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宋词将士

    1. 唐诗宋词中的边塞风情

    1.范仲淹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赏析: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2.李贺《雁门太守行》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赏析:角声:号角之声,军队用为号令;“塞上”句:北方长城附近多半是紫褐色的泥土,所以称为“紫塞”。燕(yān烟):同“胭”。胭脂:红色的化妆品。这两句大意是:在一片肃杀的秋景中,号角声漫天遍野;暮色中的塞土有如胭脂凝成,发出浓重的暗紫色。

    两句诗既是写景,也是写事:在万木摇落的深秋,在号角声的鼓舞下,唐军将士士气高昂,奋力战斗,与敌人从白昼一直厮杀到黄昏。褐色的塞土上洒下了殷红的血迹,夜雾中紫红的颜色显得更加浓重。这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诗句可用来描写长城内外特有的景色,取其秋声萧瑟,号角悲壮之意;也可用于描写战争场面。

    3.王昌龄 《从军行(之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赏析: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 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 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 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 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 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 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 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 “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 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 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4.王昌龄 《从军行(之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赏析:“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

    5.王昌龄《从军行(之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2. 唐诗宋词中的历史人物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②,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③,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④,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⑤,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⑥。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⑦!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⑧? ①建康赏心亭:为秦淮河边一名胜。 ②“遥岑”三句:远望遥山,像美人头上的碧玉簪、青螺发髻一样,似都在发愁,像有无限怨恨。

    ③断鸿:失群孤雁。 ④吴钩:吴地特产的弯形宝刀,此指剑。

    ⑤“休说”句:表示自己不愿放弃大业,只图个人安逸。 ⑥“求田”句:表示自己羞于置田买屋安居乐业。

    刘郎:即刘备。 ⑦“可惜流年”三句:自惜年华在无所作为中逝去,为国运感到忧愁,人比树老得还快。

    ⑧揾(wèn):擦试。 ⑨红巾翠袖:代指女子。

    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

    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 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

    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这首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

    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

    遥远天际,天水交溶气象阔大,笔力遒劲。“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

    “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

    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遥岑”即远山。

    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山如碧玉”之句(即簪),是此句用语所出。

    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

    词篇因此而生动。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

    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担负,而总束在此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

    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

    “落日楼头”六句意思说,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他看着腰间空自佩戴的宝刀,悲愤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杆,可是又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 这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

    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杜甫《后出塞》诗中就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的句子。

    “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第二个动作“栏杆拍遍”。

    据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语,或以手拍栏杆。曾经作诗说:“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

    栏杆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非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另外,“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除了典型的动作描写外,还由于采用了运密入疏的手法,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

    3. 唐诗宋词精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赏析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赏析 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睿宗景云元年(710)进士,玄宗时作过官,后贬道州司马,死于贬所。

    性豪放,喜游乐饮酒,能写歌词。并自歌自舞。

    《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尤以《凉州词》为人传诵。

    唐人七绝多是乐府歌词,凉州词即其中之一。它是按凉州(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歌唱的。

    《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

    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

    这首七绝正是一首优美的边塞诗。边塞诗,若以对战争的态度为标准。

    可划分为歌颂战争与暴露战争两类。本诗所写战争的性质和背景已无可考,但从诗人感情的脉搏来体会,这无疑是一首反战的诗歌。

    不过它不正面描写战争,却通过战前饮酒这件事来表达将士厌战的悲痛情绪,用笔十分隐蔽曲折。 首句设色艳丽,故意夸示饮宴之美:在晶莹透亮闪闪发光的杯子里斟满了葡萄美酒,战士们聚在一起准备痛饮了。

    写到这里,突然来一顿挫:“欲饮”而无奈“琵琶马上催”。这个上二下五的句式,妙在突然促成了文意的转折。

    马上的乐队弹起琵琶催人出发,这使得将士们心情大变,由热闹舒适的欢饮环境一下被逼到紧张激昂的战前气氛中。看来无法再饮酒了!可是,“醉卧沙场君莫笑”。

    第三句意又一转,告诉我们:这时虽然军令如山,却是催者自催,饮者自饮,而且下决定决心要“醉卧”。诗人似在代将士倾诉衷肠:管他呢,虽然出发在即,我们依然痛饮,不辞醉倒沙场,这种狂饮你们不会见笑吧?“君莫笑”三字,于顿挫之中一笔挑起,引出了全诗最悲痛、最决绝的一句,这就是结末的“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个诘问句,夸张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后果,道出了普遍性,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显然,这里所控诉的,已不止是将士们所面临的这一次征战,而是“古来”即有的一切由统治阶级为了自身利益而发动的驱使千千万万将士去送死的战争!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这就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唐诗别裁集》说此诗“故作豪放之词,然悲感已极”。

    可谓深得作者用心。此诗的确流露了如当代论者所批判的消极情绪,但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残酷环境中,战士和诗人们对于无休无止的边庭争战,一般也只能产生这种悲痛的情绪,我们对此就不必苛求了。

