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两个黄鹂

    1. 古诗绝句两个黄鹂快要11月22日前

    绝句(两个黄鹂)杜 甫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注释]1. 鹭:一种水鸟名,鹭鸶.2. 西岭:指岷山.3.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4. 泊:停靠.[简析]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2. 古诗,两个黄鹂什么一行白鹭什么

    唐朝杜甫的绝句之三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黄鹂相向而鸣,翠柳丛中烘托出两点娇黄,鸟鸣动听,色彩艳丽,有声且有色。辽阔碧天,点缀几只白鹭,极其醒目,天更显其大,鹭更显其小,白鹭的“上”,使蓝天划过一条白线,静中有动。

    特写近景是翠柳藏黄鹂,衬底远景是碧天横白鹭。黄鹂鸣啭是栖止而有声,群鹭直上是飞动而无声。下栖者鸣声和谐,上飞者成行有序。画出一幅上下、大小、远近、动止、喧(口音)对比的绝妙画图。

    3. 古诗绝句两个黄鹂

    绝句(两个黄鹂)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1. 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2. 西岭:指岷山。

    3.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4. 泊:停靠。

    [简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4. 唐诗杜甫《绝句》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话

    译文: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赏析:此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以“鸣”发,黄鹂的啼叫,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这里用一个“上”字很巧妙.这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两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诗人对这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像就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画,而这种有声有色的手法,也增加了诗句的生机.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上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5. 古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全文解释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寒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翻译:

    两只黄鹂在翠柳里鸣叫,一行白鹭正飞上蓝天。从窗口可以望到远处西山上长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边停泊着行程万里而来的东吴的船只。

    赏析:

    公元七六二年,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翌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一年,严武还镇成都。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 草堂。这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兴到笔随,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干脆以“绝句”为题。

    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 物候,柳枝刚抽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 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 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诗的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上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在天气不好时见不到,只有空气清澄的晴日,它才清晰 可见。用一“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近在目前。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下句再写向门外一瞥,可以见到停泊 在江岸边的船只。江船本是常见的,但“万里船”三字却意味深长。因为它们来自“东吴”。当人们想到这些船只行将开行,沿岷江、穿三峡,直达长江下游时,就 会觉得很不平常。因为多年战乱,水陆交通为兵戈阻绝,船只是不能畅行万里的。而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诗人也可“青春作伴好还乡” 了,怎不叫人喜上心头呢?“万里船”与“千秋雪”相对,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何等开阔!

    全诗看起来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而一以贯之,使其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正是诗人的内在情感。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四句景语就完整表现了诗人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

    6.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阅读题1.说一说“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的

    1.两个黄鹂在碧绿的翠柳中婉啭鸣唱(两只黄鹂在柳枝上鸣叫)2.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恬淡幽美的风景画.画面的颜色布局,浓淡相间,各得其所.一团葱绿中点染着两点鹅黄;一片青淡淡的蓝天里一行白鹭勾勒出一条白色的曲线;远处的山,衬托着近处的柳;高岸的屋映衬着门前的水,色彩鲜明和谐,引人入胜.3.诗歌以自然美景,透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窗含西岭千秋雪”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唐诗两个黄鹂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