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全唐诗卷41_38

    1. 谁知道全唐诗共多少卷

    全唐诗简介 《全唐诗》,900卷,清曹寅、彭定求等奉敕编纂。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扬州诗局刻本。半页11行,行21字,白口,双鱼尾,左右双栏。

    版框16.6cm*11.5cm。《全唐诗》是清朝初年编修的汇集唐一代诗歌的总集,全书共九百卷。

    《全唐诗》的编修过程是这样的:康熙四十二年(1703),清圣祖玄烨即考虑编纂此书,至四十四年(1705)三月,他第五次南巡至苏州时,将主持修书的任务交给江宁织造曹寅,并将内府所藏季振宜《唐诗》一部发下,作为校刊底本。同年五月,由曹寅主持,在扬州开局修书,参加校刊编修的有赋闲江南的在籍翰林官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潘从律、汪士綋,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瑮、俞梅等十人。

    至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 这部卷帙浩繁的大书,能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编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季振宜编《唐诗》和胡震亨编《唐音统签》的成果。

    季振宜(1630—1674),字诜兮,号沧苇,扬州泰兴人,为清初著名藏书家,藏书之富,甲于江南。他整理唐诗,始于康熙三年(1664),迄于康熙十二年(1673),历时十年,始得告成。

    全书凡七百十七卷,收诗四万二千九百三十一首,作者一千八百九十五人。所据材料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较充分地利用了其本人所藏的珍本秘籍。据《季沧苇藏书目》载,其所藏宋版唐诗总集、别集,多达一百五十馀种,如宋刻《万宝诗山》、明抄《诗渊》,皆为罕见的大型类编诗集。

    在其开始编集后,又得到钱谦益原拟“集成唐人一代之诗”的未完稿。另外,初盛唐部分充分利用了明末吴琯《唐诗纪》的成果。

    具备了这些条件,以季氏的学力,经过十年的反复校订、广事补遗,终于编成该书.书成后的次年,季氏即去世。当时书稿未曾付梓,不久即转入内府。

    胡震亨(1569—1645),字孝辕,号遁叟,浙江海盐人,官至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唐音统签》为其费毕生精力编成的唐诗总集,全书凡一千零三十三卷,以十干为序,按时代先后辑录唐及五代的诗作以及词曲,歌谣,酒令,占辞等,末附《癸签》,为唐诗研究资料汇编。

    胡氏编此书,搜集资料极其广泛。唐人佚篇残句,皆尽所见辑出,并注明出处。

    唐诗本事及评论资料,亦间附诗后。诗人小传考证尤为详尽,并采辑遗文佚事,附入小注。

    此书编成后,也未能付印,至清初始由其后人印出一部分,多数则以抄本传世。 《四库全书总目》述《全唐诗》资料来源云,“是编秉承圣训,以震亨书为稿本,而益以内府所藏《全唐诗集》,又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之所载,补苴所遗。”

    所言较含混,且有所隐讳。经今人周勋初考证(见《文史》第八辑《述〈全唐诗〉成书经过》),知《全唐诗集》即指季书,彭定求等对二书的利用情况,亦不尽属实。

    以《全唐诗》与季、胡二书覆勘,可知是以季书为主、兼采胡书编成的。具体来说,初、盛唐部分以季书为底本,略作增删校补,即成定本,中,晚唐部分,季书比较单薄,编修诸臣参用胡书作了较大幅度的增补,如殷尧藩诗,季书全缺,即据胡书补入;胡曾、司空图诗,季书失收甚多,亦据胡书补齐。

    另外,季书所辑以完诗为主,胡氏则广搜零章碎句。《全唐诗》各集后所附佚句,绝大多数系据胡书移录。

    在充分利用季胡二书的基础上,编修诸臣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校订补遗工作。一、增补诗什,《全唐诗》卷八八二以下补遗七卷,系据季胡二人未用的《唐百家诗选》、《分门纂类唐歌诗》残本、《古今岁时杂咏》等书及石刻资料编成,正编各家诗亦有少量增补。

    二、考订辨误,包括六朝人误作唐人如陈昭、卫敬瑜妻等,六朝诗误归唐人,如吴均、刘孝胜诗误归曹邺;误将诗题中人名视作撰者,如上官仪《高密公主挽词》作高密诗,皆一一作了订正。三、据所见善本唐人诗集,增加了部分校语。

    季胡二书校记皆注明出处,诸臣将出处全部抹去,仅注为“一作某”。四、重新调整了小传。

    删繁就简,并将二书所附作者生平资料删去。五、删去胡书末之“道家章咒、释氏偈颂二十八卷”。

    六、重新安排全书序次,“首诸帝,次后妃,次宗室诸王,次公主,……次臣工,次闺秀,次释道,”末附神仙、鬼怪、嘲谑、歌谣谚语、词等类作品。 《全唐诗》将有唐一代诗歌汇为一帙,为研究者提供了莫大的方便。

    但由于成书仓促,存在问题也很多。其主要有如下数端:一、未及广检群书,故缺漏甚多;二、考订粗疏,多有误收,今人考订其误收他朝诗即达数百首之多,唐人张冠李戴、重收复出之作亦不少,三、小传较疏舛,作者先后次第亦多混乱;四、诸诗皆不注出处,征引者难以覆按;五、校勘不精,诗题及诗句错误较多。

