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正楷书法欣赏
1. 颜体书法作品欣赏楷书古诗
楷书,代表人物颜真卿。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宋宣和书谱:“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
据传:“孔子墓上,子贡植的一株楷树,枝干挺直而不屈曲。”楷书本笔画简爽,必须如楷树之枝干也。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锺繇的《宣示表》(左图)、《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坚等,可为代表作。观其特点,诚如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
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著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
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
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而包世臣与康有为,却极力推崇两朝书,尤重北魏碑体。康氏举十美,以强调魏碑的优点。
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锺王为法”。
然根据多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初学写字,不宜先学太大的字,中楷比较适合。 初唐三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楷书,都最适宜作中楷的临摹范本。
兹分别简介如后: 欧阳询的正楷,源出古隶,以二王体为基础,参以六朝北派书风,结体特异,独创一格,权威尤炽,其势力深入社会,几为学书的标准本。究其楷书特点,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
他的楷书碑帖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碑等。 虞世南的楷书,婉雅秀逸,上承智永禅师的遗轨,为王派的嫡系。
虽源出魏晋,但其外柔内刚,沉厚安详之韵,却一扫魏晋书风之怯懦。其楷书代表作,当以《夫子庙堂碑》为最。
褚遂良的楷书,以疏瘦劲练见称,虽祖右军,而能得其媚趣。其字体结构看似非常奔放,却能巧妙的调和着静谧的风格,开创了前人所未到的境地,其楷书代表作,当以《雁塔圣教序》为最。
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锺繇,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
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2. 欣赏书法作品.把作品中唐诗的内容写下来,看谁的正楷
1、D.解说有误。
2、山中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译文〗 在阳光下的山姿物态变幻莫测, 不要因为天色转阴就要回家。 即使是天气晴朗无雨色, 高山深处的云雾也会润湿衣服。
〖点评〗 此诗围绕着挽留到山中来访的客人,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语言质朴,意味深长。 盛唐诗人张旭的这首《山中留客》清新而富有启示,是用哲学的眼光在观察日常事物。
山光物态弄春晖 客人到山中来时,正是春和景明的时候,自然之景美不胜收,草木发荣,飞鸟欢唳,云雾舒卷,溪涧迸溅,都在春光的笼罩之下斗妍争奇,是一种粗略的山关美景。一个“弄”字,又把山中之景细致精确的表达了出来,这是因为“弄”的本意是卖弄,而在此却加以引申了,有“其舞弄清影”中的“弄”之意。
莫为轻阴便拟归 客人看到天边阴云渐涌,怕逢天雨。“拟归”就是打算回去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3383337。
此时景色还未看尽,可阴雨却又将至,主人该怎样来挽留宾客呢?他说:“不要因为有点阴雨就打算回去。”接着又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瞬间意境打开! 首先,春天雨水多,山中云雾缭绕,空气湿润,山中的游客从“云”中出来时衣服就已经变的湿润润的了。
其次,是在对客人进行挽留。你怕下雨吗?下雨不过是把你的衣服打湿而已,在这山中,即使是晴天也不会让你的衣服干着,那么你又何必害怕下雨了?留下来吧!何不欣赏欣赏这雨中美景呢,可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其实这首试只是从“雨”道来,而发散开去的却又富含哲理。
人们看事物不能只看到一面(如只看到下雨),却没看到其另一面(晴天也有“雨”)。那么,这么一发散,着两句就给人以更深的哲理,其意义早以超出山中之景了。
3. 有关谐音古诗的书法作品欣赏的图片 百度知道
谐 音 诗: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烛-嘱,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情) 谐 音 联: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 --解 缙 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狗啃河上(和尚)骨 --苏 轼 水流东坡诗(尸) --佛 印 向阳门第春常在 --苏 轼 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 --佛 印 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 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孔子生于舟(周)未 光舞(武)起自汉中 (光舞:闪电;汉中:天空) 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 (江围-姜维,旅步-吕布,槽巢-曹操) 两舟竞渡,橹速不如帆快 百管争鸣,笛清难比箫和 (橹速、帆快、笛清、萧和分别谐音:鲁肃、樊哙、狄青、萧何) 书法作品欣赏的图片: (书法作品-藏品_) /cp_vlist.asp?id=61&page=130 (中国书法网 |书法。)
4. 如何赏析古诗,楷书是一种什么样的字体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
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
