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悯农二首》唐诗的作者是谁

    1. 悯农的两首古诗分别是什么

    悯农 (唐)李绅其一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 [简析]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采用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方法,不仅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而且发人深省,将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其二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注释] 1.悯:怜悯。

    2.粟:(sù) [简析] 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 第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春种”“秋收”,概写农民的劳动。

    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

    此句与前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进而展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了吧?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

    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陷农民于死地呢?“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 作者简介:李绅(772-846),字公垂,泣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唐代诗人。

    2. 古诗悯农作者是谁

    《悯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绅。

    其全文古诗如下: 第一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前言】 唐代诗人李绅所写。《悯农二首》,题一作《古风二首》,是中唐诗人李绅年轻时所作的五言古诗。

    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流传甚广。 【翻译】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

    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第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翻译】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

    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

    3. 古诗《悯农》释解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

    原文:悯农二首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注释:⑴悯:怜悯。

    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

    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⑵粟:泛指谷类。

    ⑶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⑸犹:仍然。⑹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⑺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译文:其一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其二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4. 《江南》《古朗月行》《咏鹅》《咏柳》《悯农二首》分别是什么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悯农一》李绅: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

    《悯农一》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5. 1.《锄禾》和《悯农》这两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 2,读了这

    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读了这两首诗,明白了农民种田怎样的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以后不能浪费粮食。

    《锄禾》此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悯农二首》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

    《锄禾》原文如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如下:

    农民辛勤种田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

    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扩展资料:

    “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

    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锄禾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