    4. 元曲,唐诗宋词各一首

    唐诗:《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元曲:《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春:

    《春晓》

    ----孟浩然(689——740)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游园不值》---叶绍翁(南宋)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夏:

    《大热》

    ---- 戴复古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夏夜叹》

    -----唐 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秋:

    《秋 词 (其一)》---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冬:

    〈梅花绝句(之二) 〉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寒夜 〉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思乡:唐·李 白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爱国:

    《过零丁洋》⑴南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⑵起一经,干戈⑶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⑷,身世浮沉雨打萍⑸。

    惶恐滩⑹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⑺照汗青⑻。

    月亮: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5. 唐诗宋词谈人物结合人物历史背景事件

    重有感

    李商隐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此诗作于唐朝开成元年(公元836年)。前一年11月,宰相李训、凤翔节度使郑注在唐文宗授意下密谋诛灭宦官。事败,李、郑先后被杀,连未曾预谋的宰相王涯、贾餗、舒元舆等也遭族灭,同时株连者千余人,造成“流血千门,僵尸万计”的惨剧,史称“甘露之变”。事变后,宦官气焰更加嚣张,“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通鉴》)。公元836年春(开成元年二、三月),昭义军节度使刘从谏两次上表,力辩王涯等无辜被杀,指斥宦官“擅领甲兵,恣行剽劫”,表示要“修饰封疆,训练士卒,内为陛下心腹,外为陛下藩垣。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并派人揭露宦官仇士良等人的罪行。一时宦官气焰稍有收敛。作者有感于此事和朝廷依然存在的严重弊端,写了这首诗。

    首句“玉帐牙旗”,是说刘从谏握有重兵,为一方雄藩。昭义镇辖泽、潞等州,靠近京城长安,军事上据有极便利的形势,所以说“得上游”。这句重笔渲染,显示刘的实力雄厚,条件优越,完全有平定宦官之乱的条件,以逼出下句,点明正意: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作为一方雄藩理应与君主共忧患。句中“须”字极见用意,强调的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改用“誓”字,就变成纯粹赞赏了。“须”字高屋建瓴,下面的“宜”“岂有”“更无”等才字字有根。

    颔联用了两个典故。东汉初凉州牧窦融得知光武帝打算征讨西北军阀隗嚣,便整顿兵马,上疏请示出师伐嚣日期。这里用来指刘从谏上表声讨宦官。东晋陶侃任荆州刺史时,苏峻叛乱,京城建康危险。侃被讨苏诸军推为盟主,领兵直抵石头城下,斩苏峻。这里用来表达对刘从谏进军平乱的期望。一联中迭用两件性质相类的事,同指一人,本来极易流于堆垛重沓,但由于作者在运用时各有意义上的侧重(分别切上表与进军),角度又不相同(一切已然之事,一切未然之事),再加上在出句与对句中用“已”、“宜”两个虚字衔连相应,这就不仅切合刘从谏虽上表声言“清君侧”,却并未付诸行动的情况,而且将作者对刘既有所赞叹、又有所不满,既有所希望、又不免有些失望的复杂感情准确而细密地表现出来。不说“将次”,而说“宜次”,正透露出作者对刘的“誓以死清君侧”的声言并不抱过于乐观的看法。“宜”字中有鼓励、有敦促,也隐含着轻微的批评和谴责。

    颈联中用了两个比喻。“蛟龙愁失水”,比喻文宗受制于宦官,失去权力和自由。“鹰隼与(通“举”)高秋”,比喻忠于朝廷的猛将奋起反击宦官。(《左传·文公十八年》:“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隼之逐鸟雀也。”鹰隼之喻用其意。)前者,是根本不应出现的,然而却是已成的事实,所以用“岂有”表达强烈的义愤,和对这种局面的不能容忍;后者,是在“蛟龙失水”的情况下理应出现却竟未出现的局面,所以用“更无(根本没有)”表达深切的忧恨和强烈的失望。与上面的“须共”“宜次”联系起来,还不难体味出其中隐含着对徒有空言而无实际行动、能为“鹰隼”而竟未为“鹰隼”者的不满与失望。

    末联紧承第六句。正因为“更无鹰隼与高秋”,眼下的京城仍然昼夜人号鬼哭,一片悲惨恐怖气氛。“早晚星关雪涕收?”意思是: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收复为宦官所占领的宫阙,拭泪欢庆呢?“早晚”,即“多早晚”,系不定之词。两句所表达的是对国家命运忧急如焚的感情。