    玄烨为《全唐诗》所作序中,谓全书共“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后人多从其说。其实,玄烨所举数并不精确,近年日本学者平冈武夫编《唐代的诗人》、《唐代的诗篇》,将《全唐诗》所收作家、作品逐一编号作了统计,结论是:该书共收诗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句一千五百五十五条,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

    这个数字是相当可靠的。 最后,将《全唐诗》的版本及后人的补遗,考订著作,作一简单介绍。

    该书编成。

    2. 《君生我未生》全诗和出处

    此诗为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创作或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1974-1978年间出土于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见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下册,《全唐诗续拾》卷五十六,无名氏五言诗,第1642页,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全诗为: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也有版本为: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也有首诗: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3. 含有纬字诗句

    《离骚》(屈原全集,选自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度关山》(魏晋曹操作品,选自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天地间,人为贵……兼爱尚同,疏者为戚。《游龙门奉先寺》(唐代杜甫全集,选自全唐诗全唐诗:卷216_4)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鹊踏枝》(唐代冯延巳作品,选自全唐诗全唐诗:卷216_4)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长相思二首》(唐代李白作品,选自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卷25_43全唐诗:卷162_13)长相思,在长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螃蟹咏》(清代曹雪芹全集,选自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桂霭桐阴坐举殇,长安涎口盼重阳……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菩萨蛮》(清代纳兰性德作品,选自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送高适(一作道非)弟耽归临淮作》(唐朝王维作品,选自全唐诗)(册4卷125页1243c)〔坐上作〕少年客淮泗……出处安能期。

    《秋来》(唐代李贺全集,选自全唐诗)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赠范金卿其一》(唐朝李太白作品,选自全唐诗:卷168_7)君子枉清盼,不知东走迷……只应自索漠,留舌示山妻。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唐朝李太白全集,选自全唐诗:卷180_35)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抚掌黄河曲,嗤嗤阮嗣宗。《北征》(唐代杜甫作品,选自全唐诗:卷217_13)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雩祀乐章·豫和》(唐代佚名作品,选自全唐诗:卷10_61)鸟纬迁序,龙星见辰……恭以致享,肃以迎神。《郊庙歌辞·祭太社乐章·舒和》(唐朝佚名全集,选自全唐诗:卷12_49)神道发生敷九稼,阴极乘仁畅八埏。

    纬武经文隆景化,登祥荐祉启丰年。《郊庙歌辞·蜡百神乐章·舒和》(唐代佚名全集,选自全唐诗:卷12_54)经纬两仪文化洽,削平方域武功成。

    瑶弦自乐乾坤泰,玉戚长欢区宇宁。《郊庙歌辞·释奠文宣王乐章·舒和》(唐朝佚名作品,选自全唐诗:卷12_71)隼集龟开昭圣烈,龙蹲风峙肃神仪。

    尊儒敬业宏图阐,纬武经文盛德施。《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大明舞》(唐朝佚名作品,选自全唐诗:卷13_7全唐诗:卷31_27)五纪更运,三正递升……克昌厥后,百禄是荷。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秋歌》(唐朝陆龟蒙全集,选自全唐诗:卷21_13)凉汉清泬寥,衰林怨风雨。愁听络纬唱,似与羁魂语。

    《舞曲歌辞·公莫舞歌》(唐朝李贺全集,选自全唐诗:卷22_6)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汉王今日须秦印,绝膑刳肠臣不论。《杂曲歌辞·达摩支》(唐朝温庭筠全集,选自全唐诗:卷27_121)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

    《七夕赋咏成篇》(唐朝沈叔安作品,选自全唐诗:卷33_24)皎皎宵月丽秋光,耿耿天津横复长……虽喜得同今夜枕,还愁重空明日床。《奉和秋日即目应制》(唐代许敬宗作品,选自全唐诗:卷35_7)玉露交珠网,金风度绮钱……乃眷情何极,宸襟豫有旃。

    《长安古意》(唐代卢照邻作品,选自全唐诗:卷41_34)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谒汉高庙》(唐朝李百药全集,选自全唐诗:卷43_8)纂尧灵命启,灭楚馀闰终……萧索阴云晚,长川起大风。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唐朝杨炯作品,选自全唐诗:卷50_1)甲乙遇灾年,周隋送上弦……襄城非牧竖,楚国有巴人。《奉和御制璟与张说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都堂赐》(唐代宋璟璟作品,选自全唐诗:卷64_8)丞相邦之重,非贤谅不居……不知周勃者,荣幸定何如。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唐代宋璟璟全集,选自全唐诗:卷64_10)帝道薄存兵,王师尚有征……迟还庙堂坐,赠别故人情。《帝京篇》(唐朝骆观光全集,选自全唐诗:卷77_16)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谁惜长沙傅,独负洛阳才。

    《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开字》(唐代卢藏用全集,选自全唐诗:卷93_1)上月重阳满,中天万乘来……小臣无以答,愿奉亿千杯。《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唐朝张嘉贞作品,选自全唐诗:卷111_17)天锡我宗盟,元戎付夏卿……还期方定日,复此出郊迎。

    《句》(唐代张嘉贞作品,选自全唐诗:卷111_18)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见《纬略》)《送高适弟耽归临淮作(坐上作)》(唐朝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