū ɡāo shēnɡ zì yuǎn , fēi shì jiè qiū fēnɡ 。

    居 高 声 自 远 , 非 是 藉 秋 风 。

    译文

    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喝的是清冽的露水,

    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

    因为它站得高,声音自然传得远,

    并不是借了秋风。

    注释

    ①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②清露:清纯的露水。古人认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③流响:指连绵不断的蝉鸣叫的声音。

    ④藉(jiè):凭借

    2. 古诗《蝉》 虞世南 “绥”读音

    1、原文是”緌“,读音为【ruǐ】。

    2、原文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作者简介

    虞世南(558—638),唐代诗人,书法家,文学家,有《虞世南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越州余姚(今属浙江省)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故世称“虞永兴”,享年八十一岁,赐礼部尚书。其书法刚柔并重,骨力遒劲,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其诗风与书风相似,清丽中透着刚健。

    3. 古诗蝉带拼音

    一、原文:蝉chán

    唐[táng] 虞 [yú] 世 [shì] 南 [nán]

    垂(chuí)緌(ruí)饮(yǐn)清(qīng)露(lù),流(liú)响(xiǎng)出(chū)疏(shū)桐(tóng)。

    居(jū)高(gāo)声(shēng)自(zì)远(yuǎn),非(fēi)是(shì)藉(jiè)秋(qiū)风(fēng)。

    二、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李世民夺位李渊后,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成为重臣,但从不傲慢,踏实勤奋,使得李世民对其称赞有加,深得赏识,于是常邀他参加一些典礼活动。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该诗

    二、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