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盂附)等。宋宣和书谱:“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
据传:“孔子墓上,子贡植的一株楷树,枝干挺直而不屈曲。”楷书本笔画简爽,必须如楷树之枝干也。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锺繇的《宣示表》(左图)、《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观其特点,诚如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
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著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
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
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而包世臣与康有为,却极力推崇两朝书,尤重北魏碑体。康氏举十美,以强调魏碑的优点。
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锺王为法”。
然根据多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初学写字,不宜先学太大的字,中楷比较适合。初唐三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楷书,都最适宜作中楷的临摹范本。
兹分别简介如后: 欧阳询的正楷,源出古隶,以二王体为基础,参以六朝北派书风,结体特异,独创一格,权威尤炽,其势力深入社会,几为学书的标准本。究其楷书特点,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
他的楷书碑帖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碑等。 虞世南的楷书,婉雅秀逸,上承智永禅师的遗轨,为王派的嫡系。
虽源出魏晋,但其外柔内刚,沉厚安详之韵,却一扫魏晋书风之怯懦。其楷书代表作,当以《夫子庙堂碑》为最。
褚遂良的楷书,以疏瘦劲练见称,虽祖右军,而能得其媚趣。其字体结构看似非常奔放,却能巧妙的调和着静谧的风格,开创了前人所未到的境地,其楷书代表作,当以《雁塔圣教序》为最。
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锺繇,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
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一般说来,写小字与写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则上是:写大字要紧密无间,而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
也就是说:写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写小字要能做到有大字似的局促,故古人所谓“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又苏东坡论书有“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的精语。
以上这些话怎么讲呢?因为我们通常写大字时,以为地位(面积)宽阔,可以任意挥洒,结果字体变成了松散空阔。写小字则正好相反,因为地空间太小,担心写不下就越难免要尽力局缩,往往局缩过当,反而变成蜷促。
这都是自然而然的心理现象,极易触犯的毛病。所以苏公“大小难能”这句话,正是针对这种神情而发,更是经验老到之谈。
写小字的重心与笔画的配合,则与大字无大差异。至于运笔,则略有不同。
小字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大字要雄壮、厚重。大字下笔时用逆锋(藏锋),收笔时用回锋; 小字下笔时则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收笔时宜用顿笔或提笔。
譬如写一横,起笔处或尖而收笔处则圆; 写一竖,起笔或略顿,收笔则尖;撇笔则起笔或肥而收笔瘦:捺笔则起笔或瘦而收笔肥,同时也要向左向右略作弧形,笔画生动而有情致;点欲尖而圆,挑欲尖而锐,弯欲内方而外圆,钩半曲半直。运笔灵活多变,莫可限定。
尤其是整篇字,要笔笔不同,而又协调一致,一行字写出来,错落有致,却又一直在一条线上,如是则行气自然贯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项链,神采飞扬。小字为古代日用必需的书法,以前科举应试时,阅卷的人大半是先看字,然后再看文章。
字如不好,文章再好也要受影响。朝考状元、翰林,尤注重书法。
是故凡状元、翰林的小字,都是精妙的。一般读书,也都善写小字。
如今硬笔盛行,用毛笔写小字的人不多,但用硬笔临写小楷字帖有事半功倍的明显进效,因此想写好硬笔字,不妨找本好的小楷字帖,加工练习。定能打下坚实基础,裨益终身,受用不尽。
小楷字帖甚多,传世的墨拓中,要以晋唐小楷的声名最为显赫。其中通常包括了魏时锺繇的《宣示帖》《荐季直表》,东晋王羲之的《乐毅论》《曹娥碑》《黄庭经》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唐钟绍京的《灵飞经》等。
还有元赵孟俯、明王宠。
5. 楷书古诗七言绝句
不知你有没有装word,如果装了,只需在word文档的“字体”设置中选“楷书”或“行楷”字体,可以得到任意一首诗的“楷书”或“行楷”书法,如果选“隶书”或“魏碑”还可以相应字体的书法。如果再选一下字号,任意大小的字都可以得到。如有打印机,那么打印出来,跟字帖也差不离。唯一不足的就是出来的是简体字。
下面再给一个中国书法网上的周慧珺《古诗楷书学生字帖》的网页,基本都是熟悉的绝句:/?action-viewthread-tid-83189
6. 田英章七言诗楷书作品
田英章七言诗楷书作品: 1. 2. 3、 4. 5、 田英章的欧楷功力相当深厚,从技法上讲,是谈得上推陈出新的,卓然成一大家。
在当代书坛一片哀嚎声中,毫无争议是欧楷第一,这个地位没有谁可以撼动。这是客观事实,不可否认。
扩展资料: 田英章,字存青,又字存卿,书法研究生,国家人事部干部,中国人民大学特聘书法博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日本国立东京学艺大学。历任《国务院任命书》高级书写员。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法定会长,欧阳询书法艺术研究会会长,国家人事部中国书画人才研修中心主任,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日本国艺书道院教授,日本书艺会顾问,日本国际书画艺术家联盟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