    参考:/view/3228911.htm

    6. 【5首唐诗,5首宋词,并从内容特色.人物形象等方面赏析】

    1李煜《虞美人》赏析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一】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赏析二】 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国君,李煜是失败的;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地位.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虞美人》就是千古传诵不衰的著名诗篇. 这首词刻画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取得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春花秋月”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他劈头怨问苍天: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一语读来,令人不胜好奇.但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去想象词人的处境,就不难理解了: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这些美好的事物只会让他触景伤情,勾起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今昔对比,徒生伤感.问天天不语,转而自问,“往事知多少.”“往事”当指往昔为人君时的美好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了.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来,为什么人生的春天却一去不复返呢?“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东风”带来春的讯息,却引起词人“不堪回首”的嗟叹,“亡国之音哀以思”,大抵只能如此吧.让我们来想象:夜阑人静,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不由凭栏远望,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有谁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一“又”字包含了多少无奈、哀痛的感情!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没有了结,还要继续;而自己仍须苟延残喘,历尽苦痛折磨.“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国”的倒装.“不堪回首”,但毕竟回首了.回首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想象中,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吧,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怀想时,多少悲恨在其中.“只是”二字以叹惋的口气,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 以上六句在结构上是颇具匠心的.几度运用两相对比和隔句呼应,反复强调自然界的轮回更替和人生的短暂易逝,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一二两句春花秋月的无休无止和人间事的一去难返对比;三四两句“又东风”和“故国不堪回首”对比;五六两句“应犹在”和“改”对比.“又东风”、“应犹在”又呼应“何时了”;“不堪回首”、“朱颜改”又呼应“往事”.如此对比和回环,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 最后,词人的满腔幽愤再难控制,汇成了旷世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刘禹锡《竹枝词》“水流无限似侬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些诗句或失之于轻描淡写,或失之于直露,都没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得打动人心,所谓“真伤心人语”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形式上,九个字平仄交替,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连绵,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以这样声情并茂的词句作结,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合上书页,读者似也被这无尽的哀思所淹没了. 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词虽短小,余味无穷.难怪王国维有如是评价:“唐五代之词,有。

    7. 唐诗宋词各十首

    感遇十二首(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十二首(其四)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隋末迁居中亚的碎叶城。

    李白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玄宗统治的盛唐即开元、天宝年间度过的。在李白流传下来的九百多篇诗中,大部分鲜明的表现了他对封建贵权的轻蔑,对腐朽政治的揭露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祖国壮丽山川的赞美。

    同时也由于封建统治思想的严重影响,李白的不少作品往往流露道家人生如梦、及时行乐和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李白是我国唐代与杜甫并称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各体俱佳,而其中又以七言歌行与七言绝句最为擅长。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古风(其一)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古风(其十五)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子夜四时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四时歌: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长干行 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障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 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行路难三首之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

    8. 20首比较经典的唐诗宋词

    2.小童山 [南宋]岳飞 昨夜寒骚不百鸣,惊四千里梦。

    方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窗外月朦胧,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短有谁听。

    3.思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 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 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4.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 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5.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去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6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7.声声慢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8.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 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 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雕零, 试灯无意思, 踏雪没心情。

    9.荆溪阻雪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 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不?花外楼,柳下舟。

    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 漠漠黄云,湿透木绵裘。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10.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其实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墍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 如三岁兮。

    11.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摸鱼儿 金·元好问 序:泰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

    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宋】张炎 辛卯岁,沈尧道同余北归,各处杭越。

    逾岁,尧道来问寂寞,语笑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并寄赵学舟。

    别本尧道作秋江、赵学初作曾心传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寒气脆貂裘。

    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 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

    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

    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 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

    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秋月尘——落花赋 秋风渐起残花落, 月下漫舞似婆娑。

    尘埃素裹芳华梦 子午交替又秋风。秋月尘 [ 钗头凤-红酥手 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9. 唐诗宋词三百首

    具体诗歌如下:【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战城南】 唐·李白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 唐·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杂曲歌辞·出自蓟北门行】 唐·李白 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

    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

    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

    兵威冲绝漠,杀气凌穹苍。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

    途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

    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

    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 【杂曲歌辞·白马篇】 唐·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酒后竞风彩,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翦草,剧孟同游遨。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万战场,匈奴尽波涛。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李陵咏】 唐·王维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

    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

    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

    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老将行】 唐·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吴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兵车行】 唐·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苦战行】 唐·杜甫 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

    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

    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唐·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飘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杂曲歌辞·采桑】 唐 自古多征战,由来尚甲兵。

    长驱千里去,一举两蕃平。按剑从沙漠,歌谣满帝京。

    寄言天下将,须立武功名。 【杂曲歌辞·回纥】 唐 曾闻瀚海使难通,幽闺少妇罢裁缝。

    缅想边庭征战苦,谁能对镜治愁容。久戍人将老,须臾变作白头翁。

    【沙场夜】 唐·于濆 城上更声发,城下杵声歇。征人烧断蓬,对泣沙中月。

    耕牛朝挽甲,战马夜衔铁。士卒浣戎衣,交河水为血。

    轻裘两都客,洞房愁宿别。何况远辞家,生死犹未决。

    【古征战】 唐·于濆 高峰凌青冥,深穴万丈坑。皇天自山谷,焉得人心平。

    齐鲁足兵甲,燕赵多娉婷。仍闻丽水中,日日黄金生。

    苟非夷齐心,岂得无战争。

    唐诗宋词将士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